《買鉛筆》教學設計(通用17篇)
《買鉛筆》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1 理解圖意,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2 學會買東西時所必須的幾個生詞及部分沒學過的禮貌用語。
3 知道買東西的基本程序,并可以根據圖意展開想象,學會有幾句完整的話表達課文圖畫的意思;基礎好的能理解圖意并能脫離書本完整的講清買東西的整個過程,并恰當使用禮貌用語。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重點 了解買東西的基本程序并在其中使用禮貌用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導言
小朋友,大家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有沒有到商店買過東西啊,買東西時是一個人去的還是爸爸媽媽陪著去的呢?大家都有鉛筆,鉛筆是小朋友們自己買的嗎?
啊,有些同學買過,有的沒有,那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的一篇課文--買鉛筆(板書)。這篇課文不但有趣還很有用呢,學習了這篇課文以后,小朋友們就會一個人去商店里買東西了,商店的營業員阿姨還會夸小朋友能干,有禮貌呢。
2指導看圖
那好!現在請小朋友們把課本翻到第65頁,我們一起來看看第65頁的圖,想一想這幅圖講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丁丁去干什么?丁丁是怎么對營業員阿姨說的?大家帶著這些問題仔細看圖畫,用一句話來回答老師的問題。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是從那里看出來的?(文具店,從圖上的字和擺放的文具看出來的)
(2)丁丁想干什么,是怎么知道的?(題目告訴我們的)
(3)丁丁對阿姨說什么?(阿姨我要買鉛筆)
小朋友們觀察的真仔細啊,那么哪位同學來說說看“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丁丁在文具店買鉛筆)。說的真好!那么,丁丁是怎樣買鉛筆的呢?這就是今天我們上課的重點了。
現在我請一位小朋友來當丁丁,老師來當營業員阿姨,我們一起來表演一個“買鉛筆”的游戲,同學可要看仔細了。
點一位學生來表演,(生:阿姨你好,我要買鉛。師:那一種?生:這一種。生接過鉛筆,遞錢,走人)
這位同學表演的真不錯,他買到鉛筆了。同學們說說他哪里做的對,哪里做的不夠好。(他說了“你好”)對!小朋友一定要有禮貌,(他拿了鉛筆沒說謝謝就走了,走的時候沒說再見,買東西時沒問多少,,也沒說買幾支鉛筆)
將同學們的話整理出來列在黑板上:您好幾支多少錢謝謝你再見。啊,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的寶貴意見,那么這些話哪句先說哪句后說呢,請大家討論一下,呆會兒我再請同學來表演。
3連貫的說話
(1)同桌練習
請同桌之間,一個當營業員阿姨,一個當丁丁,用剛剛學會的幾句話來對話。(學生各自在座位上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2)指名演示
點名請兩位學生演示(丁。喊⒁,你好!我想買鉛筆。營業員:好,要那一種的?丁。赫埬o我拿這一種的,營業員:要幾支?丁丁:一支。多少錢?營業員:五毛。丁。褐x謝阿姨。營業員:不客氣。丁。喊⒁淘僖!營業員:小朋友再見!)這些步子,基礎好的可以說的更好一些,甚至一個人可以講明不同角色所說的話,所做的動作,程序方面也可以更靈活明了。
(3)師生評議。誰講的好,好在哪里。
第二課時
學習生詞:營業員阿姨謝謝(重點在講明意義及讀音)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我們已經學習了一些禮貌用語和他們的用法,下面我們來學習一首關于禮貌用語的兒歌,好嗎?
好孩子,懂禮貌/文明用語記心間。/客人來了說請進,/與人相見說您好。/求人幫助說請你,別人幫助了說謝謝。/打擾人家對不起,/分手別忘說再見,/互相尊重有禮貌,/禮貌用語溫心間。/大家相親又相愛,/社會風氣大發揚。
對別人說話有禮貌是很重要的,它是尊重別人,對人有禮貌的表現,是一個好孩子的行為。我們在買東西是要有禮貌,對長輩對同學也要有禮貌。同學們請看書本第69頁的這幅圖,請同學們說說這是什么意思。(一個同學見到里一位同學要說您好。他們要分手時說再見。)對了,看起來同學們已經懂禮貌了,我們不僅要在課堂上、學校里講禮貌,在家里,在社會上也是一樣的,大家說對不對啊?
好!我們已經學會了禮貌用語的兒歌,我們就要在實際中應用起來。上一節可課我們請同學表演“買鉛筆”現在我們請幾組同學上來表演“買東西”,就是你到商店里去買任何你想要的東西。來!哪些同學想表現一下,一定要注意使用、謝謝、再見等禮貌用語。(過程略)
再一次復習兒歌。
4布置作業
(1)小朋友回去將生詞每字寫10遍。
(2)放學回去后,到商店去買一樣東西,注意使用禮貌用語。
(3)預習下一課。
《買鉛筆》教學設計 篇2
本節課的數學我是按著情景導入→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小組交流→匯報結果這樣的環節來進行的。教學中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更好地掌握本節課的內容。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發現學生對模擬表演這一環節很感性趣,當我說要與他們合作演小白兔買鉛筆這一情境時,他們都爭著來扮演小白兔,到我前面買鉛筆,當真正來到我前面時,他又很認真地從我手里整整捆的里面取出一根與5和在一起,然后拿走9根。當時班級里的其他同學也都仔細地觀察他是怎樣拿走鉛筆的,正因為這一環節同學們觀察的仔細,在后面教學研究十幾-9的計算方法時,同學們很輕松地學會了用破十法來進行計算,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
又一次讓我感受到,數學問題是來源于生活,而又應用于生活,教學中應著重設計一些同學們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導他們,在這種情境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使數學問題生活化與生活問題數學化相互滲透,只有這樣學生對數學才不感到陌生,還能更好的應用到生活中去。
《買鉛筆》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 通過生活中的情境,激發學生對問題的探索興趣,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計算減數是9或8的退位減法;并通過交流和比較,使學生初步掌握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能正確地計算減數是9或8的退位減法。
2.培養學生仔細觀察、比較、概括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積極思考的習慣,使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學會正確計算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
教師用電腦出示課本第78~79頁的全景圖(小兔買鉛筆的場景)。
師:小白兔特別愛勞動,兔媽媽為了獎勵小白兔,一大早就帶著小白兔來到文具店買鉛筆。我們一起去瞧瞧吧!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讓學生自己看圖互相說說。)
師:袋鼠阿姨有15枝鉛筆,小白兔要買9枝鉛筆,我們幫袋鼠阿姨算一算還剩多少枝呢?
師:那你們都知道還剩幾枝嗎?你能根據要求列出算式來嗎?(學生在紙上列算式,教師巡視。)
二、主動探索
1、15-9=?該怎么算呢?下面同學們用小棒代替鉛筆先擺一擺,再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注意發現不同的方法。)
學生出現四種算法。
(1) 先擺15根小棒,再從中一根一根地拿掉,拿走9根后,就知道還剩6根。
(2) 先把擺好的15根小棒分成10根和5根,再從10根里拿掉9根剩一根,把這一根加上5根,就得到還剩6根了。
(3) 把9根小棒分兩次拿。先從15根里拿走5根,再從10根里拿走4根,最后只剩下6根了。
(4) 想9+6=15,反過來15-9=6。
教師根據巡視的情況,有目的地請不同算法的小組代表上臺擺小棒并說明算法。
師:15-9=?該怎么計算呢?請2位同學到臺上來用小棒擺擺,其他同學看看他們到底是怎么算的。
(學生獨立動手操作并說明解題思路,其他同學補充不同的方法,教師指導并板書。)
第一種:先把擺好的15根小棒分成10根和5根,再從10根里拿掉9根剩一根,把這一根加上5根,就得到還剩6根了。(重點說明)
板書:10-9=1
1+5=6
第二種:把9根小棒分兩次拿。先從15根里拿走5根,再從10根里拿走4根,最后只剩下6根了。(重點說明)
板書:15-5=10
10-4=6
第三種:9+=15
15-9=6
第四種:用數數的方法計算的,也給予肯定。
師:你們說的幾種方法都很好。這四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種?同桌同學互相再說說15-9的計算過程。
嘗試練習18-9=?
師:我們學會了15-9=?,18-9=?你會做嗎?你是怎么想的呢?
學生獨立計算,并匯報結果。(請1~2名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
師:你能說出減數是9的題目嗎?你會計算這些題目嗎?我們用手勢表示這些得數好不好?
例如:12-9= 14-9= 11-9= 13-9=……
2.教學16-8。
師:減數是9的題會做了,那減數是8的題會做嗎?(板書16-8=)你是怎么算的?(學生可以用今天學習的四種方法中的任一種解答。)
3.教師用電腦出示口算題。(書第79頁“試一試”)
16-8= 13-8= 15-8= 11-8=
師:這些題目你會做嗎?同學們把書翻到79頁,比比看誰算得最好。(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集體講評,并讓學生說說解題思路。)
三、鞏固練習
1. 游戲:放氣球。(得數與題目相符合,就可以放飛氣球。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答題。)
18-9= 16-8= 11-9=
13-8= 11-8= 12-8=
12-9= 15-8= 17-7=
2.“練一練”(書上第79頁第1題)。
3.游戲:摘蘋果(書上第79頁第2題)。
師:蘋果樹上結了8個大蘋果,我們只有拿到算式結果與蘋果上的數相同時,才能順利摘下來。比比看今天誰的蘋果摘得最多。學生動手操作。
四、數學故事
師:松樹爺爺結了17個松果。有一天,小松鼠來拜訪松樹爺爺。小松鼠走后松樹爺爺只剩下了9個松果。小朋友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學生小組討論,學生自編數學故事,并列出相關算式。)
五、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問題嗎?(學生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減數是9或8的退位減法,同學們又增長了計算本領,大家回去向爸爸媽媽匯報你的新本領好嗎?
板書: 買鉛筆
15-9=
、 數
②15-9=15-5-4=6
③15-9 10-9=1 1+5=6
④9+6=15 15-9=6
《買鉛筆》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的
1 理解圖意,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2 學會買東西時所必須的幾個生詞及部分沒學過的禮貌用語。
3 知道買東西的基本程序,并可以根據圖意展開想象,學會有幾句完整的話表達課文圖畫的意思;基礎好的能理解圖意并能脫離書本完整的講清買東西的整個過程,并恰當使用禮貌用語。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重點 了解買東西的基本程序并在其中使用禮貌用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 導言
小朋友,大家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有沒有到商店買過東西啊,買東西時是一個人去的還是爸爸媽媽陪著去的呢?大家都有鉛筆,鉛筆是小朋友們自己買的嗎?
啊,有些同學買過,有的沒有,那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的一篇課文--買鉛筆(板書)。這篇課文不但有趣還很有用呢,學習了這篇課文以后,小朋友們就會一個人去商店里買東西了,商店的營業員阿姨還會夸小朋友能干,有禮貌呢。
2 指導看圖
那好!現在請小朋友們把課本翻到第65頁,我們一起來看看第65頁的圖,想一想這幅圖講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丁丁去干什么?丁丁是怎么對營業員阿姨說的?大家帶著這些問題仔細看圖畫,用一句話來回答老師的問題。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是從那里看出來的?(文具店,從圖上的字和擺放的文具看出來的)
(2)丁丁想干什么,是怎么知道的?(題目告訴我們的)
(3)丁丁對阿姨說什么?(阿姨我要買鉛筆)
小朋友們觀察的真仔細啊,那么哪位同學來說說看“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丁丁在文具店買鉛筆)。說的真好!那么,丁丁是怎樣買鉛筆的呢?這就是今天我們上課的重點了。
現在我請一位小朋友來當丁丁,老師來當營業員阿姨,我們一起來表演一個“買鉛筆”的游戲,同學可要看仔細了。
點一位學生來表演,(生:阿姨你好,我要買鉛。師:那一種?生:這一種。生接過鉛筆,遞錢,走人)
這位同學表演的真不錯,他買到鉛筆了。同學們說說他哪里做的對,哪里做的不夠好。(他說了“你好”)對!小朋友一定要有禮貌,(他拿了鉛筆沒說謝謝就走了,走的時候沒說再見,買東西時沒問多少,也沒說買幾支鉛筆)
將同學們的話整理出來列在黑板上:您好幾支多少錢謝謝你再見。啊,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的寶貴意見,那么這些話哪句先說哪句后說呢,請大家討論一下,呆會兒我再請同學來表演。
3 連貫的說話
(1)同桌練習
請同桌之間,一個當營業員阿姨,一個當丁丁,用剛剛學會的幾句話來對話。(學生各自在座位上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2)指名演示
點名請兩位學生演示(丁。喊⒁蹋愫茫∥蚁胭I鉛筆。營業員:好,要那一種的?丁。赫埬o我拿這一種的,營業員:要幾支?丁丁:一支。多少錢?營業員:五毛。丁。褐x謝阿姨。營業員:不客氣。丁。喊⒁淘僖姡I業員:小朋友再見!)這些步子,基礎好的可以說的更好一些,甚至一個人可以講明不同角色所說的話,所做的動作,程序方面也可以更靈活明了。
(3)師生評議。誰講的好,好在哪里。
第二課時
學習生詞:營業員阿姨謝謝(重點在講明意義及讀音)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我們已經學習了一些禮貌用語和他們的用法,下面我們來學習一首關于禮貌用語的兒歌,好嗎?
好孩子,懂禮貌/文明用語記心間。/客人來了說請進,/與人相見說您好。/求人幫助說請你,別人幫助了說謝謝。/打擾人家對不起,/分手別忘說再見,/互相尊重有禮貌,/禮貌用語溫心間。/大家相親又相愛,/社會風氣大發揚。
對別人說話有禮貌是很重要的,它是尊重別人,對人有禮貌的表現,是一個好孩子的行為。我們在買東西是要有禮貌,對長輩對同學也要有禮貌。同學們請看書本第69頁的這幅圖,請同學們說說這是什么意思。(一個同學見到里一位同學要說您好。他們要分手時說再見。)對了,看起來同學們已經懂禮貌了,我們不僅要在課堂上、學校里講禮貌,在家里,在社會上也是一樣的,大家說對不對啊?
好!我們已經學會了禮貌用語的兒歌,我們就要在實際中應用起來。上一節可課我們請同學表演“買鉛筆”現在我們請幾組同學上來表演“買東西”,就是你到商店里去買任何你想要的東西。來!哪些同學想表現一下,一定要注意使用、謝謝、再見等禮貌用語。(過程略)
再一次復習兒歌。
4 布置作業
(1)小朋友回去將生詞每字寫10遍。
(2)放學回去后,到商店去買一樣東西,注意使用禮貌用語。
(3)預習下一課!
《買鉛筆》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
2、初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
教學重點:
學會“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
探討“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鉛筆、投影。
教學過程:
一、模擬表演,提出問題
請表演的小朋友上臺表演,師口述內容,生表演,一只大兔子開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也在文具店里,這時來了一只小兔,它對大兔說:“我買9支鉛筆”。大兔把鉛筆都拿出來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這時大袋鼠提出了一個問題:15支鉛筆,賣出9支,還剩多少支?
二、猜一猜,列出式子
1、想一想,猜一猜,還剩多少支鉛筆呢?
2、列出算式,15—9
三、討論15—9的算法
1、讓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題。
2、小組討論:你是怎樣算的?
3、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1)、一根一根地減。
。2)、15分成10和5,10-9=11+5=6
。3)、把9分成5和4,15-5=1010-4=6
。4)、9+6=1515-9=6……
4、嘗試練習
。1)、讓學生拿出學具擺一擺,計算試一試各題。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四、鞏固算法
1、基本練習
。ň氁痪毜1題)
。1)、讓學生獨立計算。
(2)、選3題跟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2、摘蘋果(練一練第2題)
在游戲中進行計算。
3、發展練習
。ň氁痪毥虒W游戲)
。1)、讓學生自由看圖描述故事,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
。2)、交流。
五、總結
板書:買鉛筆
。1)15-9=6(2)15-9=6(3)15-9
因為9+6=
10-9=115-5=10所以15-9=6
1+5=610-4=6……
《買鉛筆》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的
1 理解圖意,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2 學會買東西時所必須的幾個生詞及部分沒學過的禮貌用語。
3 知道買東西的基本程序,并可以根據圖意展開想象,學會有幾句完整的話表達課文圖畫的意思;基礎好的能理解圖意并能脫離書本完整的講清買東西的整個過程,并恰當使用禮貌用語。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重點 了解買東西的基本程序并在其中使用禮貌用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 導言
小朋友,大家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有沒有到商店買過東西啊,買東西時是一個人去的還是爸爸媽媽陪著去的呢?大家都有鉛筆,鉛筆是小朋友們自己買的嗎?
啊,有些同學買過,有的沒有,那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的一篇課文--買鉛筆(板書)。這篇課文不但有趣還很有用呢,學習了這篇課文以后,小朋友們就會一個人去商店里買東西了,商店的營業員阿姨還會夸小朋友能干,有禮貌呢。
2 指導看圖
那好!現在請小朋友們把課本翻到第65頁,我們一起來看看第65頁的圖,想一想這幅圖講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丁丁去干什么?丁丁是怎么對營業員阿姨說的?大家帶著這些問題仔細看圖畫,用一句話來回答老師的問題。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是從那里看出來的?(文具店,從圖上的字和擺放的文具看出來的)
(2)丁丁想干什么,是怎么知道的?(題目告訴我們的)
(3)丁丁對阿姨說什么?(阿姨我要買鉛筆)
小朋友們觀察的真仔細啊,那么哪位同學來說說看“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丁丁在文具店買鉛筆)。說的真好!那么,丁丁是怎樣買鉛筆的呢?這就是今天我們上課的重點了。
現在我請一位小朋友來當丁丁,老師來當營業員阿姨,我們一起來表演一個“買鉛筆”的游戲,同學可要看仔細了。
點一位學生來表演,(生:阿姨你好,我要買鉛。師:那一種?生:這一種。生接過鉛筆,遞錢,走人)
這位同學表演的真不錯,他買到鉛筆了。同學們說說他哪里做的對,哪里做的不夠好。(他說了“你好”)對!小朋友一定要有禮貌,(他拿了鉛筆沒說謝謝就走了,走的時候沒說再見,買東西時沒問多少,也沒說買幾支鉛筆)
將同學們的話整理出來列在黑板上:您好幾支多少錢謝謝你再見。啊,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的寶貴意見,那么這些話哪句先說哪句后說呢,請大家討論一下,呆會兒我再請同學來表演。
3 連貫的說話
(1)同桌練習
請同桌之間,一個當營業員阿姨,一個當丁丁,用剛剛學會的幾句話來對話。(學生各自在座位上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2)指名演示
點名請兩位學生演示(丁。喊⒁蹋愫茫∥蚁胭I鉛筆。營業員:好,要那一種的?丁。赫埬o我拿這一種的,營業員:要幾支?丁。阂恢。多少錢?營業員:五毛。丁。褐x謝阿姨。營業員:不客氣。丁。喊⒁淘僖!營業員:小朋友再見!)這些步子,基礎好的可以說的更好一些,甚至一個人可以講明不同角色所說的話,所做的動作,程序方面也可以更靈活明了。
(3)師生評議。誰講的好,好在哪里。
第二課時
學習生詞:營業員阿姨謝謝(重點在講明意義及讀音)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我們已經學習了一些禮貌用語和他們的用法,下面我們來學習一首關于禮貌用語的兒歌,好嗎?
好孩子,懂禮貌/文明用語記心間。/客人來了說請進,/與人相見說您好。/求人幫助說請你,別人幫助了說謝謝。/打擾人家對不起,/分手別忘說再見,/互相尊重有禮貌,/禮貌用語溫心間。/大家相親又相愛,/社會風氣大發揚。
對別人說話有禮貌是很重要的,它是尊重別人,對人有禮貌的表現,是一個好孩子的行為。我們在買東西是要有禮貌,對長輩對同學也要有禮貌。同學們請看書本第69頁的這幅圖,請同學們說說這是什么意思。(一個同學見到里一位同學要說您好。他們要分手時說再見。)對了,看起來同學們已經懂禮貌了,我們不僅要在課堂上、學校里講禮貌,在家里,在社會上也是一樣的,大家說對不對?
好!我們已經學會了禮貌用語的兒歌,我們就要在實際中應用起來。上一節可課我們請同學表演“買鉛筆”現在我們請幾組同學上來表演“買東西”,就是你到商店里去買任何你想要的東西。來!哪些同學想表現一下,一定要注意使用、謝謝、再見等禮貌用語。(過程略)
再一次復習兒歌。
4 布置作業
(1)小朋友回去將生詞每字寫10遍。
(2)放學回去后,到商店去買一樣東西,注意使用禮貌用語。
(3)預習下一課。
《買鉛筆》教學設計 篇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3頁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中的情境,激發學生對問題的探索興趣,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計算減數是9的退位減法;并通過交流和比較,使學生初步掌握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能正確地計算減數是9的退位減法。
2、培養學生仔細觀察、比較、概括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積極思考的習慣,使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正確地計算減數是9的退位減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用電腦出示課本第全景圖(小兔買鉛筆的場景)。小白兔特別愛勞動,兔媽媽為了獎勵小白兔,一大早就帶著小白兔來到文具店買鉛筆。我們一起去瞧瞧吧!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1、交流,同桌說一說。
2、全班匯報。
二、互動新授袋鼠阿姨有15枝鉛筆,小白兔要買9枝鉛筆,我們幫袋鼠阿姨算一算還剩多少枝呢?你能根據要求列出算式來嗎?15-9=?該怎么算呢?下面同學們用小棒代替鉛筆先擺一擺,再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在紙上列算式,擺小棒。
1、先擺15根小棒,再從中一根一根地拿掉,拿走9根后,就知道還剩6根。
2、先把擺好的15根小棒分成10根和5根,再從10根里拿掉9根剩一根,把這一根加上5根,就得到還剩6根了。
3、把9根小棒分兩次拿。先從15根里拿走5根,再從10根里拿走4根,最后只剩下6根了。
4、想9+6=15,反過來15-9=6。
【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3頁“練一練”第1題。讓學生說明題意,要求學生用小棒或計數器先做一做,再算一算,幫助學生進一步建立實物和算式的聯系,理解運算道理。
2、完成教材第3頁3-5題。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獨立在教材上完成。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問題嗎?學生概括總結,既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又反饋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教師小結點到為止,不給過多的結論性東西,不限制學生的算法。
《買鉛筆》教學設計 篇8
目標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欲,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2、學生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培養獨立思考,同時又能與他人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
3、讓學生探究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法,初步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并會正確計算。
重點理解和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重點突破通過比較,使學生體驗并掌握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
難點掌握“破十法”的計算方法,并會應用到計算中。難點突破通過擺小棒,在動手操作中讓學生掌握“破十法”的算理。
教法情境教學法。
學法自主探究、練習法等。
課前準備教師口算卡片、15根小棒、課件。學生小棒……過程引入大家好,你們買過文具嗎?(買過)
小動物們和你們一樣也買過文具,想知道他們是怎樣買文具的嗎?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看看。(板書課題:買鉛筆)
2、創設情境,學生質疑。
n袋鼠媽媽開了一家專門賣文具的超市,由于她經營有方、服務熱情,各種文具賣得都很快,你們看鉛筆只剩下桌面上這些了,你能幫袋鼠媽媽算一算還有多少支沒有賣出去嗎?
。ㄉ哼有15支)
師手里拿15支鉛筆(5支是散的,10支是整捆的)問:假如你是一位顧客,你想買幾支?還剩幾支?
學生自由回答:我想買5支鉛筆,還剩10支;
我想買1支鉛筆,還剩14支;我想買10支鉛筆,還剩5支;
我想把15支鉛筆都買了,那就一支也沒有了。
探新1、課件出示教材第2頁主題圖。
袋鼠媽媽想考考小兔,同學們,你們猜袋鼠媽媽會用什么數學問題來考小兔?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袋鼠媽媽可能會問的問題:15支鉛筆,賣出9支,還剩幾支?那這個問題該怎樣列式?學生獨立思考并列式。
師:怎樣幫助小兔呢?引導學生用手中的小棒代替鉛筆,在桌上擺出15根(5根散的,10根整捆的),試著從15根小棒中拿走9根小棒,看看還剩下幾根?然后結合擺小棒的過程,動腦想一想,15—9怎么計算?學生嘗試思考、操作。
【設計意圖】n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豐富情境資源,讓學生觀察圖中買鉛筆的情境,從而發現并提出問題:還剩幾支鉛筆?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課要學習的內容。這樣既尊重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讓學生從自己比較熟悉的情境入手提出數學問題,又能激發學生解決自己所發現問題的欲望。
2、小組交流自己的想法與算法。引導學生把各自的想法在小組內說一說,指名到前面邊演示邊匯報。
學生匯報預測:生A:一根一根地減,從15根中減去9根后,數了數,還剩6根;
生B:把15分成10和5,10—9=1,1+5=6,所以還剩6根;
生C:把9分成5和4,15—5=10,10—4=6,還剩6根;
生D:因為9再添上6就是15了,也就是9+6=15,所以15—9=6。
結合學生發言小結:第一種方法是“數數法”,第二種方法是“破十法”,第三種方法是“平十法”,第四種方法是“想加法算減法”。
教師引導學生聯系情境圖總結:小兔遇到了困難,大家積極動腦,想出這么多好辦法,真了不起!以后遇到此類問題,可以用你喜歡的方法算一算。n小兔得到大家的幫助,很快回答了袋鼠媽媽的問題,順利地買到了鉛筆,他讓老師謝謝大家,并夸你們真聰明。可是,袋鼠媽媽還想考考同學們,她給我們帶來了幾道題,你們知道怎么計算嗎?
3、組織學生完成教材第2頁“算一算”。匯報結果和想法。同學們可真棒,熟練掌握了十幾減9,我們來認真觀察一下,今天學習的內容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
師總結:被減數個位上的數比減數小。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退位減法”。
【設計意圖】以“15—9”為突破口,研究十幾減9的基本思路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借助手中的學具,擺一擺、想一想,然后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所用的方法。這樣,學生既有獨立思考的機會,又有和他人交流合作學習的機會,最后在全班交流匯報。在交流匯報中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鞏固1。完成教材第3頁“練一練”第1題。讓學生說明題意,明確要計算的問題后,獨立進行計算。2。完成教材第3頁“練一練”第4題。師把蘋果樹貼到黑板上,蘋果上寫有數字。組織學生按要求進行活動。(1)第一層次的活動要求;看卡片,想得數,根據得數到前面摘蘋果。(2)第二層次的活動要求:卡片沒有了,可樹上還有很多蘋果,自己想退位減法的算式,得數只要和蘋果上的數字相同,蘋果就是你的了。
n通過獨立計算和集體活動,讓學生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體驗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
小結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學生自由發言)
師小結:這節課我們解決了“買鉛筆”的問題,運用多種方法幫助小兔計算得出15—9=6,這些算法都能計算十幾減9,希望大家在平時學習中養成認真計算的好習慣。反思n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初步感知加減法之間關系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教學時,通過創設買鉛筆的情境,讓學生通過擺小棒探究十幾減9算法的多樣性。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充分發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機會體驗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喜悅,同時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在探究十幾減9算式的規律時,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熱烈地討論、質疑、交流,把自己真正投入到了學習中,在合作中領悟、發現規律。在學習中,學生的積極情感得到了發展,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了培養,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體現。但是,縱觀整節課,然存在以下問題: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理念沒有落實到課堂中去。
《買鉛筆》教學設計 篇9
徐定鴻
教學目的
1 理解圖意,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2 學會買東西時所必須的幾個生詞及部分沒學過的禮貌用語。
3 知道買東西的基本程序,并可以根據圖意展開想象,學會有幾句完整的話表達課文圖畫的意思;基礎好的能理解圖意并能脫離書本完整的講清買東西的整個過程,并恰當使用禮貌用語。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重點 了解買東西的基本程序并在其中使用禮貌用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 導言
小朋友,大家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有沒有到商店買過東西啊,買東西時是一個人去的還是爸爸媽媽陪著去的呢?大家都有鉛筆,鉛筆是小朋友們自己買的嗎?
啊,有些同學買過,有的沒有,那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的一篇課文--買鉛筆(板書)。這篇課文不但有趣還很有用呢,學習了這篇課文以后,小朋友們就會一個人去商店里買東西了,商店的營業員阿姨還會夸小朋友能干,有禮貌呢。
2 指導看圖
那好!現在請小朋友們把課本翻到第65頁,我們一起來看看第65頁的圖,想一想這幅圖講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丁丁去干什么?丁丁是怎么對營業員阿姨說的?大家帶著這些問題仔細看圖畫,用一句話來回答老師的問題。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是從那里看出來的?(文具店,從圖上的字和擺放的文具看出來的)
(2)丁丁想干什么,是怎么知道的?(題目告訴我們的)
(3)丁丁對阿姨說什么?(阿姨我要買鉛筆)
小朋友們觀察的真仔細啊,那么哪位同學來說說看“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丁丁在文具店買鉛筆)。說的真好!那么,丁丁是怎樣買鉛筆的呢?這就是今天我們上課的重點了。
現在我請一位小朋友來當丁丁,老師來當營業員阿姨,我們一起來表演一個“買鉛筆”的游戲,同學可要看仔細了。
點一位學生來表演,(生:阿姨你好,我要買鉛。師:那一種?生:這一種。生接過鉛筆,遞錢,走人)
這位同學表演的真不錯,他買到鉛筆了。同學們說說他哪里做的對,哪里做的不夠好。(他說了“你好”)對!小朋友一定要有禮貌,(他拿了鉛筆沒說謝謝就走了,走的時候沒說再見,買東西時沒問多少,也沒說買幾支鉛筆)
將同學們的話整理出來列在黑板上:您好幾支多少錢謝謝你再見。啊,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的寶貴意見,那么這些話哪句先說哪句后說呢,請大家討論一下,呆會兒我再請同學來表演。
3 連貫的說話
(1)同桌練習
請同桌之間,一個當營業員阿姨,一個當丁丁,用剛剛學會的幾句話來對話。(學生各自在座位上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2)指名演示
點名請兩位學生演示(丁丁:阿姨,你好!我想買鉛筆。營業員:好,要那一種的?丁。赫埬o我拿這一種的,營業員:要幾支?丁。阂恢А6嗌馘X?營業員:五毛。丁丁:謝謝阿姨。營業員:不客氣。丁。喊⒁淘僖!營業員:小朋友再見。┻@些步子,基礎好的可以說的更好一些,甚至一個人可以講明不同角色所說的話,所做的動作,程序方面也可以更靈活明了。
(3)師生評議。誰講的好,好在哪里。
第二課時
學習生詞:營業員阿姨謝謝(重點在講明意義及讀音)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我們已經學習了一些禮貌用語和他們的用法,下面我們來學習一首關于禮貌用語的兒歌,好嗎?
好孩子,懂禮貌/文明用語記心間。/客人來了說請進,/與人相見說您好。/求人幫助說請你,別人幫助了說謝謝。/打擾人家對不起,/分手別忘說再見,/互相尊重有禮貌,/禮貌用語溫心間。/大家相親又相愛,/社會風氣大發揚。
對別人說話有禮貌是很重要的,它是尊重別人,對人有禮貌的表現,是一個好孩子的行為。我們在買東西是要有禮貌,對長輩對同學也要有禮貌。同學們請看書本第69頁的這幅圖,請同學們說說這是什么意思。(一個同學見到里一位同學要說您好。他們要分手時說再見。)對了,看起來同學們已經懂禮貌了,我們不僅要在課堂上、學校里講禮貌,在家里,在社會上也是一樣的,大家說對不對?
好!我們已經學會了禮貌用語的兒歌,我們就要在實際中應用起來。上一節可課我們請同學表演“買鉛筆”現在我們請幾組同學上來表演“買東西”,就是你到商店里去買任何你想要的東西。來!哪些同學想表現一下,一定要注意使用、謝謝、再見等禮貌用語。(過程略)
再一次復習兒歌。
4 布置作業
(1)小朋友回去將生詞每字寫10遍。
(2)放學回去后,到商店去買一樣東西,注意使用禮貌用語。
(3)預習下一課。
《買鉛筆》教學設計 篇10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三、加減法(一)”的第一課時《有幾支鉛筆》。
2、教學目標
、僖龑W生在具體活動情景中感受體驗加法的含義。②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初步學習算法多樣化。
、奂ぐl學生學習的興趣,初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態度,合作意識和能力。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圖意并正確列式。
難點: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并根據加法的意義列式。
二、說教法和學法:
1、以親身體驗為主線:《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為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
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恰能滿足小學生好動的心理特征和形象思維的特點。因此,我設想讓學生經歷”在觀察中體驗——在操作中體驗——在演示中體驗——在做數學中體驗”幾個過程,使學生在體驗中感受、體會加法的兩種含義,體會算法多樣化。
2、以學會學習為途徑:《數學課程標準》第一學段目標中指出”能在老師指導下,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結果的大致過程”。根據剛入學的學生缺乏學習活動經驗和學習方法經驗,在引導學生學習提問題時,老師應引導學生充分感受問題情景(笑笑手拿鉛筆),產生提問題欲望,提出問題之后,老師應給予評價和指導。
要引導學生學會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體驗、構建策略多樣化思想,并學會表達解決問題觀察、思考的過程。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但應講求實效。
對于一年級學習來說,本設計注重從兩人合作開始訓練和培養,重視在學生個體獨立學習基礎上進行合作。
3、以情感態度為動力:內部情感、學習態度、外部激勵(情景、評價)情景,讓學生觀察中感受。
根據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創設”變魔術””數鉛筆”情景,目的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直觀地從生活中的”數鉛筆”引出”一共有幾支鉛筆?”這個數學問題,使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并讓學生從觀察中初步感受加法的含義,懂得把兩個數合起來用加法計算,并學會用不同方法進行計算。
組織探究,讓學生在合作中體驗。新課程強調改變學生學習方式,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本節課根據學生剛入學,缺乏知識經驗、合作學習經驗,缺乏思考方法和語言表達能力等實際。
所以就應以學生獨立思考、兩人合作學習為重點,讓學生在合作中拓展思維的深、廣度,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由于時間關系和內容不太緊密聯系,對于”練一練”中第3題”每次多幾個”可以調到課外或練習課再做。
《買鉛筆》教學設計 篇11
一、說自我:各位領導評委上午好。我叫,來自xx學校。
二、說教材。《買鉛筆》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一冊第七單元(加減法二)的第一課時。本課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 20 以內的進位加法,以及 10 以內加減法,初步感知了加減法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進行的,是今后學生學習 100 以內加減法的基礎。教材提供的主題圖是小白兔到袋鼠的文具商店買鉛筆情景。主題圖中已經出示了數學問題: “15 支鉛筆,賣出 9 支,還剩多少支? ” 我認為本課的主題圖給出的數學問題太直接,學生沒有思維的空間。因此在教學時我把主題圖進行了改進。把主題圖中袋鼠提出的數學問題改為 “ 有 15 支鉛筆 ” 這一條件,這樣,讓學生自己去觀察主題圖,從圖中找出有用的數學信息,再根據相應的信息提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三、說學情,一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對事物具有積極樂觀的態度,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好動、好玩是他們的天性。特別是我們班,因為我們的學校位于靈城的東面。學生大都來自東關、東蔬這些地方,他們的父母大多是菜農。還有少部分學生的是跟隨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家庭教育環境較差。后進生較多,上課的效率很低。所以我就要想盡辦法,變著法兒的把他們引到課堂中來,引導他們主動一些的參與到我們的學習中。
四、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的運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探討 “ 十幾減 9” 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五、說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我在上課前準備了多媒體課件。以及一些口算卡片,
學生準備,讓學生準備15根小棒。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六、說課時劃分,《買鉛筆》我準備用一課時來完成。這節課學習的內容除了減數是9的減法外,還有減數是8的減法,我想根據本班的學生情況,他們在學習了十幾減9以后,應該能獨立的探討出十幾減8的算法,所以準備用一節課來完成。
七、說目標, 依據以上的教材分析和我對目標制定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確立的: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探索并學會“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并能解決與此相關的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
2、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合作與交流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3, 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初步體會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
根據目標的制定,我進行了以下的教學。
八、說教學設計與分析:
。ㄒ唬﹦撛O情境、激發興趣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獲取數學信息的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是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而利用好教材中的主題圖正是培養學生上述能力的良好時機。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只有經過長期的訓練才能逐步形成能力。因此,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1 、出示教材修改后的主題圖。(出示多媒體課件,)
2 、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主題圖,從中獲取有用的數學信息。
3 、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4、根據問題,列出算式
學生根據 “15 支鉛筆,賣出 9 支,還剩多少支? ” 這個問題,能很快的列出式子。 15-9=
。ǘ┳灾魈剿、合作學習
本環節的教學,我安排了 5個小環節:
1、實物操作
(1)、 自主探索(師引導學生用小棒擺一擺,算一算)
每個同學都用小棒擺一擺,說一說15-9的計算方法。
2)、 小組合作交流
明確組長職責(記住本組一共有幾種不同的計算方法),組員任務(說清楚自己的想法,認真傾聽別人的方法。
2、匯報演示
。 我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并相應地演示課件)
生1:我從15根小棒里,一根一根的減,一共減去9根,還剩6根,所以15-9=6。
生2:我把15根小棒分成10根和5根,從10根里拿走9根,10-9=1,再把剩下的1根和這5根合起來,算式是1+5=6。所以15-9=6。
生3:我把9分成5和4,從15根里先拿走5根,15-5=10,再從剩下的10根里拿走4根,10-4=6,所以15-9=6。
生4:因為9+6=15,所以15-9=6。
生5:我把9看成10,15-10=5,因為多減了1,還應該再加上1,5+1=6,所以15-9=6。
3、對比尋找最簡方法
你認為用哪種方法計算15-9又對又快?以后,再計算這類題時,就可以用你最喜歡,而且最快的方法來解答。(學生自由發言,雖然不強調哪一種方法的最擾化,但教師也應適當引導比較好的方法讓大部分學生感知。隨著后繼練習中多次的分析,相信一些有困難的學生也會選擇簡便的方法。)
4、課間休息。唱首歌,
在這部分教學的基礎上,進行十幾減8的教學。
5、教學16-8。
師出示幻燈片,十幾減8的計算,我先讓學生試著自已獨立解決。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討論,然后集體訂正
提倡算法多樣化,并非要求學生一定要掌握多種計算方法;也并不是要求學生要生硬地去套出多種算法。 “
。ㄈ㈧柟叹毩
在鞏固練習 這一環節,我安排了 3 個層面的練習。
第一層是基本練習。有兩道題目。出示幻燈“填數”
通過第一題的練習,使學生鞏固十幾減 9 、8的算理。
第二題是練一練,通過第二題的練習達到提高學生計算速度的目的,并讓學生體會到做題前先觀察題目,發現一些規律,會給我們帶來驚喜。我用幻燈出示,讓學生在書上做。
第二層是摘蘋果游戲
第三層是自編數學故事。
讓學生借助圖片素材,發揮想象,編除數學故事,這也是讓學生把生活中的數學原形抽象成數學題目的過程。
。ㄋ模⒒仡櫡此,總結評價
這節數學課你學地開心嗎?你有什么收獲?你想提醒同伴們注意什么?我先讓學生說說這節課里學會了什么?解答這些題你最喜歡用哪種方法?在進行評價時,我會采用目標多元化、方法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來表揚和鼓勵學生,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師的認可,學習的興趣會更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以上是我對“十幾減9,8”的這部分內容的分析和教學設想。
九、作業設計 在這是環節中,我設計的作業是開放性作業。不固定作業題,而是讓學生自己根據本節課所學的內容,自己編幾道十幾減8、9的題目,既鞏固這節課所學的知識又開拓了學生的思維。
十、板書設計
買鉛筆
15—5=10 10—9=1 9+6=15
10—4=6 1+5=6 15—9=6
。說課是教師面對同行和其它聽眾口頭講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根據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以上,我僅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上說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闡明了“為什么這樣教”。今后我將進一步說好課,并希望各位專家領導對本堂說課提出寶貴意見。
《買鉛筆》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的
1 理解圖意,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2 學會買東西時所必須的幾個生詞及部分沒學過的禮貌用語。
3 知道買東西的基本程序,并可以根據圖意展開想象,學會有幾句完整的話表達課文圖畫的意思;基礎好的能理解圖意并能脫離書本完整的講清買東西的整個過程,并恰當使用禮貌用語。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重點 了解買東西的基本程序并在其中使用禮貌用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導言
小朋友,大家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有沒有到商店買過東西啊,買東西時是一個人去的還是爸爸媽媽陪著去的呢?大家都有鉛筆,鉛筆是小朋友們自己買的嗎?
啊,有些同學買過,有的沒有,那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的一篇課文--買鉛筆(板書)。這篇課文不但有趣還很有用呢,學習了這篇課文以后,小朋友們就會一個人去商店里買東西了,商店的營業員阿姨還會夸小朋友能干,有禮貌呢。
2指導看圖
那好!現在請小朋友們把課本翻到第65頁,我們一起來看看第65頁的圖,想一想這幅圖講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丁丁去干什么?丁丁是怎么對營業員阿姨說的?大家帶著這些問題仔細看圖畫,用一句話來回答老師的問題。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是從那里看出來的?(文具店,從圖上的字和擺放的文具看出來的)
(2)丁丁想干什么,是怎么知道的?(題目告訴我們的)
(3)丁丁對阿姨說什么?(阿姨我要買鉛筆)
小朋友們觀察的真仔細啊,那么哪位同學來說說看“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丁丁在文具店買鉛筆)。說的真好!那么,丁丁是怎樣買鉛筆的呢?這就是今天我們上課的重點了。
現在我請一位小朋友來當丁丁,老師來當營業員阿姨,我們一起來表演一個“買鉛筆”的游戲,同學可要看仔細了。
點一位學生來表演,(生:阿姨你好,我要買鉛。師:那一種?生:這一種。生接過鉛筆,遞錢,走人)
這位同學表演的真不錯,他買到鉛筆了。同學們說說他哪里做的對,哪里做的不夠好。(他說了“你好”)對!小朋友一定要有禮貌,(他拿了鉛筆沒說謝謝就走了,走的時候沒說再見,買東西時沒問多少,,也沒說買幾支鉛筆)
將同學們的話整理出來列在黑板上:您好 幾支 多少錢 謝謝你 再見。啊,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的寶貴意見,那么這些話哪句先說哪句后說呢,請大家討論一下,呆會兒我再請同學來表演。
3連貫的說話
(1)同桌練習
請同桌之間,一個當營業員阿姨,一個當丁丁,用剛剛學會的幾句話來對話。(學生各自在座位上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2)指名演示
點名請兩位學生演示(丁丁:阿姨,你好!我想買鉛筆。營業員:好,要那一種的?丁。赫埬o我拿這一種的,營業員:要幾支?丁丁:一支。多少錢?營業員:五毛。丁。 謝謝阿姨。營業員:不客氣。丁。喊⒁淘僖姡I業員:小朋友再見。┻@些步子,基礎好的可以說的更好一些,甚至一個人可以講明不同角色所說的話,所做的動作,程序方面也可以更靈活明了。
(3)師生評議。誰講的好,好在哪里。
第二課時
學習生詞:營業員 阿姨 謝謝(重點在講明意義及讀音)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我們已經學習了一些禮貌用語和他們的用法,下面我們來學習一首關于禮貌用語的兒歌,好嗎?
好孩子,懂禮貌/文明用語記心間。/客人來了說請進,/與人相見說您好。/求人幫助說請你,別人幫助了說謝謝。/打擾人家對不起,/分手別忘說再見,/互相尊重有禮貌,/禮貌用語溫心間。/大家相親又相愛,/社會風氣大發揚。
對別人說話有禮貌是很重要的,它是尊重別人,對人有禮貌的表現,是一個好孩子的行為。我們在買東西是要有禮貌,對長輩對同學也要有禮貌。同學們請看書本第69頁的這幅圖,請同學們說說這是什么意思。(一個同學見到里一位同學要說您好。他們要分手時說再見。)對了,看起來同學們已經懂禮貌了,我們不僅要在課堂上、學校里講禮貌,在家里,在社會上也是一樣的,大家說對不對?
好!我們已經學會了禮貌用語的兒歌,我們就要在實際中應用起來。上一節可課我們請同學表演“買鉛筆”現在我們請幾組同學上來表演“買東西”,就是你到商店里去買任何你想要的東西。來!哪些同學想表現一下,一定要注意使用、.謝謝、再見等禮貌用語。(過程略)
再一次復習兒歌。
4布置作業
(1)小朋友回去將生詞每字寫10遍。
(2)放學回去后,到商店去買一樣東西,注意使用禮貌用語。
(3)預習下一課。
教學反思1
本節課,我采用了“四環節循環”教學模式。課后,我看到學生能到作業本上做的是那樣的正確,我感到很欣慰。冷靜反思之后,有以下幾點思索:
1、 突出了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創設了學生熟悉的“買鉛筆”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 整個教學過程,從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到解決問題,從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在緊張的時間高效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3、 美中不足的是,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對語言的組織能力不是很強,導致有些問題會做,但用語言表達不清楚,另外,如果檢測題(一)之后,能讓同桌相互說一說計算過程,會更好。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常常教后才知不足?傊疫需要加強訓練,力求達到完美。
教學反思2
一、從課堂教學的實踐看,本課的總體效果良好。
基本達到了事先的教學設想,總的歸納有以下幾個比較成功的地方:
1、 能正確地處理師生之間的關系。整節課以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小組交流→匯報結果為主,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使他們敢想敢說敢做;師生間形成了融洽、愉快、合作的氛圍,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2、注重培養學生互相合作的精神。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分組擺小棒、合作交流、小組匯報,促使學生之間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3、提倡算法的多樣化,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對同一個計算問題,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風格的不同,常常會出現不同的計算方法,這正是學生具有不同個性的體現。本節課在教學15-9=?時,放手讓學生試算,學生中出現了多種計算方法。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和討論。這樣的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的能力。
二、除此之外,當然還存在著不少需要進一步改進與思考的地方。
如何更好地根據學生的學來調整教學,又如何用教師的教對學生進行更準確的引導。
通過整堂課的準備、教學、總結、反思也讓我有了三點啟示與思考:
1、數學問題是來源于生活,而又應用于生活的。數學教學應該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使數學問題生活化與生活問題數學化相互滲透。
2、在小學階段進行探究性學習,著眼于理念和思維方法的滲透,必須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讓他們通過觀察、比較等一系列必要的活動去主動探索。
3、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質教育的推進,傳統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應重新審視。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已經成為素質教育中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教師只有努力提高課堂教學中“導”的藝術,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才能使課堂教學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買鉛筆》教學設計 篇13
徐定鴻
教學目的
1 理解圖意,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2 學會買東西時所必須的幾個生詞及部分沒學過的禮貌用語。
3 知道買東西的基本程序,并可以根據圖意展開想象,學會有幾句完整的話表達課文圖畫的意思;基礎好的能理解圖意并能脫離書本完整的講清買東西的整個過程,并恰當使用禮貌用語。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重點 了解買東西的基本程序并在其中使用禮貌用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 導言
小朋友,大家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有沒有到商店買過東西啊,買東西時是一個人去的還是爸爸媽媽陪著去的呢?大家都有鉛筆,鉛筆是小朋友們自己買的嗎?
啊,有些同學買過,有的沒有,那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的一篇課文--買鉛筆(板書)。這篇課文不但有趣還很有用呢,學習了這篇課文以后,小朋友們就會一個人去商店里買東西了,商店的營業員阿姨還會夸小朋友能干,有禮貌呢。
2 指導看圖
那好!現在請小朋友們把課本翻到第65頁,我們一起來看看第65頁的圖,想一想這幅圖講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丁丁去干什么?丁丁是怎么對營業員阿姨說的?大家帶著這些問題仔細看圖畫,用一句話來回答老師的問題。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是從那里看出來的?(文具店,從圖上的字和擺放的文具看出來的)
(2)丁丁想干什么,是怎么知道的?(題目告訴我們的)
(3)丁丁對阿姨說什么?(阿姨我要買鉛筆)
小朋友們觀察的真仔細啊,那么哪位同學來說說看“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丁丁在文具店買鉛筆)。說的真好!那么,丁丁是怎樣買鉛筆的呢?這就是今天我們上課的重點了。
現在我請一位小朋友來當丁丁,老師來當營業員阿姨,我們一起來表演一個“買鉛筆”的游戲,同學可要看仔細了。
點一位學生來表演,(生:阿姨你好,我要買鉛。師:那一種?生:這一種。生接過鉛筆,遞錢,走人)
這位同學表演的真不錯,他買到鉛筆了。同學們說說他哪里做的對,哪里做的不夠好。(他說了“你好”)對!小朋友一定要有禮貌,(他拿了鉛筆沒說謝謝就走了,走的時候沒說再見,買東西時沒問多少,也沒說買幾支鉛筆)
將同學們的話整理出來列在黑板上:您好幾支多少錢謝謝你再見。啊,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的寶貴意見,那么這些話哪句先說哪句后說呢,請大家討論一下,呆會兒我再請同學來表演。
3 連貫的說話
(1)同桌練習
請同桌之間,一個當營業員阿姨,一個當丁丁,用剛剛學會的幾句話來對話。(學生各自在座位上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2)指名演示
點名請兩位學生演示(丁。喊⒁蹋愫!我想買鉛筆。營業員:好,要那一種的?丁。赫埬o我拿這一種的,營業員:要幾支?丁。阂恢А6嗌馘X?營業員:五毛。丁。褐x謝阿姨。營業員:不客氣。丁丁:阿姨再見!營業員:小朋友再見。┻@些步子,基礎好的可以說的更好一些,甚至一個人可以講明不同角色所說的話,所做的動作,程序方面也可以更靈活明了。
(3)師生評議。誰講的好,好在哪里。
第二課時
學習生詞:營業員阿姨謝謝(重點在講明意義及讀音)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我們已經學習了一些禮貌用語和他們的用法,下面我們來學習一首關于禮貌用語的兒歌,好嗎?
好孩子,懂禮貌/文明用語記心間。/客人來了說請進,/與人相見說您好。/求人幫助說請你,別人幫助了說謝謝。/打擾人家對不起,/分手別忘說再見,/互相尊重有禮貌,/禮貌用語溫心間。/大家相親又相愛,/社會風氣大發揚。
對別人說話有禮貌是很重要的,它是尊重別人,對人有禮貌的表現,是一個好孩子的行為。我們在買東西是要有禮貌,對長輩對同學也要有禮貌。同學們請看書本第69頁的這幅圖,請同學們說說這是什么意思。(一個同學見到里一位同學要說您好。他們要分手時說再見。)對了,看起來同學們已經懂禮貌了,我們不僅要在課堂上、學校里講禮貌,在家里,在社會上也是一樣的,大家說對不對?
好!我們已經學會了禮貌用語的兒歌,我們就要在實際中應用起來。上一節可課我們請同學表演“買鉛筆”現在我們請幾組同學上來表演“買東西”,就是你到商店里去買任何你想要的東西。來!哪些同學想表現一下,一定要注意使用、謝謝、再見等禮貌用語。(過程略)
再一次復習兒歌。
4 布置作業
(1)小朋友回去將生詞每字寫10遍。
(2)放學回去后,到商店去買一樣東西,注意使用禮貌用語。
(3)預習下一課。
《買鉛筆》教學設計 篇14
十幾減9、減8的退位減法的教學內容,是20以內的數的加減法的重點內容之一。如果突破了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那么,后續的十幾減7、6、5等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精心設計以上教學過程。
成功之處:
。ㄒ唬﹦撛O情境,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感興趣的事情出發,為學生提供觀察和實踐的機會,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本課教材提供的主題圖是小白兔到袋鼠的文具店買鉛筆的情景。主題圖中已經出示了數學問題:“15支鉛筆,賣出9支,還剩多少支?”我認為本課的主題圖給出的數學問題太直接,學生沒有思維的空間。因此在教學時我把主題圖進行了改進。將袋鼠提出的數學問題用白紙蓋住。這樣,讓學生自己去觀察主題圖,從圖中找出有用的數學信息,再通過老師巧妙地設疑,讓學生把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轉化為數學中的加減法,根據相應的信息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ǘ┐竽懛攀郑寣W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整節課以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小組交流→匯報結果為主,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使他們敢想敢說敢做;師生間形成了融洽、愉快、合作的氛圍,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ㄈ√岢惴ǘ鄻踊,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對同一個計算問題,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風格的不同,常常會出現不同的計算方法,這正是學生具有不同個性的體現。本節課在教學 15-9=?時,放手讓學生試算,學生中出現了多種計算方法后,教師并沒有一味的求多求全,也沒有引導學生過早地去“擇優”或是限制學生用哪一種方法,而是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讓學生在實踐與交流中,自己去體會、理解、選擇,這樣既尊重了每個學生的差異,又滿足了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給了學生更大的探索和感悟的時間與空間。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培養了創新思維。
不足之處:
。ㄒ唬⿵慕滩奶峁┑睦}和練習分析,本課應是學習十幾減9、減8的退位減法。但是,一堂課上下來,感覺內容頗多,難以完成任務。我想: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運算方法應該是相通。只要掌握了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運算方法,學生就會自然地遷移到所有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上來。因此,我認為應該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作一下調整,即以“十幾減9”為切入點,在合作交流中學會20 以內退位減法的運算方法。也就是刪去“十幾減8”的教學內容。即(讓學生利用學具,動手擺一擺,完成課本“試一試”的習題。
16—8=□ 13—8=□ 15—8=□ 11—8=□
選擇你喜歡的算法說說“16-8”你是怎樣算的?其它幾題呢?)為后面的練習贏得一定時間。
。ǘ┯捎谑20 以內退位減法的第一堂課,學生思維體驗的時間過短,體驗的次數還少,計算時不熟練。因此,如果刪去“十幾減8”的教學內容,就可以多讓幾個學生說一說15-9的運算方法;之后,補充出示:
12-9= 16-9= 18-9=
學生完成之后,同樣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說一說是這樣算的。這樣,體驗的次數多了,計算也就熟練了。接下來,感受成功的體驗就更有信心了!
。ㄈ┰谡O果的游戲中,應將教材稍作處理:蘋果樹上結了8個大蘋果,蘋果上寫著算式。教師準備幾張卡片,讓學生抽簽,抽到幾的卡片,就去摘相應的蘋果,摘對了,蘋果就送給他?凑l摘到的蘋果最多!為了防止有的學生把蘋果摘漏,教師應多準備幾張卡片,如有遺漏,再讓其他學生去抽簽摘相應的蘋果。這樣,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何愁沒有學習的動力呢?
《買鉛筆》教學設計 篇15
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老師巧妙地設疑,把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轉化為數學中的加減法,幫助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
體現算法多樣化。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民主自由,鼓勵學生用已有的經驗大膽思維,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課堂氣憤寬松、活躍。在計算過程中,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培養了創新思維。
探究活動
幫小白兔回家
游戲目的
鞏固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游戲準備
1.用紙板或其他材料制作8座小房子,在窗口處分別寫上算式:“11-9”、“12-9”…“18-9”.
2.制作8只小白兔,小白兔身上分別寫上:2,3,4,…,9(如下圖).
游戲過程
1.將房子和小白兔分別懸掛在黑板兩側(順序打亂).每個學生手中都拿著一套數字卡片(2~9).
2.教師任指一座小房子問:這是誰(哪個小白兔)的房子?學生想好答案后,舉起手中相應的卡片.然后教師將寫有相應得數的小白兔和小房子配在一起,直到全部搭配好為止.
教案示例
買鉛筆
教學目標
1.鼓勵學生算法多樣化,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2.培養學生主動獲取新知識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掌握十幾減9的口算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正確計算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
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教學用具
學具、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同學們,你們喜歡過生日嗎?過生日時最喜歡吃什么?明明也喜歡吃蛋糕.今天,
咱們就和我們的好朋友“明明”一起切蛋糕.
1.出示圖片:蛋糕1
2.思考:左邊有一整塊,右邊有一小塊,明明說他吃半塊就能夠吃飽,可以怎樣切呢?
。1)把整塊蛋糕切成兩半拿走半塊;
(2)把整塊蛋糕切成四份,拿一份和另外的一小份組成半塊.
3.小結:同學們真聰明,能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教師談話:明明看到你們的口算算得這么棒,想請全班同學參加他的生日宴會!請同學們看看這塊蛋糕上還缺少點兒什么?
4.出示圖片:蛋糕2
教師提問:明明今年9歲了,需要幾根蠟燭?商店里有多少根蠟燭呢?
5.出示圖片:蠟燭
教師提問:商店里有14根蠟燭,買走9根,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怎樣列式?
教師板書:14-9
教師提問:明明還要再買9個氣球布置房間,商店里又有多少個氣球呢?
6.出示圖片:氣球
教師提問:商店里有17 個氣球,買走9個,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怎樣列式?
教師板書:17-9
二、算法多樣化.
。ㄒ唬⿲W習“14-9”的口算方法.
1.教師提問:“14-9”等于幾,可以怎樣算?
2.學生反饋
。1)方法一:因為9+5=14,所以14-9=5
教師板書:9+( )=14
教師小結:你是用加法來算的,這是一個好方法.
。2)方法二:先用10-9得1,再用1+4=5
教師板書:10-9=1 1+4=5
教師小結:你是把14分成了10和4,先用10-9得1,也好算,也是個好方法.
。3)方法三:14先減4,再減5.
教師板書:14-4=10 10-5=5
教師小結:你是把9分成4和5,先減4,再減5,真是個好方法!
。4)方法四:14先減10,再加1.
教師板書:14-10=4 4+1=5
3.小結
方法一:是用加法來想;
方法二:是把14分成10和4,先用10來減;
方法三:是把9分成4和5,先減4再減5;
方法四:是9離10近,先減10,再加1.
。ǘ⿲W習“17-9”的口算方法.
1.教師談話
你們能用這么多方法算出14-9=5,想的真好.能用這些方法算算17-9嗎?
2.小組交流
17-9可以怎么想呢?把你們的想法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看看哪個小組想的又好,說的又清楚!
3.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反饋
5.揭示課題
14-9、17-9這兩道題大家已經學會,這實際上已經研究了十幾減9的方法了.
教師板書:十幾減9
6.編題練習
除了14-9、17-9這兩道題,你還能再編出幾道十幾減9的題嗎?
三、游戲:貼氣球.
1.講明游戲規則,幫助歡樂球找到家.
明明把這9個歡樂球都買回來了.他還準備了許多歡樂球想請同學們一起布置房間.每個歡樂球的算式上都有一個算式,請你們把歡樂球貼到相應的大氣球下面,得數是2的貼這兒。ㄔ诖髿馇蛏厦尜N數字“2”)這是貼3的、貼4的……9的.
2.小組活動
歡樂球就在你們桌上的信封里,希望你們分工合作!
教師小結:大家看,我們在數學學習中和明明一起過了一個多么愉快的生日呀!
教案點評: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感興趣的事情出發,為學生提供觀察和實踐的機會,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本課通過創設“過生日”的問題情景,激
《買鉛筆》教學設計 篇16
“十幾減 9 ”是小學一年級退位減法的起始課,教學的重、難點在于學習“十幾減 9 ”的計算方法。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種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因此,我采取了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學生知道“十幾減 9 ”的計算方法是多樣的,并在多種方法中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而我作為教師則重在關注學生主動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
這節課中,我注意了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我引導的語言有:“誰聽懂了他的想法?能給大家解釋一下嗎?”“誰有不同的想法?”“和他的方法一樣的有哪些同學?”“與他的算法差不多的有嗎?”“他的想法誰聽清了,能給大家復述一遍嗎?”“誰再來解釋一下?”“有道理,有與他們不一樣的方法嗎?”“為什么要把小棒分成10和5呢?” “你真行,你發現了自己的辦法。”“大家認為他的方法怎么樣?”這樣,學生不僅了解了算法的多樣性,還理解了算法的合理性、培養了優化意識。通過比較,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入,在交流中知已知彼,智慧的火花在不斷地閃現,碰撞。大多數學生能理解同伴的不同算法,學生的交流有了實效。 但在鞏固練習時,各題結束時沒有進行適當的總結,本課知識沒有得到升華。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常常教后才知不足,要想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必須要使我們的教學經歷“實踐-反思-再實踐”這一過程。
《買鉛筆》教學設計 篇17
教學內容: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數學》第一冊《買鉛筆》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探索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初步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并會正確計算。
2、學生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同時又能與他人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欲,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退位方法
教 具:實物投影、課件、15支鉛筆(5支是散的、10支是整捆的)
學 具: 15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 引發思考
師:袋鼠媽媽開了一家專門賣文具的超市,由于她經營有方服務熱情,各種文具賣得都很快,你們看鉛筆只剩下桌面上這些了,還有多少支沒有賣出呢?
生:還有15支
師手里拿15支鉛筆(5支是散的,10支是整捆的)問:假如你是一位顧客,你想買幾支?還剩幾支?
思考片刻,學生紛紛舉手。師請學生到實物投影前一邊操作,一邊回答:
生1:我想買5支鉛筆,還剩10支。
生2:我想買1支鉛筆,還剩14支。
生3:我想買10支鉛筆,還剩5支。
生4:我想把15支鉛筆都買了,那就一支也沒有了。
[評析:通過這一簡單的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由己知自然過渡到新知,引起學生積極深入地思考]
師:你們瞧誰來到了袋鼠媽媽的文具店(屏幕:一只小白兔走進了文具店)畫外音:我買9支鉛筆
動畫演示小兔在從15支鉛筆中拿走9支時遇到了麻煩。[評析:用課件演示小兔來到文具店的情景,引出要探討的問題]
二、自我感悟 探求新知
師:你們愿意幫助小兔嗎?
生:愿意!
師:怎樣幫助小兔呢?這樣做好不好,用你們手中的小棒代替鉛筆,在桌上擺出15根(5支散的,10支整捆的)試著從15根小棒中拿走9根小棒,看看還剩下幾根?
[評析:問題產生了,教師首先讓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操作,主動體驗或感悟知識的產生過程,這樣就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獨立操作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到前面邊演示邊說)
生1:把整捆鉛筆拆開和散的5根放在一起,一根一根地拿,還剩6根。
生2:把散的5根拿出,再從整捆鉛筆中抽出4根,還剩6根。
生3:把一捆鉛筆拆開從里面拿出9根,把剩下的一根和散的5根合在一起,得出還剩6根。
生4:從整捆鉛筆中抽出1根,拿走9根。抽出的1根和散的5根放在一起,就是剩下的6根。
(掌聲)
[評析:通過操作,把抽象的數學知識放在具體的事物及情境中學習,使學生置身于幫助小兔買鉛筆的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體驗退位減這一知識產生的過程,理解了退位減的計算方法,感受到了學習數學、解決問題的快樂。]
師:小兔遇到了困難,大家積極動腦,想出這么多好辦法,真了不起。老師也想到了一種方法,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的方法都會和誰是一樣的?
看大屏幕,老師用課件演示從15支鉛筆中拿走9支的過程。
師問:和誰的方法一樣?哪兒一樣?
[評析:通過老師的演示與追問,使學生在觀察與思考中,進一步感知算理,為下一步探討算法做了良好的鋪墊。]
三、深入思考 探討算法
師:剛才我們用擺小棒的方法,幫助松鼠媽媽解決了15根鉛筆賣出9根,還剩多少的問題。下面我們再來研究一下15-9怎么計算好嗎?
師:大家先獨立想一想,然后說給同學們聽。
生1:先用10減去9得1,1加上5得6,所以15-9=6。
生2:先用15-5=10再用10-4得6,所以15-9=6。
生3:因為9+6=15,所以15-9=6。
生4:先用9-5=4,因為5比9小4,再從10里面減去4得6。
[評析:上述教學,教師盡量讓更多的學生發表意見,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并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使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
師:好極了!大家學會15-9的計算。那15-8,15-7,15-6會不會計算呢?想一想,同桌互相說一說。
[評析:此環節,再次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寬松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輕松的心態下思考、探究、整理學習思路,拓展本節課的重點知識。“讓同桌說一說”使全體學生都得到了訓練。]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的內容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
生:(觀察、思考、議論、發現)被減數的個位比減數少——
師:這是退位減法。你們能不能在本上,再寫出幾道退位減法算式?
生:能!
師:好。開始!(學生在練習本上試做,做完,小組內互相檢查)
[評析:教師完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學生自己出題替代教師的硬性安排,這樣就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地還給了學生,并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了不同的發展。]
四、反饋練習 應用拓展
1、找朋友 (手拿算式卡片和得數卡片的同學互相找自己的朋友)
[評析:這是一個開放性問題,有的卡片沒有“朋友”,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合理選擇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訓練和提高學生去偽存真的判斷能力,較好地體現了《標準》中適當安排有多余條件的題目的精神。]
2、出示小熊射門圖 (大屏幕顯示)
根據畫面內容,提出數學問題并解決
[評析:引導學生在現實背景中發現問題,用學生的知識解決身邊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及應用意識]
3、摘蘋果 (師把蘋果樹貼到黑板上,蘋果上寫有數字)
師:(1)宣布第一層次的活動要求;看卡片,想得數,根據得數到前面摘蘋果
(2)宣布第二層次的活動要求:卡片沒有了,可樹上還有很多蘋果,自己想退位減法的算式,得數只要和蘋果上的數字相同,蘋果就是你的了。
師小結:生活中我們只要辛勤地勞動,就能收獲更多更大的蘋果。
[評析:1、將枯燥的計算寓于游戲中,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另外,第二層次活動設計,為學有余力的同學開辟一條發展創造性潛能的途徑。又一次體現了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得到不同發展的要求。]
五、交流收獲 全面總結
師:說說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評析:在全課結尾時,鼓勵學生自己進行概括、總結,教師可以更清楚地把握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教學反思:
1、源于生活的真實想法恰恰是對數學最深刻的理解。本節課的設計,首先為學生提供了袋鼠媽媽文具店這一生活情境,通過小白兔的出現引出要探討的問題,學生在幫助小白兔的過程中,領悟了15-9的多種算法,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了解了知識發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達到了讓學生體驗知識產生過程這樣一個目的。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想出了四種算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充分體現。
2、本節課中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是一位顧客,你想買幾支鉛筆?上課時學生到底會怎樣回答,會買幾支,課前是無法預料的,而整個的學習活動都將根據學生對這一問題的回答而展開,為此教師在備課時對可能出現的一些情況都進行了預測,想好了“對付”學生的辦法,所以,教學時,既注重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又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既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又關注了學生的學習情感與興趣。
3、本節課教師角色的轉變體現得比較到位,在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探究想出幫助小兔的辦法后,教師通過課件的演示,將退位減的計算方法一一展示給學生,再讓學生思考15-9應怎樣計算,然后讓學生試做15-8,15-7,15-6等退位減法,最后又讓學生自己寫出幾個退位減法算式算一算。如此設計,學生成了課堂上的主角,教師只是起到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作用。
(作者系一汽實驗校數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