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k h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g、k、h》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一篇漢語拼音課文。本課包括五部分內容。第一部分以情境圖激興趣,引入本課所要學的三個聲母g、k、h;第二部分是g、k、h與單韻母的拼音練習;第三部分是g、k、h的書寫格式和筆順;第四部分是以音節guā為例,借助圖畫教學,學會拼讀三拼音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第五部分是認讀字詞,配有圖畫和一首兒歌。
設計理念:
一年級學生好玩愛玩,注意力難以長期集中,形象思維比抽象思維能力要強得多,對他們來說,學習抽象的漢語拼音有困難,如何將漢語拼音形象具體化是關鍵。而《語文課程標準》中的“實施建議”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結合兒童心理特點,以靈活新穎的形式,如游戲、小組合作,創設情景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學會g、 k、 h三個聲母,能讀準音,記清形,正確書寫。
2、讀準g k h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
3、初步學會拼音有介音的三拼音音節,掌握三拼連續的拼音方法。
4、認識“花、哥、弟、個、畫”5個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語境中使用。
5、能夠自己拼讀兒歌,做到詞語連讀。
教學重點、難點:g k h的發音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
課前準備:拼音、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g k h三個聲母,讀準音,記清形,正確書寫。
2、讀準g k h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
3、能夠說一句完整的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看卡片認讀6個單韻母。
2、我們已經學了幾個聲母?誰會讀?哪幾個聲母要送氣?(f、t)
(二)引出新課,提出要求。
我們已經學了6個單韻母,10個聲母。今天,我們要學習第5課,認識3個新朋友,它們藏在這幅圖里呢?我們先來看看,圖上畫著什么,他們在干什么?(學生看圖說話,引導學生把話說完整)
(三)教學聲母g。
1、看插圖說話引出g:圖上畫著什么?它們在干什么?(聽話說話:圖上畫著幾只鴿子,銜著一只花環。)
師引入:鴿子的“鴿”聲母是g,形狀像g,板書:g。
2、教學g的發音,記清字形:
(1)示范發音,仔細聽,看口形。
(教師邊讀邊講解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
(2)學生練讀。
(可用手掌對著嘴試驗氣流的強弱,發g時感覺不到氣流沖出)
(3)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4)記字形,啟發想象:你們看g像什么?
教順口溜:一群白鴿g g g,鴿子花環g g g,9字加g g g。
3、書寫字母“g”:
⑴ 認識基本筆畫“豎左彎”。 ⑵ 觀察書中“g”的筆順和占格位置,請同學說一說。
⑶ 教師范寫“g”:
(第一筆是什么?點什么格?教師寫;第二筆是什么?占什么格?教師寫;注意豎左彎要在第四線上邊一點寫彎,一定不要挨著第四條線。)
(四)教學聲母k。
1、看插圖說話引出k:數一數池塘里有幾只蝌蚪?它們一齊向什么地方游去?(八只小蝌蚪在水里一起向草叢中游去)。
師引入:蝌蚪的“蝌”的聲母就是k,板書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