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15
然后在“先、里”兩個字的學習時,我安排了男、女同學比賽著用“去、里”組詞說話的活動,讓學生在競爭的環境中學習,激活他們的思維,開拓他們的智慧,從小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
把“先、里”兩個字單獨出現讓學生學習,我是考慮到了本課的十個數字寶寶對小朋友來說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而“先、里”字形的認識就成了識字的難點。因而我就采用了“單獨另類呈現”的形式來教學,以加深學生對這兩個字形的記憶。有些“另類”的東西不是特別能引起人的無意注意嗎?我在這里就套用了一下,以達到記憶字形的目的。
二、與生活緊密聯系,讓語文學習生活化
我們都知道,課程來源于生活,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數字寶寶離我們真的的太近了,我們生活中無時無處都有他們的存在。于是我就設計了“找找我們身上以及身邊的數字寶寶”這一教學環節,讓學生在觀察中思考中發現數字寶寶。當他們發現了“顯性的數字寶寶”,像“日課表、作息時間表、鐘表、日歷、作業本”等上面的數字,我在表揚他們真會觀察時,又不失時機地引導他們去發現“隱性的數字寶寶”,像“一臺電視機、一條紅領巾、三十條紅領巾、多彩的生活五個字、我們大家在一起七個字”等,學生為自己能發現躲在暗處的數字寶寶而興奮而激動,在這里他們嘗到了成功的樂趣,思維特別的活躍,每發現一個數字寶寶都會帶給無盡的喜悅,他們探究著、發現著、思索著、表達著,從而深刻體會到了數字寶寶的用處,感受到了數字寶寶與人類關系的密切。
三、課內向課外延伸,建立知識鏈接
在學了《一去二三里》之后,我還推薦給小朋友兩首兒歌,里邊也都有數字寶寶。同時,我告訴學生其實還有很多詩歌也是有數字寶寶的,把孩子從課內閱讀引向課外閱讀,引導孩子們與更多的生字寶寶、更多的兒歌親密接觸,從而培養他們閱讀的興趣。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我們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激發學生的識字、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引領學生走上自主學習的道路、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是我本課教學的目的,本課的教學設計努力體現這種大語文教學觀。
四、留下充余的時間練習寫字
寫字教學是本課的一個教學重點。本課是寫字教學的起始課,因此我特別注意了對學生寫字習慣的培養。從“田字格、橫中線、豎中線”的認識到基本筆畫的認識,以及寫字的筆順指導,我都是從細微處著眼,通過課件演示、教師范寫、學生防寫、臨寫,扎實的地進行訓練。好習慣的形成可以讓學生終身受益,可懷習慣一旦形成改就難了 。所以我想應該舍得花時間給學生寫字,最好讓學生能在課堂上寫好字,保證寫字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