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教學反思
當然,此詩雖說短小精悍,要想真正讀懂它,也非易事。可對于一年級的孩子們來說,還很難對此詩做全面的了解,我們只要讓他們有初步的感受就可以了。今后,每一名學生都會用一生的時間去品讀這首詩。
第三,憑借此詩,開啟孩子們學習古詩的新篇章。
《靜夜思》是小學課文新教材中安排的第一篇古詩。憑借此詩,開啟孩子們學習古詩的新篇章,激起孩子們學習古詩的興趣和熱情,就能在小學古詩教學中打下堅實的基礎,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就把此詩的教學作為小學階段學生學習古詩的金鑰匙。
讀古詩得認識作者,了解作者。那又怎樣向一年級的孩子介紹《靜夜思》作者李白呢?我覺得還是應該用孩子們熟悉的一點知識做引子,讓他們一點走近作者,了解作者。
當問起《靜夜思》的作者是誰時,十有八九的孩子會說是李白,可僅僅知道這個哪夠啊。我馬上追問:“你知道他的故事嗎?”
立馬好多孩子做無知狀,呵呵,這都是平時小和尚念經的結果。不過總有智者在的,一男孩舉手說:“我知道‘鐵棒磨成針’的故事,講的就是李白小時候的事。”不錯,終于找到切入口。因為對于“鐵棒磨成針”的故事,孩子們還是知道的。只是他們可還不會把此知識和彼知識串聯起來。現在,他們馬上就覺得,原來李白并不陌生,小時候也是個淘氣孩子啊。重溫“鐵棒磨成針”的故事后,又有孩子說李白喜歡喝酒的事,原來他們懂的還不少的。
當問起你都讀過李白的哪些詩時,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了不少。
其間,一個孩子說:“我讀過李白的《春曉》。”
我莞爾一笑說:“《春曉》可不是李白寫的。”
馬上有個孩子接上:“《春曉》是孟浩然寫的。”
我馬上表揚這位多知的孩子:“你知道的真多。不過這位寫《春曉》的孟浩然還是李白的好朋友呢。”
孩子們聽罷,個個樂呵呵的,想必他們在想:原來古人的事也這么有意思啊。
教完《靜夜思》,古詩學習也就剛起了個頭兒,接下去,我就利用班隊課讓孩子們把知道的古詩美美地讀一讀,比一比,說一說,還查看了孩子們手中已有的關于古詩的書籍,告訴他們哪一本比較合適,沒有的要趕緊去買。老師說的話可是他們的“圣旨”,相信他們一定會一步步走近古詩,閱讀古詩的。此外,我還打算把學習古詩的計劃告訴孩子的家長,給他們印發新課標要求背誦的《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0首》的篇目,讓孩子家長一起引導、幫助孩子學習古詩詞。畢竟這70首的古詩只有20多首是放在課內學的,其他的可都要求課外掌握。
就此下來,熟詩的教學也便有了可教可學的內容。只怕還嫌精力不夠,時間不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