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生日》教學設計3
(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讀課文。)
師:哪位小朋友想站起來讀給大家聽?(指名三──四位小朋友朗讀)你最喜歡哪位小朋友的朗讀?誰來評價一下?(引導學生積極發現他人朗讀中的優點,進行正面評價。)
5、練習分角色讀課文:
女生扮演媽媽,男生扮演小云,老師讀旁白。
四、寫字
師:小云把布熊送給了媽媽,多可愛的孩子呀!我們也來為媽媽準備一份禮物,好嗎?我們就在寫字本上寫出漂漂亮亮的字送給媽媽。
1、學寫“今”:
播放課件,學生觀察書寫筆順。
伸出手指,書空一遍。
為了讓小朋友們都寫出漂亮的字,你想提醒小朋友在寫的時候注意什么?
(請學生認真觀察,逐步掌握書寫規律。)
在寫字本上寫字。(播放優美的音樂。)
2、學寫 “正”:
師:小朋友們寫的字可真 漂亮!相信媽媽看了一定會非常高興。
五、作業
咱們班的小朋友也和書上的小云一樣,都是懂事、聽話的好孩子!最后,老師還想給大家布置一個任務,親手做一份小禮物(一幅畫、一件紙工等,送給父親或母親,并說一句祝福的話。)
【教學反思】
《借生日》是一篇新課文,講的是小云過生日時,媽媽送一只布熊給她并祝她生日快樂,小云又把禮物送給媽媽。同時也把生日借給了媽媽,體現了母女的真情。讀了這篇課文我的感觸很深。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記得在剛接手這個班的半個學期,學生們常常為了一張紙、先喝一口水……而爭吵不休。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從來都是別人關心、照顧著他們,而他們也理所當然的接受著別人的關心、照顧,他們的愛心也就被淹沒了。于是我有了一個想法,一定要讓他們的愛心顯露出來,并且發出熱、發出光。
上那節課的開始,我讓學生讀課文后提出問題,同學們的問題提的非常好── “媽媽真的把生日忘記了嗎?”“小云為什么把生日借給媽媽?”可對于第一個問題的回答卻是這樣的:“大人不過生日”“大人不饞好吃的”“大人不用在生日時買好衣服”“大人不需要生日禮物”……他們的媽媽不過生日全都歸功于“大人”二字上了,我感到悲哀。只好立刻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第二個問題上:“小云為什么把生日借給媽媽?”并以此展開小組討論。
孩子們的答案是完美的──“小云愛媽媽”“小云關心媽媽”……由此可見,孩子們的內心深處知道對大人應該有愛心,我非常高興。這時王臻說:“今天是我生日,我也想把生日借給媽媽,媽媽說晚上給我買生日蛋糕,插上蠟燭后,我讓媽媽吹,讓媽媽許愿,第一塊蛋糕讓媽媽吃。”此時一只只小手都高高的舉起來:“老師,等我過生日時,我也把生日借給媽媽,把生日禮物送給媽媽。”……可透過這些手,我看到一個學生坐在那里,一聲不響,那是我班生活條件最差的趙巖同學。我點了她的名字,她說:“媽媽說要在我過生日時,買一個文具盒送給我,可我怎么把文具盒送給媽媽呀?”我望著她那雙渴望得到幫助的眼神,心沉了一下,“那你就送媽媽一句話吧,大人不一定需要禮物的。”她頓時眼睛一亮,“我知道了,我想說:‘媽媽──我愛你’”那聲音,回繞在教室的上空,回繞在全體同學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