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評議中訓練口語交際──《口語交際·這樣做不好》教學案例與評析
〖在課堂動態生成中,把握口語交際訓練契機〗
課堂上,由于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認知水平、思維發展等因素的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常常發生變化,往往會有非預設性因素出現,這是訓練學生口語交際的一次實踐機會,也是一把開啟口語交際訓練大門的鑰匙。教師如果善于應變,善于利用,就能把它轉化為口語交際教學資源,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由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學生也應當成為評價的主體。組織學生參與課程學習的評價,使學生在互評、自評中,得到鍛煉,受到激勵,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極力突出讓學生開展自我評價這一環節,使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掌握技能,在交流和溝通中,通過雙向互動,提高口語交際能力。《這樣做不好》的教學案例就是一種體現。
我們讓學生對圖上大姐姐勸說小弟弟不能在草地上踢足球的內容進行了評議:
生1:大姐姐說:“小弟弟,在草地上踢足球不好,快出來!”
生2:這樣會嚇著小弟弟的,我看圖上的大姐姐是笑瞇瞇的。應該這么說:大姐姐笑著說:“小弟弟,在草地上踢足球不好,別在這里踢了。”
生3:那樣小弟弟會不聽,他可能會睜大眼睛,問:“為什么不能踢呀,在草地上踢足球,摔倒了也不疼呀,電視上的足球比賽不都是在草地上踢嗎?”
師:對呀,大姐姐怎么說才能使小弟弟心服口服,不在草地上踢足球呢?
生1:應該跟小弟弟講道理。可以這樣說:這些草地是供人觀賞用的,不是足球場呀。
生2:大姐姐和氣地說:小弟弟,小草和我們人一樣,也是有生命的呀,你在草地上踢足球會傷害小草的,如果大家都和你們一樣,我們的周圍就沒有綠地了。
評議營造了民主、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本案例,學生始終開展民主平等對話,師生間、生生間暢所欲言,同喜同樂,是心與心的交流,心與心的碰撞。評議激活了學生多向思維,學生用通順、文明禮貌的語言與同學交流,也學會辨證地看問題,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不斷完善自己,提高學生自身的日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