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二·菜園里》教學雜談
【浙江省嘉善縣實驗小學 孔明娟】
新教材識字二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菜園里》,我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情景,學生通過生活獲得了認知,語言也在認識和探究中得到發展。在經歷了“讀通、讀懂、會讀”的語言實踐過程之后,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仔細觀察、觸摸實物,給蔬菜創編兒歌。學生的興趣高漲,創作欲望得到了激發。一句句閃現靈性的兒歌從學生口中吐出——黃瓜綠綠長小刺;辣椒尖尖帶小帽;蘿卜長個娃娃臉;番茄紅紅像燈籠等。我把學生創編的詩句串聯起來,組合成一首新的兒歌《菜園里》:豆角細長像小辮,黃瓜綠綠長小刺,茄子身穿紫衣裳,蘿卜長個娃娃臉,辣椒尖尖帶小帽,南瓜長得胖又圓,紅綠黃紫真好看,菜園一片好風光。讓學生誦讀。學生們都無比興奮,因為這是他們智慧的結晶,從中他們體驗到了成功,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工農兵小學 唐春麗】
一部好的影片,不僅要有演員的表現,更關鍵的是劇本能給演員極大的表演空間。同樣,一節好課要讓學生喜歡,教師課前要進行精心的準備。縱觀這些入選的優秀課例,他們都傾注了教者的心血,每一個環節的設計,每一個活動的實施,每一次知識拓展,無一不浸透了教者的心血以及他們的思維。就拿《菜園里》這節課來說吧,教師不僅創設了教學情境,還做了幻燈片和小動畫,而且還準備了多種的蔬菜。也許這些在課堂上有的只占一分鐘或是不足一分鐘,但教師背后付出的努力是可想而知的。人們在飲食上如今講究粗糧細作,現在講課上教師更要講究細作,精心的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使知識深入淺出,使學生不感覺難,從而保持旺盛的學習勁頭。剛上班時,想精心備出一節好課,只要兩三個小時就夠了。現在可遠遠不夠。分析理解教材要花費時間,設計教學流程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除此之外,搜集資料、制作課件、哪一樣不需要時間?所以一節好課是時間和智慧的結晶。一些古代文人為了使文章詞句搭配合理,斟酌再三,可謂語不驚人死不休。如今的備課,雖不比古人遣詞造句那樣苛刻,卻也是不到上課備不完。一句話,現在的教師備課環節累了,但是上課時變得輕松了,當然課堂也更加“活”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