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教案
教學目標:1、認識“坡、割”等12個生字,會寫“吧、嗎”等六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燕子的話。
3、初步了解動物活動與天氣的關系,特別是了解下雨前動物的活動。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三個新伙伴(點擊課件).一個是在天上飛的小燕子,一個是在水里游的魚兒,還有一個是在地上爬的螞蟻.他們仨呀很少聚在一起.可是,今天一見面,他們卻異口同聲地說著同一句話-——板書課題:要下雨了
2、這是為什么呢?
3、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美麗的童話世界——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做到“讀準讀通”
1、學生讀課文:
請輕輕地打開課本,翻到第68頁。好好讀讀!一邊讀一邊把不認識的或難讀的字、詞圈出來問一問老師、同學。然后,多讀幾遍,爭取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查朗讀情況:
①四個語氣詞:嗎 吧 呀 呢
指名讀——說說“你發現了什么?”——齊讀
②出示課文中有這四個語氣詞的句子:
先自由讀好這六個句子——再開火車讀——說說你又發現了什么?
(小結:這四個字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語氣助詞”。有了它們,我們說話方便多了,也好聽多了。)
③出示生字“坡、割、悶、伸”
用“坡,山坡的坡”這種形式認認它們。
三、由生字“坡、割、悶、伸”引入教學第一節:
1、這三個生字寶寶可頑皮了,他們要跟你們捉迷藏呢?你能找到它們嗎?出示第一節:先自由讀句子,再找生字凸現讀詞語。然后指名朗讀。最后齊讀。
2、正確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具體指導如下:
①讀著這些句子,你能配上那些動作?自由朗讀,并圈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②指名上臺表演,并在句中圈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③讓學生表演“彎著腰在山坡上割草”的動作,大概兩分鐘左右。然后問:你們有什么感覺?
④此時,再朗讀這一節!
四、教學第二、三兩節
1、這時候,一只小燕子正從它頭上飛過,小白非常奇怪。(指名學生)你奇怪嗎?為什么?(同時打出課件)
2、是,小白兔大聲喊了起來——齊讀:燕子,燕子,你為什么飛得這么低呀?
3、學生字“喊”:⑴凸現生字,加拼音,指名讀;
⑵請你對小燕子喊一喊;⑶“喊”的意思就是“叫”(板書)“叫喊”。
⑷指導讀好這句話:指名喊一喊——小組讀——齊讀。
4、師生對話:我們101班女同學多像聰明伶俐的小燕子。男同學多像勤勞善良的小白兔。小燕子,小白兔有問題想問你們,你們能耐心地解答嗎?請輕輕地捧起書本,我們來問一問,答一答。師讀旁白)
5、男同學,聽明白了嗎?指名再讀“燕子的回答”。(如果你能響亮又正確地讀好燕子的話,那就說明你已經懂了)
6、都明白了,那就讓我們再響亮地回答一遍。齊讀燕子的回答。
7、哦,我也明白了。原來,燕子飛得這么低是因為——
8、那你能用“因為……所以……”說說燕子低飛與下雨的關系嗎?(板書)
9、小結,大家以后如果看見燕子飛得很低很低,就趕緊回家,因為——
10、請再捧起書本,一起來讀讀2、3兩節。
11燕子低飛,大家還有問題嗎?引導學生質疑。(既然你們都明白了,那就請你們幫周老師一個忙:我就不明白,要下雨了,燕子為什么不像往常一樣飛得高高的呢?
12訓練因果句式,幫助學生理解“燕子低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