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搭積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 :
1、認識11個生字, 讀準翹舌音、前鼻音以及輕聲。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讀中積累詞句,培養(yǎng)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
3、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就要關心別人。
教學重點:認字和朗讀課文,要讓學生自讀自悟,懂得課文包含的道理。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讀題質疑。
1、出示積木的圖片:這是什么?
教師板書“積木”,并說說“積”的識記方法。
2、你會搭積木嗎?做做搭積木的動作。說說“搭”字應該用什么偏旁?
教師板書“搭”。學生讀讀詞語“搭積木”。
3、說話練習:我用積木搭了( )。
4、有個小朋友也很喜歡搭積木,他的名字叫平平。
①教師板書“平平”,學生注意觀察。
②你能用什么辦法記住“平”字?
5、根據(jù)老師提問讀好課題:誰搭積木?平平干什么?
6、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平平的?
(平平用積木搭什么?他為什么搭積木?)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給生字做上記號,同桌一起拼拼讀讀。
2、分組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
(這 住) (很 間) (搭 些 都 沒 )( 呢 啊 )
① 指名讀,正音。
②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③指名領讀,讀好翹舌音、前鼻音以及輕聲。
④教師指導“呢、啊”的讀音,放到句子中去讀一讀,學習“啊”的音變。
3、出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開火車”認讀,注意正音。
三、再讀課文,大致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自由讀文,剛才你們的疑問解決了嗎?
①平平用積木搭什么?他為什么搭積木?
②教師小結:多讀課文就能解決我們的疑問,讀書要讀動腦筋。
2、問句帶有問號,在文中找出問句,劃上橫線。
3、交流,讀好問句。
①指名讀讀劃出的問句,注意讀好疑問的語氣。
(“平平,平平,這些房子都給誰住?”“平平,平平,還有一間呢?”)
②這是誰問誰的話?你是怎么知道的?
③出示課文插圖:奶奶是怎樣和平平說話的?說說她的表情和動作。
④想想奶奶平時是怎么和你說話的,學著奶奶的語氣讀一讀。
⑤如果是你問平平,會怎樣讀?體會不同的人說話語氣的不同。
4、平平是怎么回答的?找出平平回答的句子,劃上波浪線。
5、出示第一次回答的句子:“一間給爺爺和他的書住。一間給奶奶和平平住。
一間給爸爸和媽媽住。“
①將“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平平”點紅,說說你發(fā)現(xiàn)什么。讀這五個詞,注意讀好輕聲。
②平平家有幾口人?你能介紹一下嗎?
③看來,平平很愛自己的家人,把家人放在心里。教師板書。
讀好這三個句子,讀出平平愛家人的感情。
6、平平的房子分完了嗎?(還有一間。)還有一間給誰住?出示“還有一間啊,給沒有房子的人住。”
原來平平心里不僅裝著自己的家人,還裝著別人。讀好這句話。
7、用問答的形式師生合作讀文:平平搭積木,搭了什么呀?平平,平平,這些房子都給誰住?還有一間呢?平平就搭這四間房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