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住山洞》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材設計的依據】 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注意力不夠集中。依次采用多種形式讀讀、演演,依據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愛好,盡可能利用直觀的多媒體畫面,給學生直觀的形象的感受,把學生帶入童話世界,走進人物的心靈,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
【教學思路設計】
抓住中心,提出疑問,多渠道開展言語實踐活動,走進文中人物內心世界,從而體驗文本。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懂得愛護樹木,保護環境是一件美德。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課題:
小朋友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小熊住山洞》。
2、你能用學過的詞說說對山洞的感覺嗎?
、拧∽寣W生自由說說感覺
、啤∮蒙稀澳敲础敲础闭f說對山洞的感覺。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的學科,要扎實有效地把語言訓練落實到實處。通過詞、句式的訓練,引領學生走進山洞,深切體會到小熊一家住在山洞里是多么不舒服。
3、小熊一家住在這樣的山洞里,會有什么想法呢?
、拧〕鍪镜谝环鶊D,讓生暢談小熊向往的房子
⑵ 出示熊爸爸的話“我們去砍些樹,造一間木頭房子住!保ㄖ笇ёx出熊爸爸的渴望。)
尊重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充分表達出來,各抒己見,從而深刻地體會到小熊一家對木頭房子的向往。
二、朗讀感悟,品味語言
1、過渡:
小熊家周圍有那么多的樹,造一間房子很容易,那么他們到底有沒有造成呢?
。ㄗ杂勺x課文。)
2、交流,出示句子“一年又一年,他們沒有砍樹造房子,一直住在山洞里!
、拧≈笇ёx出小熊堅定的決心,“一年又一年”讀得慢一些,“一直”讀得重一些。
、啤∽x了這句話,你有什么疑問?(為什么小熊一家一直住在山洞里?)
教師沒有按文本進行教學,而是對文本進行再創造,讓學生質疑,抓住了學生的興趣,從而促使學生主動去探索,去研讀,去發現。
3、自由讀課文,思考問題:
、拧〗涣,師板書:
夏天:開滿了小花。
秋天:結滿了果子。
冬天:有許多小鳥。
、啤∵^渡:森林的四季多么美呀,你喜歡哪個季節,就把哪個季節有滋有味地讀讀。(競賽讀,讀出景色的美和小熊的心情。)
、恰∵^渡:多美的四季,多美的森林,小熊怎么也舍不得砍樹。
(引讀:因為春天……,所以……;因為夏天……,所以……;因為秋天……,所以……;因為冬天……,所以……。就這樣他們一年又一年,一直……。)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文中的語言承載著知識,承載著文化,承載著思想,承載著感情。本環節的設計,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自由讀,美讀,競賽讀,引讀等等,一遍又一遍,反反復復地品味語言,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森林一年四季的美景,體驗到小熊舍不得砍樹的原因。
4、師質疑:
森林僅僅是小熊的家嗎?小熊舍不得砍樹僅僅是因為森林的景色美嗎?
、拧∷娜诵〗M討論。
、啤〗涣,用上“因為……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