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雪地里的小畫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課文,本文是一首融兒童情趣與科普知識為一體的韻文,采用擬人的手法,運用形象的比喻,根據幾種小動物踩在雪地上的腳印來介紹它們腳的形狀特征,韻文結尾用設問句,指出青蛙沒有參加“繪畫”的原因,介紹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識。本韻文語言活潑,富有童趣,讀起來瑯瑯上口,能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兩個偏旁“蟲、目”。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內容是識字、寫字和理解課文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教學難點是理解課文第三句(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教具準備:課件、生字卡片、圖片等。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導語:同學們,你們見過下雪嗎?我們這兒地處南方,氣候溫暖,很難看到雪。現在,老師帶大家看雪去,好嗎?
(放課件)(師:冬天到了,漫天飄起了雪花,多大的雪呀!房子上、樹上、地上全都白了。你們看,小動物們都來了,他們在雪地上干什么呢?)
問:他們在干什么呢?
(學情預估:學生一般能回答出“他們在雪地上畫畫。”)
師:原來,他們是雪地里的小畫家!(板書課題)請大家跟老師來讀讀。(跟讀課題)
問:讀了這個題目,你們有什么問題要問的嗎?
(師相機在黑板上寫出問題)
(學情預估:學生一般能圍繞題目提出如:為什么說它們是雪地里的小畫家? 雪地里的小畫家指的是誰?它們都畫了些什么?等問題 )
師:大家都很會動腦筋,其中問題提得特別好,相信大家通過讀書,你們自己一定能解決這些問題。
二、初讀課文,主動識字。
1、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篇課文,碰到難讀的字詞多讀幾遍。(生自讀課文主動識字)
2、師:(出示全部生字)請大家看看這些生字寶寶,有哪些生字你們已經會讀了?哪位同學愿意來當小老師并告訴大家你是從哪兒認識這些字的?
(學情預估:這篇課文中的生字大部分都是“高頻字”, “認讀障礙”不大,因此,本設計不從“識字教學零起點”,而讓學生主動識字,不要求所有學生統一經歷教師設計的“識字步驟”。)
3、幾生分讀課文(相機評點,做到讀通讀順)
師:現在請同桌的互相讀讀課文,讀完數數一共有幾句話。
師:課文一共有幾句話?(六句),每個小組各讀一句(再讀課文)。
三、賞讀課文,擴展想象。
(第三句)[從本文的重點句第三句入手,以此為主線展開課文教學]
1、大家讀了幾遍課文,你們知道剛才(**同學)提的問題 ‘雪地里的小畫家’的答案了嗎?
請剛才提這個問題的小朋友來說 “雪地里的小畫家”指的是……?
(1)課文中哪一句告訴我們呢?(生讀書找句子)(根據回答出示第三句)大家一起來把這一句讀一讀。
(2)(結合第二句教學)雪地里來了這么多小畫家,課文里用了一個詞來告訴我們,把這么多都說出來了,你們找找是哪個詞?(生找,反饋:一群)(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