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讀引領語文課堂──生字教學與閱讀教學在《春雨的色彩》教學中的應用
二是感悟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春雨讓大地變得五彩繽紛,春雨讓大地變得生機勃勃。文中有: “落”“淋”“灑”“滴”等表示動作的詞語,是不同的小動物對觀察到的春雨的不同感受,其語速輕重也有講究。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在朗讀中體會這幾個詞的表達效果。可以分角色朗讀文中小動物的對話,讓學生在情景中感悟。
三是從不同的朗讀形式中感悟。小燕子、麻雀、小黃鶯說的不同的話語,讓學生配合手勢、神態進行比賽朗讀,可以個人朗讀也可以小組朗讀。在富有情趣、充滿活力的朗讀表演中再現出小動物的天真可愛,學生對春雨的喜愛之情也油然而生,學生完全沉浸在歡樂的海洋里,一個比一個讀得好。
三、讀中提升,發展學生閱讀潛能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钡拇_,同樣是朗讀,往往會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有的口干舌燥,干巴乏味,從而讓學生失去了朗讀的興趣和勇氣;有的情趣盎然、津津有味,從而使學生越讀越會讀,越讀越愛讀。說到底,一個人的語文素養高低,無非就看他的語言文字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大小。閱讀能力的大小只有在平時朗讀訓練中積累所得。葉圣陶先生說得好:“文章是讀懂的,而不是教懂的!币虼耍绾渭睢拘、鼓舞學生朗讀的欲望,提高朗讀的興趣,發展學生閱讀潛能是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首要任務。
在我整堂課的設計中,設法讓學生從內心接受朗誦訓練,在激勵和關愛中喜歡朗讀,并創設了民主的教學氛圍。教師要率先范讀,才能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使朗讀煥發出生命的活力。當我的范讀博得學生熱烈的掌聲時,我緊接著說:“老師讀得好的地方,你可以試著讀一讀。如果你覺得不夠好的地方,請你改一改,再試著美美地讀一讀!鳖D時,學生朗讀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我搶抓機遇,適時引導,親切地請學生們把第一段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看誰讀得最認真。學生讀的時候,不要督促、打斷,要耐心傾聽。在這樣民主、寬松的氛圍中,學生開始主動地參與朗讀。我在巡視過程中,不斷向學生伸出大拇指,贊賞讀得好的學生,幫助鼓勵不敢讀的學生,讓學生體驗到朗讀進步的喜悅。一節課下來,學生們久久不愿放下高舉的小手,嘴里還說著:“我還想讀!”
總之,這樣一堂課完成之后,我驚喜地發現,語文課堂活了起來! 同時,我感覺到“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這一角色定位的現實意義,使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真正落到了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