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和松果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松鼠和松果》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0課。課文是一篇童話,敘述了兩只具有環(huán)保意識的小松鼠植樹造林、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故事。低年級的學生對新奇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也很喜歡小動物,所以本課的內容很適合學生。
【學情分析】
由于以往的教學把識字放在重點,所以本班學生對識字掌握得比較好。學生能夠利用以前學過的字識記新生字,也能夠進行知識的遷移。低年級的學生對新奇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也很喜歡小動物,所以本課的內容我結合小松鼠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來進行教學,把重點放在識字。使識字目標明確、方法多樣。讓學生主動探究地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增強合作意識,并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和在生活中發(fā)現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質疑和創(chuàng)新意識。
【學習目標】
1、學生在拼音的幫助下認識“聰”、“活”“潑”“忽”“然”“眨”“如”“總”“以”“主”“意”11個生字,并結合實際生活給“活”“然”“主”“總”四個生字組詞(或者用詞說話),在老師的指導下區(qū)分“以”“意”的讀音和字義。
2、在教師的指導下100%的學生能夠按筆順端正地在田字格里寫“意”“總”兩個生字,并給兩個生字組詞。
3、在老師的幫助下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至少說出四種識字方法。
4、95%學生能不錯字、不停頓的讀通全文,用自己的話說出松鼠和松果發(fā)生的事情。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激發(fā)興趣
1、教師說謎語:頭像小老鼠,尾像降落傘,常在樹上住,忙著摘果子。
2、讓學生猜猜是什么動物,說說它最喜歡吃什么。(隨機板書松鼠 松果)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小松鼠有關的童話故事。
(1)完整板書:松鼠和松果(齊讀課題)
(2)質疑:看了課題你想說點什么?
(設計意圖:猜謎導入,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了解了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知識性和趣味性很好地交融在一起。新課導入應該追求功能的綜合化。)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圈出本課的生字、新詞。
3、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教師巡視,相繼點撥。
(設計意圖:要讓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讀得多了,生字也就不生了,句子也就讀順了,把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
三、學習生詞。
1、過渡:小松鼠看到小朋友讀的這么認真,這么好,不服氣,還想考一考大家,瞧,它給我們帶來了考題。
出示生詞:聰明、活潑、忽然、眨眼睛、如果、總是、以為、主意
2、誰愿意當小老師領讀。
3、賽讀
(過渡及過程:小松鼠認為這邊孩子讀的準確,來讀一下;了不起,小松鼠認為這邊(另一邊)孩子讀的聲音好聽,讓小松鼠聽一下。太好了,小松鼠認為男生讀的有感情;女生讀的更加有感情)。
4、指生個別讀。
5、用聰明、如果說話;換詞理解“主意”的意思,結合生活理解活潑、忽然的意思。(如做動作表現一下活潑的你——生自由表現,忽然活潑的你變的非常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