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17.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2、了解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和小魚、黃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
3.在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課堂表演,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課前準備:教師:課件,頭飾;學生:有關動物尾巴作用的資料。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初步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教學難點:對"難看伯伯方向難過"等詞語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鞏固識字
1、談話入課。
2、出示生字詞,多種形式認讀。
3、圍繞“借”提出問題:
為什么要借? 向誰借? 結果怎樣?
二、朗讀課文,感悟內容
(一)合作學習,讀中體會
1、學習第一二自然段,了解為什么要借尾巴,相機板書,學生板書“借”字。
師:你能把第一句話中的“難看”換個詞語嗎?
2、指導朗讀一二自然段。
(二)以演代講,演中體會
1、學習第三至五自然段,理解小魚、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你們讀讀看,小魚、老牛、燕子的話該怎么讀?為什么?
2.小組分角色表演朗讀第3至第5自然段。
3.小結延伸: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傷心啊!請同學們也來當當小作家,像課文那樣,編故事。
4、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動物尾巴作用的資料,師介紹有關動物尾巴的作用。
(三)、學習6、7自然段
小壁虎沒有借到尾巴心里怎么樣?(難過)你能把“難過”換個詞語嗎?
沒借到尾巴它只好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媽媽。結果怎樣呢?為什么?
指導朗讀第七段。
四、課堂演練,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讀全文。
2.指名上臺表演,全班評議、改進。
五、課堂總結,課后延伸。
1.總結。
2.作業:續編故事。
板書設計:
17、小壁虎借尾巴
掙斷(難過)
小 魚 搖 撥水
借 老 牛 甩 趕蠅
燕 子 擺 掌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