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象》教學設計方案
2、對比句子。(課件出示練習題:知識檢查第一題)
3、提問:最后,曹操采納了誰的辦法?
齊讀第四自然段,思考:曹沖想出了一個什么辦法來稱象?讓學生邊讀邊找出并標出曹沖稱象的幾個步驟及其有先后順序的連詞。接著分析曹沖稱象的過程。(隨機出示課件)分析完后,讓學生借助書上的順序連詞“把……然后……再把……再……”復述曹沖稱象的過程。再讓學生討論:曹沖想的辦法好不好?為什么?他是怎樣想出辦法的?引導學生學會善于動腦筋思考問題。
4、自學第五段,思考:曹操聽了為什么點頭微笑?象稱出來了嗎?從哪個詞可以看出?理解詞語“果然”,并用“果然”一詞造句。
設計意圖:教學時通過讓學生自己觀看稱象過程的課件,讓他們親自去感受,到學習,研究,真正理解課文內容,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四)激情抒發,深入感悟。(8分鐘)
1、分角色朗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2、思考:從這個故事中你學會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啟發?
3、討論:曹操為什么不采用官員建議的方法?(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利用課文塑造的典型形象,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培養他們遇事多觀察、多思考,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啟發想象、拓展延伸(6分鐘)
1、討論:七歲的曹沖為什么會正確地稱出大象的重量呢?(課件出示題目)
2、假如你也在場,聰明的你還能想出什么好辦法來稱象呢?(課件出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3、檢查學生對稱象過程的理解與掌握。(課件出示練習題:知識檢查第二題)
設計意圖:質疑激發學生去想去構思,為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六)布置作業(1分鐘)(課件出示)
1、田字本上抄寫自己感覺易寫錯的生字,幾個幾遍自己定。
2、回家找時間自己做做實驗,給你的親人或朋友講講《曹沖稱象》的故事。
3、摘抄文中寫大象又高又大的句子,自己照樣子學著也寫一個句子。
4、想辦法去知道曹操和曹沖的其他故事,下節課交流。
設計意圖:作業的設計要面向所有學生,出一些層次不一的習題,可以讓學生自主的有選擇地去完成,還給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權。
板書設計:
稱 象
以船代秤 以石代象
﹀
大象=石頭
七、教學評價設計
教學評價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學生特點,采取多樣評價方式,教師評、學生互評、自我評等形式,即關注學習結果,也關注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和行為變化。
一)評價學生
1、評價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以練習題的的方式呈現。
2、評價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過程和態度,即評價學生是否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并完成教學中的各項學習活動。以老師給予及時地肯定、適度的鼓勵、樹立榜樣和互評為主。
3、學生自我評價:
(1)評價項目:課前準備、參與態度、學習收獲
(2)評價內容:
課前準備:
1)課前搜集的資料對本節課是否能夠合理的應用;
2)課前的準備工作做得是否充分。
參與態度:
1)是否積極思考并主動回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