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兔和小灰兔(第一課時)》說課稿
(四)感悟課文內容(第一自然段到第三自然段)
1、小朋友,讀了那么多遍課文了,你覺得小白兔和小灰兔是怎么樣?
2、“熱心”,小白兔和小灰兔都非常熱心,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呀?
(1)小白兔和小灰兔是怎么想到要去幫老山羊的呢?
(2)指導朗讀。
3、看著這么可愛又懂事的小兔子,老山羊可高興了,它是怎么感謝兩只小兔子的呢?
(1)指名回答:老山羊分別送給小白兔一車白菜。
(2)可是——(出示圖片,學生看圖說話)。
(3)出示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
指導朗讀:讀出小白兔和小灰兔的禮貌。
(4)表演。
4、多么可愛的兩只小兔子,多么慈祥的老山羊啊!下面我們一 起再把課 文的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一遍吧!(齊讀第一自然段到第三自然段。)
5、小朋友,小灰兔把一車白菜帶回家后會怎么樣呢?小白兔把一包菜子帶回家后又會怎么做呢?我們下一節課再繼續學習。
(五)寫字教學。
5、說教法。
老師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某事物產生了興趣,就會專心致志地去鉆研、學習。教學過程中的第一個板塊“講故事引入”就是在這種指導思想下設計的。課開始我以簡單地把故事講給孩子們聽,讓他們初步體會故事的精彩,并留下懸念:“后來,帶回一車白菜的小灰兔沒有白菜吃了,而只拿回一包菜子的小白兔卻有吃不完的菜,這是為什么呢?”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習生字時,利用“猜猜我是誰”的游戲來鞏固字詞,符合了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在學習生字時依然興趣盎然。在學完了前三個自然段后讓學生來演一演,這個故事,學生的興趣非常濃,雖然表演地并不到位,但是我想效果還是不錯的。我想,今后應該在這方面多多指導他們。
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教學過程的第二、三板塊中,主要采用了自學、討論、集體反饋、評價等形式,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借助拼音自學生字新詞。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是一個有效的組織者和理智的指導者,當學生思維受阻或遇到困難時,及時啟發引導,當好學生的引路人。
6、說不足。
(1)課堂應該是學生的,可是總覺得課堂上教師對學生還是扶得太牢了。
(2)課堂中一些細節的處理還不夠好,例如在讓學生讀課文時,我采用了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感覺有些亂,學生東扯一段西扯一段,課堂有些混亂。
(3)教師的評價語言太貧乏,課堂上還不夠激qing,在激發學生情緒方面還應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