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種子》教學設計及反思
在教學中, 我以種子的四次“挺一挺”為線,找找種子怎樣才能挺一挺,使學生掌握一些常識上的知識,那就是種子發芽需要:溫度、水份、空氣. 但作為語文課,語言文字的訓練是不可忽略的。本課中我緊緊抓住種子與蚯蚓的對話進行朗讀。在學生多次的朗讀體會中,悟出:種子的語氣應該是“奇怪、好奇”的,如“外面什么聲音?”、“外面什么樣了?也這么黑嗎?”;而蚯蚓是“熱情、親切”的。如:“招呼我們到外面去呢!”、“我來幫你松一松土,你好鉆出去。”應該說,這些對話的朗讀不是太難,學生自己體會后,還是能朗讀出來的。
“啊!我要趕快出去!”表達種子急切的心情;學生基本上能讀出這種感情,因為有的學生在種他們種的種子發芽的時候,常跑來問老師,怎么還不發芽,怎么還不發芽,那種焦急的心情恰好和課文里面的種子一樣.
“啊,好個光明的世界!”表達了種子的一種驚喜,同學們也都芬芬表示當他們看到種子的時候那種開心的心情也和種子一樣的.
教完這一課,我覺得很輕松,因為學生有實踐過程,在學習的時候基本上和自己實踐的是一樣的,這一次的成功,讓我深深體會到: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應注重讓學生自己去實踐,去探索,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