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螞蟻和蟈蟈
練習用“有的……有的……”說話。
指名讀。
a.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
b.他們躲到大樹下乘涼,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自由自在。
教者問:句a中的“有的”指誰?
句b中的“有的”又指誰?
(讓學生知道,像這類句子,“有的……有的……”指前面整體中的一部分)
練習說:
a.小小組練說;
b.指名當眾用“有的……有的……”說話。
第三自然段——
(1)齊讀第三自然段。
(2)結尾說蟈蟈“再也神氣不起來了”,他們什么時候神氣過?
(3)為什么現在蟈蟈現在神氣不起來了?
(4)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呢?
(5)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告訴我們這一道理的?
(采用對比手法,從一“勤”一“懶”已經他們不同的結局上讓我們知道只有辛勤老,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c.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作業
1.練習用“有的……有的……”寫一句話。
2.繼續朗讀課文,準備背誦。
3.想一想怎么演這個小故事。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擴詞
由()()過()()
冷()()冬()()
2.填空:
夏天,一群小螞蟻在搬(),一個個忙得();蟈蟈躲到()下乘涼,一個個()。
冬天到了,螞蟻躺在()過冬,蟈蟈(),再也()不起來了。
二、背誦指導
1.理文章層次
輕輕讀全文,回憶三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夏天,螞蟻忙著搬糧食——蟈蟈在大樹下乘涼—冬天到了,螞蟻安全過冬,蟈蟈又冷又餓)。
2.記關鍵詞語。
第一自然段:夏天搬背拉滿頭大汗
第二自然段:笑乘涼唱歌睡覺自由自在
第三自然段:冬天螞蟻躺裝滿糧食蟈蟈又冷又餓
3.各自試背,發現疏漏,繼續練習背誦。
4.同座互相背,教者抽查。
三、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糧汗由冬呼洞過冷
2.自主觀察生字,分析各個生字的特點,指出寫時的注意點。
3.教者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小結:
“糧、汗、洞、呼、冷”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寫時都要左讓右,左邊偏窄,右邊稍寬。“氵”并不是從上到下直線排列,而是略呈弧度,第二點稍稍向外露一點,落在橫中線上。
教“米”字旁,“米”字作“糧”的左偏旁,捺要改成點,整個字才能顯得緊湊。
“由”,獨體字。要居中安排,第四筆豎寫在豎中線上。筆順規則:先里邊,后封口。
“冬”上下結構。“夂”(折文旁)的交*點落在豎中線上,最后的兩點是上下排列,不能左右并列。
4.按筆順描紅。
四、研究分角色演課本劇
試演。
1.采用自愿報名擔當某個角色的辦法,確定上臺表演的人選。
2.試演,表演后對“演員”的表演一分為二地提出意見。
3.默讀課文,思考:哪些地方到底該怎么演?
再演,表演后師生共同評議。
五、作業
1.寫出下列字的筆順:
由 過 糧
2.背誦課文。
3.自由結合組成《螞蟻和蟈蟈》表演小組,排練課本劇,爭取“六一”兒童節把這個小故事演給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