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和蟈蟈》教學實錄談--余惠斌(精選16篇)
《螞蟻和蟈蟈》教學實錄談--余惠斌 篇1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4
談教材的理解:
一讀課題,就覺得有文章可做。五個字中,四個是同偏旁的,且都是形聲(語 文 課 堂 網)
字。這可是引導孩子們觀察和發現的好機會。通過課題的觀察和復習,使 www.y www.jcsycorp.com
孩子對于這兩種昆蟲有初步的了解。
(語 文 課堂網)
www.y www.jcsycorp.com (第一范文網)
再讀課文。兩個場景——夏天與冬天,兩種做法——搬糧食與唱歌睡覺,
兩個不同的結局——滿(語文 課 堂 網)頭大汗地勞動,在冬天就能享受充足的食物;自由 (第一范文網)
自在的下場,只能是又冷又餓,真是鮮明的對比!勤勞與懶惰,幸福與痛
苦,都一覽無遺了。誰取笑誰?(語文 課 堂 網)誰能笑到最后?誰該向誰學習?其中蘊含 (第一范文網)
的道理,不言而明。
接著讓我們再聚焦課文中的插圖。這幾幅插圖可以說是教學中的得力輔助(語文 課 堂 網)
手段。課文前的兩幅插圖,是結局——螞蟻們其樂融融,在溫暖的洞中愉
快進食;蟈蟈們又冷又餓,是痛苦,是后悔,都已來不及了。而后面的插 (第一范文網)
圖,則十分形象地再現了課文,螞蟻們干得滿頭大汗,幾只蟈蟈躺在樹下 www.y www.jcsycorp.com
乘涼,有的唱歌,有的睡覺。
且慢掩卷,繼續往下移動目光,直至練習七的讀讀背背:“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 有備無患 防患未然” 。夏天,蟈蟈只顧乘涼、唱歌,睡 (第一范文網)
覺,根本不去想冬天怎么辦,結果到了冬天,“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
起來了。”這不就是“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 ”嗎?螞蟻在夏天搬糧食準
備過冬,不就是“ 有備無患 防患未然”嗎?這些抽象的成語,在這個
故事得到了具象化,融入到課文的教學當中,學生會理解地更透徹。
根據自己的課文的理解,相應的教學策略應運而生。我想在這節課中采
用整合的策略,將讀讀背背中的成語引用進來,與理解課文內容相結合;
采用朗讀與想象結合的方法,拓展句子空間,通過想象,促進學生入情入
境地讀;采用圖文結合的教學方法,在觀察中體會文中角色的感受,促進
對課文內涵的感悟,引發出“只有辛勤勞動,才能得到幸福的生活”的感
嘆。
課堂上,我的預設不斷地獲得精彩的生成:
(一)
聽寫完上節課的詞語后,我請小朋友們聚精會神地看我寫這一課的課題
(我先寫上“螞蟻 蟈蟈”)。
師:小朋友們看著這四個字,有什么發現嗎?
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個個高舉雙手:“我,我!”
生1:我發現,這四個字都帶有蟲字旁。
師:能說說為什么都是蟲字旁嗎?
生1:因為螞蟻和蟈蟈都是昆蟲。
生2:我發現,這四個字都是形聲字!去掉蟲字旁,讀音基本上相同。
師(趁機幫孩子梳理字理知識):那就說明,蟲字旁表示他們的意思,
叫——(生:形旁)另一邊就代表他們的讀音,叫——(生:聲旁)
師接著在他們中間補上“和”:那么,螞蟻和蟈蟈之間究竟有什么故事發
生呢?請小朋友們自由地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做到
不添字,不漏字。
生開始起勁地讀了起來。
(二)
讀完后,生紛紛舉手。
師又拋出一個挑戰性的問題:相信小朋友們通過昨天晚上的預習,已經會
讀了這一課要求會認的生字了。現在,誰能不用看書,就把這一課的生字
大聲地告訴老師和同學們呢?
這個要求有點難,說實在地,大部分孩子只在認讀的層面上,不易達到熟
記的程度。所以,沒有一個舉手。
師:只有六個小生字。我給你們一分鐘時間,把它們全記住,看誰記得
快!
(常規的教學方法是初讀課文之后,師出示生字,引導孩子學習。這是
“要我學”,今天,我換了一種比賽的方式,讓他們記生字,再報生字,
輕易地變成了“我要學”。)
很快,學生舉手了。我根據他們報的生字,一一板書于黑板上。在板書的
同時,還請小朋友們注意聽報生字的孩子讀,判斷出前后鼻音,平翹舌
音,再告訴老師,讓老師給生字戴上正確的拼音帽。接著,我抽查了幾個
學困生,幾個小生字就輕松地解決了。
(三)
師出示圖2,指導孩子們看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他們在干什么?”
指導孩子把話說完整。在孩子的表達的基礎上,引出第一段的教學:
指名讀第一段。師:“是啊,夏天真熱。一提起夏天,你們就想起什
么?”
“夏日炎炎!”
“烈日當空!”
“太陽把大地變成了一個大火爐!”
師:這么熱的天氣,我們在家享受空調的冷氣,吃著美味的冰淇淋,多痛
快啊!可是螞蟻在干什么?
生讀:一群螞蟻在搬糧食。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
師:你從這句話中知道什么?
生:螞蟻很勤勞。(板書:勤勞)
生:螞蟻干得很累。
師:咦,螞蟻干嗎不在家好好休息,這么熱的天還跑出來搬糧食?
生:它們現在搬糧食,是為了自己在冬天能吃飽。
生:如果現在不準備糧食,那么冬天到了,他們就沒有吃的了。
師:是啊,螞蟻在夏天就開始準備冬天的食物,這樣即使是在寒冷的冬
天,他們也會有充足的食物吃了。這就叫——有備無患 防患未然(板
書 ,讓孩子跟著讀)
師:多勤勞的螞蟻啊,讓我們www.jcsycorp.com再讀讀課文的第一段,讀出螞蟻搬糧食的辛
苦。
(四)
螞蟻的辛勤勞動,蟈蟈看在眼里,他們又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呢?小朋友
們再來讀讀課文的第二段。
生讀后發言:“蟈蟈笑螞蟻是傻瓜。”
師:請大家再看看這幅圖,www.jcsycorp.com看看這幾只蟈蟈的表情,展開想象:蟈蟈會怎
么笑話這群辛辛苦苦運糧食的螞蟻呢?
生:這些螞蟻真傻!這么熱的天,不去乘涼,不去睡覺,搬什么糧食呢?
生:離冬天還遠著呢!還是好好享受享受吧!
生:這些傻螞蟻!像我們這樣,乘涼,唱歌,睡覺,多自由自在!
師:于是,蟈蟈們——
生齊讀第二句。
師:讀了這一句,你覺得蟈蟈怎樣?
生:蟈蟈真懶惰!(板書:懶惰)
師:時間很快地一天天過去了,一轉眼,冬天來了,西北風呼呼地刮起來
了。小朋友們,我們再來看看這幅圖,看看這幾只蟈蟈是怎么過冬的?
(師指圖)這只蟈蟈正張著嘴巴大哭,它會哭些什么呢?
生:我又冷又餓,怎么過冬啊!
師:這一只蟈蟈低著頭,好象在想什么。它會想些什么呢?
生:看來螞蟻在夏天搬糧食是對的呀。可是,我們那時還笑話它們,真是
不應該。
生:明年夏天,我也要去搬糧食準備過冬了。
師:還有一只蟈蟈,有氣無力地趴在地上,它怎么了?
生:它已經奄奄一息了!
生:它可能已經餓死了。
師: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中的這個句子——生: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
不起來了。
師:像蟈蟈這種只會眼前享受,沒有長遠打算的人,他的憂愁和痛苦也來
臨得快。這就叫“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指導孩子讀。
師:那么螞蟻呢?請大家看這幅圖,能用上“有的......有的......”來說說
螞蟻是怎么過冬的嗎?
生:到了冬天,螞蟻在洞里,有的吃食物,有的圍著火爐取暖,個個都
很快樂。
生:螞蟻有的煮食物,有的吃食物,多幸福啊!
師:螞蟻為什么會這么幸福?
生:因為螞蟻在夏天辛勤勞動。
師:說得真好,只有辛勤勞動,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五)
第二年夏天,一只老蟈蟈把大家召集到一起,討論今年夏天該怎么做。現
在,小朋友們就是那些蟈蟈了,你們也在小組內討論討論這個話題。
反饋,請一組上臺:
老蟈蟈:今年夏天,我們可不能只顧唱歌乘涼了,我們也要去搬糧食準備
過冬了。
其他幾只蟈蟈紛紛點頭稱是。
這時,我故意提反對意見了:我才不呢!夏天這么熱,就應該乘涼、唱
歌、睡覺,搬什么糧食啊!
學生一聽,不依了,他們“群起而攻之”:
生1:夏天不搬糧食,到了冬天,你吃什么呢?
生2:去年冬天,我們家族就有幾只蟈蟈餓死了!
我:夏天過去了,不是還有秋天嗎?時間還早著呢!我不想搬!
生3:我告訴你,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一定要做個勤勞的蟈蟈,別偷懶。
《螞蟻和蟈蟈》教學實錄談--余惠斌 篇2
教學目標 :
1、能正確連貫地朗讀課文。
2、認識綠線格和田字格中的15個生字,寫好田字格中的5個左右結構的字。
3、初步感受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
4、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課本插圖的幻燈片,14個生字的卡片,音樂伴奏帶。
一、設疑導入
1、逐一出示課文題目上的兩幅圖畫,引導學生觀察:圖上畫的是誰?他們正在干什么?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螞蟻蟈蟈
2、調動學生已有經驗。你們見過螞蟻和蟈蟈嗎?誰愿意談一談?學生交流后,教師引導:螞蟻和蟈蟈的名字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誰發現了,告訴小朋友。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昆蟲
3、設疑。教師指著兩幅圖畫問:螞蟻和蟈蟈都是非常好玩的昆蟲,為什么會這樣呢?
【①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想像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開課即讓學生觀察圖畫,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像力,同時也順應了教材編寫者的意圖,讓學生一接觸課文就產生疑問,產生急于讀書的愿望。②理解就是使新事物和已有經驗建立聯系。閱讀也是這樣。讓學生回憶生活中的螞蟻和蟈蟈,不但有助于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能滲透要抓住事物的突出特點來寫的思想。③學生知識面的拓展,應在平時的教學中進行。讓學生觀察螞蟻和蟈蟈名字的共同特點,知道他們都是昆蟲,所以都有一個蟲字旁,即學習了“昆蟲”這個名詞,又滲透了漢字的造字規律。】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①不認識的字劃下來,讀讀拼音;②讀不通的句子反復讀兩遍。
2、同桌交流劃住的生字,看是否把字音讀準了。
3、同桌互讀課文,看是否有讀錯的字音。讀錯的當即指出,讀對了再往下讀。
4、強化認讀生字。可采用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或多媒體出示生字的方法指名認讀15個生字,不認識的字要讓學生到課文中找出所在的句子,反復讀,并讓學生交流記住該字的方法。
5、全班交流:課文講的是什么?
【①一年級學生進入第二學期,已有了一定的獨立識字和閱讀能力,教師應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學生字,學生在自學生字的過程中,識字能力才會提高。讓學生劃住生字,交流用什么辦法記住生字,是教給他們學習生字的方法,形成習慣,受益無窮。②讀完課文想一想講的是什么,這種良好的閱讀方法和習慣從一年級就要培養。所以讓學生談主要內容,要求不可太高。】
三、再讀課文
指名逐段讀課文。要注意四點:①糾正讀錯的字音;②指導讀破的句子;③指導學生讀文章要看標點符號;④讀完每段后要想一想這一段講的是什么。
各段應注意的具體問題有:
第一段:①糧食的“食”讀輕聲;②“有的……有的……”句子中間有逗號讀時應有停頓。
第三段:①“起來”都讀輕聲;②第二句較長,要指導學生體會在哪兒停頓好。
【①指名讀的目的是發現問題,并進行有效的指導,教師的耳朵一定要靈,指導后要伴有足夠時間的練習;②段意的概括要求不可太高,答案強求一致。】
四、學寫生字
1、指導書寫。①出示米字旁讓學生認,并出示“米”字讓學生觀察和米字旁的不同。教師范寫米字旁。②指導學生觀察田字格中五個左右結構的字,看清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③教師指名交流“汗”的兩橫、“呼”的一豎的筆畫變化,必要時可做范寫。
2、學生獨立試寫,寫完后一定要和田字格中的相比較,然后重寫。教師巡回指導,必要時要在黑板上范寫。
《螞蟻和蟈蟈》教學實錄談--余惠斌 篇3
教學目標:
1、運用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不斷培養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借助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2、讓學生明白:“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的生活”的道理。
教學內容:
蘇教版第二冊第19課《螞蟻和蟈蟈》
教學重點:
1、讓學生明白“只有辛勤的勞動才能獲得幸福生活”的道理;
2、能用“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教學難點:
根據本課內容排練課本劇
教學對象分析以其學習需要分析:
語文教學的課堂是師生的群體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循序漸進的對學生進行合作能力的訓練、培養,對今后提高教學的情感效果,使學生成為能動的學生主體,有著深遠的意義。
一年級的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的能力相對與中、高年級學生比較弱,這就要求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引導,精心設計問題,抓住重、難點。
依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的心理暗示、游戲、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獲得學生上的成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讓學生從以往的“要我學——學會”轉變成“我要學——會學”,以“樂學”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教學多媒體選擇:
參考書后光盤
教學設計:
一、課前準備操:
師:上課前,我們先來做做課前準備操。
點點頭,伸伸腰,我們來做課前準備操,
動動手,動動腳,開動腦筋勤思考。
你一言,我一語,這樣發言可不好。
耳要聰,目要明,文明守紀我最行,
棒!棒!棒!我真棒!爭做班級的no.1.year!
[評析]課前準備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在此過程中,不論是對學生還是教師,從心理上來說是一個調試。師生之間的一個交流、互動,也從心理上對學生進行了暗示,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復習:
1、導入: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9課《螞蟻和蟈蟈》。(板書課題)請小朋友們認真,你有什么想提醒或者告訴其他小朋友的?
生:螞蟻的“蟻”的筆順,蟈蟈的第二個“蟈”是輕聲。
(要求:面帶微笑,有感情的齊讀課題)
師:螞蟻和蟈蟈都是昆蟲,今天我也為小朋友們準備了許多昆蟲的圖片(出示圖片展示),作為獎品獎勵給大家,你們想得到嗎?
[評析]展示圖片,不僅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昆蟲的知識,還吸引他們的眼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好的課堂上表現自己。
2、復習詞語:
游戲:放鞭炮
(齊練個別練)
師評價:小朋友讀地很有感情,每個人獎勵一個音符。
三、新授:
⑴第一自然段
a聽錄音
師:我要請出我們班小朋友最崇拜的錄音老師給我們講講這個寓言故事。聽聽她是怎么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你可以小聲地讀。(放錄音)
師:張老師仔細的觀察了一下,小朋友們都非常的認真,我獎勵你們看一幅圖。共3頁,當前第1頁123
b貼圖1:
師:小朋友們看,這幅圖上畫了很多的螞蟻,他們在做什么?他們干的怎么樣?從哪里看出來得?
c體驗
師:他們小小的身子背著這樣重的糧食,會有什么感覺呢?我請兩位小朋友來體驗一下。
d出示幻燈
師:你現在對螞蟻搬糧食有了體會,你能讀好嗎?
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
師:小朋友們看著圖想象一下,螞蟻還會怎么樣搬糧食呢?
生:馱、拉、推、扛……
師:請你把剛才想到的螞蟻搬糧食時動作的詞語,填到橫線上,說一說,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
出示:他們有的,有的,個個滿頭大汗。
師:當時是什么季節?(夏天)夏天的天氣(真熱)
[相機貼圖“太陽”]
e個別讀齊讀師生互評
師:螞蟻在夏天還這么辛苦的搬糧食你覺得他們怎么樣?
板書:勤
[評析]在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充分利用圖片、聲音等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情境,引發學生對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要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學生在體驗、表演中不僅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也感受到小螞蟻搬糧食的辛苦,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主性。
(2)第二自然段
1、師:我們的螞蟻在太陽底下辛勤的勞動,蟈蟈呢?
[相機出示第二幅圖]
師:請小朋友想想他們除了唱歌、睡覺,還會做些什么呢?
與螞蟻相比,他們過的怎么樣呢?
生:蟈蟈們過得很舒服。
幻燈出示:
他們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舒服極了。
①試讀這句話,要求讀出舒服勁兒。
②范讀
③比較兩個句子的相同點并聯系實際,用“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評析]與第二自然段相聯系,由扶到放,通過比較并聯系課堂、生活實際,循序漸進,用“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2、師:這時蟈蟈是怎么對待螞蟻的?(笑話)小朋友們想想,蟈蟈會怎么笑話螞蟻?
生:(哈哈)你真傻,大熱的天不找地方好好的涼快一下,還給自己找罪受……
師:這種笑聲你喜歡嗎?
生:不喜歡。這是嘲笑別人的。
師:蟈蟈笑話勤勞的螞蟻,你覺得蟈蟈和螞蟻比,他怎么樣?
板書:懶
(3)第三自然段
1、師:聽(播放冬天北風呼呼刮的聲音)你感覺到了什么?
螞蟻和蟈蟈在這寒冷的冬天過得怎么樣呢?
[相機出示第4、5幅圖]
從課文哪里看出來的呢?請小朋友們找一找,讀一讀。
2、師:在夏天的時候蟈蟈過得怎樣?現在他會怎么想呢?
3、齊讀。
4、(播放多媒體課件)
師評價:小朋友們讀得真棒,老師獎勵小朋友們看一個動畫片。
[評析]通過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的表現予以肯定。“老師獎勵你們看…”,在教學中出示圖片、多媒體課件,以獎勵學生的形式出現,引起學生視覺上的關注,肯定自己的課堂表現,從而達到教學效果。
5、小結新授內容。
四、拓展、總結
1、師:請小朋友想想,實際上誰是真正的傻瓜?為什么你覺得他是真正的傻瓜?你想向誰學習?
師:其實蟈蟈也非常的可憐,如果你是勤勞的小螞蟻,你想怎么幫幫他?
生:我請他到我的家里吃些好吃的,并且告訴他以后不能在偷懶了。
的道理。
3、游戲:打電話
[評析]游戲是低年級兒童喜聞樂見的活動項目。在教學過程中,恰當的設計不同的游戲內容,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很好的達到教學效果。“打電話”游戲的設計,意在于通過教師角色的轉換(以媽媽、爸爸等人的身份),了解到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學到了哪些知識,也是對教學效果的一個反饋。
五、作業
小朋友們,這節課你們的收獲大嗎?讓我星博士考考你們吧。
★你能用“有的……有的……”說一句話嗎?想一想,你一定會說的很好!
★★課后,找一則寓言故事讀一讀,說說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和你喜歡的朋友組成演出小組,排練課本劇《螞蟻和蟈蟈》,相信你一定會成為小明星,獲得三顆星。
[評析]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分星級做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進行練習,體現了新課標的教育理念,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欲望。
《螞蟻和蟈蟈》教學實錄談--余惠斌 篇4
作者:ygr 發表時間:2004-4-30 閱讀次數:1545
王文端 樊勇娜
教學設想
《課程標準》第三部分“實施建議”中有這樣一段話:“逐步加強對學生平日誦讀的評價,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而蘇教版教材無論是編排思想、編寫內容和教學目標 上都體現了這一基本理念。教學中圍繞課文以讀為本,由易到難,由表及里,讓學生充分的讀書,讀中感知,讀中悟情,讀中培養語感,這應是低年級閱讀教學最基本的課堂培養目標。作為課標、教材與學生之間的媒介——教師,如何把雙方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喜歡閱讀,領悟閱讀、感知閱讀的成功與快樂,本課教學在這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活情趣
師:聽,誰在和我們打招呼呢?(播放蟈蟈的叫聲)
除了蟈蟈還來了位小動物呢,(課件展示螞蟻圖片)螞蟻和蟈蟈遇到一起,他們之間會發生什么事呢?同學們讀了19課就知道了。 (給3分鐘時間讓學生讀書)
[評:一聽一看真是有趣,迅速將學生引入課本,激起了學生要讀書的欲望。]
師: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螞蟻很勤勞。
生:螞蟻在夏天就開始準備過冬的糧食。
生:蟈蟈到了冬天又冷又餓。
生:蟈蟈笑話螞蟻是傻瓜,很不應該。
生:螞蟻很能干,很辛苦。
師:同學們年齡這么小,讀書的本領可真大。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為什么到了冬天,有的蟈蟈死了,有的哭了?
生:蟈蟈為什么要笑螞蟻?
師:這些問題也是老師想問大家的,咱們就一起認真讀書共同來解決這些問題好嗎?
[ 評:以讀為本,不是一遍一遍的呆讀傻讀,也不是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讀一遍有一遍的目的,讀一遍就有一遍的收獲。]
二、讀中感悟,以讀見悟 。
師:閉上眼睛聽一聽,(播放西北風的錄音)聽到這種聲音,你有什么感覺?
生:好冷啊,一定是冬天。
師:當冬天來臨的時候,小朋友們是怎么過冬的?螞蟻和蟈蟈又是怎樣渡過這寒冷的冬天的呢?自己找一找讀一讀。
生:螞蟻躺在洞里過冬,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師:你從哪一段里知道的?
生:第三段。
師:誰能完整的讀一讀這段話。(生讀課文)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生:很有感情。
生:表情也好。
師:哪一句或者哪個詞讀得最有感情。
生:“又冷又餓”讀得最好。
師:那就請你帶領大家讀讀這個詞好嗎?
(生練讀)。
師:剛才有同學問“神氣”是什么意思?誰能說說?
生:神氣就是很得意很驕傲。
師:那你能做個“神氣”的樣子給大家看嗎?(學生表演)
師:原采這就是“神氣”。“神氣不起來”又該是什么樣子呢?(學生表演),看他們表演得多精彩呀。
生:冬天到了,西北風呼呼的刮了起來,中間那個“呼呼的”讀得也好。
師:我覺得你讀得也很棒,為什么要這樣讀呢?
生:因為冬天很冷,風很大。
師:原來是這樣,那我們一起把這句話讀一讀。(學生練習朗讀)
[評:讓學生參與課堂評價,使每個孩子都有評價他人和被評價的權利。或贊賞或提出異議,這正是孩子對課文不同理解的結果。這樣不僅能刺激孩子的讀書欲,而且極大程度的培養了學生的欣賞能力,把“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落到了實處。]
師:讀了這一段你還知道了什么?
生:螞蟻準備的糧食很多。
師:你從哪知道的?
生: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里過冬,“裝滿”就說明螞蟻準備了很多很多的糧食。
師:那該怎樣讀呢?(學生練習朗讀)
師:每句話都讀得這么有感情,那我們把這一段連起來讀一讀吧。(學生齊讀)過渡:螞蟻哪來這么多糧食過冬呢?
生:螞蟻在夏天就開始搬糧食了。
師:噢!你從哪里知道的?(第一段)那我們就細心的讀讀第一段,看看螞蟻是怎么搬糧食的?
生: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
師:你覺是他們干得怎么樣?
生:螞蟻干得很棒。
生:小螞蟻沒有偷懶的。
生:螞蟻很辛苦。
師:你從哪個詞知道螞蟻很辛苦。
生:滿頭大汗。
師:這么熱的天,螞蟻干嗎要搬糧食呢?
生:夏天準備好糧食,冬天就不用挨餓了。
生:女口果夏天不搬糧食就會像蟈蟈一樣餓死。
師:多么聰明、勤勞的小螞蟻呀,真讓人敬佩。那我們來夸夸他吧!
生:小螞蟻,你辛苦了!
生:小螞蟻,加油啊!
生:小螞蟻,你真愛勞動!
師:說得真好,老師把它寫在黑板上。來,讓我們把第一段再美美的讀一讀,好好的夸夸他們吧!
[評:到這里,文本和學生已經完全融合在一起,并得到了升華。]
師:不光我們看到螞蟻在搬糧食,蟈蟈也看到了,他們是如何表現的?(放時間讓學生讀書,約3—4遍)
師:讀了這一段,你有什么不懂的嗎?
生:什么是“乘涼”?
生:夏天很熱,大樹的葉子能遮住太陽,人就可以在大樹下涼快。
生:什么是“自由自在”?
生:自由自在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師:那蟈蟈在“自由自在”的干什么?
生:蟈蟈有的唱歌,有的睡覺。
師:明白意思了,同桌兩個比賽著再讀讀這一段。
師:小螞蟻這么勤勞,蟈蟈為什么要笑話他呢?
生:蟈蟈覺得天這么熱,螞蟻還要搬糧 ,食,真是太傻了,還不女口去乘涼。
生:蟈蟈笑話螞蟻,是因為他覺得離冬天還遠著呢,現在搬糧食還太早。
師:你也這么想嗎?
生:不!
師:那你是怎么想的?就講給蟈蟈聽吧。
生:蟈蟈,你別笑話別人,多沒禮貌,快向螞蟻道歉。
生:蟈蟈你是個懶惰的家伙。
生:蟈蟈你別那樣做了。
師:那蟈蟈該怎樣做?
生:蟈蟈快準備糧食吧,不然到冬天你就要餓死了。
師:我想蟈蟈聽了同學們的話一定會慚愧的。
[評:思想的閘門一旦開啟,學生思維便一瀉而出。讀中感知、讀中悟情、讀中培養語感得以實現,同時,他們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也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三、熟讀背誦,形成積累
師:現在,我們再將課文完整的讀一讀,看看和剛上課時有什么不一樣。
生:比剛開始熟練了。
生:比開始讀得有感情了。
生:比開始讀得美了。
師:是嗎?這么好聽的故事要是我們能把’它背下來多好哇!(指導看圖背誦)
四、圍繞主題,總結升華
師:你還有什么話要說嗎?
生:我們要學習小螞蟻做個勤勞的孩子。
生:只有勞動才能過得好。
生:做什么事都要先做好準備。
師:還有問題嗎?
生:蟈蟈是蛐蛐嗎?
生:蟈蟈是益蟲還是害蟲?
師:同學們個個都是動腦筋的孩子,學了課文后又提出這么多問題來,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問題的答案是老師現在告訴你呢,還是你查出來告訴大家?
[評:多有特色的結尾,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又帶問題出教室,把學習延伸到課外,不正是我們所極力推崇的嗎?蘇教版常務編委高林生教授說:“情趣是學生內在的閱讀動力。”這節課,情趣伴隨著教學的全過程,孩子們通過與課文的對話,歷經感悟、積累、遷移等心理過程正在形成朗讀能力。]
(作者單位:河南三門峽市外語小學)
《螞蟻和蟈蟈》教學實錄談--余惠斌 篇5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52
王倩老師教學《螞蟻和蟈蟈》第二課時
轉載自
一、復習導入
還認識這兩個朋友嗎?(手指題目:螞蟻和蟈蟈)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螞蟻和蟈蟈》這篇課文。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網!請在站內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網)網址是www.jcsycorp.com】
二、新授
1.第三自然段
(1)師:(出示圖畫,指第一幅圖)看,圖上螞蟻們在干什么呀?(指第二幅圖)蟈蟈們呢?
(生:螞蟻有的在唱歌,有的在烤餅子吃。生:蟈蟈躺在地上哇哇大哭,有的快餓死了。生:蟈蟈躺在雪地里,多冷啊!)
(2)師:請小朋友們打開書自己讀一讀,找找課文中哪個自然段寫了圖上的內容呢? (生:找到相對應的自然段,自由朗讀。)
(3)師:第幾自然段?(第3)(指名說,并出示第三自然段,你來讀讀)評:讀得真準,也很流利。請小朋友再來認真讀一讀,看看你能讀懂哪一句?
(學生讀)
2.你讀懂了哪一句?(指名說)
 冬天到了,西北風呼呼的刮起來。(學生讀,相機出示)
a) (生讀完)聽,西北風刮起來了。(點擊出示聲音)同時板書:冬誰來讀?評:冷得發抖。/真冷啊!冷得了骨頭里。/風刮得真猛烈!/風刮得不夠猛烈。/吹在身上還有點溫暖。/像春風。
a) 好,一起來------
引:你還理解了哪一句?
 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里過冬了。(學生讀,相機出示)
把你知道的告訴大家,(指圖,指名說。)(生:糧食很多,到處都是。生:他們生活很悠閑,都躺著休息,快活極了。)(板書:裝滿糧食)
是啊,有這么多的糧食盡情享用,不用擔心餓肚子,小螞蟻們可真----舒服呀!(做動作引說)你來讀。評:這么多糧食吃不完,應該高興!/這么多糧食,你怎么還皺著眉呢?/聽得出來你過得很快活,冬天不用愁了!/又有的吃,又溫暖,再冷也不怕!/不發愁的小螞蟻。你來。(指名3—4人)
一起-----(齊讀)
(引:螞蟻舒服了,再看看我們的小蟈蟈呢?)課件出示這句
 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誰來讀?(指名讀)對阿,看(指圖),有的蟈蟈---垂頭喪氣,有的蟈蟈---哇哇大哭,還有的蟈蟈已經---凍死了。怎么讀?(指名讀)評:我感覺你已經餓得說連話也說不動了。/你看看蟈蟈癱倒在地,哪還有那么大的嗓門呢?
寒冷的冬天,螞蟻的糧食那么多,而蟈蟈又冷又餓(板書:又冷又餓)他們過著不一樣的生活,我們一起讀(出示第三段)
3.讀到這兒,你們有什么問題要問嗎?(如果問不出來,就指板書,同時畫問號)
(生:我想知道為什么螞蟻能快活地躺在裝滿糧食的洞里過冬了?它的糧食是哪來的?
生:我想知道為什么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1)想解決這些問題嗎?再去看看圖,讀讀課文,你就能找到答案了!
(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答案。)
(行間巡視,及時指導)有的小朋友不光動腦筋思考,還動筆作記號,這真是學習的好方法。
(2)通過讀書,你解決了哪個問題?
a) (生:通過讀書,解決了為什么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里過冬了?因為它在夏天就開始搬糧食了。)
師:你真愛動腦筋。能用書上的句子回答嗎?
(生讀第一自然段,相機出示:夏天真熱。一群螞蟻在搬糧食。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
師:指導讀好“夏天真熱。” (板書:夏)夏天真熱,有多熱?這么熱的天,一群螞蟻在搬糧食。相機板書:搬糧食。我們瞧,他們是怎么搬糧食的?找句子讀讀(指名讀,同時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變紅)
a) 螞蟻可能搬的是什么糧食?(指名說)這些東西對于我們可能很輕,但對于小螞蟻來說,可能就是(巨大的石頭)背起比他自己重的多得東西,該有多吃力啊!誰讀?(指名讀)評:你都沒用勁!/背著這么重的東西,你都不費力氣啊!/背這么重的東西你還走這么快啊?/我看見你用勁了,臉都漲紅了。/你肌肉都出來了。/你背的腰都直不起來。/我看見有只小螞蟻都做起動作來了。
b) 我請小朋友學學這些小螞蟻是怎么背怎么拉的(一人讀,其他人學/一人學,其他讀/邊讀邊學)
(指圖)小螞蟻們有的背,有的拉,有的----扛,還有的----推,有沒有偷懶的?他們每一個都滿頭大汗,這就是---個個滿頭大汗。好,一起讀。(出示本段)
誰來夸夸螞蟻?(生:真是愛勞動!生:小螞蟻真勤勞!)其實小螞蟻不光是勤勞,還很聰明呢。所以,引讀:所以冬天到了……(指圖)
(生:齊讀:西北風呼呼地刮起來,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里過冬了。)
(3)師:小朋友們真不簡單,通過讀書解決了一個問題。還有一個問題也一定能用剛才的方法自己來解決。請小朋友們從課文中找出答案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讀給你的同桌聽。
(生:同桌讀書解決下一個問題)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網!請在站內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網)網址是www.jcsycorp.com】
誰解決了第二個問題?(指名讀,出示第二自然段)
蟈蟈夏天都做了什么呀?(指名說)看看他們的表情(指名說:高興,快活,得意)他們個個----自由自在(板書:自由自在)就請你做做這只蟈蟈,你來讀。
a. 指名
b. 多人讀,橫豎行讀
c. 全班讀
這時的蟈蟈多快活,多神氣,他們還笑螞蟻呢,轉眼間,冬天到了-----(齊背)
4.問題解決了,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課文吧——20.螞蟻和蟈蟈(齊讀)
5.小結:夏天,蟈蟈只顧享受,時間都用來乘涼、唱歌、睡覺,根本不去想冬天到了怎么辦,結果到了冬天,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而愛勞動螞蟻就不是這樣,還在夏天天氣很熱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過冬的糧食。所以故事告訴我們幸福的生活要靠―――勞動來創造。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唱一首歌曲勞動最光榮吧。(播放:勞動最光榮)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網!請在站內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網)網址是www.jcsycorp.com】
《螞蟻和蟈蟈》教學實錄談--余惠斌 篇6
課時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能正確書寫4個生字。
2、正確讀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要求:
1、認讀8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識不寫。
2、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瓜、汗、洞、冷”。
3、讀通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讀通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詞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勾畫生字詞。
2、教師準備詞語卡片(黑板貼)、動物圖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交待教學目的。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兩個新朋友。(出示螞蟻和蟈蟈圖片、黑板貼)
2、指導讀準詞語:“螞蟻”“蟈蟈”。
螞蟻:在讀的時候兩個三聲連讀產生音變,標調的時候兩個都是三聲,板書mǎ yǐ;蟈蟈,第二個字是輕聲,板書guō guo
3、引導學生看板書:“螞蟻”、“蟈蟈”提問:觀察這幾個字,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用彩色粉筆填涂蟲字旁)為什么它們都是蟲字旁?
4、引出課題,交待教學目的:今天就讓咱們走進螞蟻和蟈蟈的世界(板書:22、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一)初讀課文。
1.大家都預習了課文,螞蟻和蟈蟈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老師相信,你們肯定都知道了。但是,心里知道,和嘴里能說好可不是一回事,所以老師建議你們,再來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邊讀邊標出自然段。讀完第一遍就舉手。
2.接下來,老師還得請你們把課文再讀一讀,這遍讀,遇到難讀的詞語和句子畫下來,多讀幾遍,爭取把課文讀得更通順。
3.老師看到,你們都自信地舉起手了,那我可得考考你們,我把課文里幾個難讀的詞語放到了課件上,哪個小組有信心開火車讀一讀?
夏天 運糧食 滿頭大汗 乘涼 自由自在 又冷又餓 傻瓜
(1)帶拼音讀(開火車讀)
(2)去拼音讀(男女生賽讀、齊讀)
(3)學習生字“瓜”:最后一個詞語,傻瓜,誰知道它是什么意思?那你還能給瓜組什么詞?你們真棒,你們組的這些詞語是瓜本來的意思,它的本義是指瓜果,(出示漢字演變圖)。我們一起來寫寫這個字。(師范寫:口訣,豎提中線像左偏,一捺寫的要舒展。描紅、書寫。)
(二)讀長句子:
1.筆放下、練字本放到一邊,老師還得再接著考考你們:我把幾個難讀的長句子請到了課件上,誰有信心讀一讀?
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
幾只蟈蟈看到了,都笑螞蟻是傻瓜。
螞蟻藏在裝滿糧食的洞里過冬了。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2.現在,你們已經把課文里難讀的詞語和句子都讀通順了,我覺得,這下你們應該能把課文內容說清楚了,誰來用自己的話說說螞蟻和蟈蟈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3.齊讀長句子:看來這些句子很重要,讀好它們,就了解了這個故事,咱們呀再來讀一遍。(齊讀長句子)
三、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師導:我們學習了瓜字,知道了它的兩個意思,在課文里,誰說誰是傻瓜呀?我們一起到課文里看看。分自然段讀課文。
2、指導了解第一段大意。
(1)讀完課文,你最喜歡誰?我們再去第一自然段里看看螞蟻,齊讀第一自然段,把對螞蟻的喜歡讀出來。
(2):聰明的小朋友一讀完就知道,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季節?夏天有什么特點?夏天真熱,........(師范讀)
熱字釋義:老師要請小朋友們來觀察一下這個“熱”字,它下邊的的偏旁叫做四點底,為什么熱字下邊有四個點?(天氣熱,就像下面有火在燒一樣,帶四點底的字大多跟熱有關。)
誰來讀一讀夏天的熱?
(3)聽著小朋友們的朗讀,老師感受到了夏天真熱,誰來說說,夏天是怎么個熱法?要是讓老師來說,我會說:夏天真熱,太想去喝一瓶冰汽水了!(生自由說)
(4)小朋友們說的真好,你們說的這些就是真熱的感覺。帶著這樣的感覺,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句話。
(5)我發現你們真是一群會享受的小朋友,可是,在這么熱的夏天,螞蟻在干什么呢?它們可真是不容易呀,誰來讀一讀第一自然段?你們聽出螞蟻的辛苦了嗎?(指名讀第一自然段,生評議)
(6)看圖片,請你們找一找,誰在背,誰在拉?你能學小螞蟻搬一下糧食嗎?(指名表演,全班邊讀邊演)
(7)螞蟻在大夏天了收集這么多糧食,光靠背和拉這兩個動作可不夠,你還能想到什么辦法可以搬糧食嗎?(指導學生說動詞,體會螞蟻的辛苦。)
通過你們的讀和表演,老師感受到了小螞蟻的辛苦和夏天的熱。再次出示 熱。誰還記得咱們剛剛說熱字的四點底表示什么?
在這篇課文里,還有三個字,他們的偏旁里也有點,出示:汗 洞 冷。可是它們的偏旁,可是有區別的。誰來說說,他們的偏旁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汗:出汗、汗水
洞:山洞里有水,出示圖片。
冷:和“冰”對比,表示冷,一般都用兩點水。
(8)接下來,我們就來寫寫這三個帶點的字。
師范寫、生描紅、組詞、書寫。
四、總結
這節課呀,老師覺得你們收獲肯定特別多,誰來說說,你學到了什么?
《螞蟻和蟈蟈》教學實錄談--余惠斌 篇7
《螞蟻和蟈蟈》是一篇短小卻富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于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于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課文中既有螞蟻和蟈蟈之間的對比,也有蟈蟈本身前后情況的對比。寓褒貶于對比之中,含諷刺于描寫之內,兩種昆蟲、兩種結局,說明了只有勤勞的人才能擁有幸福。
一、創設自主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這樣一篇童話故事非常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們可以很自然地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再配合上直觀的圖片從而更有助于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課文內容。鑒于文本具有這樣的特點,史老師通過創設情境、圖文結合,朗讀品悟,去理解人物的形象,去評價人物的優和劣。同時利用表演,想象等多種手段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自學習的環境,調動學生的表達欲望,悟讀、演讀文本,使學生在讀的語言實踐中展開想象,體會文中語境,感受語言的優美,體驗閱讀的興趣。
例如春天、冬天的出場,老師都運用了聲音、圖片等直觀手段,把握兒童的心理,創設具體生動的形象場景,吸引、調動其多種感官,以情境激趣。文本出示之前先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激起表達的欲望,再適時進行朗讀訓練,把兒童帶入文章的情境中,和課文產生共鳴。
二、拓展多樣學習方法,培養創新思維。
幾只蟈蟈看到了螞蟻在搬糧食,都笑螞蟻是傻瓜。蟈蟈會怎樣嘲笑螞蟻?這里提供了豐富的創造性想象的余地。教師抓住契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觀察蟈蟈的表情、動作,啟發想象。這個故事的結局:冬天到了,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也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史老師也出示了畫面,請學生觀察蟈蟈此時的表情和動作,提示:這時,蟈蟈又會做什么?說什么呢?學生便會對結局再創想象。兩次想象對比,相異而豐富。突出了文章的主題,使學生受到自主教育求得真善美的和諧統一,這類發展創造想象訓練,促使學生的思維縱深發展,有益于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縱觀史老師的課堂教學,教學設計是獨到的,教學方法是多樣的,語文的訓練是充實的……聽完課后,我感到缺乏的是一點兒精雕細琢,老師的引導需要再巧一些,訓練的設計需要再精一些,多媒體的`運用需要再活一些。
舉例說明:1、圖片的運用,老師應該要引導學生去觀察人物的神態、動作等,從而走進人物內心,通過語言的訓練將它外化出來。
2、表演,學生表演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僅僅是知道“有的背,有的拉”,看圖片就行了,既然表演了,就應該讓學生真切的去體驗勞動的辛苦,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要有互動,可以利用采訪的形式走進小螞蟻的內心,這樣不僅有語言的訓練,也有人文的熏陶。
想象,充分利用文本的空白處來深化主題。“螞蟻在裝滿糧食的洞里過冬了。”很簡單,需要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引發想象,它們在洞里怎樣過冬呢?這是可以把“有的……有的……”的語言訓練穿插進來,感受辛勤勞動后,收獲的是快樂的、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與蟈蟈懶惰后凄慘的情景形成鮮明的對比,對文本內涵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螞蟻和蟈蟈》教學實錄談--余惠斌 篇8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94
《螞蟻和蟈蟈》教學設計
by: 葉 ]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網!請在站內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網)網址是www.jcsycorp.com】
螞蟻和蟈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
3、進行句式訓練,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表演來感受螞蟻的勤勞,蟈蟈的懶惰。
教學難點:
懂得只有像螞蟻一樣勤勞,才會有幸福生活。
教學準備:圖片、課文錄音等等。
一、導入新課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螞蟻和蟈蟈”。
2、上節課我們學了許多詞語,大家看:讀準了這些詞語,這鮮紅的蘋果就屬于你啦—— 去掉拼音還能讀好嗎?真聰明,這些蘋果給你啦。
3、來,我們一起把這些詞語讀準。每個讀兩遍。
二、細讀課文
(一)教學第一自然段
1、詞語讀得真好,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螞蟻和蟈蟈之間發生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哪個季節呢?(出示第一段)把書翻到115頁,認真讀讀課文第一段,你會找到答案的。————指名交流:夏天
是的,這天的天氣怎么樣呀?( 很熱 )是的,出示句子:夏天真熱。(多媒體,畫上紅線)。是呀,天氣可熱了!誰來讀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這個“真”讀的特別好!我們一起來讀。
2、這么炎熱的天氣里,螞蟻們在干什么呀?指名交流————“搬糧食”
“搬糧食”加上小圓點。
螞蟻是怎么搬糧食的,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相機點紅“背、拉”。
3、小朋友說的真好,就讓我們一起來做做小螞蟻學學他們搬糧食的樣子吧!
我來問問你,小螞蟻,你是用什么方法搬糧食的呀!
累嗎?——不累。你真是一只勤勞的小螞蟻。
累嗎?——累的。那你怕累嗎?你真能吃苦。
你們搬糧食的方法可真多。
哎呀!小螞蟻們,你們頭上怎么有這么多汗呀!
小結:是呀!在這么熱的夏天里,螞蟻們還在搬著糧食,多辛苦呀,難怪個個——滿頭大汗。(相機點紅)
指導朗讀詞語——哦,汗真多!————是的,讀的真好!我們一起來讀好這個詞語。
4、看,這就是螞蟻們搬糧食的情景!(動畫)
5、看完了這群螞蟻搬糧食的情景,小朋友,你想對這些小螞蟻說些什么?你們喜歡這群螞蟻嗎?就讓我們帶著喜歡的語氣來讀好這一段。(齊讀)
(二)教學第二自然段
1、過渡:螞蟻們搬糧食,個個滿頭大汗(板書),他們多辛苦呀!可這時候蟈蟈在干什么呢?自己讀讀第2段。
2、學生讀后交流:它們躲到大樹下乘涼,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自由自在。
(出示圖片)我們來看,這只蟈蟈在唱歌,這只在干什么?(出示圖片)
看,這里用了一個“躲”,他們怎么會躲到大樹下呀!
是的,天氣多熱呀!只有這樹陰下才最舒服。看他們個個“自由自在” 。(相機點紅自由自在)
指導朗讀詞語——你能讀好這個詞語嗎?
聽出來,很悠閑的;—— —— 是的,很自在的。我們一起來讀。
3、真好!看了圖,老師相信大家一定能把這些句子讀的更好的。指名讀,齊讀。
——從你的朗讀中,老師感覺到了,這些蟈蟈真的很自在。
——你的朗讀水平高的,老師的眼前仿佛看到了這些悠閑的蟈蟈。
——老師也忍不住要讀讀了。老師讀的好嗎?老師讀的時候邊讀邊想象蟈蟈自由自在的畫面,你們也這樣,一定會讀的更好!
4、蟈蟈們自由自在(板書),他們看到螞蟻們在搬糧食,蟈蟈是怎么認為的呢?點紅“傻瓜”,是的,他們都在笑螞蟻!他們為什么笑呀!是覺得搬糧食好玩嗎?
是的,他們笑,是覺得螞蟻傻!那么蟈蟈會對螞蟻說什么?
剛才我們做了勤勞的螞蟻,下面我們也來做做蟈蟈吧,你們是怎么笑話螞蟻的呢?學學他們說的話,可以加上動作。和同桌說說,指名交流。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過渡:雖然蟈蟈在笑著螞蟻,可是螞蟻還是在快樂的搬運著糧食,就這樣各自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夏天,緊接著秋天過去了,寒冬到了,西北風呼呼地刮起來。
2、(多媒體)板書:冬天。看后你有什么感覺?
天可真冷啊,誰能把冬天的寒冷用朗讀表現出來?
出示句子:冬天到了,西北風呼呼地刮起來。指名讀,齊讀。
你這個“呼呼地”讀的特別好,老師感受到了,風很大很大,天氣很冷很冷。
我們一起來讀好這句話。
3、這么冷的天,螞蟻和蟈蟈們生活的怎么樣呀?自己讀讀下面的句子。讀后和同桌說說。
指名交流:相機學習螞蟻:是的,我們來看圖,你看到了什么?洞里的這些糧食是怎么來的呀?
通過辛勤的勞動,他們的冬天自由自在,生活真是幸福快樂啊。誰來讀好這句話。————“裝滿”讀的真好,糧食真多呀!裝的滿滿的。
我們也來美美地讀讀這句話。指導讀好第二句
4、在冬天,勤勞的螞蟻是這樣幸福快樂,那蟈蟈呢?指名交流
(1)我們看圖,蟈蟈們現在在干什么呢?
(2)是的,他們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呢。可蟈蟈什么時候神氣過?(點擊課件)怎么神氣的?
那他們為什么現在神氣不起來了呢?
(3)在寒冷的冬天,他們被饑餓和寒冷包圍著,還有可能被餓死或者凍死,怎么還能神氣呢。誰來讀好這句話。—— 蟈蟈多冷多餓呀!
我們一起來讀好這一句。
三、課外延伸
1、轉眼間,夏天又到了。一只老蟈蟈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討論一下今年夏天怎么做。現在小朋友們就是蟈蟈了,你們四人一組也討論討論這個問題。
2、學生討論交流。指名表演:——今年夏天,我們要————
四、教學生字
1、討論結束了,我們讓蟈蟈去搬糧食吧!我們就不打擾他們了,看辛勤的小螞蟻正等著我們呢!
出示螞蟻圖片:誰想和螞蟻交朋友的?讀出藏在后面的詞語,勤勞的小螞蟻就和你交朋友。
2、今天我們來記這四個生字,出示生字。看筆順表,和同桌說說這些生字的筆順。
3、誰來當小老師教我們記這些生字?教師范寫,糧 呼 指導寫進田字格
4、這四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在寫時要注意左窄右寬,看準橫豎中線。請同學們拿出習字冊描紅,教師巡視。
板書設計:
螞蟻和蟈蟈
滿頭大汗 自由自在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網!請在站內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網)網址是www.jcsycorp.com】
轉載自綠葉隨想博客
《螞蟻和蟈蟈》教學實錄談--余惠斌 篇9
作者:陸賢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378
《螞蟻和蟈蟈》教學設計
陸賢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
3、進行句式訓練,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表演來感受螞蟻的勤勞,蟈蟈的懶惰。
教學難點:
懂得只有像螞蟻一樣勤勞,才會有幸福生活。
教學準備:圖片、課文錄音、頭飾等等。
教學過程: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網!請在站內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網)網址是www.jcsycorp.com】
一、直接揭題,導入課文。
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將繼續來學習《螞蟻和蟈蟈》這篇課文。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學習第一節
1、這是什么季節?大家聽是什么在叫?天氣怎么樣?
2、夏天到了,知了在樹上不停地叫著,太陽火辣辣地照著大地,天氣真熱。(出示:夏天真熱)誰來讀一讀這一句話?個別讀、齊讀。
3、看,這么熱的天,小螞蟻在干什么呢?(出示圖片)齊說(出示句子:一群螞蟻在搬糧食。)齊讀。
4、我們瞧,螞蟻是怎么搬糧食的?他們不熱嗎?從哪兒看出來的?看圖說話
5、哪些小朋友來演一演小螞蟻們正在搬糧食,搬得滿頭大汗?學生邊表演,老師一邊說:螞蟻長得那么小,但它搬的糧食卻很大,很重,把腰都壓彎了,加上天氣熱,所以搬得很吃力,走得很慢,背得汗都流出來了,汗水不停地往下滴,個個滿頭大汗。請生再試,其他學生朗讀句子。(出示句子: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
6、看,這是一群怎樣的小螞蟻?(出示:這是一群( )的小螞蟻)
7、說的真好,你們喜歡這些小螞蟻嗎?大家就用贊許、敬佩的語氣來讀這一段話。齊讀。
三、學習第二節
1、夏天,螞蟻在烈日下搬糧食,而那幾只蟈蟈呢?(出示圖片)看圖說話(出示:這是幾只( )的蟈蟈)指名說
2、(出示:幾只蟈蟈看到了,都笑螞蟻是傻瓜。)誰來讀一讀這句話?個別讀、齊讀。它們會說些什么呢?
3、那蟈蟈會如何享受生活呢?請大家看下面一句話。(出示:他們躲到大樹下乘涼,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自由自在。)請一凳子的兩個小朋友,一個讀句子,一個表演,好嗎?生練習讀、表演。指名同桌讀。
4、這幾只蟈蟈在自由自在地干什么呢?誰也能用“自由自在”來說一句話?誰在哪里自由自在地做什么?
5、蟈蟈不肯勞動,只知道享受,還自以為聰明呢!我們要把它那種自以為是、悠閑自得的樣子表現出來。(出示這一節)指名讀
6、螞蟻和蟈蟈在夏天的表現是多么不同呀!男女生分別讀第一節和第二節。你們有沒有發現什么呀?(出示練習題)練習用“有的……有的……個個……”說話。
四、學習第三節
1、時間過得真快,冬天到了,小朋友聽,什么風刮起來了?聽后你覺得怎么樣?(出示句子:冬天到了,西北風呼呼地刮起來。)誰來讀?一起讀
2、看圖,這時,螞蟻和蟈蟈分別在哪里干什么呢?我們先到螞蟻家去看看。(出示圖片)螞蟻在干什么,可能會說些什么,你覺得這時螞蟻過得怎么樣?
3、誰來讀這句話,把螞蟻舒服過冬的情景讀出來。(出示: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里過冬了。)
4、(出示圖片)蟈蟈在哪里呢,過得怎樣呢?它們可能會說些什么?
5、(出示: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指名讀,讀出蟈蟈又冷又餓。
6、現在請女生當螞蟻,來讀一讀螞蟻的句子,男生當蟈蟈,來讀一讀蟈蟈的句子,誰來演一演?
五、總結課文,拓展延伸,發揮想象
1、為什么螞蟻現在可以舒服過冬了,而蟈蟈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2、(出示:成語歌)夏天,蟈蟈只顧乘涼、唱歌、睡覺,根本不去想冬天到了怎么辦,結果到了冬天,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這就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而螞蟻就不是這樣,還在夏天天氣很熱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過冬的糧食。由于事先有了準備,所以到了冬天,就不會挨餓受凍。這就是“有備無患,防患未然”。
3、學到這里,你想對螞蟻和蟈蟈說些什么嗎?句式訓練:我想對螞蟻說___。我想對蟈蟈說_____.
4、對,只有辛勤勞動,才有幸福生活。(出示句子)齊讀
5、接下來,老師再送給大家一篇三字經。
烈日下,小螞蟻,搬糧食;綠蟈蟈,忙乘涼。
北風吹,勤螞蟻,多幸福;懶蟈蟈,被餓死。
小朋友,學螞蟻,愛勞動;展未來,生活美。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網!請在站內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網)網址是www.jcsycorp.com】
領讀,齊讀。
6、第二年夏天又到了,太陽仍然火辣辣地烤著,這時候,假如這些蟈蟈還活著,它們會干些什么呢?
7、那最后老師請大家女生讀蟈蟈的句子,男生讀螞蟻的句子,請一部分學生來演,好嗎?或者看著動畫片,進行表演。(機動)
轉載自;id=480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網!請在站內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網)網址是www.jcsycorp.com】
《螞蟻和蟈蟈》教學實錄談--余惠斌 篇10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4
教材簡解:
本文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于辛勤勞動而可以安然過冬,蟈蟈懶惰,夏天不肯儲備糧食,到了冬天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故事告訴我們。只有辛勤的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的生活。全文共3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夏天一群螞蟻在搬糧食;第二自然段講幾只蟈蟈笑話螞蟻是傻瓜,躲在大樹底下自由自在地乘涼;第三自然段講冬天到了,螞蟻安然過冬,蟈蟈卻又冷又餓,神氣不起來了。(語文 課 堂 網)(語 文 課 堂 網)
目標預設: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www.jcsycorp.com (第一范文網)
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一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語 文 課堂網)
3、懂得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
重點、難點:1、識字、寫字和帶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讓學生懂得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www.jcsycorp.com (第一范文網)
設計理念: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螞蟻和蟈蟈是學生生活中較熟悉的兩種小動物,可讓學生通過看圖回憶這兩種動物的樣子及它們的特點。老師要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在腦海中展現課文情景,從而理解課文內容。多讀課文,并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季節的變換,讓學生結合自己去感受環境,從而加深對課文的感受。 (第一范文網)
設計思路: 1、出示圖片,復習導入。(語 文 課 堂 網)
2、精讀訓練:通過對螞蟻和蟈蟈在夏天的對比和在冬天的對比,夏天螞蟻辛勤勞動搬糧食,蟈蟈在大樹底下乘涼,冬天螞蟻在洞里吃糧食過冬,而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讓學生懂得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語文 課 堂 網)
3、識字教學:“由、冬 呼、糧”會寫會讀,知道字的結構,能組詞。
第一課時讀通課文,知道課文發生的事情及課文的主人公,了解每一自然段的大意,教學生字“螞蟻 汗 洞 冷”。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www.jcsycorp.com
1、認讀詞語。
2、指名分段讀課文,說說課文大概。
二、精讀訓練
1、討論:書上有幾幅圖,從事情的發生時間看,哪個在前,哪個在后?
(1) 看圖,自由練說。指名說圖意。
(2) 看另兩幅圖,說說什么季節,什么內容?
2、過渡:課文是怎么告訴我們的呢?
3、學習第一段
(一)第一自然段:
1、看圖:
(1)這是什么季節?(夏天) 板書:夏天
你怎么知道這是夏天?www.jcsycorp.com
(2)太陽怎么樣?(太陽火辣辣的)
(3)夏天,天氣這么熱,太陽火辣辣的,小螞蟻在干什么? (搬糧食) 板書:搬糧食
怎么搬的?
出示:有的------有的------ “有的”指什么?(一些螞蟻)
(4)你讀了這一自然段之后,你覺得小螞蟻怎么樣?(愛勞動,不怕吃苦)
(5)你從課文中哪些詞看出來的?(背、拉、滿頭大汗)
理解:滿頭大汗
指導朗讀,讀出天氣的熱,小螞蟻的勤勞。
(二)第二自然段www.jcsycorp.com
(1) 指名讀,你讀懂了什么?
幾只蟈蟈看到螞蟻在火辣辣的太陽下面搬糧食,都笑螞蟻是傻瓜。
(2)蟈蟈為什么笑螞蟻是傻瓜?(因為,它們覺得,螞蟻大熱天里還在干活,不知道享受,真是太笨了。)
(3)蟈蟈笑螞蟻是傻瓜,不知道享受,那蟈蟈是怎么享受的,我們來看看圖。
(4)看圖
描述圖。(他們躲到大樹下乘涼,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自由自在。) 板書:樹下乘涼
什么叫做自由自在?
聯系課文說說蟈蟈怎么“自由自在”?(有的-----有的-----)www.jcsycorp.com
你覺得蟈蟈怎樣?(懶惰)
(5)句式訓練:
例句: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
他們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自由自在。
下課了,同學們在操場上玩,有的( ),有的( ),個個開心極了。
放學了,值日生有的( ),有的( ),非常認真。
朗讀指導
我們讀的時候就要讀出蟈蟈這種自以為是的語氣。要注意突出有的……有的……、滿頭大汗這幾個詞
(三)第三自然段:www.jcsycorp.com
1、看圖:
(1)螞蟻和蟈蟈的結果一樣嗎?
(2)螞蟻在做什么?(吃東西,烤火)
(3)蟈蟈又怎么樣了呢?(冷得發抖,很餓,還有的哭了)
我們來看看書上是怎么說的。
(4)小螞蟻為什么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裝滿糧食的洞里過冬呢? (因為,螞蟻夏天準備了糧食)
(5)蟈蟈什么時候神氣過?現在為什么“神氣不起來”?www.jcsycorp.com
(夏天它們沒有準備糧食)
這時螞蟻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蟈蟈怎么想的,會說什么?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由、冬 呼、糧”
2、認度讀生字,口頭組詞。
3、分析結構,記憶字形。
4、教師范寫指導,學生描紅。
四、作業
1、熟讀并背誦課文。
2、抄寫生字。www.jcsycorp.com
3、練習用“有的------有的------”說話。
《螞蟻和蟈蟈》教學實錄談--余惠斌 篇11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3
《螞蟻和蟈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感受閱讀的樂趣。(語文 課 堂 網)
2. 知道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的生活。 (第一范文網)
3. 進行句式訓練,培養www.jcsycorp.com學生的說話能力。
教學重、難點:
1. 正確、流利、有w ww.yw kt .com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知道只有像螞蟻一樣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的生活。
教學準備:課件、詞卡www.jcsycorp.com
教學過程: (第一范文網) (第一范文網)(語 文 課 堂 網)
一、檢查復習,激趣導入:
1. 復習認讀生字:糧 汗 冬 冷由 涼 洞
2. 讀準詞語。指名讀,全班認讀。
3. 再次走進課文,聽螞蟻和蟈蟈的故事。(師范讀)
二、感受螞蟻的勤勞:
(語 文 課堂網)
(一)感受夏天的熱
師:故事的剛開始是發生在什么時候?
1. 指名說。板書:夏天
2. 說說夏天給你什么感覺?引導學生說句式:當你……的時候,你想說:“夏天真熱。”www.jcsycorp.com
3. 師:夏天這么熱,螞蟻卻在搬糧食,它們感覺熱嗎?找找文中的詞語。指名說。(語文 課 堂 網)
理解“滿頭大汗”的意思。(說明螞蟻干得很辛苦、很起勁)讀這個詞語。
(二)感受螞蟻的勤勞
1.師:見過螞蟻搬糧食嗎?怎么搬的?指名說,做動作。(推、拉、背)
2.師:螞蟻搬糧食的方w ww.yw kt .com法可真多呀!老師也親眼看見螞蟻搬糧食的情景,并且我把它們勞動時說的話記了下來。
(1) 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
(2)師生配合讀。
(3)說說這是一群什么樣的螞蟻?(板書:勤勞)
3.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讀出螞蟻www.jcsycorp.com的勤勞。
(2)齊讀。
(3)
師小結過渡:夏天,螞蟻忙著儲備過冬的糧食,忙得滿頭大汗,熱火朝天。這真是一群不怕苦、不怕累的螞蟻。而蟈蟈呢?它們在干嘛?
三、感受蟈蟈的懶惰: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到文中找找相關的句子。
2.出示句子:他們躲到大樹下乘涼,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自由自在。
(1)指名讀。
(2)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從哪兒讀出來的?(板書:自由自在)
(3)理解“自由自在”的意思。(舒服悠閑)
(4)說說:蟈蟈為什么w ww.yw kt .com要“躲”在大樹下?www.jcsycorp.com
(5)默讀,想象蟈蟈還會干嘛?指名說。
4. 分男女生讀第二自然段,讀出蟈蟈的自由自在。
5. 討論:蟈蟈笑螞蟻是傻瓜,螞蟻傻在哪兒呢?指名說。
四、對照比較,體驗情感:
1. 出示圖,生仔細觀察,說說此時又是什么季節?從哪兒看出來的?www.jcsycorp.com
2. 聽風聲,說說此時你感覺怎樣?(體會冬天的寒冷)
3. 出示:冬天到了,西w ww.yw kt .com北風呼呼地刮起來。
指名讀。讀出冬天的寒冷。
《螞蟻和蟈蟈》教學實錄談--余惠斌 篇12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13
《螞蟻和蟈蟈》(第二課時教案)
昆山市石浦中心校 張麗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懂得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
2、學習句式“有的……有的……”,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
3、學會三個生字:洞 呼 糧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網!請在站內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網)網址是www.jcsycorp.com】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來感受螞蟻的勤勞,蟈蟈的懶惰。
教學難點:
懂得只有像螞蟻一樣勤勞,才會有幸福生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兩個小動物,它們是……(板書課題)
老師范寫:“螞蟻和蟈蟈”,學生書空。請學生說一說注意點。
2、齊讀課題《螞蟻和蟈蟈》。
3、復習詞語(開火車讀、齊讀)
4、這些詞語中哪些是描寫螞蟻的,哪些是描寫蟈蟈的。(指名說)
二、細讀課文
1、今天,螞蟻和蟈蟈都來我們班做客了。他們要比一比誰會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好的印象。
2、現在我們就來看看他們各自的表現。打開書請小朋友自己主導1——2小節,找到相關的句子劃一劃,讀一讀,說說你覺得他們怎么樣。
3、交流
a、螞蟻:勤勞
⑴你從哪兒看出來的?(指名讀)
夏天真熱。一群螞蟻在搬糧食。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
⑵指導讀好:夏天真熱。
⑶這么熱的夏天,螞蟻還在搬糧食。讓我們看看他們是怎么搬糧食的?(動畫)
⑷指名填空:他們有的( ),有的( ),個個( )。
動作理解:背、拉;
聯系實際理解:滿頭大汗
指導讀好這一句(他們多辛苦啊)
⑸小朋友們,再想想螞蟻還會怎樣搬糧食呢?(指名說)
生:馱、推、挑、扛、抬……
誰能用這些動詞,再來說說螞蟻是怎么搬糧食的。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
⑹這真是一群不怕苦,不怕累的螞蟻呀!誰能把這小節讀好。(比賽讀)
b那么你覺得蟈蟈呢?(懶)
⑴你從哪看出來的?
⑵出示填空:他們躲到大樹下( ),有的( ),有的( ),個個( )。
⑶與螞蟻相比,他們過得……(舒服、開心)
⑷看圖理解:自由自在
⑸指導讀句子
⑹不僅如此,蟈蟈還在嘲笑勤勞的螞蟻呢!(引讀文中句子:他們都笑螞蟻是傻瓜。)他們會對螞蟻說些什么呢?(想象,指名說)
⑺我們再來比較一下螞蟻和蟈蟈:
出示填空:夏天真熱。螞蟻在搬糧食,他們有的( ),有的( )個個( )。蟈蟈在乘涼,他們有的( ),有的( ),個個( )。
(聯系課文課文1——2小節說一說)
4、螞蟻和蟈蟈們就這樣各自度過了一個炎熱的夏天,緊接著秋天過去了,寒冷的冬天到了,西北風呼呼地刮起來。這時,他們又在干什么呢?(自讀第三小節,指名答)
a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里過冬了。
b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⑴你能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說說螞蟻過冬的情況嗎?
(他們真是過得舒服極了)
⑵我們再來看看蟈蟈,你也能用“有的……有的……還有的……”這樣的句式來說一說他們過冬的情況嗎?
⑶指導朗讀(讀出不同的語氣、表情并評議)
5、欣賞課文動畫
用“因為……所以……”練習說話。
所以,我們明白了:只有……才能……(老師引導說)
6、看來,我們小朋友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如果你是小螞蟻,你會怎么勸蟈蟈呢?(指名說)
7、朗讀全文
三、拓展練習
轉眼間,夏天又到了。一只老蟈蟈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討論一下今年夏天怎么做。現在小朋友們就是蟈蟈了,你們四人一組也討論討論這個問題。(交流)
四、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洞、糧、呼(認讀)
2、看誰記得牢。(分析結構,書空)
3、師范寫,講明重點。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網!請在站內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網)網址是www.jcsycorp.com】
4、學生描紅、臨寫。
附:板書: 螞蟻 和 蟈蟈
夏天 滿頭大汗 自由自在
冬天 自由自在 又冷又餓
《螞蟻和蟈蟈》教學實錄談--余惠斌 篇13
教學目標 :
1、學會8個生字和認讀7個生字。
2、讀通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3、認識1個偏旁,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由、冬、汗、糧。
教學過程 :
一、揭示課題。
出示“螞蟻”圖,認識它嗎?板書:“螞蟻”,并教學。再出示“蟈蟈”圖,板書“蟈蟈”。引導小朋友觀察,抓住蟈蟈的外形的特點,并讀準字音。小朋友,從外形看,你喜歡螞蟻,還是蟈蟈呢?
(蟈蟈,身上的顏色是碧綠的,而且會唱歌。小朋友都很喜歡它。這樣引導,可以提高小朋友的認識——看一個人,不僅要看外表,更要看它的思想。)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螞蟻和蟈蟈”的故事。(把課題補充完整。)齊讀課題。
二、范讀課文。
(低年級要十分重視范讀。初讀課文,最好不要讓小朋友自由讀,因為自由讀,只會是齊讀。)
三、教學生字。
1. 教學6個生字。
出示“糧食”。問:小朋友知道的糧食有哪些呢?教學“糧”字。
出示“汗”。問:人們在什么時候身上會出汗呢?教學“汗”字。問:什么時候人們會是“滿頭大汗”?
出示“自由自在”。教學詞語的意思。問:什么時候我們覺得自由自在的,很高興?指導讀準“由”字。
出示“冬”。指導讀準字音,“冬”,就是冬天的“冬”。課文中還有一個詞語叫“過冬”,小朋友知道它的意思嗎?
出示“呼”。老師做呼氣的動作,問:老師在干什么?(呼氣)氣從口里出來,所以“呼”是口字旁。冬天,我們聽到北風——“呼呼”地吹。這里的“呼呼”是表示一種聲音。
出示“洞”。洞,就是山洞的“洞”,水洞的“洞”。課文中間講,冬天了,誰住在洞里?
出示“冷”。冬天,北風吹到人的身上,我們感覺怎么樣?教學“又冷又餓”。
2. 教學6個認讀的字。
出示:乘涼刮風躺裝。并進行教學。
(生字教學,分兩部分進行,突出重點。在教學要求學會的6個生字的過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了在語言環境中識字的精神。)
3. 復習鞏固。
(1)讀生字卡片。
(2)開火車讀。
(3)打亂順序讀。
(注意當堂鞏固識字的做法很好。)
四、朗讀課文。
1.自己把課文讀一讀,這一次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把句子讀正確、通順。
2.指名分段讀,師生評議。
課文一共有3個自然段,你認為哪個自然段自己讀得好,就自我站起來,讀給大家聽聽。其余學生認真聽,聽他們字音、句子是否正確、通順,聲音是否洪亮。
3.聽課文錄音朗讀。
⒋齊讀課文。
五、指導書寫。
1. 指導書寫“由”、“冬”。注意的“冬”的第二筆。
2. 指導書寫“汗”、“糧”。注意左右結構。
3. 學生描紅。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學生糾正書寫姿勢。
(寫字指導的安排很好,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低年級,作業 力爭在課堂上完成,是對的。)
五、總結。
《螞蟻和蟈蟈》教學實錄談--余惠斌 篇14
《螞蟻和蟈蟈》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于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于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全文共分三個自然段告訴我們,只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的生活。文中的對比也很鮮明:有兩種動物不同生活方式的對比,有季節特點的對比,也有兩種動物不同命運結局的對比,這些都增強了課文的可讀性,學生很喜歡閱讀,這也是我選擇這篇課文的原因。
在教學中,因為學生年齡比較小,所以我利用了多媒體進行教學,網上下載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動畫課件,生動有趣,深深吸引了學生。有助于學生直接感受和理解語言,通過視、聽、說加深印象,強化記憶,很好的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語文學習需要一定的情景,需要老師引導學生把教材中的語言文字變成生動活潑、色彩斑讕的真實生活,讓學生在情景中主動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假設自己就是蟈蟈,在第二年的夏天會怎么做?創設真實生活情景、激勵學生主動學習。
《語文課檔標準》把“喜歡閱讀”放在一二年級。為此,讓每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要讀書,這是實施教學的首要目標。在教學中,我時時刻刻都在努力營造著一種“我想讀、我來讀、我要讀”的氛圍。采用指名讀、自由讀、齊讀等形式進行讀的訓練,并用激勵性、挑戰性的話語,對學生的朗讀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讓學生在整堂課中始終保持著那份“讀”的熱情和渴望。當然還有許多不足之處,請老師們給予指導。
《螞蟻和蟈蟈》教學實錄談--余惠斌 篇15
作者:妙橋小學吳麗雅 轉貼自:妙橋小學 點擊數:17
聽《螞蟻和蟈蟈》有感(語 文 課 堂 網)
妙橋小學 吳麗雅(語 文 課 堂 網)
今天,非常榮幸去泗港小學參加了他們的名師引路活動,聽了一年級的《螞蟻和蟈蟈》一課,感觸很深。課文篇幅短小,然而老師卻做了新穎而獨特的設計,。課堂上,老師的駕御能力又是讓人佩服的。老師牢牢抓住讀,充分www.jcsycorp.com發揮學生的想象進行課堂教學。下面我就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第一范文網)
一年級學生的年齡小,活潑好動是他們的天性,對課文理解能力又是有限的。根據這兩點,老師在課堂上以趣讀為主,讓學生在愉悅情境中自讀、比讀、演讀。運用不同的語氣,有創造性、有個性地去說說演演。以各種不同的形式讓學生充分地讀書,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悟情,在讀中培養語感,使學生始終保持主動參與的角色意識。如在學習了第一自然段,“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漢”。這一句話后,讓學生上臺演一演背啊,拉啊,滿頭大汗。有一學生表演的很投入,背的是那么吃力,而且邊背邊擦汗。之后老師讓學生及時說說在剛才那群小螞蟻們中,你最喜歡誰,www.jcsycorp.com為什么?學生一下子就體會到了螞蟻拉糧食,背糧食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是多么的辛苦啊。讓它去搬和它身體差不多大的糧食,有的小螞蟻的腰也被壓得直不起來了,每走一步都要費好大的勁,太累了”。學生通過演一演這樣的場景,在演中感悟,在看中明理。從而用朗讀來表現自己的情感體驗,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朗讀指導自然水到渠成了。 (第一范文網)
在處理“滿頭大汗”一詞,老師很巧妙地問學生,從“滿頭大汗”一詞中,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學生的思維一下子被激發了,紛紛舉手說:“我仿佛看到了地上都是汗水。螞蟻的汗一直在往下流。汗水很多很多,可以澆樹了……雖然有的說的太夸張了些,但學生已知道滿頭大汗就是指汗水很多很多。老師又及時的向學生推薦了兩個新詞:汗如雨下、汗流浹背。拓寬了學生的課外詞匯量。(語文 課 堂 網)
(語文 課 堂 網) 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讓小朋友把蟈蟈與螞蟻作比較,看看蟈蟈在干什么?通過第二自然段中的“他們躲到大樹下乘涼,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自由自在”等詞www.jcsycorp.com,請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自己的感受。為了讓學生能更明白“自由自在“的含義,老師在讓學生理解了其字面含義后,進行了這樣一段敘說引讀:蟈蟈想躲到大樹下乘涼就——想唱歌就——想睡覺就——,可能還在做著甜天的美夢呢。他們看到螞蟻滿頭大汗,都笑螞蟻是——。再度讓學生發揮想象,“有的蟈蟈笑螞蟻說——————”進而引導表演蟈蟈的態度及動作,把自己化做課文中的角色,當成是那只會嘲笑人的蟈蟈,不僅進行了語文思維訓練,同時又是語文學習的遷移,讓學生張開了想象的翅膀,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加深了對文章的www.jcsycorp.com語言文字理解.(語 文 課 堂 網)
(語 文 課堂網)
《螞蟻和蟈蟈》教學實錄談--余惠斌 篇16
19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懂得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的生活。
教學重點
懂得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的生活。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大家熟悉的朋友,想知道它是誰嗎?(放課件)王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朋友,看看它是誰?(看課件)
今天,咱們就來讀一讀螞蟻和蟈蟈的故事。(板課題)
二、初讀課文
了解課文大意。
三、精讀課文
1.孩子們,夏天到了,太陽火辣辣地烤著大地,知了在不停地叫著,你感覺天氣怎么樣?指導讀第一句話。
2.這么熱的天,小螞蟻在干什么呢?板:搬糧食。它們是怎么搬的呢?(看課件)看了螞蟻搬糧食的情景后有什么感覺?試著讀一讀。指導讀出螞蟻辛勤勞動的情景。抽生讀。
3.螞蟻在太陽下搬糧食,正好幾只蟈蟈看到了,它們是什么反應?會怎么想呢?
它們是這樣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大家看(放課件)蟈蟈們在干些什么呢?板:乘涼。你覺得蟈蟈們過得怎么樣?指導讀出蟈蟈自由自在的情景。
4.螞蟻和蟈蟈在夏天的表現是這么不同,那究竟結果怎么樣呢?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冬天到了,你們聽,是什么聲音?放課件,聽了有什么感覺?指導讀。
5.這么冷的天,螞蟻和蟈蟈在干什么呢?我們先到螞蟻家去看一看。(放課件)螞蟻在干什么?可能會說些什么?你覺得這時候的螞蟻過得怎么樣?板:幸福。指導讀出螞蟻過冬舒服的情景。
6.蟈蟈又在哪里呢?(放課件)它們心里會想些什么,又會說些什么呢?這時的蟈蟈過得怎么樣?板:又冷又餓。讀出蟈蟈又冷又餓的情景。
7.孩子們,為什么結果不一樣呢?
看來,大家都明白了一個道理,出示燈片,師讀。
四、發散思維
第二年夏天又到了,太陽仍然火辣辣地烤著大地,假如這些蟈蟈還活著,它們會干些什么呢?
五、背誦
這個故事真有意思,大家愿意把它記在腦子里嗎?那就來比比,誰記得最快,也可以試著把它講下來。
六、總結思想教育
故事讀完了,你喜歡螞蟻還是蟈蟈,為什么?
看來你們都喜歡做勤勞的孩子,老師相信,你們將來一定會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創造出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