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白發》案例分析
教材簡析
《奶奶的白發》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1課。課文主要寫了奶奶和孫子之間的一段對話,表現了兩代人之間的親情。它篇幅雖短,但意趣橫生,意蘊深長,是一篇人文意義很強的課文。
教學理念
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讀書和心靈交匯為主要教學形式,讓學生在盎然趣味中產生閱讀的激情;使學生在質疑解讀中流露真情;助學生在想、述、演、議中內化語言的深情,從而全面提高每位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 學會本課的四個生字“嗎、給、會、給”,兩條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認識1個多音字。
3、 認識老一輩為后輩人付出的艱辛、辛苦,懂得要尊重長輩,不能讓長輩為我們操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課文的朗讀及生字詞的認寫。
難點:理解“這白發一半是你爸爸給的,一半是你給的”,“要是我不再讓你操心,這白發還會變黑嗎?”等語句來體會祖孫情。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文,揭示課題。
(1) 齊讀課題《奶奶的白發》
(2) 場景設計(出示插圖):一天,奶奶和小孫子在院子里乘涼,好奇的小孫子發現了一個問題。教師讀課文第一小節,學生找出小孫子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3) 課件出示:“奶奶,為什么我的頭發黑黑的,你的頭發雪白雪白的呢?”(指名回答)
(4) 讀出好奇的語氣。“誰再來好奇的問一問?”師提問。(培養學生的朗讀,同時也能自然的理解好奇了。)
(5) 指名讀,齊讀。
(6) 老師也想來好奇的問一問,看看老師問的與文章中小孫子問的有什么不同?“奶奶,為什么我的頭發黑的,你的頭發雪白的呢?”
二、研讀重點詞語,感受語言魅力
1、學生體會重點詞語“黑黑”和“雪白雪白”。出示拓展的小練習:河邊的小草(碧綠碧綠的)
晴朗的天空(湛藍湛藍的)
秋天的楓葉(火紅火紅的)
郊外的菜花(金黃金黃的)
學生填寫,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朗讀和體會。
三、研讀第二小節,巧破疑難。
2、過渡:面對小孫子如此好奇的提問,奶奶是怎么回答的呢?讓我們帶著問題一起來讀一讀第二小節。
3、師生齊讀課文第二段,讀完請學生找出奶奶的回答。出示重點語句“你白發一半是你爸爸給的,一半是你給的。”
4、教師質疑“誒?這白發長在奶奶頭上的,怎么會說是別人給的呢?”引導學生思考。
5、學生回答,教師出示奶奶平時操心、辛勞的圖片。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談談奶奶為我們的付出。(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奶奶的辛勞,為后文“我”說出“要是我不再讓你操心,這白發還會變黑嗎”做鋪墊,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6、分析“我低下了頭,沒有吭聲。”為什么我低下了頭?我在想些什么呢?(預設:因為我感到很愧疚,覺得讓奶奶太操心了,對不起奶奶,我可能在想奶奶太辛苦了,我不該讓奶奶這么操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