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云彩》教學反思
在東坎實小的課堂上,學生們小手如林,踴躍發言的情景還歷歷在目,課堂上響亮的回答聲、瑯瑯的讀書聲給了我信心和力量。感謝教科院的領導給我鍛煉的機會,感謝東坎實小給我展示的舞臺!感謝在這個過程中給予我幫助的領導和同事們!透過“月亮和云彩”也讓深知課前充分備課,課堂上樂于傾聽引導,課后積極反思,才能讓師生共同成長!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探索,深入鉆研,努力上好每一節常態課,在課堂教學之路上奮勇向前。
《月亮和云彩》教學反思
《月亮與云彩》一課主要寫的是一個晚上,幾個小朋友看見月亮在云中穿行,爭論究竟是月亮還是云彩跑得快的事。而李小文用在樹杈里看月亮的辦法,證明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整堂課上完,覺得有幾個方面做得還是比較不錯的:
興趣是最好的學習驅動器”,學生有了學習積極性,就會產生了探究的欲望,就能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這堂課我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圖片出示、視頻演示、表演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好的解決課文難點。如“穿行”一詞對一年級小朋友來說理解起來很有難度,我通過演一演的形式,讓三名學生做云彩,一名學生做月亮,演示月亮穿行的過程。學生在表演和觀看的過程中自然就明白了穿行的意思,然后我再說出詞義加深學生對該詞的理解。
接著,學生通過自讀、分角色朗讀對話、男女生賽讀等形式在讀讀悟悟中知道怎樣看出是云彩走得快,而不是月亮走得快,理解了課文內容。知道李小文是通過認真觀察,從而發現事實真相的。懂得應向李小文學習,看問題,認識事物,不能只看表面現象;要采取一定辦法認真觀察,仔細分析研究,才能得出正確的認識。
最后,生字教學比較細致扎實。這節課我教學“明”“暗”兩字,采用認讀——學生自主觀察、比較——交流總結——范寫講解——臨寫——組詞的形式教會學生自主識字。一年級學生除了識字,養成良好的寫字姿勢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學生寫字的過程中我不時提醒學生要注意寫字姿勢。
當然這節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首先在朗讀指導上不夠到位與深入,有些關鍵詞句如“一會兒明,一會兒暗”、“是……不是……”等句在學生讀得不到位的時候我沒有及時引導讀好,我想以后可以通過范讀等形式來更好的指導朗讀。其次在某些教學環節上略顯倉促,如在用“一會兒……一會兒……”造句這一環節,可讓學生更多的展現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