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巴甩出來——《識字1》教學后記
初教一年級,花了兩周時間來熟悉了拼音的教學。現在,又開始了另一個重頭——漢字的教學。上課前,雖然作了充分的準備,但是心里還是有些忐忑不安,不知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如何。
識字1主要通過一首兒歌來學習一至十十個漢字。上課了,學生還是改不了老習慣(還沒等你說出課題,他們就在那里像老和尚念經似的讀了起來)。心里雖然有些惱火,但又想,看來認識字的任務應該不難完成。果然,沒讀變幾遍學生都能朗朗上口了。
下面開始寫字了。我借助以往聽低年級課中的生字教學方法,同時又運用一點在師范里學到的有關書法的皮毛,從一開始教。“同學們,橫在寫的時候,我們要注意用筆……最后要頓筆。”邊說我還邊做演示,孩子們聽得很認真,個個瞪大了眼睛。我心中暗喜,看來自己還真能應付這些小毛頭們。就這樣,我便慢慢往下教,一個個筆畫地教。
輪到學生進行臨寫了。我心想:我已經很賣力地在范寫了,學生聽得也較認真,應該沒有問題了吧!學生開始在習字冊上描紅書寫了,我慢慢地在教室里一個個地巡視。“一”寫得不錯,“二”不錯……輪到“七”時,問題來了。一個學生把筆畫“豎彎鉤”寫成了“斜鉤”。我馬上向他指出,并握著他的小手把“七”寫了一遍,并看著他準確地書寫了一遍,才放心地離開。繼續往前走,又是一個相同地錯誤,又一個,又一個……看到同學們的作業,我心想:不行,馬上得給他們再糾正過來。不過,剛才已經仔細得說過,也范寫過,學生還是犯錯,如果,我還想剛才那樣講得話,肯定還是不會有什么效果。于是,我突然想到豎彎鉤和橫折彎鉤兩個筆畫看上去像小動物的尾巴,我何不就借助這一點讓他們記住筆畫的寫法呢?
于是,我讓學生觀察看這兩個筆畫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學生很快就發現了。
“同學們,請互相檢查一下你的同桌寫的這兩個筆畫,有沒有尾巴!”
很快,同學們就紛紛行動起來,一個個小尾巴都慢慢被揪了出來。
等我再去檢查他們的字時,大部分同學的這兩個筆順都已經得到改善了。
事后,我針對這個情況進行了反思:
我們面對的學生時剛從幼兒園畢業的“小不點”,他們很多的學習都是來源于興趣,也就是一時興起,他們不會很深入的了解你老師的一些想法,因此在教學時,老師應該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在教法上多下功夫,盡量能夠找出一些學生比較容易記住的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有所得。或許你的一句微不足道的話語,會化解困擾孩子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