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鄉之歌
教學目標:1、背誦課文,了解傣家人的生活。積累一個常用的偏旁,通過帶竹字頭的字體會漢字表意的特點。教學重點:認字11個,寫字7個。教學難點:練習運用學過的偏旁推知字義,繼續培養學生揣摩字形的習慣。教具準備:卡片。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及重點關注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復習導入1、出示生字詞上卡片:柏、梨、桃、柳、材、棍、桶、板、休、白菜、草藥、蘿卜、芬芳、蘋果、茶花2、開火車讀卡片。3、說說這些字為什么帶草字頭和木字旁。二、新授1、出示竹子和古代漢字竹的圖片,問:看到這幅圖片和字,就知道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漢字與什么有關?與竹有關的偏旁是什么?2、自學第一部分內容。(1) 圈出自己暫時不會讀的字或不理解的詞。(2) 在小組里互相學習不認識的字。(3) 板書全文:紅色的字為什么都帶有竹字頭?這些字表示的意思和竹子有關嗎?(4) 記一記“笛”3、檢查反饋4、學習第二部分內容——比一比,組成詞語。(1) 學生自已讀一讀。(2) 觀察每組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3) 小組內交流。(4) 說說它們的偏旁為什么不同。(5) 你用這些字還能組其它的詞嗎?5、生字書寫。(1) 觀察生字是由竹字頭和哪些字組成的。(2) 討論筆畫筆順,觀察“竹”字頭的寫法。重點指導“笛”學生獨立寫1、學生各自拼讀音節。2、填空,同桌交流。3、全班交流。三、展示。把你在生活中抵到的帶有草字頭和木字旁的字介紹給大家認識。作業設計: 板書設計: 竹鄉之歌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