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春雨的色彩》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本課是一篇童話故事。作者采用擬人和比喻的手法寫出了春雨細如絲,柔如水,美如畫。文章文采生動適合學生朗讀與積累更能通過文本使孩子對春雨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在此之前學生對春雨已經有了大概的認識而且也特別的喜歡春天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孩子能進一步了解春天對春天對大自然產生內心的熱愛之情,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生機與盎然,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教學目的: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學習閱讀方法,品讀感受春天之美,激發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通過品讀掌握圍繞文章內容思考并提出問題的閱讀方法。
教學難點:動詞的準確運用
教具準備:課件“春天花卉圖片”歌曲《春雨沙沙》
教學過程
一、總結上堂課內容,交代本課學習任務。
1、導入: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認讀了本課的生字,這節課我們通過品讀課文,學習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
2、提問:回憶夏天的雨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從樣子、聲音、三個方面描述速度)
3、春雨與夏天的雨有什么不同?(要求用同樣的方法自由說,師板書春雨)
二、品讀課文,學習閱讀方法。
1、導入學習第一自然段: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就對春雨的樣子和聲音進行描寫的?
(小聲讀一讀,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的)
2、生邊說師邊板書。
像。。。。。。線細如絲
沙沙。。。。。。柔似水
3、指導朗讀(輕柔,舒緩)
4、過度導入,學習第二自然段:春雨不僅細如絲,柔似水,她還有著美麗的色彩。(出示課件1板書:色彩)
5、跟老師一起閱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學習抓住主要內容提問的方法品讀課文)
6、讀完后你想到些什么?(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它們爭論的問題是什么?)
7、提問引讀,理解“爭論”(學習用分析語素的方法理解詞語)
8、過度導入,課文中“一群小鳥”指的是哪些鳥?(圖文對照)三種鳥分別認為春雨是什么顏色,它們的根據是什么?我們怎樣感受春雨美如畫呢?邊小聲讀邊思考。
9、生自由回答后,師提問引讀(隨即出示課件2)
10、朗讀體會動詞的用法:春雨從天上落到不同的植物上,課文用了不同的表示動作的詞,能找出來嗎?(師引導學習第三自然段,學生用交給的方法學習四五自然段)
11、進一步朗讀,感受春雨之美。
12、春雨聽了大家的爭論之后,下得更歡了,為什么,她會說些什么?
13、“大家”指誰?春天里還有哪些小動物,他們眼中的春雨是什么顏色的呢?師用“因為春雨的滋潤,遠處的山更青了”“是春雨讓空氣更清新了”的句式引導學生進行句子練習。
(引導學生學會想象,通過再現情境,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
14、配樂《小雨沙拉拉》朗誦
三、知識提升:課文分成了五個自然段,作者為什么這樣分呢?(如果學生不能說清楚,教師簡單講解,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段的概念)
四、課堂小結布置作業: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看到了春雨的色彩,感受到了春雨的美麗。春雨是無色的,但是她卻給我們帶來了五彩繽紛的世界。(板書五彩繽紛)你眼中的春雨是什么顏色的呢?你為什么這樣認為呢?(小練筆)
板書設計
2春雨的色彩
(樣子)像......線細如絲
春雨(聲音)沙沙......柔似水
(色彩)五彩繽紛美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