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的傳說
課型:講讀課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認識13個生字和3個偏旁,并書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了解炎帝種植稻谷的故事,知道人民為什么稱呼他為“神農”,體會他的奉獻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讀懂課文,體會他的奉獻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生活。
3、正確書寫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投影
教學方法:游戲法、講讀法、情境法
教學安排: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大家聽爸爸媽媽講過傳說嗎?這節課就學其中的一個。
二、認識生字,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生字多讀幾遍。
3、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4、學生再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每個字音。
三、圖文結合,讀懂課文。
1、炎帝是什么人?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3、文中講了炎帝的一件什么事情?
4、炎帝怎么想到去種植稻谷的?
5、炎帝為什么要做成香噴噴的食物給別人吃,還把種植方法告訴大家。
6、人們為什么稱炎帝為“神農”。
7、你覺得炎帝是一個怎樣的人
四、總結全文。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文中最令你感動的是什么?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3、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鞏固全文,體會朗讀。
1、分段開火車讀課文。
2、討論:你喜歡課文中的小朋友嗎?為什么?
3、教師小結。
二、識記生字,積累詞匯。
1、抽讀本課生字卡片。
2、開火車進行擴詞。
3、反饋識字情況,交流識記方法。
4、出示詞語花籃
(1)指名讀,齊讀。
(2)你還喜歡課文里的哪些詞語,說一說,再抄到“花籃”中。
(3)比一比誰積累的詞語多。
三、認識偏旁,書寫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認讀。
2、分類識記,指導書寫。
(1)獨體字:方 農
(2)左右結構:收 給
(3)上下結構:金 食 谷
3、學生書空。
4、教師板演示范。
5、學生仿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