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一認3》評課稿
蔣老師的這節課在教學設計上力圖打破了原來呆板的教學模式,以故事導入的形式,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識字情境,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以教材為依托,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拓展識字范圍,實現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回顧本節課的教學,我覺得成功之處有:
一,滲透漢字文化,了解漢字的造字規律,學習識字方法.
漢字是中華文化之瑰寶,是開啟中華文化巍巍大廈的金鑰匙.中華文化之根在漢字,漢字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在教學中,蔣老師有意滲透漢字文化,來激發孩子探求漢字奧秘的興趣.如在教學"日,月"這兩個字時,通過看圖,古文字和現代的字的演變,引導學生了解象形字的造字規律,并能學習運用規律和方法來學習其它的字,來識記漢字的字形,了解漢字的字義.同時,在學生自學其余字后,讓學生說說你是怎樣認識這些字的來引導學生初步學習識字的一些基本方法.這樣的方法滲透和漢字文化的熏陶,拓展了本課的內涵.
二,運用靈活多樣的識字方法,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1, 借助學生已有生活經驗,激發興趣
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在本課教學中,對于一些字到詞的處理,蔣老師不是簡單的讓學生擴擴詞,生硬的把詞語塞給學生,而是利用學生生活中的語言因素,來擴充詞匯量.如在教學光這個字時,先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說說誰會發光,隨機出示月光,星光,燈光,陽光,并通過教師巧妙的導語引出目光一詞.這樣既能激發學生識字的積極性,進一步達到識字目標中的"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的目的;又能很好的理解這些生詞.
2, 成功創設了教學情境,激發興趣
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顏色,聲音,動作等會引起他們的注意,令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響.單純的識字會使他們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在教學中順應兒童的心理,創設有趣的識字情景,便能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使他們盡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在不知不覺中體驗識字的樂趣.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執教者通過講故事,多媒體課件創設學習情境,同時,引導學生和云,風等做朋友,上臺做自我介紹,做摘蘋果游戲等,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不足之處個人認為就是從整節課來看,字詞句的訓練都有了,這樣的教學目標對于剛剛升入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不是太高了一些,建議在句子的訓練上,不要處處展開,在教師師范后,可以選擇"云"讓學生看圖說一說,對于"雨"的教學,可以像"風"一樣,簡單一些,通過看圖和聽聲音引導學習既可.
《認一認3》評課---徐英萍老師執教
甜美的語言,優美的手勢,是我聽后的第一感受,這樣的課堂,輕松愉悅!
教學中,徐老師緊緊抓住認字教學的重點,采用教師引導與學生自學的方式交替進行,一方面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另一方面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自我學習的意識,方式較好!
課堂教學的亮點是:每個生字我們看來簡單,易學,但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音準的把握,意思的理解,還是有難度的。課堂上,教者處理的很好,尤其是后鼻音的朗讀,點到位了。還有知識的拓展也是本課的一個亮點,教者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語言知識的訓練中發揮想象,訓練口語表達,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