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睡了》教學反思
《大海睡了》教學反思
《大海睡了》一課是一篇兒童詩歌,描繪了風平浪靜、明月高懸的夜晚,大海的美麗景象。詩歌共8行兩句話,語言流暢,富于想象。課文配有一幅插圖,體現了詩句描繪的優美意境,可供學生觀察,幫助理解課文。詩歌不長,內容淺顯易懂,語言流暢生動,讀來瑯瑯上口。學生基本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明他們對詞句的意思已基本理解,思想情操受到了感染和熏陶。另外,朗讀既是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又是理解內容的一種手段。既然理解力要靠反復訓練才能形成,既然朗讀又是理解內容的有效方法,就要動用指導朗讀的方法來理解課文。因此,在教學中,我沒有進行過多的講解,而是給學生留有較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讀自悟,通過朗讀,體會詩歌所描繪的大海夜景,一個 “讀”字應該貫穿始終。上了這一課有如下感受:
一、 教材所描繪的意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得到了展現。
我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設計了兩段大海的情景,分別是“動”時的大海與“靜”時的大海。讓學生通過體會“波濤洶涌”的大海的場面,然后進“寧靜祥和”的大海情景,通過感官的對比感受,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意境。然后再通過大海寧靜的畫面,引導學生去體會課文中的詞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真正讓學生入情入境地學習課文。
二、 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提問與解決問題。
在引導學生感悟“她抱著明月,她抱著星星”這兩句時,孩子們提出了疑問,因為平時在生活中都是媽媽抱他、爸爸背他們的,而且孩子們認為大海非常的廣闊更像爸爸。于是我引導我又引導他們看圖,并且理解大海媽媽有兩個寶寶呢,抱著月亮寶寶背著星星寶寶。后來班里有位小朋友舉手說:“老師我想明白啦!我覺得白天的大海波浪翻滾而且又有大風像爸爸,而晚上的大海很溫柔很安靜更向媽.。”這個答案立刻得到了全班小朋友的認同。我也覺得這個孩子的回答很精彩,我夸他像個小詩人,并鼓勵他寫寫白天的大海。問題的解決是在師生的互相合作下完成的。
三、 學生的朗讀指導還需進一步加強。
整堂的設計應該說課文的情境渲染是到位的,但是學生一定要在老師的指導下或要求下能夠有感情地、身臨其境地進行朗讀,如果一但脫離了老師的要求與情境,學生的感情也就消失了,好像我們的學生對于朗讀時的語文味還沒有找到,需要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不斷加強訓練。
《大海睡了》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是一首優美的小詩,描述了風平浪靜、明月高懸的夜晚大海的美麗景象。詩歌語言優美,富于想象,海邊的孩子見過大海,見過夜晚的大海卻很少。如何引導學生走入詩的意境,體會夜晚大海的靜謐,從而指導學生朗讀好詩歌呢?
我借助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用畫面再現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般的真切體驗,達到景與情的統一,情與景的交融。
一、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我以猜謎導入,出示謎語:
胸懷真寬大,
江河容得下。
潮漲幕就落,
風起掀浪花。
從學生的認知實際出發,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伊始,我用學生最喜歡的方式調動他們對大海的已有認識經驗,讓他們猜到之后,既有對大海的感受,又有引發對“夜晚的大海是怎樣的“的探究欲望,學習興趣一下子被激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