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北師教案3篇+課堂實錄)
四、小結,學生談感受。
。ㄉ豪蠋,我特別喜歡這首詩,想伴隨著音樂讀一遍。)全班配樂朗讀。
附:板書設計
山 村
─ │ 一 二 三 十
[評析:這是一堂古詩課。這首詩中包含了“一”至“十”10個數字。認識漢字,寫漢字是本課學習的重點。正確書寫筆畫、學習筆順是本課學習的難點。在教學中,以圖引入,揭示課題,激發學生興趣。采用老師范讀,學生試著讀,全班讀,同桌讀等多種讀的方式讓學生不斷地認字,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認識了字,背會了課文。緊接著用游戲的方式鞏固識字。橫、豎兩筆畫是最基本的筆畫,是寫字的基礎。教學時,發動學生開動腦筋,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寫,自己評議。既給學生一定的自主權,老師又進行合理適當的指導。整堂課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學自悟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
教學目標:
1. 會認八個字,認識并書寫,“橫”,掌握筆順規則“從左到右”,會寫漢字“一”。
2. 鞏固常用量詞和數詞的搭配。
3. 背誦《小山村》。
4. 學習用指讀的方法聽讀識字。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滲透識字。
5. 培養學生對詩歌的喜愛。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
1. 我們一起把昨天學的《數字歌》作為見面禮,送給客人們,好嗎?(生齊背《數字歌》)
2. 多么動聽的歌謠呀,你們看,連丁丁、冬冬都不由自主的吸引來了。我們跟他們打打招呼吧!
3.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的大家庭里來了很多的客人,冬冬:小朋友們,你們好。你們剛才背的歌謠真好聽,今天,我和丁丁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古詩想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好嗎?這首古詩的名字叫《山村》。(師板書課題)誰記住了詩的題目?
二、 熟讀,背誦
1. 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的邵雍,楊老師很喜歡這首詩,想讀給大家聽,可以嗎?(師范讀,生指課文聽)
2. 老師讀的時候,有的小朋友忍不住也小聲的跟著讀起來,想自己讀一讀這首詩嗎?要求:自己小聲的用手指著讀,遇到不認識的字悄悄的請教同學或老師。
3. 同桌互相練習指讀,小組比賽指讀。
4. 師分男女生比賽讀,請后面的客人當裁判。
5. 出示遠景圖。小朋友們,我們再前行二三里就到了詩中描寫的小山村,讓我們踏著詩歌到小山村里去看一看吧。(生看圖朗誦)
6. 你看到了什么?誰能用自己的畫筆把小山村的美景圖畫完。(生補充圖)
7. 和著優美的音樂,一副美麗的山村圖即將展現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在這美麗的畫卷中,一起美美的背誦這首詩。(生背誦、多種形式抽背)
三、 識字、寫字
1. 小朋友們背的真好,連我們的字娃娃都坐不住了,你們看,他們跳到了黑板上,你還認識他們嗎?(抽生當小老師教讀)
2. 鞏固識字。(老師指讀、開火車讀、游戲:摘蘋果)
認讀詞語“二三里”、“四五家”、“六七座”、“十枝花”
3. 游戲:找家
生字娃娃玩累了,,他們該排隊回家了,可是他們忘了自己的位置,哎呀,這可怎么辦?你么誰來幫幫他們呢?(師出示空生字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