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二》教案(精選13篇)
《復習二》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具的直觀演示和學生的動手操作,學生掌握萬以內不連續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
2.初步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并能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掌握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算理.
教具和學具
教師準備375個信封的投影片(如書上圖),準備計數板、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演示課件“不連續進位加”】
1.口算練習
50+70= 30+600= 30+300=
90+20= 40+50= 0+500=
2.求38加25的和
(1)怎樣列豎式計算?(相同數位對齊)
(2)得數十位上為什么是“6”,而不是“5”?
(因為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十位3個十加2個十是5個十,再加上個位進上來的一個十應是6個十.)
(3)你覺得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問題?(十位上不要忘記加進上來的一個十.)
(4)回憶兩位數筆算加法的法則是什么.
板書:筆算兩位數加法
、傧嗤瑪滴粚R;②從個位加起;③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3.設疑
剛才我們復習了兩位數進位加法的筆算.如果是“求1738加上625的和”,你知道應當怎樣計算?(板書:1738+625=)能說出你計算的理由嗎?好了,學完這節課你就能順利解答這道題了.
《復習二》教案 篇2
教學內容:教材第80~81頁復習第6~11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進一步熟悉一步計算應用的數量關系,進一步掌握連續兩問應用題的思考和解題方法,提高學生分析推理和解題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節課要復習應用題。通過復習,進一步掌握一步應用題和連續兩問應用題的解題方法,提高解題能力。
二、復習簡單應用題
1、口頭列式解答下列應用題,并一說是怎樣想的?
(1)楊樹16棵,柳樹14棵,楊樹和柳樹一共多少棵?
(2)一共要栽樹30棵,已經栽了14棵,還要栽多少棵?
(3)楊樹5行,每行6棵,一共有多少棵?
2、指出:在解答應用題時,要看兩個條件有什么聯系,和要求的問題有什么關系,然后想用什么方法算,再列出算式解答。
3、做復習題第6題
(1)讓學生讀題,然后說一說這兩題有什么不同?
(2)讓學生獨立解答,然后口答算式,老師板書。
(3)提問:第一題為什么用加法,第二題為什么用減法?
(4)指出:要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就要把一個數和多的幾合起來,要用加法算,要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就要從一個數里去掉幾,要用減法算。
4、做復習第9題
三、復習連續兩問的應用題
1、做復習第10題。做后提問:根據哪兩個條件求第一個問題?再根據什么求第二個問題,為什么要用第一個問題的得數做條件,來求第二個問題?
2、練習:媽媽買了23個蘋果,吃了5個,還剩多少個?剩下的蘋果平均裝在3個塑料袋里,每個塑料袋里裝幾個?
3、:解答連續兩問應用題,要先根據前兩個條件求出第一個問題,再根據第一個問題的得數和另一個條件求出第二個問題。如果不先求出第一個問題,就不能求出第二個問題。
四、復習作業:復習第7、8、11題。
教學隨筆:
《復習二》教案 篇3
一、填空。
1.○○○
△△△△△△△△△△△△
△的個數比○的個數多( )個。
2. 量一量,左邊這條線長( )厘米。
3.把1米長的電線剪去40厘米,還剩( )厘米。
4.□×3>25 □÷9<9
5.青青每天吃兩個水果,一星期要吃( )個水果。
6.按規律接著填,并統計出每種字母的個數。(一條線上寫一個字母)
。1)a b b a b b a
。2)b c c d b c c
a ( )個 b ( )個 c ( )個 d ( )個 合計( )個
7. 右圖第( )層第( )個是五邊形,第3層第3個是( )邊形,線段在第( )層第( )個。
二、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果果每分鐘大約走60( )。
、倜 ② 厘米
2.方方家請的鐘點工每天工作2( )。
、倜 ②分 ③小時
3.鐘面上的時刻是( )。
① 9:5 ②9時05分 ③9:05
4.得數是四十幾的算式是( )
、 32+18 ②62-15 ③48÷8
三、判斷題。
1.每張郵票8角錢,3元最多能買3張這樣的郵票。( )
2.被減數是八十幾,減數是二十幾,差一定是六十幾。( )
3.在裝有紅、黃兩種球的袋子里,任意摸一次,摸到的球一定是紅球。( )
4.手工藝品展。
瓷器展 竹編展
繡花展 剪紙展
石雕展 景泰藍展
(1)石雕展的北面是繡花展。( )
。2)竹編展在瓷器展的西面。( )
。3)從景泰藍展到繡花展一定經過石雕展。( )
。4)從石雕展到竹編展不一定要經過繡花展。( )
四、解決實際問題。
買1棵小圣誕樹的錢可以買4件相同的圣誕禮物。
(1)買5棵小圣誕樹的錢可以買多少件圣誕禮物。
。2)如果每棵小圣誕樹36元,每件圣誕禮物多少元?
《復習二》教案 篇4
復習內容:課外閱讀指導
復習過程:
一、出示一篇短文:
河馬的本領
森林里,大象用鼻子卷木頭,小鳥張開嘴巴快樂地歌唱,小猴子把自己倒掛在樹上,可神氣啦!只有河馬垂頭喪氣、沒精打采。
小河馬說:“我沒有卷木頭的鼻子,沒有會唱歌的嘴巴,也沒有像鉤子樣的尾巴。我到底有什么本領呢?哎,我真沒用!
駱駝來找小河馬:“小河馬,你和我一起去沙漠吧!毙『玉R想了想說:“不,沙漠里沒有水,我會受不了的!
小松鼠來找小河馬:“小河馬,你和我一起去采松果吧!毙『玉R想了想說:“不行,我太胖了,爬不了樹。”
一天,小兔要去河對面去找蘑菇,可是它沒有辦法過河。小河馬看見了說:“你坐在我的背上,我背你過河。”
小兔坐在小河馬的背上,很快到了河對岸。它高興地說:“謝謝你,小河馬,你的本領真大!毙『玉R很奇怪:“我的本領真的很大嗎?”“當然啦!”
沒過幾天,小河馬在河邊建起了一個“河馬擺渡站”。
1.短文一共有 個自然段。
2.大象的本領是 ,小鳥的本領是 ,小猴子的本領是 ,河馬的本領是 。
3、讀了這篇文章,我懂得了 。
二、指導學生自由默讀這篇短文,遇到不認識的字運用查字典的方法注音。
三、指導學生邊讀邊給短文標上自然段號,了解短文有幾個自然段。
四、指導學生仔細閱讀重點段落,劃出本段有幾句話。
五、自由默讀每一句話,讀懂這句話的主要意思。
六、指導把每一個問題讀通順,努力把意思讀懂。
七、獨立完成有關練習。
八、實物投影,難點處講評。
《復習二》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課本第112、113頁綜合練習題。
教學目標:
對乘法、除法的認識以及對混合運算的鞏固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所學知識。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教學重點:
對乘法、除法的認識以及對混合運算的鞏固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所學知識。
教學難點:
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通過回顧整理我們復習了乘除法等知識,知道了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從中發現了一些規律,這節課,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學的最好,題做的又對又快。
二、小組合作
1、生活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學知識?說給大家聽
2、同位互相說說(學生獨立完成,看誰做的又對又快)
三、交流匯報。
1、請同位互相背乘法口訣。
2、分組練習
引導學生4人一組(一名學生出題,其他學生計算,說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綜合練習。
出示第1題。引導學生先看懂圖意,再進行列式計算
出示第2題。(練一練,進行填數的練習,互相說說知道什么,要求什么。再進行填數
出示第題。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畫面,互相說說,再列式計算。并說說自己為什么這樣做
出示第4題(是一道口算題練習)或活動前線說明活動規則和要求,輪流出示表示得數的數字卡片,反復練習,達到正確、熟練的目的。
出示第5題。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畫面,互相說說,再列式計算。并說說自己為什么這樣做
四、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們表現得很好,能正確計算,還能提出數學問題,同學間能互相合作完成練習。數學是非常有趣的,只要你們細心觀察,生活中處處有你們喜歡的東西,相信你們一定能學好數學。
《復習二》教案 篇6
具體步驟
一、朗讀課文,復習回顧。
1、背誦課文《水鄉歌》,注意:蕩是上下結構的字,掌握飄、新的書寫
練習:連一連,組成新字,再組詞
巾 斤 票 竹 壯 口
衣 凡 風 自 親 羅
填上合適的詞
一( )河 一( )白帆 一( )池塘 一( )船
一( )歌曲 一( )寶石
寫出帶點字詞的反義詞。
歌兒唱著水鄉的新生活
水鄉什么多?
水鄉真是美麗極了。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水鄉有三多,( )多,( )多、( )多。描寫水鄉水多的詩句是( )。
照樣子把句子補充完整:白帆片片像云朵。
丹頂鶴的頭頂像
彎彎的月兒像
小朋友的笑臉像
2、齊讀課文《云房子》,能夠正確流利的背誦,正確區分要 耍的書寫。
區別 凈 靜 及 極 級
潔( ) 安( ) ( )時 年( ) 南( )
。 )悄悄 干( ) 來不 階( )
給句子正確的加上標點:咦 云房子變小了 云房子不見了
哇 這么多白云 我們來造云房子
沒有了 沒有了
4、齊讀課文《夕陽真美》,復習生字詞,正確背誦課文,了解沉、夕陽、傍晚的反義詞,區分:藍 蘭
練習:比一比再組詞: 客( ) 芒 ( ) 裝 ( )
容( ) 忙 ( ) 壯( )
照樣子寫句子:(笑咪咪)的太陽
天上有一個笑咪咪的太陽。
。 )的藍天
( )的陽光
二、復習《練習8》,會正確粘貼春聯。
再過幾天,就是春節了,人們歡天喜地的過年,會讓你想到哪些成語?
三、聽寫本單元詞語。
《復習二》教案 篇7
一、復習內容:數學第四冊教材P122第13、14、題,P126第11、12、13、題。
二、復習目標:通過復習,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復習過程:
(一)用一步計算解決問題。
1、從情境中了解信息。(教材P122第13、題)
2、把上面的信息和問題串連起來,再讀一讀感受一下題意。
“玩碰碰車每人每次用3元,小明用12元可以玩幾次?”
引導學生理解12元里面有幾個3元,就可以玩幾次。
3、要求學生寫出解答過程。(注意書寫格式)
4、學生討論完成:
。1)“小強有8個碗,18根筷子,一次可以給幾位客人。為什么?”
。2)教材P126第11、題。
。3)比較(1)、(2)的`異同點。
。ǘ┯脙刹接嬎憬鉀Q問題。
1、二(3)班有男生22人,女生20人,每7人坐一個小組,全班同學可以分成幾個小組?
2、有同學在公路兩邊種樹,每邊都種8棵,如果每組種4棵,需要幾個小組?
3、討論以上兩題的解題思路。
。ㄈ┙鉀Q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1、教材P122第14、題
2、A型襪子15元可買5雙,B型襪子5元可買1雙,C型襪子12元可買3雙,這三種襪子你認為哪一種襪子最便宜?(1)你是怎么知道那一種便宜?(2)如果是你購買,你會買哪一種?為什么
。ㄓ蓪W生獨立解決問題后,再各別提問,只要講出道理即可。)
(四)根據各班學生情況,可以另行補充或深或淺的應用題練習
《復習二》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重量及其單位千克和克,進一步掌握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并能比較表示重量的各數大小。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單位時間的觀念,以及時、分、秒之間的進率。
3、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角和只角的特征,能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進一步鞏固畫角、直角的方法。
教具準備:1千克鹽、教具鐘面、一副三角尺。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長度單位、重量單位和時間單位分別有哪些?(板書)
2、揭示課題。
二、千克和克的復習
1、長度單位復習。
。1)問:長度單位哪個大,哪個小?一米大概有多長?(手勢比較)1分米、1厘米呢?
(2)問:長度各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千克和克的復習。
(1)問:重量單位哪個大,哪個小?問:哪些物品大約重1千克、1克呢?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掂一掂1千克鹽和1個2分硬幣的重量。
。3)問:什么時候應用到長度單位,什么時候應用到重量單位?
三、時、分、秒的復習
1、問:時間單位有哪些?哪個大?哪個?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問:1小時內我們可以做多少事情?1分鐘內你的脈搏跳多少下?
3、出示不同的鐘面,讓學生說出所表示的時刻并記錄下來。
四、綜合練習
完成復習第9、10題。
五、角和直角的初步認識。
1、問: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2、找出下列圖形中的直角,并說明所用的方法。
3、完成復習第11題。
4、復習畫角。
(1)說說畫角的步驟。
(2)畫一個角。
(3)畫一個直角,并用符號標出來。
5、練習復習第12題。
《復習二》教案 篇9
目的:
掌握“幕、喜、寬、紫、事、蒙”六個字的書寫。
一、出示田字格中的字,齊讀要寫的字
二、指導學生觀察日字格中的范字
1、說說它們大部分是什么結構?(上下結構)
2、寫這類字要注意什么?
3、學生分析各字在格中所占比例,教師指導示范。
三、學生認真描紅、臨寫
四、對照范字檢查,看看每個字寫得是否勻稱、美觀,上下部分比例安排是否適當。
五、選出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字參加小組評選,再全班交流。
第四課時
口語交際 : 應該幫助他們
教學重點
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說一說、演一演如何幫助殘疾人,培養與人主動溝通和有禮貌地交談的能力。
目的:
1、懂得遇到有困難的殘疾人應該主動溝通、幫助。
2、能聯系生活,自擬·清境進行口語交際。
一、板書課題
問:課題中的“他們”,指的是什么人?你平時見過哪些殘疾人?
二、看圖表演
1、看左邊的圖,想象說話。
(1)圖上的小姑娘在做什么?她和盲阿姨開始怎樣見面,小姑娘怎么主動與盲阿姨溝通,在領盲阿姨過人行橫道時,她們在說著什么話。同桌合作想象說話。
(2)同桌或小組分角色表演,全班表演。
2、看右圖,想象說話。(方法同左圖)
三、搞一次助殘活動
1、想一想,你在日常生活中幫助過哪位殘疾人,怎么幫助的?
2、小記者采訪同學們的平時助殘事跡。
3、記者發布新聞,口頭報道典型助殘事跡。
四、創設情境表演
1、表演助殘活動
2、虛擬情境表演,題材可由助殘擴大到扶老攜幼,幫助傷病人員等。
《復習二》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P121第9—12;P125練習二十四第9--10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克、千克的認識,進一步形成對克、千克的正確的重量觀念。
2、通過復習圖形與變換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銳角、鈍角和直角。
3、培養生有意識地用數學語言表達生活中現象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形成對克、千克的觀念,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單位。
2.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對圖形和變換進行描述,培養生有意識地用數學語言表達生活中現象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準備: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克、千克
1、學生獨立完成第121第9、10題。
2、小組交流為什么這樣選擇?
3、投影出示P125第9題,你會連嗎?校對時追問:“為什么這樣連?”
4、對于這方面知識,你有什么竅門?
二、復習圖形與變換
1、小組活動:在小組內說說生活中哪里有銳角、鈍角和直角?
2、小組內說說你見過哪些平移、旋轉現象?
3、全班交流。你是怎樣判斷的?
4、完成書P125第10題,抽生作業投影展示。
三、綜合闖關:(主題圖)
第1關.在里填上合適的單位
第2關、在○里填上或=
(1)4千克○400克(2)6000克○6千克
(3)700克○1千克(4)3千克○2900克
(5)9克○11克(6)9千克○5千克
第3關.應用題
(1)小輝體重40千克,爸爸體重62千克,爸爸體重比小輝重多少千克?
(2)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吃了45千克,還剩多少千克?
四、總結:你對今天的表現滿意嗎?有什么收獲?你想出題問問或考考大家嗎?
五、布置作業
《復習二》教案 篇11
復習內容:
《人有兩個寶》、《升國旗》、《江南》、《我叫“神舟號”》、《練習2》
復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本組內的課文;
2、能正確地書寫本組課文中的生字詞。
復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
揭示復習內容:今天我們一起來復習第二單元,打開書看看這個單元一共有幾篇課文。
。ā度擞袃蓚寶》、《升國旗》、《江南》、《我叫“神舟號”》、《練習2》)
二、復習過程
(一)復習《人有兩個寶》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指名背誦課文,集體背誦。
3、默寫生字:個人、有用、人才、大手、工人
(二)復習《升國旗》
1、 看圖,朗讀課文。
2、 指名背誦課文。
3、 播放動畫,我們一起帶著感情背誦課文。
4、 鞏固練習:組詞
升( ) 向( ) 正( ) 中( )
。ㄈ⿵土暋督稀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你們會背了嗎?指名背誦;
3、集體背誦課文。
4、鞏固練習
。1)默寫生字詞:江西、小魚、可見、葉子
。2)音近字比較:可( ) 生( )
口( ) 升( )
(四)復習《我叫“神舟號” 》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師評點。
3、你能不看書,背背課文嗎?
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4、鞏固練習。
(1)看拼音寫詞語。
fēi lái fēi qù nǐ de bù zài cónɡ lái
( ) ( ) ( ) ( )
。2)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來——( ) 東——( ) 上——( )
。ㄎ澹⿵土暋毒毩暥
1、 復習讀讀背背。
2、 寫好左右結構的字。
3、 學會有禮貌地向別人借東西。
《復習二》教案 篇1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鞏固復習聲母。
2、能熟讀音節及音節詞。
3、能認讀已學過的生字。
二、教學重難點:
“擺一擺”及“讀讀連連”中的輕聲練習。
三、教學準備:
1、已、學過字母卡片。
2、已學過的生字卡片。
3、準備小棒、線等。
教學過程:
一、字母順序連一連。
1、用字母卡片認讀23個聲母。
2、翻到《復習四》的聲母表,讀一讀。
3、按聲母表順序連字母,看看出現了什么動物?
二、擺一擺:還能擺出什么字母?試試看。
1、書上用什么擺出什么字母?
2、你還會用什么擺出什么字母?
3、展示:如小棒和圓片可以擺b、p、d、q等。
4、啟發:還可以用橡皮泥、剪紙等方法擺出字母。
三、想一想:哪些同學的姓里有什么聲母?
1、學習小組內交流自己的姓里有什么聲母。
2、出示九個聲母:g、k、h、j、q、x、zh、ch、sh、。
做認朋友的游戲:誰的姓里有某個聲母,誰就是它的朋友。老師把本班中出現的姓分別寫在這九個聲母下面。
3、讀一讀姓。
四、讀一讀:比較音節。
1、自讀后,互讀。
2、指名讀。
3、說說每組兩個音節的異同。
4、齊讀。
五、讀讀連連。
1、自讀音節詞。
2、開“火車”讀。
3、看例子,說說為什么qi、che、同huo、che、連。
4、自己練習連線。
5、指名說說怎么連,為什么這樣連。
六、我會認。
1、師:樹上有這么多的蘋果,只有認得它們的同學才有資格摘下來。誰來摘?
2、學生做“摘蘋果”游戲。
《復習二》教案 篇13
內容簡析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復習二》第一課時。這一內容通過讀記聲母、擺聲母、想姓里聲母等教學過程來達到復習聲母之目的。
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通過活動,讓學生能熟練認讀并按順序排列23個聲母,體會學拼音的樂趣。
2、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復習聲母,使學生熟練掌握形近和音近聲母。
教學重點 熟記23個聲母。
教學難點 正確區別形近和音近聲母。
用具準備
學生準備小棒、毛線、橡皮泥等物品,一套23張聲母卡片;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聲母頭飾、歌曲光盤。
設計意圖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中的“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的要求,本節課通過玩“拼音樂園”這一活動形式,采用獎勵小紅花的手段,以 “交朋友、找朋友、想朋友”為主線進行聲母復習教學。教學過程環環相扣,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在每一環節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始終充當引導者、激勵者、參與者、服務者角色,創造出愉悅、民主的課堂氣氛。充分運用小姐合作的優勢,集組內成員的力量,利用繩子、小棒、橡皮泥、肢體等方式擺出聲母,體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教學思路,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使課堂煥發出應有的活力,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小主人,在愉快中學習掌握知識。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老師要帶你們到兒童"拼音樂園"去玩一玩,喜歡嗎?(出示“拼音樂園”課件),“拼音樂園”中有你們學過的聲母“朋友”,你們愿意和他們交朋友嗎?不過要交上這些“朋友”,你們必須得積極開動腦筋才能交上,看誰交的朋友多,你們有信心嗎?好吧,讓我們乘上自己班上的旅游專車開往兒童“ 拼音樂園”(同時播放“找朋友”歌曲),出發!同學們一邊唱著歌,一邊拍著手,還不停地晃著身子,快樂極了。
二、我會交朋友
1、師:同學們,兒童“拼音樂園”到了,請大家跟著老師隨同生動有趣的課件一起去“聲母王國”(出示“聲母王國”課件)。得意的國王說:你們要想進來,得先要準確地讀出聲母的名字(特別要區別平舌音z、c、s和翹舌音zh、ch、sh及n、l的讀法)并記住它們,方可和它們交上朋友。請大家來試試吧!
2、學生自由練習。
3、師:前后桌四位同學為一組,各組選一名組長(主持開展活動)和一名統計員(統計本組同學所得小紅花朵數)。各組同學認讀聲母時,要互讀互檢互評互糾,然后再由老師抽查每組學生認讀字母情況,先過關的小組先進入“聲母王國”,該組每人獎勵23朵小紅花。進入聲母王國后,仍以本組四位同學一組,開始接龍擺牌(每人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經組長驗收過的23張打亂順序的聲母卡片,各人先按著聲母的順序自己接龍擺牌,然后互檢并幫助糾正。每擺對一處得1朵小紅花),老師巡導驗收。
4、全班齊背。
三、我會找朋友
1、師:剛才同學們表現得很棒,咱們接著進入“聲母比拼廳”。(出示“聲母比拼廳”課件)可親的廳長一見同學們就說,據說你們23個聲母學得不錯,我想再考考大家,請同學們在比拼廳中仍按原來四人一組坐好,用你們帶來的小棒、毛線、橡皮泥等物品,配上肢體造型按書中“我會擺”那摸樣來擺一擺23個聲母(尤其要區別d、b、q、p這四個形近聲母。提示:這四個聲母可以用左、右拳頭并豎起大拇指,兩拳相對表示d、b字形,兩拳下翻表示q、p字形)看誰擺的多、擺得好。規則是這樣的:大家先在四人小組中擺一擺,然后各小組推選一至兩名擺得好的同學在投影儀上展示給全班同學看,每擺好且老師認可一個規范聲母(算是交上一個朋友),該組每人獎勵一朵小紅花。
2、各小組擺聲母,教師巡導。
3、師:剛才,老師發現了同學們都利用自己的小手及肢體,積極開動腦筋,擺出了許多規范的聲母,下面請各小組推選的代表上臺展示各自的作品。
4、同學們被一一精彩的作品贊嘆不已,自發地發出一陣陣掌聲給予肯定與鼓勵。
四、我會想朋友
1、師:同學們真有本領,交了這么多朋友,現在再給你們一次闖關,來,進入“姓中聲母屋”(出示“姓中聲母屋”課件)。屋主人攔住我們說,別急,聽我把話說明白了再進來也來得及啊,我屋里有許多姓氏中你們剛學的聲母,比如就拿我的姓來說吧,我姓杜,dù就有聲母d。你們也來找一找,看看你的姓中有哪個聲母,并與同桌交流。(如果個別姓如“安、歐”無聲母就說第一個字母)
2、書中有9個聲母(出示23個聲母課件,其中這9個聲母為紅色),也可以是其它聲母。看誰能在自己姓氏中想到它,它就是你的好朋友。(同桌商討)。
3、同桌互相討論,教師指導。
4、教師提問,請知道的同學舉手回答。如一個同學的姓名叫汪小華,就說汪小華的姓是“汪”,然后請姓汪的這位同學起來認讀(也可原來那位同學認讀)。說,我姓汪,wāng就有聲母w。說準了,每人獎勵一朵小紅花。
五、慶功小結
同學們,今天老師和你們一樣,特別開心,不僅進一步了解了聲母,還交了許多聲母朋友。下面先請各組統計員統計各組同學得的小紅花朵數(交朋友個數),全班通報表揚,并以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們。然后再給獲得較少小紅花朵數的同學一次機會,讓愿意再交朋友的同學戴上聲母頭飾,走上講臺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按23 個聲母順序),其他同學為他們當裁判,好不好?最后全班齊唱“聲母歌”,并照相留念,乘著自己的旅游專車,凱旋而歸。
附:板書設計
復習二
我會交朋友
我會找朋友
我會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