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類識字(精選11篇)
歸類識字 篇1
教學目標
一、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8個詞語。
二、了解我國8處名勝古跡及其所在地。
三、使學生了解我國歷史悠久,山河壯麗,文物古跡遍及各地;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的生字詞,使學生了解我國歷史悠久,山河壯麗文物古跡遍及各地。
教學難點
字音:瀑 陵
字形:徽 瀑 雁 陵 潭
詞義:“悠久” “山清水秀”
課時分配 兩課時
課前準備
一、教學掛圖;
二、請學生收集有關圖片;
三、讓學生預習課文,要求看圖讀準字音,想辦法記憶字形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1.直接 導入 。 我們今天學習的第一課(板書),看一看 書上為我們介紹了哪些名勝古跡。
2.整體感知。
(1).自由看圖讀詞,初步建立圖與詞的聯系。
(2).自由讀韻文,初步了解韻文內容,初步建立詞語與韻文意思上的聯系。
(3).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難讀的字詞做上記號,多讀幾遍。
二、學習新課。
1.安徽黃山。
(1).出示投影片。誰知道這是哪兒?
(2).出示詞語卡片,讀詞語,識讀生字“徽”。
(3).看圖說景:觀察圖上的山、云、石、樹,說說它們是什么樣的。
(4).(出示行政地圖)你們知道黃山在哪兒?教師貼圖于安徽省.以下內容教學步驟 基本同上。
2.杭州西湖。
(1)過渡語設計:中國古代有句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是說蘇杭和天堂一樣美。杭州最美的地方是西湖。
(2)西湖景物特點:湖面開闊,四面環山,水平如鏡,風景秀麗。畫面為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三潭映月。
(3)注意字音正音:州(翹舌音)。
3、黃果樹瀑布。
(1)我們告別了風景秀麗的西湖 ,來到我們祖國最大的瀑布之一——黃果樹瀑布,在這里我們將看到另一番壯麗景象。
(2)看圖說圖要突出壯觀的特點,注意順序,激發想象。
(3)字音:瀑 聲母是P 韻母是U。
4、桂林七星巖。
(1)“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不僅又高又險又奇,而且山中有許多奇妙無比的溶洞,其中最著名的就數七星巖。
(2)字音:巖,讀準音。
5、中國臺灣日月潭。
(1)誰知道祖國的寶島臺灣在哪兒 ?(在中國地圖上指出臺灣省的位置)在臺灣省中部的高山上,有一個美麗的湖,叫日月潭。
(2)看圖,觀察日月 潭的特點。
三、小結。
(1)看圖說出五個風景區的名稱和位置。
(2)不借助拼音準確讀出生字詞。
四、字形教學。
1.分析難字字形:徽(中間),瀑(右中下),灣(右邊),潭(右邊部件合成)。
2、運用已有經驗記憶字形:杭 、州、巖、桂、湖。
3、書寫指導與練習(難字)。
五、作業 :抄寫本節課學習的生字和生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讀詞卡
2、聽寫詞語。
二、看圖學詞識字。
1.龍門石窟。
(1)看圖說圖,注意激發情感:(位置和數量;觀察石像,贊美石像;開鑿年代。
2、西安大雁塔。
(1)生字正音:雁yan ( 不讀 an );
(2)強調修建年代(強化對“歷史悠久”一詞的印象)。
3、南京中山陵。
(1)生字正音:陵 后鼻音;
(2)“中山陵”詞義;
(3)中山陵建筑特點:規模宏偉、布局嚴整,體現民族風格。
三、小結:
1.脫離拼音準確讀出生字詞。
2.知道三處名勝古跡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區。
3.知道三處名勝古跡的所在地。
四、難字字形分析和書寫指導、練習。
雁——難(比較法) 陵(分析法)
五、學習韻文,體會感情。
1.提問:說說我們 “游覽”了那些名勝古跡,你還知道那些。
2.自由讀課文,弄清有幾句話,每句話的大概意思是什么。
3.看了上面8幅圖,你們能說說什么是“山清水秀”,什么是“歷史悠久”嗎?并解釋“來自”。
4.指導感情朗讀。通過多形式、多層次的朗讀激發情感。
六、鞏固字詞。
1.看拼音寫詞語。
2.找風景所在地游戲(詞語認讀與搭配)。
七、作業 。
抄寫生字詞。
2
教學目標
一、學會本課15個生字、14個生字。
二、初步了解漢字的構字規律。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詞義,難點是“態度”、“譏笑”的意思,區別形近字的異同。
2.進一步掌握學習形聲字的識字方法。
課時分配 兩課時
課前準備
一、生字卡、小黑板。
二、預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舊知識、導入 新課。
1.出示“下、力、朵、太、列、斗”等字卡,認讀,組詞。
2、談話,激發興趣。
剛才,我們復習了一些熟字。今天,我們用熟字加偏旁變新字的方法,來學習幾組形聲字,看誰學得快,學得好!
二、學習新內容。
1.出示第一組字詞:
下——嚇(嚇一跳)
具體指導如下:
“下”加上什么偏旁變成“嚇”?認讀。“嚇”的那一部分表示字音,那一部分表示字義?看“嚇”的字形和后邊的詞語,想一想:“嚇”是什么意思?它可以組些什么詞?誰能用“嚇一跳”做一個動作并說一句話?
2.出示第四組字詞:
力——歷(日歷)
通過讀音節、分析字形、讀后邊的詞,讓學生了解“力”與“歷”的異同。
歷:日歷 、掛歷、臺歷、歷史......
3、復習前兩組字詞,總結學習方法。
4、自學左邊的第二、三、五、六、七組字詞。
要求:(1)分四人小組學習。
(2)用剛才集中學習的識字方法讀準字音,認識字形,理解字義、詞義。
(3)難懂 的字詞做上記號。
三、鞏固。
1.讀生字詞 。
2.開火車讀字卡,看誰讀的快,讀的準。
3.指導書寫:重點指導 裂 上下結構的字要寫的勻稱;
蝌 左中右結構的字要寫得緊湊。
四、作業
讀讀寫寫左邊8個生字和7個生詞。
第 二課時
一、復習。
出示小黑板,認讀 上節課學習的生字并組詞。
二、繼續學習。
1.出示:丁——頂(山頂)
“丁”加什么變成什么字?反復認讀,讀準字音。
用“頂”字組詞,看誰組的多。
頂:山頂、頭頂、頂峰、屋頂。
2、出示:幾——譏(譏笑)
“幾”加上什么變成什么新字?它們的讀音有什么不同?注意正音。“譏”可以組成什么詞?“譏笑”是什么意思?口頭造句。
“譏”由幾部分組成?那部分表讀音,那部分表字義?
3、復習以上兩組生字詞。
4、學生自學右邊的其他各組生字詞,要求使用以上 學習方法。
5、集中檢查。
(1)認讀生字詞。
(2)用“披衣服、梅花”口頭造句。
6、小結
(1)今天,我們是用什么方法識字的?
(2)這些生字有什么特點?
(3)左邊的生字詞與右邊的生字詞右什么不同?
三、鞏固。
1、讀課文,認讀生字卡片。
2、拍手唱歌謠。
四、作業 。
1、課后作業 第一題,要求學生看拼音讀字詞,要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反復讀,要讀準字音。
2、第2題要先讓學生仔細比較一下每組的形音義有什么異同,再組詞。
3、第3題:先讓學生讀一讀句子。
注意“態度”、“披著”、“躲雨”、“臺歷”、“梅花”等詞在句子中的作用。
3
教學目標
一、學會本課13個生字、10個生詞。
二、理解韻文的意思。
三、進一步掌握形聲字的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掌握生字詞。
難點:“驚訝”“規律性”等詞的意思。
課時分配 兩課時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上節課,我們又學習了一些形聲字。誰還記得上學期學的講形聲字的那手順口溜?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3也是按形聲字歸類的。
二、整體感知。
1.借助拼音把課文從頭到尾自由讀一遍,難讀的請做上記號,多讀幾遍。
2.指名讀。
3.糾正字音。
沾濕( 翹舌音) 笆(輕聲) 逢(后鼻韻母)
三、學習生字新詞。
1、指導學習。 注——柱(柱子)
(1)復習“注”,先指讀翹舌音正再說說“注”地形旁、聲旁及字義是什么。最后指名說為什么“注”是三點水旁。
(2)學習生字“柱”,先說說它的偏旁是什么,再看看它的讀音跟“注”相比有沒有變化,讀準字音。讀讀詞語,想想:柱子一般是用什么做成的?最后說說為什么“柱”的形旁是木字旁。
(3)讀“注——柱(柱子)”。著兩字的聲旁和形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為什么會不同?這和字有什么關系?(字義有關)
(4)說說我們剛才是怎樣學習指一組 形聲字的。
2、運用上組學習的方法,學生自學書中的左邊幾組形聲字,教師巡視,個別輔導。同學之間可以討論。
3、檢查 自學效果,重點指導難懂的詞語。
“漫過”一般指水多了,淹沒了。理解形旁。齊讀“漫過”
“茂密”形容什么多?你見過茂密的熟練嗎?
“沾濕”讀準翹舌音。理解詞義(什么情況下東西會被沾濕?)
四、學習韻文。
1.讀一讀,想一想。
2.水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怎樣學習形聲字?
五、指導書寫,重點指導下面幾個字:
漫 右邊筆畫多,在書寫時散步粉要寫緊湊,和左邊的三點水寫的一樣長。
密 書寫時要注意個部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中間“必”的左右兩點分別在橫中線上,“山”的中間一豎寫在下半格的豎中線上。三部分要寫緊湊。
六、作業 。
1.寫生字。
2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指名認讀左邊的生字后聽寫生字。
2、說說你是怎樣記住形聲字的。(聯系具體的字來講)
二、繼續學習生字。
1.學生自學生字詞。
2.出示卡片,檢查讀音。讀準“笆”(輕聲)、“逢”(后鼻音)。
3.和熟字比較讀音。
4、學習字形和字義。
根據形聲字的特點,形旁多表義記憶字義。
桿(槍桿)讓學生拿出自己的筆,指出那部分是筆桿。筆桿大多是用什么做成的?為什么要用木子旁?
笆(籬笆)教師適當講講:籬笆是用竹子或樹枝等編成的簡單的圍墻,一般環繞在房屋、場地等的周圍。(簡筆畫)
逢(相逢)“逢”字怎么記?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相逢”?
訝(驚訝)“訝”字怎么記?什么意思?
三、復習鞏固。
1.把課文從頭到尾齊讀一遍。
2.今天我們 學習了那些新的詞語/
3.學會了那些生字呢?你記住了這些 生字嗎?
四、指導書寫(重點指導)。
籬:下半部“離”筆畫較多,但不能占田字格中太多的位置,同時也不能寫得太大。上半部分不能超過住字頭,下半部分和竹子頭一樣寬。
五、作業 。
練習書寫生字。
完成練習二。
歸類識字 篇2
教學目的
1.通過學詞學句,懂得勞動與收獲和享受的關系,教育學生熱愛勞動,積極主動地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
2.要求學生學會7個詞語,11個生字;能借助漢語拼音讀懂句子的意思。
教學重點
1.學會7個詞語,11個生字,做到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詞語意思。
2.通過讀理解兒歌的意思。
教學難點
生字“柴”、“摘”是翹舌音,學生不易讀準,“摘”“挖”學生不易寫對。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談話:今天我們學習歸類識字第2課。
二、學習新課
1.讓學生觀察這課是由幾部分內容組成的。(這課是由兩部分內容組成的。第一部分內容是看圖歸類識字,第二部分內容是短文。)
2.提示預習方法。①先看看圖上畫的是誰,他在干什么;②再看看下面的詞語借助漢語拼音把生字的音讀準;③結合畫面理解詞語的意思;④想想用什么方法記憶生字;⑤最后讀一讀短文。
3.檢查預習情況。(先指名讀詞語,再指名讀短文。)
4.學習本課生字,發散學生思維用多種方法記憶生字。
(1)讀生字卡片。
(2)師生共同學習重點字和難字。
“挖”字左邊是個提手旁,右邊上邊是個穴寶蓋,下邊是橫折彎鉤。
“柴”字上邊是“此”,下邊是“木”,強調“柴”字的讀音,看圖理解“擔柴”的意思。
“拌”字左邊是個提手旁,右邊是:個“半”字。“藥”字上邊是個草字頭,下邊是個“約”字。拌農藥:是指粉狀農藥,使用之前得在農藥中加入幾倍的水或溶劑進行攪拌,使之稀釋,濃度變小。
“摘”字用順口溜的方法記憶,“摘”字左邊是個提手旁,右邊是一點一橫長,點撇在下方,大口把嘴張,古字里面藏。強調“摘”字的發音。
其它生字讓學生自己說說是用什么方法學會的。
(3)讀詞語卡片然后提問:①我們今天學習的這11個生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字形的?(有的是熟字加偏旁;有的是換偏旁;還有的是用順口溜記憶的。)②指帶有提手旁的字問: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點?為什么這些字帶有提手旁?(挖、挑、擔、擠、拌、搭、摘這些字都帶有提手旁,而且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是表示動作的詞語,因為勞動離不開手,所以是提手旁的字。)③今天我們學習的這七個詞語有什么特點?(這七個詞語代表了七種勞動,多指農活兒。)
5.學習短文。
(1)自由讀,借助漢語拼音要讀正確。
(2)指名讀,檢查效果,發現問題給予訂正。
(3)提出問題思考,理解句子的意思。①農民天天勞動有什么收獲?工人天天勞動有什么收獲?②幸福的生活是怎么來的?③小學生的勞動是什么?我們怎樣做就會有收獲?
三、鞏固練習
1.讀書。
2.讀詞語卡片。
第二節
一、談話:第一課時我們學會了第2課的詞語和短文,這節課我們要學寫這些字,把字寫規范,寫好,同時我們還要完成課后作業 。
二、指導寫字
1.讀98頁田字格里的生字。
2.看看這11個生字有什么規律。(一類是左右結構的字,一類是上下結構的字。)
3.觀察左右結構字的特點。(左窄右寬)
4.觀察上下結構字的特點。(“柴、架”這兩個字上下大小差不多,“藥”字是上小底大。)
三、鞏固練習
1.讀一讀,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挑(挑水) 坑(挖坑) 藥(藥材) 擠(擠車)
桃(桃花) 杭(杭州) 約(隱隱約約)
拌(拌農藥) 柴(木柴) 塔(白塔)
架(瓜架) 搭(搭瓜架)
2.讀讀下面的詞,說說表示動作的詞是什么部首,再用線把能搭配的詞連起來。
3.讀課文
歸類識字 篇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5個獨體字和由這5個獨體字帶出的10個合體字;借助拼音讀懂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2.了解“女”、“舌”、“舟”做左偏旁時筆畫的變化,并寫好帶有這些偏旁的字。
【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是:看圖學獨體字,再學由獨體字帶出的合體字。難點是:在由獨體字帶出的合體字中,有的獨體字在合體字中有表義的作用,有的則起表音的作用。
【教具準備】
1.本課的生字卡片。2.教學掛圖5篇。3.小黑板一塊。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指導看圖,學習5個獨體字。
1.出示5幅教學掛圖,拿出5個生字卡片(“女”、“舌”、“爪”、“巾”、“舟”)。
2.讓學生上黑板將5個生字卡片分別粘貼在五幅掛圖下。
3.齊讀這5個生字,注意讀準字音。(鼻音和翅舌音要反復讀)
4.指導書寫這5個生字。“女”第一筆是橫,“爪”字第三筆是豎,“舟”第四筆橫穿過第三筆橫折鉤。學生書空練習,直到能夠寫為止。
5.請幾位小朋友上講臺;根據這5個生字的注音在黑板上默寫這5個生字,注意每一筆都要寫準確。
(二)學習由“女”帶出的合體字“妹”、“娘”。
2.注意獨體字“女”和“女”作合體字“妹”、“娘”左偏旁筆畫的變化。(“女”第三筆橫變成提,不出頭,就是不從第二筆撇上穿過。)
3.練習書寫獨體字“女”和左偏旁“女”。
4.借助拼音正確地朗讀書上的兩個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老師不作詳細講解。
5.用“妹妹”,“大娘”這兩個詞語各說一句話,要求和課本上的不重復。(個別回答)
(三)學習由“舌”帶出的合體字“甜”、“亂”。
2.注意獨體字“舌”和“舌”作合體字“甜”、“亂”左偏旁筆畫的變化。(“舌”第二筆橫要寫得短些,使“舌”字窄一些,約占全字的1/2。)
3.練習書寫獨體字“舌”和左偏旁“舌”。
4.借助拼音正確地朗讀書上的兩個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老師不作詳細講解。
5.用“甜瓜”、“亂動”這兩個詞語各說一句話,要求和課本上的不重復。(個別回答)
(四)總結談話。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5個獨體字和由“女”、“舌”這兩個獨體字帶出的合體字“妹”、“娘”、“甜”、“亂”,請同學們回去后將這9個生字各寫三遍,注意獨體字和獨體字作偏旁筆畫的不同。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上節課學習的9個生字卡片。
2.默寫生字。
女 妹 娘 舌 甜 亂
(二)學習由“爪”帶出的合體字“抓”、“采”。
1.看拼音讀生字詞。
2.注意獨體字“爪”在合體字“抓”和“采”中寫法的不同。(爪,是“抓”字的右半邊,起表音作用。“爪”在“采”字中變成“爫”,在字的上半部分,這個部首的名稱是“爪字頭”,起表義作用。)
3.練習書寫“抓”和“采”字。
4.借助拼音正確地朗讀書上的兩個句子,理解句意。
5.用“抓”和“采”分別組別(口頭用“開火車”的方法組詞,前面一個同學說過的詞語,后面一個同學不要重復。)
6.用“抓住”、“采樹種”各寫一句話。同座位的同學可互相交流。
(三)學習由“巾”帶出的合體字“布”、“帶”。
1.用教師帶領大家學習“抓”和“采”的方法自己學習。
2.交流學習效果。(同應讀生字詞:布 花布 帶 彩帶)
3.老師檢查、出示生字卡片和小黑板抽讀。(生字卡片正面為生字,反面為詞語。小黑板上抄寫的是兩個句子。)
4.老師小結。表揚同學們自學得很好。強調一下“巾”在“布”和“帶”中的位置。指導同學練習書寫。
(四)學習由“舟”帶出的合體字“船”、“艦”。
1.同學們自己讀獨體字“舟”和合體字“船”、“艦”及由它們組成的詞句。
2.老師抽讀,然后同學們齊聲朗讀。
3.讓同學們說出“舟”和作合體字左偏旁時在寫法上有什么區別。(“舟”作左偏旁時,第四筆橫不出頭,就是不穿過第三筆橫折鉤。)
4.請兩位同學上來分別寫一寫獨體字“舟”和左偏旁“舟”。(學生書寫后,師生共同評議。)
(五)總結復習。
1.抽讀生字卡片。
2.分小節讓學生朗讀。
3.總結談話。(學習的15個生字之間的聯系——獨體字帶出合體字)
(六)布置作業
(有條件的可在學校內完成)
1.課后練習第1題,做在作業 本上。
2.課后練習第2題在書上畫出后,將連好的句子抄寫一遍。抄寫在家庭作業 本上,下節課檢查。
(周寶根)
歸類識字 篇4
(一)
師:(學生個人讀、同桌輪讀后)老師想請幾位同學來朗讀課文中的句子,看看同學們是不是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誰愿意讀呢?(指名)
(生自主選擇句子朗讀。)
師:請小評委來點評一下,剛才這些同學讀得怎么樣?
生1:志勇同學把“色”字讀成翹舌音,請他改正。(志勇:我來改正……)
生2:……
生3:我覺得“請你把窗戶打開”這一句要讀得有禮貌些。
師:你能告訴大家,為什么這樣認為嗎?
生3:因為要請人家把窗戶打開,就得客氣點。
師:真是個懂禮貌的孩子!你能有禮貌地把這句話讀一讀嗎?
生3:能!(非常有禮貌地讀“請你把窗戶打開。”)
師:讀得好!請大家也像她這樣讀讀這一句話。(生讀)
師:講禮貌的孩子人人都喜歡。請同學們模仿這個句式,用上“請”字說一句話。
生:請你把書遞過來。(領讀)
生:請他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吧!(領讀)
生:……
(二)
師:除了課本上寫的詞語和句子,你還能給生字組詞并造句嗎?
生:我給“顏”字組詞、造句,“顏,五顏六色,我有一盒五顏六色的顏料。”
師:(板書“五顏六色”)這個詞語說得好!請大家把這個詞讀一讀。(生讀)
師:還有哪些東西也是“五顏六色”的?
生:彩虹、花燈。
生:書包、衣服。
生:花、超市里的東西。
生:……
師:說得好!請用上“五顏六色”說一句話。
生:公園里的花五顏六色,美麗極了!
師:這個句子說得好,請領讀。(生領讀)
生:陰雨天過后,天空中出現了一條五顏六色的彩虹。
師:“雷雨過后”常出現彩虹,應該把“陰雨天過后”改成“雷雨過后”,這樣你說的句子就十分精彩了!請你改一改。
生:雷雨過后,天空中出現了一條五顏六色的彩虹。
[執教者闡述]教例一把評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不僅使學生學會傾聽,而且使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提高辨析、表達能力,真正實現“把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在此過程中,我相機點撥引導,讓學生評、讀、仿例造句,在評評、讀讀、說說中積累語言,提高感悟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教例二不拘泥于教科書上的內容,而是留足時間讓學生組詞造句,讀讀精彩詞句,充分體現了“豐富語言的積累”這一語文教學目的。在學生說出“五顏六色” 一詞后,我并不滿足于此,而是讓學生說說“哪些東西也是五顏六色”的,并用“五顏六色”造句,拓寬了學生說話的面。
歸類識字 篇5
【教材分析】
本文選自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五組,本課內容是由五條關于團結合作的諺語組成的。這幾條諺語庸俗易懂,給人的啟示也很深刻,都可以作為我們的座右銘,用來時時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識記10個生字是本課的重點,對5條諺語的理解是本文的難點。中國的漢子擅長意象思維,每一個文字就好像一幅圖畫,一處風景,構造獨特而意涵豐韻。因此本節課我主張把漢字當作一種意象來把握,在意象中學習漢字,通過識字培養學生的意象思維。本課的識字教學就是在這方面所作的嘗試。通過一年的學習,在識字方面,學生已經能夠比較熟練地根據拼音讀準字音,也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如:加偏旁、去偏旁、猜字謎等。因此,在教學時可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性,讓他們來做小老師落實生字的音、形,溫故而知新。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10個漢字,會寫8個。正確、流利地朗讀諺語。初步體會諺語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運用學習過的方法自主識字,借助意象識字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意象思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結合字形理解和識記生字的興趣,培養學生積累諺語的興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實驗用的一把筷子
【教學過程】
一、借助“多”字,學習諺語
(一)引出“多”字,揭示課題
小朋友們坐得真精神,看你們的眼神我就知道我們班的孩子一定都很聰明!老師寫一個漢字,考考大家,看你們能不能認識這個字。板書甲骨文“多”字。
在古代,甲骨文中的“多”字就是這么寫的。古人把漢字造好后,在使用中又不斷地修改完善。比如,這個“多”字就經歷了這樣一些字形的演變。(播放“多”字的字形演變)才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每一個漢字都有自己的歷史,自己的故事,自己的道理。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識字5》就處處講到這個“多”字。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自由讀五條諺語,一邊讀,一邊用筆圈出生字,遇到不認識的,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同桌換著讀,互相糾正讀錯得字音。指名讀給大家聽,師生共評。
出示容易讀錯的字“搓”,搓搓小手做動作,出示“搓繩”讀詞做動作。出示“謀”“柴”提醒大家注意。生讀。
你能給“柴”組組詞嗎?
小朋友們將生字寶寶都準準確了,能完整地讀好這五條諺語嗎?生齊讀。
二、借助圖畫,理解含義
(一)圖意結合,識字寫字
1、老師剛才介紹大家讀這五條諺語時,說這幾條諺語都說到一個“多”字,你們發現了嗎?(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
(大屏幕出示圖片)結合圖片說說這條諺語是什么意思?大家看,柴多,火焰就燃燒得更旺,這就是——(齊讀):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
2、還有哪條諺語說到了“多”?(樹多成林不怕風,線多搓繩挑千斤)再看,(大屏幕出現圖片)很多的樹木連成一片,就成了茂密的樹林,這樣就不怕狂風暴雨了,這就是——樹多成林不怕風。
繼續看,(大屏幕出示圖片)將線搓成繩子,就能夠挑很重的東西,這就是——(線多搓繩挑千斤)
3、出示“挑千金”在這里怎么讀?挑字還可以讀什么?這是一個多音字。在這里是第一聲,請大家一起讀一讀。
“挑”和“斤”是我們今天要學會寫的生字,說說你想怎么記這兩個字?(學生用換偏旁的方法來識記“挑”,大屏幕出示:跳、姚、逃、桃)
出示甲骨文“斤”,大家看看像什么?(斧頭砍東西)古時候的“斤”就是砍木頭的意思,后來才變成表示重量的單位。這樣一說,記住“斤”這個字了吧?
4、跟著老師在田字格里寫寫這兩個字。師范寫,生書空。
(二)體驗實踐,識字寫字
1、小朋友們真會發現,第二條和第四條諺語說到四“多”。這其實告訴我們人多——計謀廣。人多——力量大。其余三條諺語沒有用到“多”字,就與“多”沒有關系嗎?
出示: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這里說明的是什么多?沒有“多”字呀,哪個地方表示筷子“多”?(一把)
2、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真是這樣嗎?(生折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實驗證明,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
3、“根”“容易折”四個字怎么記呢?(換一換、加一加等方法)
出示“折”字的演變過程。學生自己在田字格里描紅。
4、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雖然沒有多字,但也和“多”字有關。像這樣的句子,還有嗎?
出示:“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以及相關圖片。這里講的是什么多?“一花獨放”說的是花多嗎?(說的是花少)可以用“獨”字組詞嗎?師范寫,生書寫。
(三)揭示諺語含義
五條諺語,我們讀了四條,都與“多”有關,知道了人多計謀多,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但是是不是只要數量多就一定有力量呢?還需要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一條諺語——人心齊泰山移。你們讀懂了嗎?這樣說來,人多力量大,還需要添上一句——(板書:團結)合起來說成一句話,就是——人多團結力量大!
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五條諺語要講的道理。小朋友們,能理解這其中的道理,很好!讓我們自己獎勵自己吧!(學生鼓掌)
三、深入鞏固、智慧延伸
(一)識記生字
生字在句子中,大家都會認了,老師單獨把生字拿出來,你還認識嗎?看,生字寶寶排隊迎接我們來了,來,我們叫叫他們的名字吧!(課件出示生字)
(二)猜字謎
小朋友們認得真準!老師這里還有幾個字謎,你們也能猜得準嗎?
(課件出示)三點水,草字頭,兩個小人打滴溜。(滿)
一條蟲,一只狗,肩并肩走一走。(獨)
(三)認讀詞語
看哪,詞語小火車也來了,我們開火車讀讀這些詞語,看哪列小火車開得又快又好!
出示:移動、計謀、火柴、火焰、容易、折斷、斤兩、單獨、搓繩
(四)智慧延伸
諺語以簡潔短小、意義深刻收到大家的喜愛。諺語的種類可多了,比如生活諺語、氣象諺語等。
出示:氣象諺語——朝霞不出名,晚霞行千里
螞蟻搬家蛇過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生活諺語——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勞動是棵樹,根苦果子甜
勵志諺語——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
其實諺語還有很多呢,小朋友,要了解更多的諺語,你有什么好辦法嗎?(問父母、上網查、看書找……)
你們的辦法真好,這真是“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呀!小朋友下課后,可以用大家說的這些辦法去搜集諺語,抄寫到積累本上!
板書設計:
識字5
人“多”團結力量大
歸類識字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懂、貌”等待14個生字。會寫“洗、認”等6個字。
2、初步感受語言的韻律美。
3、有尊重長輩、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動。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流利朗讀課文。
體會文中所蘊含的孝敬長輩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談話導入
1、誰會背誦《三字經》?
2、你們發現《三字經》有什么特點嗎?
3、小結:每小句都是三個字,讀起來瑯瑯上口。
4、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課文,格式和《三字經》相仿。
1、個別展示。
2、同桌討論后集體交流。
二、朗讀感悟
1、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告訴了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長輩,請大家讀讀課文,看看能讀懂哪些地方,不懂的地方和同桌討論。
2、領讀課文,重點領讀“懂禮貌、即改正”等容易讀錯的句子。
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⑴ 同桌合作讀。
⑵ 開火車朗讀。
⑶ 談談自己讀完課文后的感受。
三、學習生字
1、課件出示生字。
2、誰有好辦法幫大家記住生字?
3、游戲:找朋友:
學生給生字口頭組詞,老師將學生組的詞迅速打出,顯示在大屏幕上,學生認讀,拓展識字。
4、課件出示課后“我會讀”中的詞語。
1、自由朗讀,不會的字請教好朋友。
2、說一說自己記生字的辦法,愿意說哪個就說哪個。
3、小老師領讀。
4、開火車鞏固生字。
5、認讀詞語。
6、仿照這種形式,從課文中選出幾個自己喜歡的詞語各組兩個詞語。
7、自由組合學習小組互相讀詞語。
四、拓展閱讀
1、學完了生字,誰愿意給大家表演朗讀課文?
2、出示生字卡片。
3、適時講解。
1、個別朗讀課文。
2、同桌合作朗讀補充閱讀,要讀準字 音。
3、認讀卡片。
4、展示朗讀。
5、談感受。
五、結束新課 布置作業:
1、熟讀兩篇文章,試著背誦。
2、把課后生字在電腦上打三遍,并口頭組詞。(沒電腦的讀三遍。)
3、每天幫父母做一件事,做好記錄。
歸類識字 篇7
1.學會13個生字和9個帶生字的詞語。
2.能借助漢語拼音讀懂短文的意思。
3.通過學詞學句,教育學生喜愛體育運動,堅持體育鍛煉,并初步認識鍛煉身體的目的。
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是在看圖、讀懂詞語的基礎上使學生學會13個生字,正確掌握生字的音、形、義,并通過短文理解鍛煉身體的目的。教學的難點是幫助學生理解不熟悉的體育項目,例如“帆板”等。
教學思路:
本課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看圖歸類識字,有9幅圖、9個詞、13個生字。第二部分是短文,共兩個句子。第三部分是課后作業 和要求掌握的生字。
教學第一部分,首先要指導學生認真看圖,認識圖的內容,知道每幅圖上畫的什么人,正在干什么,從而認識9種體育項目。接著,引導學生借助拼音讀準9個詞語的字音,并理解每個詞語所代表的是怎樣的體育項目。然后,指導學生學習生字,讀準字音,分析字形,理解字義,并指導書寫。
教學第二部分短文時,要指導學生借助拼音多讀,讀熟,啟發學生理解短文的意思。要使學生知道短文的第一句話講的是怎樣做(要熱愛體育,堅持鍛煉),第二句話講的是為什么要這樣做(鍛煉身體的目的是“明天為祖國出力”)。
教學第三部分課后作業 時,第1題可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喜歡什么體育項目,每天是怎樣堅持鍛煉的。還可以讓學生說說鍛煉身體的好處,提高對參加體育運動的認識。第2題組詞練習,每個字組兩個詞,可以組成書上出現的詞語,也可以組成學生已掌握的詞語。口頭組詞時可以多說幾個,落實填空只要求兩個詞。
說話練習,主要是練習回答問題,目的是訓練學生連貫敘述的能力。教學時,要啟發學生回顧本課所學的知識,教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運動,自覺鍛煉身體。進行練習時,可先讓學生復習短文,明確為什么要鍛煉身體,然后讓學生回答問題,練習說話,最后把回答的問題連起來說一段話。
教學資料:
體操:體,身體;操,操練。“體操”是體育運動項目,包括徒手體操和器械體操兩大類。本課插圖,畫的是徒手體操。
游泳:平常是指人或動物在水里游動。本課講的是體育項目,是指人在水里用各種不同的姿勢劃水前進,主要有蛙泳、蝶泳、自由泳等。
足球:足,腳。“足球”是指足球運動使用的球,足球主要是用腳踢。球場較大,長方形,比賽時每隊上場十一人,一人守門。除守門員外,其他隊員不得用手或臂觸球。把球射進對方球門算得分,得分多的獲勝。
排球:排球運動使用的球,用牛皮或人造革做殼,橡膠做膽,大小和足球相似。排球運動是體育項目之一,球場長方形,中間隔有高網,比賽雙方(每方六人)各占球場的一方,用手把球從網上空打來打去。
乒乓球:乒乓,象聲詞。“乒乓球”是指乒乓球運動使用的球,用賽璐珞制成,直徑約有4厘米。乒乓球運動,在球臺中央支著球網,雙方分別站在球臺兩邊,用球拍把球打來打去。有單打和雙打兩種。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言。
這節課,我們學習歸類識字(三)的第1課,一共要學習13個生字,9個詞語和1個短文。學習生字時,要理解詞語的意思,知道每項體育運動是什么。學完生字和詞語之后,還要讀懂一段話,明確參加體育運動的目的。
二、看圖讀詞語。
指導學生借助拼音讀準9個詞語的字音。“操、足”是平舌音,不要讀成翹舌音;“術、重”是翹舌音,不要讀成平舌音。“帆、板”是前鼻音,“重、泳、冰、乒、乓”是后鼻音,要注意讀準。“帆”讀第一聲,不要讀成第二聲。
在熟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理解詞義。這9種體育運動項目,學生大多數都見過,可讓學生聯系實際說說自己見過的體育項目的活動情景。學生對“帆板”不熟悉,教師可向學生作些介紹。
三、學習前6個生字。
在學生讀準字音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分析字形,理解字義。
體:左邊是單人旁,右邊是“本”(木字加一橫)。
操:左邊是提手旁,右邊上面是三個口;下面是“木”。最后一筆是捺,不是點。
筆是點,不要多寫一撇。
在分析每個字的字形時,引導學生適當擴展詞語,加深對字義的理解。如,體:體育、身體、集體。操:早操、保健操、間操。武:文武、武器、武裝。舉:舉手、舉旗、選舉。重:重量、沉重、輕重。泳:蛙泳、泳裝。
四、寫字指導。
“體、操、泳”,注意左窄右寬。“武”,注意第七筆“斜鉤”的長短和角度。“舉”,注意“點、點、撇”三筆的位置和距離。“重”,注意橫畫的長短和密度,不能把整個字寫得過高。
第二課時
一、學習后7個生字。
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分析字形,理解字義。
帆:左邊是“巾”,右邊是“幾”中加一點。
板:左邊是木字旁,右邊是“反”。
乒:右下沒有點。
乓:左下沒有撇。
在分析每個字的字形時,可引導學生適當擴展詞語,加深對字義的理解。如,帆:帆布、帆船、船帆。板:木板、黑板、菜板、鐵板。滑:光滑、滑雪、滑梯。球:籃球、鉛球、氣球、地球。排:排隊、站排、排頭。
二、閱讀短文,理解意思。
指導學生多讀,借助拼音讀正確,幫助學生理解短文的意思。可提出下面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
1.短文共有幾句話?(兩句)(一句一句地讀出來)
2.第一句講的是什么意思?(對待體育運動的態度:要喜愛它,要堅持鍛煉)
3.第二句講的是什么意思?(練好身體的目的是明天為祖國出力)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指出每天都要堅持鍛煉身體,只有練好身體,才能完成學習任務,將來更好地參加祖國的建設。
三、寫字指導。
“帆”,注意左邊的“凡”字不能寫得太寬。“板”,第五筆短撇要平一點,第六筆長撇要立起來一些。“滑”,注意第六筆橫折,是一筆,不要寫成橫、豎兩筆,第九筆是豎,不要寫成撇。“球”,注意第四筆提的尖不要寫長了。“排”,注意右邊六個短橫的安排。“乒”,注意最后一筆撇的位置。“乓”,注意最后一筆點的位置。
第三課時
一、復習。
讀帶生字的詞語。
聽寫詞語。
朗讀短文,檢查理解程度。
二、組詞練習(課后練習題第2題)。
三、說話練習。
先讓學生根據說話內容自己練習說一說。然后指名說,師生共同評論,強調說完整句子,用詞準確,認識正確,語言連貫。
(錢芹書)
歸類識字 篇8
陜西 羅茂榮
------------------------------------------------------------
教學目標
1.借助插圖和拼音學會14個生字,8個詞語。
2.通過看圖和讀兒歌,初步認識8種樹木,了解這些樹木的特點。
3.通過字形分析,初步掌握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規律,并培養學生運用這個規律自主識字的能力。
4.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認識8種樹木。
教學難點
掌握漢字規律,了解形聲字特點,培養識字能力。
教學準備
植物園圖片若干,本課8種樹木的教學掛圖及樹葉標本,生字卡片和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啟發談話:“同學們去過北京植物園嗎?前幾天,老師去北京學習,參觀了北京植物園。帶回了幾張照片,請同學們玩賞。”
2圖片顯示:茫茫林海,樹木叢生。
3描述畫面:“這里是北京植物園,在這里生長著各個地域的不同樹木:有北方的云松、塔柏、大葉楊;有南方的樟樹、榕樹、椰子樹;有法國梧桐;有日本櫻花……應有盡有、數不勝數。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塊認識幾種樹木,好嗎?”
二、看圖識字,認識樹名
1看圖讀拼音,讀準字音,記住樹名。
2分別出示8種樹木的圖片,請學生逐一說出每種樹木的名稱。
3抽讀生字卡片,組詞識記樹名。
三、分析字形,把握特點
1板書生字,觀察字形。
2區別異同,把握特點。
四、自主探究,掌握規律
1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三個問題。
①為什么這些字都是木字旁?
②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形?
③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的讀音?
2小結:總結形聲字的特點和識記規律。
五、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利用形聲字規律記憶字形。(同桌合作)
2觀察課后生字表或課后練習,想一想:這些字在書寫時應該注意哪幾點?(小組討論)
3小結。
4重點指導“楊、榕、棉”的書寫。
5獨立完成課后練習2前8個字的寫字練習。
六、復習鞏固,嘗試運用
1分組讀詞語。
2做游戲:找朋友。(把詞語卡片貼在相應的掛圖下面)
3運用形聲字規律自學生字“椿、柚”。
七、課堂小結,環保教育
1小組討論:樹木的作用。
2總結談話。
3贈送格言:愛護樹木,從我做起,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指名認讀上節所學的生字和詞語。
2出示樹木圖片,請學生口述樹名,其他學生書空寫詞語。
二、讀兒歌,學生字
1輕聲自由地讀兒歌,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用筆圈出本課要學會的生字,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請個別學生試讀兒歌,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學習生字“壯、裝、掌、像、季、披”。
①讀準字音。重點指導“壯、裝、披”。
②認清字形。鼓勵學生自己想辦法識記字形,如:利用“壯”記“裝”,利用歌訣“掌中有一口,小心蓋住不松手”記“掌”等。
③理解字義。聯系兒歌及相關插圖理解“壯”,借助手勢動作理解“掌、裝、披”,聯系生活實際,口語組詞理解“像、季”。
④指導書寫。強調:上下結構的字“裝、掌、季”不要寫得太長,左右結構的字“壯、像、披”不要寫得太寬。
⑤獨立完成課練習2的寫字練習。
三、再讀兒歌,了解樹木的不同特點
1熟讀兒歌。
2討論:兒歌所介紹的幾種樹木都是什么樣子?結合相關插圖和樹木標本說說每種樹的特點。
3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還認識哪些樹木?他們的外形或樹葉有什么特點?
四、再讀兒歌,體會感情
五、看圖作畫,抒發感受
1談話激發作畫興趣。
2學生自由畫畫,要求寫上樹名,注明作者。
3評畫。(以鼓勵為主,培養興趣。)
六、鞏固練習
1復習生字、詞語。
2背誦兒歌。
3口語交際訓練。每個人把自己比作一種樹木向大家介紹自己。
擴展性實踐
1辦畫展,讓學生把自己的畫作配上一點文字,在班上展出。
2組織郊游。帶學生去郊外認識一些課文中沒有介紹的樹木,以豐富知識,擴大視野。
------------------------------------------------------------
歸類識字 篇9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由五條關于團結協作的諺語組成。諺語是我們中華民族語言寶庫中的'一顆瑰寶,很多諺語都給人以深刻的啟示。諺語大都通俗易懂,簡單易記。本課中出現的五條諺語內容淺顯易懂,對于當今的獨生子女來說,有著很深的教育意義。
教學目標:
1、 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諺語。
3、 培養學生積累諺語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
教學難點:
理解諺語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題
(拿出一根小木棒)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么?你能把它折斷嗎?(學生來折)
(拿出一把小木棒)現在,你再試試,(學生來折,多找幾個學生來試)你們知道為什么折不斷嗎?這就叫——團結起來力量大。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組關于團結協作的諺語,同學們打開書,翻到識字五。
二、整體感知,讀準字音。
1、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大聲、準確
2、檢查朗讀
3、齊讀。
4、理解諺語意思
(1)通過朗讀,你從中發現了什么?
(2)自讀思考,視理解情況可以組織學生分組討論。
(3)選擇自己喜歡的諺語,讀給大家聽,并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三、趣味識字
1、同桌之間讀諺語,認生字,互相交流識字方法。
2、班內交流。
例如:搓:做動作理解字義。猜謎語識記字形。
斤、近、折:比較識記。
3、開火車檢查識字情況。
四、識字、指導寫字
1、小組內學生字,交流記憶方法。
2、班內交流
3、趣味游戲,檢查識字情況。
猜字謎:如 一名工人用手捻羊毛(搓) 門口一根長電線(繩)
拆字組字游戲
給生字找朋友(組詞)
3、讀詞并釋義。
4、指導書寫。
(1) 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 范寫
(3) 描紅
(4) 仿寫
(5) 自我評價
歸類識字 篇10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10個生字,學習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比較“礻”、“衤”和“宀”、“穴”兩組易于混淆的偏旁;看圖讀熟詞語,能借助圖畫學會詞語,把識字和認識事物結合起來。
教學重點難點:認識本課生字,正確書寫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美觀。能夠區別形近偏旁。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通過圖與偏旁的比較認識帶有“礻、衤”5個生字,能熟讀詞語,學會詞義。
教學重難點:正確書寫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美觀。能夠區別形近偏旁。
教學準備:課件、收集神話故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⒈、小朋友,這兒有兩組字,你們認識嗎?出示“江、河、海”、“柳、楊、松”,指名認讀。這兩組字為什么用這樣的偏旁?
⒉、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以形近偏旁帶生字形式出現的看圖識字課文,認識一些新朋友。板書課題
二、借助圖畫,初讀韻文
⒈、課件出示(兩組詞語)看圖,提出問題:圖上畫的是什么?
2、借助拼音讀詞語,讀準字音。注意平翹舌——祖、祝
⒊、不帶拼音,自由練讀,然后開火車讀。
三、探究規律,區別“礻、衤”
⒈、了解“礻”的演變過程。出示“神話、祝福、祖先”,讀一讀,找一找,你們有什么發現嗎?
(多媒體出示“礻”的演變過程,觀察“礻”的古文字像什么?看看圖,讀讀詞,想想這些字為什么都有“礻”這個偏旁?(與神仙、祖宗等有關)學習“福”
⒉、了解“衤”的演變過程。
⑴出示“裙子、褲子、襯衫”,讀一讀,找一找,你們發現了什么?(多媒體出示“衤”。)認識裙、褲、襯衫
⑵同桌合作:看多媒體演示“衤”的演變過程,討論“衤”的古文字像什么。這些字為什么有“衤”這個偏旁?(大都與衣服有關。)
⑶全班交流。
⑷說一說,你還知道哪些字也有“礻”或“衤”這個偏旁。指名回答,及時范寫字。
四、誦讀詞串,學習拓展
⑴出示“神話、祝福、祖先”。指名讀。
⑵出示圖。小朋友,這些都是神話故事中的人物,請你們拿出自己搜集的神話故事和有關祖先的知識交流交流。 ⑶說話訓練:對你的好朋友說一句祝福的話。
⑷齊讀這組詞。
⑸出示“裙子、褲子、襯衫”。
⑹小朋友,“裙子、褲子、襯衫”都是衣服中的一種,你還知道哪些衣服名稱?
⑺指名讀,齊讀這組詞。
⑻連起來誦讀每一二兩行。
五、自主識字,指導書寫。
⒈、出示生字,指名組詞讀。
⒉、同桌交流:怎樣記住這些字?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福、襯、衫、裙、褲)
⒊、集體交流:“礻”和“衤”要區別開。
⒋、教師指導書寫這些字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⒌、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練寫,教師巡視指導,相機糾正寫字姿勢。
歸類識字 篇11
教學目的
1.學會10個詞語,13個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韻文。
2.認識10種樂器,了解演奏樂器能夠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向學生進行初步的美育教育。
教學重點
1.學會生字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通過看圖理解詞語意思。
2.通過朗讀理解韻文的意思。
教學難點
“簫”字的筆順,“敲”字的字形。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談話:今天我們學習歸類識字第1課。
二、學習新課
1.讓學生觀察這課是由幾部分內容組成的。(這課是由兩部分內容組成的,第一部分內容是看圖歸類識字,第二部分內容是短文。)
2.讓學生預習。
3.檢查預習情況。(先指名讀第一部分內容,再指名讀短文。)
4.學習本課生字,發散學生思維用多種方法記憶生字。
5.重點學習以下生字。
“管”字下面是官,不是宮。
“箏”字的第十筆要出頭。
“琴”字下面是個“今”字。
“鈴”字右邊是個令字。
6.總結
“笙、管、笛、簫、箏”都是竹字頭的字,因為這幾種中國樂器多是用竹子制成的。
“鋼琴”、“鈴鼓”、“小鑼”這三個詞中的“鋼、鈴、鑼”三個字都是金字旁,因為都與金屬有關。
弦和彈是弓字旁。弦是指弓上射箭用的有彈性的細繩。彈跟弓、弦有關,所以彈也是弓字旁。
這課看圖歸類識字的特點是:第一行是管樂器;第二行是弦樂器;第三行是鍵盤樂器和打擊樂器。
三、鞏固練習
1.讀詞語卡片。
2.讀書。
第二節
一、談話:我們繼續學習第1課。
二、學習短文
(1)自由讀。
(2)指名讀。
(3)理解短文的意思。前兩行學生好理解,后兩行是歌唱的內容。意思是說,在黨的領導下,祖國一天比一天好,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
三、指導寫字
1.讀田字格里的生字。
2.觀察這13個生字有什么規律。(一類是左右結構,一類是上下結構。)左右結構的字要分清哪些字是左窄右寬的,哪些字是左寬右窄的。上下結構的字要分清哪些是上小底大的字,哪些字是上大底小的。
3.觀察“管、簫、箏”等字各部分在田格的位置,然后指導學生抄寫。
四、鞏固練習
1.做第96頁的第2題。寫出本課生字中帶有下面部首的字。
⺮:笙 管 笛 簫 箏
钅:鋼 鈴 鑼 弓:弓 彈
2.做第96頁的第3題。讀讀比比,再組詞語。
古(古代) 宮(故宮) 苗(禾苗) 敲(敲鑼)
吉(吉他) 管(管理) 笛(笛子) 鼓(鑼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