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教學設計之五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8個詞語,認識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教育學生遇事要像司馬光一樣沉著機智。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
2.指導識字、寫字。
3.通過朗讀第四、五段理解司馬光遇事時與別的小朋友反應不同,說明他是個愛動腦筋機智聰明的孩子。
課前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3.分別抄有第四、五兩段課文的小黑板。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學習生字
這堂課我們要來認識一位古代的小朋友,他是誰呢?(板書:司馬光)請學生讀準”司“。告訴學生“司”是“司機”的“司”,在這里與“馬”組成復姓。再請學生讀準“光”的音。提示“光”的音。提示“光”的筆順。學生完整地讀課題。
二、過渡激趣,整體感知
1.司馬光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能寫在課本里讓我們大家學習呢?
2.聽課文錄音,注意良好的聽讀姿勢、聽讀習慣的培養,特別要學生注意看清課文標點,聽好停頓的地方。
3.學生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的長句子。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留心聽,聽后互相評議。
三、突出重點,教學課文
1.司馬光生活的年代離我們現在很遠很遠了,課文第一段用了一個什么詞表示?學習古時候”讀準“時”。
2.有一回,司馬光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突然,發生了一件很危險的事,司馬光是怎么做的呢?結果怎樣呢?請同學們自己學習二到六段。要求:仔細讀課文,畫出講司馬光表現的詞句,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再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3.交流討論。
(1)發生了什么危險的事?誰來讀二、三兩段課文?其他人注意聽有沒有讀出危險的感覺。
(2)別的小朋友年看到小伙伴掉進小缸,他們怎么樣了?先指名回答,再讀有關句子。然后引導學生學習生字“都、慌、嚇、哭、喊”,啟發學生自己分析“嚇、哭、都”的字形。
(3)司馬光的表現與別的孩子有什么不同?指名讀第五段。其他同學注意聽他有沒有強調出司馬光與別的孩子不同的地方。評議,練習朗讀。
(4)結果怎樣?
這里采用師生對讀方式怎樣?朗讀最后一段。
4.司馬光救出了小朋友,那時,他自己也還是個孩子,學習生字“孩”,注意“孩”是子字旁,寫法與“子”不同,最后一筆是“提”。啟發學生思考還有什么辦法能救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學生可能想出以下辦法:①把小朋友拽出來;②在缸里,拉他出來;3把缸推倒等。教師首先要肯定學生們愛動腦筋,然后將方法進行比較:大家想的辦法基本是讓人離開水,但在當時情況下,缸太大,太重,喊人又來不及,司馬光能及時想到用大石頭砸破缸,使水流出,讓水離開人。這個方法巧妙而實用,這與他遇事愛動腦筋是分不開的。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齊讀、指名讀)
二、鞏固生字詞
1.開火車讀生字,讀詞語。
2.自己描生字,記字形,相互交流記字方法。
3.指導寫字。重點指導下面幾個字。
候:不要漏寫第三筆“豎”。
孩:第三筆是“提”,右邊要寫緊湊。
都:指導雙耳旁的寫法,第一筆“橫撇彎鉤”,不要誤寫成2筆。
哭:不要漏寫最后一筆“點”。
三、課后練習
1.完成課后練習2。
2.完成課后練習3。
先讀讀“塊、快”,引導學生發現它們讀音相同,右邊字形相同,左邊偏旁不同。了解“塊”常指“土塊、石塊”,所以有“土”旁;“快”一般指速度高,走路、做事等用的時間短,也有“快要、將要”的意思。然后讓學生試著自己填空,然后集體訂正。
3.補充練習。
媽媽( )下班了。
這輛汽車開得真( )呀!
我有一( )橡皮。
- 語文司馬光教學反思(精選14篇)
為了達成目標,我在教學時利用不同形式的朗讀使學生自己感悟文本、理解文本。自由朗讀整體感知課文,看圖說話后回歸課文朗讀,想象情境后帶著感受個性讀,重點段落對比讀,理解重點詞語“舉、使勁砸”后帶上動作讀一讀,還有回顧故事從頭...
- 《司馬光》教學實錄(通用16篇)
一、設疑導入: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畫像,想看嗎?看著這幅畫像,你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他是誰?生:我想知道他是哪個年代的人?師:這個人啊,是北宋時期的一位著名歷史學家和文學家。...
- 《司馬光》教案設計(精選13篇)
教材分析《司馬光》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和幾個小伙伴在花園里玩,一個小伙伴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司馬光急中生智,舉起大石頭,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
- 司馬光教學反思(精選16篇)
《司馬光》教學反思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黃鶴小學許新志《司馬光》一文,是一篇比較好的開拓學生思維的文章,目的在于教育孩子們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著機智才能想出好辦法。...
- 語文教案-20.司馬光(通用2篇)
教學建議教材分析1.司馬光是我國北宋時期的歷史學家。這篇講的是司巴光小時候的故事。寫的是司馬光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盛滿水的大水缸里,別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馬光卻沒有慌,人也急中生智,舉起石頭砸破水缸...
- 司馬光(精選12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136《司馬光》(原創)今天上的《司馬光》,學生積極性很高。當我問“你覺得司馬光這個方法好不好”的時候,學生答案不一,有的說好,有的說不好,原因可說多種多樣。...
- 《司馬光》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4篇)
【教材分析】本課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的一個故事。司馬光和小伙伴在花園里玩,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里,司馬光舉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了解司馬光的沉著機智,并從中受到啟發。...
- 司馬光第一課時的優秀教案(通用7篇)
教材簡析:本課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他和幾個小伙伴在花園里玩,一個小伙伴不留意掉進了大水缸。遇到這樣的突發狀況,司馬光急中生智,舉起大石頭,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強的教育好處。...
- 《司馬光》的教案(精選17篇)
教材簡析:本課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他和幾個小伙伴在花園里玩,一個小伙伴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遇到這樣的突發情況,司馬光急中生智,舉起大石頭,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
- 《司馬光》課堂實錄(通用13篇)
(第一課時)(課前師生問候)一、引課題,交流已知,認識生字師:通過昨天和今天的接觸,我們已經認識了,現在呀,老師再帶領同學們去認識一位古時候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司馬光──板書課題,哪位小朋友知道司馬光?能簡單地介紹一下嗎...
- 20司馬光教學設計(精選16篇)
學習目標:1.熟悉“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生字。2.仔細觀察課文插圖中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3.理解課文的內容,感悟到碰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著機智才能想出好辦法。...
- 司馬光教案設計(精選2篇)
設計理念:體現“情趣”教學理念,將學習過程進入認知與情感的和諧統一的軌道,讓語文學習更具生機與活力。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都能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積極的情感體驗,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直觀生動的形象感受,把學生帶入故事之中...
- 《司馬光》說課設計(精選13篇)
一、說教材:司馬光是我國宋代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這篇課文是一篇經典的老課文,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砸破水缸救出落水小朋友的事。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從落水到得救,情節扣人心弦。...
- 這也是一種創新——《司馬光》(通用14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133這也是一種創新——《司馬光》[案例]一年級《司馬光》出示句子:司馬光舉起一塊大石頭,使勁砸那口缸。生讀句子。老師將“舉”字換成“拿”字,大家再讀一讀。生再讀句子。...
- 《司馬光》教學案例——談“慌”字的理解(精選17篇)
師:是啊,大家你躲我藏,你追我趕,玩得多開心啊!可玩著玩著,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是什么事呢?請小朋友讀一讀課文的第2小節,想一想!生:自讀第二小節。師:出示第二小節的內容:有個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里。...
- 一年級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