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娃娃愛唱歌》上海版二年級下學期
第一單元 民族花朵
第二課 唱——布依娃娃愛唱歌
教案出處:上海教育資源庫集體備課
【設計思路】
本課選自上海音樂出版社二年級第二學期第一單元第二課。《布依娃娃愛唱歌》是一首貴州布依族民歌。三個樂句一段體,2/4拍。g羽調式。曲調活潑歡快,后十六分節奏多次出現在全曲中,使歌曲節奏較為緊密。歌曲中出現的襯詞“里拉拉里”不僅表達了孩子們的情感,更增添了童趣,抒發了布依兒童愛學習、愛科學和對幸福生活的贊美之情。
教學設計從布依族的民俗風情入手,通過配樂電影短片“布依風情”使學生了解布依族人民的生活、服飾等,產生對布依族人民的親近感;通過模仿布依族兒童跳舞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對歌曲旋律進一步熟悉;通過為歌曲創編歌表演,幫助學生感受祖國的日益強大,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的喜悅心情,培養學生的即興創作與團隊合作表演能力。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布依娃娃愛唱歌》
2.歌表演《布依娃娃愛唱歌》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觀摩配樂布依族風情的短片以及學唱歌曲《布依娃娃愛唱歌》,了解布依族人民的生活、服飾等,感受他們幸福快樂的美好生活。
2.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抓住一個側面為《布依娃娃愛唱歌》編排歌表演,并由學生在自評與互評中體驗集體創作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1.學唱歌曲,感受布依族的風土人情
2.能輕巧準確地唱好十六分音符以及歌曲中含有大跳音程的旋律
【教學過程】
一、了解布依族
1.學生觀摩配樂布依風情短片
2.師生交流布依族的風土人情
說明:
教師將布依族人物的服飾、特產、風俗、以及地理特征等風景照片組合成一部短片并配以《布依娃娃愛唱歌》的音樂旋律,讓歌詞與景物相互交融,自然地引導學生說出布依族人民生活的變化和快樂的心情,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3.再次欣賞短片,并以書本p10頁上的聲勢譜為歌曲做簡單的伴奏
二、學唱歌曲
1.教師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
2.教師再次范唱,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歌詞唱一唱
說明:
在游戲中解決歌唱難點,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歌曲。 3.回聲游戲:學唱歌曲最后一個樂句
4.師生用對歌、接龍等形式學唱歌詞
5.小組賽歌,相互評價
四、歌表演
1.學生按小組選擇表演方式:演唱、舞蹈、集體造型、伴奏
2.綜合表演《布依娃娃愛唱歌》
說明:
表演難易程度的設計應有坡度,要能適合各層面學生的能力,學生才會快樂地加入表演。
3.拓展:游貴州
說明:
教師可借助媒體,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布依族風情,作為對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獎勵,并提出表演方面須改進的要求。
【教學反思】
歌曲《布依娃娃愛唱歌》在旋律上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歌詞較為簡潔。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本身的知識儲備有限,或許對布依族尚一無所知,要令其理解本歌,必須將隱伏在歌曲中內容通過某種方式表現出來。
本課試圖通過視頻信息滿足學生對布依族的好奇,創設出審美的意境,在向學生展示祖國山河的壯麗之景時吸引住學生的眼球。本課將其貫穿課的始終,不斷強化布依族給學生的印象,從而以景帶情,學生唱出了對祖國的熱愛和為祖國又如此壯麗山河的自豪之情。
“回聲游戲”則將技能要求淡化至玩中,有效地克服了學生在唱到十六分音符時的喊叫現象。
由于學生對布依族舞蹈并不十分熟悉,所以選擇舞蹈表演的小組成員雖有表演的欲望,但明顯力不從心,如果將其改為跟著音樂做隊形變化的表演,可能效果會較之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