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第一冊第七課《小蜻蜓》教案設計
3、你覺得該用什么樣的心情來朗讀?
充滿感情的朗讀是加深學生對歌曲意境了解的一種藝術,通過讓學生自己探索正確的朗讀速度和感情,使學生了解歌曲的含義,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圖譜游戲 情境表演
1、 初聽歌曲(出示圖譜),教師范唱。
2、聽錄音范唱,看課件演示,小蜻蜓飛過草叢,每一樂句結尾落在花上。(花的位置按結尾音高排列)
3、同聽唱法教學,學生輕輕跟唱歌曲,并徒手在空中飛舞感知樂句。
4、師扮演小蜻蜓,做出捕蚊的動作,生扮演草叢,全體演唱歌曲。
5、請學生自己組成小組分別扮演蜻蜓、草叢,全體表演唱。 改變傳統的歌曲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會歌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形象的圖譜游戲,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音高,既學會了歌曲又了解了歌曲的樂句。
發揮想象 情境表演
1、出示三張圖片(小蜻蜓自由飛舞的圖片、小蜻蜓高興游戲的圖片、小蜻蜓辛勤捕蚊的圖片)
請學生觀察,小蜻蜓在干什么?學生分組觀察討論后小結。
2、啟發學生從音樂的力度、速度、聲音的連貫去表現三幅圖片,并進行演唱。
3、把圖片和音樂結合,讓學生根據音樂速度的不同,表現不同形象的螢火蟲。
4、情境表演,學生頭戴小蜻蜓的頭飾,化妝成螢火蟲,隨音樂進行表演。
以情感、能力培養為主線,讓學生在“想”“動”的音樂實踐中拓展音樂,了解音樂要素、力度、以及不同畫面所表現的不同的音樂形象。同時滲透蜻蜓是捕蚊能手,要保護益蟲的思想教育。緊緊抓住音樂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征。給學生創設情感氣氛,讓學生用音樂的形式表達情感,滿足學生的表演欲望,活躍課堂氣氛。
余音繚繞 蜻蜓飛舞
放《小蜻蜓》的音樂,
學生帶著頭飾 輕輕飛出教室。
暑期音樂培訓第四小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