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船》(精選14篇)
《劃船》 篇1
課題:《劃船》
課型:唱歌表演綜合課
年級:一年級
授課教師:長南路小學 屈于蘭
教學目標 :
1、在律動活動中,能夠初步感受音樂的快慢和強弱的變化,并作出相應的身體動作反應;
2、學會《劃船》這首歌曲,并大膽、自信的演唱;
3、能用歌聲、語言和肢體動作,積極地表現自己對歌曲不同情境的感受,并從中享受到音樂的樂趣;
教學重點:
學生能初步感受音的快慢和強弱變化,并作出身體動作的反應;
教學難點 :
能正確感知、充分表現歌曲的不同情境。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準備:
音響、課件、道具、頭飾
教學過程 :
一、情境引趣:
1、學生聽音樂有節奏進教室;
2、師生互相問好!
二、感受、創作
1、導入 (播放錄音,課件展示)
師:小朋友們,你們聽,樹林里的小鳥唱起了動聽的歌兒,田野里的花兒開得又香又艷,風兒輕輕地吹著,讓我們隨著美妙的音樂,一起去湖中劃船吧!
2、感受音樂(播放樂曲《隨著琴聲動一動》)
師:小朋友們,在劃船的路上,看誰能夠用最形象、最生動的動作表現出不同節奏的音樂,模仿年邁的爺爺奶奶和可愛的小動物們的走路姿勢。
(出示課件,教師和同學們一起邊聽音樂邊做動作。)
3、引導體驗
(1)、指名小朋友上臺表演
師:小朋友們真棒!誰還能夠想出其他動作來表現這一段音樂?
生:還可以拍手、跺腳、搖頭。
(2)、強化活動的游戲性
師:現在,看哪一個小朋友的反應能力最快,最先聽出這段樂曲的變化。
三、參與表現
1、導入
師:我們準備劃船了,小朋友們心里一定很高興!(出示課件)看,湖面非常平靜,只有風兒在輕輕的吹,槳兒在輕輕的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聲音唱歌?
生:小聲的,輕輕的唱歌。
師:現在,我們一起小聲的唱著歌兒來享受這種美好的境界吧。
(學生用聽唱法模唱歌曲旋律,并創編手勢動作學習歌詞)
2、情境轉變(課件出示)
師:哎呀,小朋友們,湖面上起風了,我們該怎么辦?
生:快把船劃到岸上去。
師: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歌聲來表現著急的樣子?
生:聲音大點,而且唱歌的速度也要快。
3、聆聽音樂(播放柔和、平緩的音樂)
師:通過小朋友們的齊心協力,我們終于戰勝了風浪,現在,小船蕩漾在湖面上,又恢復了平靜。聽著這優美的歌聲,你們有什么感受嗎?
生:很輕松,很舒服,還很愉快。
4、劃船比賽(指導學生做好劃船的動作,和上“加油”等不同節奏的口令,并播放音樂,課件展示劃船比賽時的激動場面。)
師:比賽開始了,小朋友們準備好了嗎?我們一起來用力劃,看哪一組同學能取得冠軍!
四、總結全課
師:小朋友們真不錯,在劃船的過程中不但戰勝了困難,而且還賽出了好成績。相信同學們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能象劃船一樣,勇敢、堅強,做個樂觀向上的好孩子。
(學生伴隨音樂出教室)
《劃船》 篇2
唱歌
教學目標
1.在律動活動中,能夠初步感受音樂的快慢和強弱變化,并做出相應的身體動作反應。
2.學會《劃船》這首歌,并大膽、自信的演唱。
3.能用歌聲、語言和肢體動作,積極的表現自己對歌曲不同情境的感受,并從中享受到音樂的樂趣。
教學重點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在相互探討的評價過程中,求得表現音樂形式的統一認識。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船
教學過程
一、律動活動《隨著琴聲動一動》
1.師:樹林里的小鳥唱起了動聽的歌,田野里的花兒開得又香又艷。到湖中去劃船一定美妙極了,讓我們隨著音樂出發吧!
2.讓學生邊聽音樂邊走步出發。教師設計在路上遇見不同動物或人物,(多媒體)并根據其特點使音樂隨之變強、變弱、變快、變慢,學生的動作也相應變重、變輕、變快、變慢。
二、歌曲《劃船》
(一)在“平靜的湖面”場景中學習歌曲第一段,用輕聲演唱體會微風輕輕的吹、槳兒輕輕的搖的意境。
1.請學生用“u”輕聲模唱歌曲旋律。
2.用歌詞接龍的方法學習歌詞。
(二)在“起風的湖面”’場景中學習歌曲第二段,用歌聲和肢體動作體會迎著風浪用力劃的意境。
引導學生用聲音和動作來表現這段歌曲的情境。
用動作接龍和唱歌接龍的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歌曲的第二段。
(三)在“小船在湖中蕩漾”場景中,體會曲調因速度變慢而產生的不同感受。此段較前段對比較大,請學生靜下心來聽一聽、想一想、說一說音樂帶給他們的感受,培養他們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
(四)在“劃船”比賽的場景中,讓學生用劃船的動作,體會因快快劃而取得勝利所產生的喜悅心情。
1.訓練學生劃船動作的統一性,并和上“嘿喲或加油”等不同節奏的口令。在學生中間配合練習。
2.利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興趣。
三、評價
1.律動活動中,評價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因此進行評價時不要求學生律動動作的統一、標準和規范,相反,要鼓勵學生動作的多樣性,及時表揚與眾不同的律動動作,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學習歌曲的過程中,教師不能主觀、武斷的讓學生以某種形式體驗音樂,而應注重和鼓勵學生發表獨特的、富有個性的見解。讓他們在相互探討的評價過程中,求得表現音樂形式的統一認識。
四、結束課業
板書設計:
劃船
平靜的湖面
起風的湖面
小船在湖中蕩漾
劃船比賽
課后小記
根據“劃船”的情景主題,把這一環節設計為去劃船的路上,利用音像資料創設情境、引入導語:“森林里的小鳥唱起了動聽的歌,田野里的花兒開得又香又艷。到湖中去劃船一定美妙極了,讓我們隨著音樂出發吧!”接著,讓學生邊聽音樂邊走出發。在路上遇見不同動物或人物,并根據其特點使音樂隨之變強、變弱、變快、變慢,學生的動作也相應變重、變輕、變快、變慢。這一效果讓學生有趣形象的感受到了音樂的強弱變化。
《劃船》 篇3
總課時數:
第1節
教學內容:
1、歌曲:劃船
2、綜合訓練
3、音樂游戲:走走停停 教學目標:
1、學習用熱烈而歡快的情緒,堅定而有力的聲音演唱《劃船》。
2、通過游戲《走走停停》,培養學生節奏的內心感覺和動作的反映與控制能力。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劃船》。 教學難點:歌曲中每一句后面的休止符處的演唱。 教學手段: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發聲練習:
第14頁兩條樂句,(教師將其抄寫到黑板上)。
注意,用LU來模唱樂句。(這兩條樂句有什么不同?)
請同學第一條第一拍唱強,第二拍唱弱,拍手表示。
第二條第一拍強,第二、三拍弱。拍手表示。
二、綜合訓練(二)
1、教師用i,sl彈奏兩個短句,每句中有一個音重復。
2、請同學聽后將教師彈奏的短句演唱出來,并拍出它的節奏。
3、請同學再數數教師彈的樂句中重復的是那個音,出現了幾次。將答案填寫在書上。
三、學唱歌曲《劃船》
1、同學們,大家放假到了很多地方玩,有的地方有海呀、湖呀?在水面上有一種活動,是什么?(劃船)
請同學說一說劃船的感受。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歌曲《劃船》。
2、聽錄音范唱。回答,這首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聽唱法學習。注意:休止符處唱法,重點練唱。
3、歌曲處理:
討論:這首歌曲中唱的劃船是在怎樣一種情況下進行的?
應該用什么樣的力度、速度來表現?
最后一句“繞過這座小山”應該怎樣演唱?為什么?
注意:強調強拍表現出劃船的節奏。
練唱
4、請同學邊唱邊做劃船的動作,注意手的動作要與歌曲的力度吻合。
四、音樂游戲:走走停停
1、教師講解規則:按照教師拍打樂器的節奏學生作相應的動作。音樂停時,按教師要求做。
2、聽節奏做游戲。
五、小結
課下請同學們多做一做走走停停這個游戲,看誰做的最好。 板書設計: 走走停停
第一次 點頭4次
第二次 拍手3次
第三次 叉腰5次
第四次 跺腳4次
《劃船》 篇4
《劃船》
總課時數:
第1節
教學內容:
1、歌曲:劃船
2、綜合訓練
3、音樂游戲:走走停停 教學目標:
1、學習用熱烈而歡快的情緒,堅定而有力的聲音演唱《劃船》。
2、通過游戲《走走停停》,培養學生節奏的內心感覺和動作的反映與控制能力。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劃船》。 教學難點:歌曲中每一句后面的休止符處的演唱。 教學手段: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發聲練習:
第14頁兩條樂句,(教師將其抄寫到黑板上)。
注意,用lu來模唱樂句。(這兩條樂句有什么不同?)
請同學第一條第一拍唱強,第二拍唱弱,拍手表示。
第二條第一拍強,第二、三拍弱。拍手表示。
二、綜合訓練(二)
1、教師用mi,sol彈奏兩個短句,每句中有一個音重復。
2、請同學聽后將教師彈奏的短句演唱出來,并拍出它的節奏。
3、請同學再數數教師彈的樂句中重復的是那個音,出現了幾次。將答案填寫在書上。
三、學唱歌曲《劃船》
1、同學們,大家放假到了很多地方玩,有的地方有海呀、湖呀?在水面上有一種活動,是什么?(劃船)
請同學說一說劃船的感受。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歌曲《劃船》。
2、聽錄音范唱。回答,這首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聽唱法學習。注意:休止符處唱法,重點練唱。
3、歌曲處理:
討論:這首歌曲中唱的劃船是在怎樣一種情況下進行的?
應該用什么樣的力度、速度來表現?
最后一句“繞過這座小山”應該怎樣演唱?為什么?
注意:強調強拍表現出劃船的節奏。
練唱
5、請同學邊唱邊做劃船的動作,注意手的動作要與歌曲的力度吻合。
四、音樂游戲:走走停停
1、教師講解規則:按照教師拍打樂器的節奏學生作相應的動作。音樂停時,按教師要求做。
2、聽節奏做游戲。
五、小結
課下請同學們多做一做走走停停這個游戲,看誰做的最好。 板書設計: 走走停停
第一次 點頭4次
第二次 拍手3次
第三次 叉腰5次
第四次 跺腳4次
課后小記:
《劃船》 篇5
教學內容:
1、歌曲:劃船
2、綜合訓練
3、音樂游戲:走走停停
教學目標:
1、學習用熱烈而歡快的情緒,堅定而有力的聲音演唱《劃船》。
2、通過游戲《走走停停》,培養同學節奏的內心感覺和動作的反映與控制能力。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劃船》。
教學難點:
歌曲中每一句后面的休止符處的演唱。
教學手段:
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發聲練習:
第14頁兩條樂句,(教師將其謄寫到黑板上)。
注意,用LU來模唱樂句。(這兩條樂句有什么不同?)
請同學第一條第一拍唱強,第二拍唱弱,拍手表示。
第二條第一拍強,第二、三拍弱。拍手表示。
二、綜合訓練(二)
1、教師用mi,sol彈奏兩個短句,每句中有一個音重復。
2、請同學聽后將教師彈奏的短句演唱出來,并拍出它的節奏。
3、請同學再數數教師彈的樂句中重復的是那個音,出現了幾次。將答案填寫在書上。
三、學唱歌曲《劃船》
1、同學們,大家放假到了很多地方玩,有的地方有海呀、湖呀?在水面上有一種活動,是什么?(劃船)
請同學說一說劃船的感受。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歌曲《劃船》。
2、聽錄音范唱。回答,這首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聽唱法學習。注意:休止符處唱法,重點練唱。
3、歌曲處置:
討論:這首歌曲中唱的劃船是在怎樣一種情況下進行的?
應該用什么樣的力度、速度來表示?
最后一句“繞過這座小山”應該怎樣演唱?為什么?
注意:強調強拍表示出劃船的節奏。
練唱
5、請同學邊唱邊做劃船的動作,注意手的動作要與歌曲的力度吻合。
四、音樂游戲:走走停停
1、教師講解規則:依照教師拍打樂器的節奏同學作相應的動作。音樂停時,按教師要求做。
2、聽節奏做游戲。
五、小結
課下請同學們多做一做走走停停這個游戲,看誰做的最好。
板書設計:
走走停停
點頭4次
拍手3次
叉腰5次
跺腳4次
課后小記:
《劃船》 篇6
一、以談話的形式,引導幼兒回憶自已觀看過的劃龍舟比賽錄像,激發活動的興趣。
二、教師范唱歌曲,幼兒欣賞。
1、教師清唱歌曲。
提問: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用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繞過這座小山劃過橋”。
三、出示鼓,講解它的作用,增強活動的趣味性。
2、教師運用小鼓敲出節奏再次演唱,引導幼兒手持報紙卷成的小棍子做一前一后用力劃船的動作,再次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旋律。
3、適當調整鼓點的速度,引導幼兒嘗試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注意歌聲要雄壯有力。
四、教師播放音樂,幼兒邊唱邊表演。
1、引導幼兒將座位擺成縱隊,嘗試邊唱邊表演。
2、慢速彈奏音樂,引導幼兒邊唱邊表演劃船,并在劃船結束后聽音樂休息,注意動靜交替。
五、鼓勵幼兒自由創編動作,大膽隨樂表現,感受集體整齊劃一的動作和你追我趕的圍,體驗唱唱、玩玩的快樂。
《劃船》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劃船中可能出現的危險以及安全注意事項。
2、知道在劃船中如何保護自己并能夠遵守安全規則。
3、形成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劃船時的安全意識。
4、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教師用報紙折疊的小船1只、紙做的救生衣一大一小共2件。
2、小男孩布偶和媽媽布偶各1個。
3、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談話活動
(1)教師:小朋友都劃過船嗎?劃船時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安全問題呢!誰來說一說劃船時要注意什么?
(2)幼兒自由發言并討論,教師在黑板上用圖夾文方式記錄大家都同意的幾點。
(3)教師小結幼兒所講的內容。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說了這么多,到底說得對不對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你一段表演。
2、活動展開:觀看布偶表演《劃船》。
主班教師操作小男孩布偶,配班教師操作媽媽布偶。
(1)情境一:小男孩(布偶)跑到小船前,爬到船艙里的樣子。媽媽(布偶)一邊追趕一邊喊:“慢一點兒,等媽媽一起來。“
教師:剛才表演了什么?
教師小結:要和大人一起上船,不要單獨劃船。
(2)情景二:小男孩(布偶)扭著身子說:“不嘛,穿救生衣又熱又難看,我不要穿。”
教師:小男孩的做法對嗎?為什么?救生衣有什么用?不穿救生衣可能會怎樣?
教師小結:劃船時一定要穿上救生衣,萬一掉到水里,救生衣可以使你漂浮在水面上,等救生員來營救。如果不穿救生衣,掉到水里,又不會游泳,就非常危險了。
(3)情境三:小男孩(布偶)在船艙里東搖西晃跳個不停,媽媽(布偶)連忙說:“這樣太危險了!”
①教師:為什么在船艙里不能跳?
②教師小節(4)情境四:小男孩(布偶)歪向船的一側,一邊用手撩水一邊高興地喊著:“打水仗嘍,抓小魚嘍!”結果,小男孩(布偶)撲通一聲掉到了水里。
①教師:小男孩為什么掉到水里了?
②教師小結:在船上探著身子玩水很危險,船身一歪,人很容易掉到水里。
3、活動展開:學習安全劃船兒歌。
(1)教師:有一首兒歌把劃船要注意的事項都編了進去。我們一起來聽聽。(兒歌內容詳見幼兒用書第19頁)
(2)教師出示掛圖,完整朗誦一遍兒歌,一邊朗誦一邊用手指出掛圖上的相應內容。
(3)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并引導幼兒學習兒歌。
教師:這首兒歌講了劃船時的'哪些安全注意事項?
(4)引導幼兒集體學習朗誦這首兒歌。
4、活動總結:鼓勵幼兒總結和遵守劃船安全規則。
(1)將前面幼兒討論的注意事項和幼兒用書的注意事項相結合。
①教師:剛才我們了解了書上講的關于劃船的安全注意事項,我們再來看看一開始大家討論的,把沒有的內容補充上吧。
②引導幼兒對照一開始討論的內容,將兩者結合進行總結。
(2)教師:小朋友都知道了劃船要注意的安全規則,那么你們在劃船的時候一定要遵守這些安全規則啊!
5、活動延伸:繪畫《劃船》。
請幼兒把自己和家長(或其他人)劃船的情境畫下來,并請幼兒分組講述當時的狀況和自己的心情,有意識的提醒幼兒講述劃船安全注意事項。
《劃船》 篇8
教學目標:
指導同學用優美、柔和有動感的聲音演唱《劃船》。
教材分析:
《劃船》是一首西班牙民歌,它以淺顯、形象、通俗易懂的語言,充沛表達了小朋友們的天真活潑,泛舟于平靜水面的愉快心情。全曲由四個樂句組成,一段體結構,2/4拍旋律優美平緩,節奏流暢,富有韻律感,適合讓剛學譜小朋友們唱。此歌可以邊唱邊扮演。
教學重點:
唱出歌曲的韻味,并用動作來表示。
教學難點:
認唱全曲歌譜。
教學過程:
一、 師生問好。(Good afternoon____)
二、 Let’s sing an English song first.
三、 Let’s review 《好小朋友要老實》。 The girls please.
四、 Learn a new song 新歌教學
1、Look at the picture now .請大家先來看一幅圖畫,然后來說說畫面上的內容。(你看到了什么?在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 (一群小朋友在湖面上愉快地劃船、唱歌)
師:你們知道他們是哪一個國家的小朋友呢?老師來告訴你們,他們是一群西班牙的小朋友。今天,我們來學唱一首西班牙民歌《劃船》
2、listen to the tape .聽錄音。你覺得這首歌的情緒怎樣?(優美、活潑、輕快)是幾拍子的呢?
3、聽著歌曲打拍子,掌握歌曲的韻律。
4、朗讀歌詞。第一段跟老師讀,第二段自身讀。Read with me!
5、跟琴聲輕聲唱(1—2遍)交叉講一講“v”是換氣記號。
跟伴奏帶唱一遍。
6、復習“1、2、3、4、5”,唱一唱。按從低到高的順序排列。(看看飛過來的是什么音?)
7、Who can try?《劃船》這首歌的曲譜就是用這幾個音符寫成的。誰能聽著老師的琴聲唱呢?(比較一下那幾句基本相同:一、二、四句基本相同。)
8、用以下節奏給歌曲伴奏:
(1)x x x x x x :
(2) x x x x ∶
第三句用(2),其余用(1)。例:The boys please.男同學唱,女同學伴奏。
9、歌扮演。參照插圖,前兩句拍手,后兩句做搖船動作。
分兩組:你唱我演,我唱你演。
10、剛才,我們學唱了一首西班牙民歌,西班牙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國家,它地處歐洲中部,歷史上出過不少名人,如李斯特、畢加索等。我們來認識一下它的首都——馬德里,欣賞一下它的建筑藝術,這是西班牙的古城堡。另外,它還是一個熱情洋溢的斗牛之國呢!“斗牛”是西班牙的“國技”,斗牛活動被認為西班牙人熱情豪放、英武精神的象征。我們來看一看斗牛士的圖片。
11、劃船也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體育娛樂活動,現在,假如我們去的話,一定會見到有各式各樣的船在等著我們。我們來看一看,有哪些船?——多媒體出示各種船只。
12、剛才我們見到的船有電動的,也有手劃的,很漂亮。老師希望你們好好學習,長大后造出更漂亮、更先進的船,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美、更富強!——演唱《祖國,祖國我們愛你》
五、結束課業。Class is over___Good bye.
《劃船》 篇9
一、教學目標:
1、能用肢體模仿出劃船的律動,嘗試用肢體感應復拍子。
2、學習用樂器演奏。
3、大膽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二、教學準備:
水袖、鈴鼓、圓舞板若干,一面小旗子和大鼓,故事掛圖。
三、教學隊形:
上課時半圓形,雙人游戲時面對面,水袖劃船時橫排。
四、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能用肢體模仿出劃船的律動,嘗試用肢體感應復拍子。
難點:大膽嘗試用身體動作進行表現劃船。
五、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出示圖片)
師:“烏云來了,要是接著下雨,比賽就沒有辦法舉行了。太陽到底跑到哪里呢?(太陽躲在烏云的后面了)太陽聽到了小老鼠的呼喚,努力沖出烏云,又露出金色光芒了!比賽可以繼續了,可以繼續劃船了。”
(二)、感應復拍子。
師:“小朋友們劃過船嗎?劃船的時候要使出力氣劃,咱們給老龍舟爺爺加油喊口:加油、加油、我們來加油!(老師示范喊出語詞與流動拍)劃船真好玩,不過要先學會拿船槳,我們一起來練習吧。”
1、肢體劃船——徒手練習劃船的動作
雙手左右劃船狀、雙膝左右搖晃、雙手前后劃船狀、肩膀左右舉起輪動。
2、配樂:劃船感應兩拍
第一段:雙手左右劃船狀。
第二段:雙膝左右搖晃。
第三段:雙手左右劃船狀。
第四段:肩膀左右舉起輪動。
3、雙人劃船律動
師:“要是有好朋友跟我一起合作劃船的話會更有趣的。誰愿意來跟我玩呢?”
請出一位幼兒與老師一起示范合作的動作。
4、配樂:雙人劃船律動
師:“請你找到你的'好朋友和他一起劃船吧,別忘了要互相加油哦!”
第一段:牽手左右搖晃。
第二段:手掌掌心互貼,前后互推。
第三段:雙腳打開,左右搖晃走步。
第四段:坐下背靠背,前后搖動。
(三)、民俗活動體驗:龍舟競賽。
師:“老龍舟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參加龍舟比賽,可是我們沒有那么大的龍舟,怎么辦呢?
教師提示幼兒可以根據教師準備的道具進行游戲。“
1、水袖劃船,屁股坐在水袖上。
師:“我們的龍舟造好了,比賽現在開始了。”
單人:手抓住水袖或加持一對鼓棒……等道具,輔助作劃龍船狀。
多人:成一直排,雙手抱前者的腰,齊力劃動。
2、奪標競賽
幼兒分組奪標競賽,老師搖紅旗吶喊,增加競賽氣氛。
(四)、樂器分組演奏。
1、老師介紹樂器,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注意。(聆聽音樂否則易失速)
師:“樂器寶寶看到小朋友的比賽那么激烈,也想參加我們的比賽,看看有哪些樂器寶寶為小朋友加油。”
第一段:鈴鼓/拍點點、拍點點方式演奏六拍。
第二段:鈴鼓/拍搖~、拍搖~方式演奏兩拍。
第三段:圓舞板/拍點點、拍點點方式演奏六拍。
第四段:圓舞板、左拍~右拍~方式演奏兩拍。
2、結束:“小朋友和樂器寶寶一起為龍舟爺爺加油,氣勢雄偉,龍舟爺爺很有信心。比賽的時候一定能拿到第一名。”
《劃船》 篇10
劃 船
課題:《劃船》
課型:唱歌表演綜合課
年級:一年級
授課教師:長南路小學 屈于蘭
教學目標 :
1、在律動活動中,能夠初步感受音樂的快慢和強弱的變化,并作出相應的身體動作反應;
2、學會《劃船》這首歌曲,并大膽、自信的演唱;
3、能用歌聲、語言和肢體動作,積極地表現自己對歌曲不同情境的感受,并從中享受到音樂的樂趣;
教學重點:
學生能初步感受音的快慢和強弱變化,并作出身體動作的反應;
教學難點 :
能正確感知、充分表現歌曲的不同情境。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準備:
音響、課件、道具、頭飾
教學過程 :
一、情境引趣:
1、學生聽音樂有節奏進教室;
2、師生互相問好!
二、感受、創作
1、導入 (播放錄音,課件展示)
師:小朋友們,你們聽,樹林里的小鳥唱起了動聽的歌兒,田野里的花兒開得又香又艷,風兒輕輕地吹著,讓我們隨著美妙的音樂,一起去湖中劃船吧!
2、感受音樂(播放樂曲《隨著琴聲動一動》)
師:小朋友們,在劃船的路上,看誰能夠用最形象、最生動的動作表現出不同節奏的音樂,模仿年邁的爺爺奶奶和可愛的小動物們的走路姿勢。
(出示課件,教師和同學們一起邊聽音樂邊做動作。)
3、引導體驗
(1)、指名小朋友上臺表演
師:小朋友們真棒!誰還能夠想出其他動作來表現這一段音樂?
生:還可以拍手、跺腳、搖頭。
(2)、強化活動的游戲性
師:現在,看哪一個小朋友的反應能力最快,最先聽出這段樂曲的變化。
三、參與表現
1、導入
師:我們準備劃船了,小朋友們心里一定很高興!(出示課件)看,湖面非常平靜,只有風兒在輕輕的吹,槳兒在輕輕的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聲音唱歌?
生:小聲的,輕輕的唱歌。
師:現在,我們一起小聲的唱著歌兒來享受這種美好的境界吧。
(學生用聽唱法模唱歌曲旋律,并創編手勢動作學習歌詞)
2、情境轉變(課件出示)
師:哎呀,小朋友們,湖面上起風了,我們該怎么辦?
生:快把船劃到岸上去。
師: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歌聲來表現著急的樣子?
生:聲音大點,而且唱歌的速度也要快。
3、聆聽音樂(播放柔和、平緩的音樂)
師:通過小朋友們的齊心協力,我們終于戰勝了風浪,現在,小船蕩漾在湖面上,又恢復了平靜。聽著這優美的歌聲,你們有什么感受嗎?
生:很輕松,很舒服,還很愉快。
4、劃船比賽(指導學生做好劃船的動作,和上“加油”等不同節奏的口令,并播放音樂,課件展示劃船比賽時的激動場面。)
師:比賽開始了,小朋友們準備好了嗎?我們一起來用力劃,看哪一組同學能取得冠軍!
四、總結全課
師:小朋友們真不錯,在劃船的過程中不但戰勝了困難,而且還賽出了好成績。相信同學們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能象劃船一樣,勇敢、堅強,做個樂觀向上的好孩子。
(學生伴隨音樂出教室)
《劃船》 篇11
教學目標:
1.在游戲情境中能夠跟隨音樂節奏,嘗試雙人劃船和多人劃船。
2.體驗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幼兒觀看過劃船表演
(材料準備) 音樂、課件、四條長即時貼
重點:體驗劃船的快樂
難點:多人劃船時的動作一致 教學過程:
一、觀看劃船
提問:圖片上的人們在干嘛?(在劃船)
他們劃船的動作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他們有的是雙手在中間,前后劃船的,有的是雙手在身體的一側左右劃船的。
二、欣賞劃船
1、欣賞歌曲、動作練習(重點)
提問:歌曲里的人們要怎樣劃船才能劃得快又好?(要跟著節奏用力劃)
“讓我們一起聽著歌曲,做一名劃船運動員練習一下吧。”(幼兒在椅子上第一段前后劃,第二段左右劃)
2、兩兩面對面劃(重點)
“一個人劃船的力量太小了,我們來找一個好朋友一起劃好嗎?”(幼兒面對面坐地上,手拉手劃)
3、列隊左右劃(難點)
提問:我們要去參加劃船比賽了,船還不夠大,怎樣才能造出一艘長長的大船呢?
小結:大家前后連起來,一個接著一個就能變出一艘大船。
“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重點引導幼兒按照地面即時貼提示排成四隊,較為小跑步,手為劃槳動作。
*在此基礎上可以加入四艘大船的首尾相接,聯合穿行隊形。
三、表演劃船
*第一段雙人劃,第二段變成四艘大船劃。
《劃船》 篇12
活動目標
1、感受具有勞動號子的音樂風格,學習用雄壯有力的歌聲、動作來表現歌曲的內容。
2、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嘗試創編動作。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活動準備:
自制圖片、圖譜、劃船比賽的VCD、一面小鼓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劃船比賽VCD,感受劃船比賽時你追我趕的氣氛。
1、教師提問:他們在做什么?他們是怎樣劃船的`?(引導幼兒學做劃船動作)
2、結合練聲,氣息練習,引導幼兒用 “嘿呦!嘿呦!嘿嘿!”“加油!”的助威聲為劃船比賽鼓勁兒,同時感受勞動號子的作用。
二、引入活動,激發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
1、教師有感情地清唱歌曲。
提問:在歌曲中你聽到了些什么?
2、教師根據幼兒回答,結合圖譜引導幼兒學唱歌曲第一段。
提問:應該用怎樣的聲音來唱這首歌?(引導幼兒用雄壯有力的聲音唱歌)
3、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嘗試創編動作。
4、初步學唱歌曲第二段,嘗試創編動作。
(1)提問:哎呀!不好,起風了,風浪越來越大,小船搖搖晃晃的,怎么辦?
(2)引導幼兒創編多人合作劃船的動作。
(3)幼兒跟著老師學唱歌曲第二段。
三、進行勇敢、團結的品德教育。
四、完整學唱歌曲,并進行表演。
1、分組進行表演。
2、教師敲小鼓,幼兒聽鼓點進行表演。
五、 幼兒做劃船動作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采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劃船》 篇13
活動目標:
1、欣賞音樂、感知ABA的結構。
2、感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樂趣。
3、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理解歌詞的含義。
4、通過對歌曲的欣賞以及對歌詞的理解。
活動準備:
1、音樂《劃船》。
2、課件。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
今天陳老師要送給小朋友們一首曲子,曲子的名字叫《劃船》。曲子里面有巨人和小矮人,請你仔細聽一聽,他們在干什么?
幼兒聽完教師講述小矮人和巨人的'故事。
2、幼兒欣賞音樂,創編劃船、擦汗的動作和巨人走路的樣子。
這個曲子還有一個非常好看的卡通片,請你聽完后告訴陳老師,小矮人在干什么?
幼兒觀看課件。
幼兒創編劃船、擦汗的動作。并學一學巨人走路的樣子。
現在陳老師要用魔法把你們的小手通通變成巨人的腳掌。請你們仔細聽巨人出來的音樂,然后拍出他的腳步聲。
幼兒傾聽音樂。
3、幼兒完整地進行表演。
陳老師要請小朋友們來助巨人和小矮人一起用勁地劃船。請你把小腳伸直坐上我們的小船。
4、幼兒分角色進行劃船游戲。
陳老師這里有四艘小船,每一艘上坐四個人。每條小船請一個小船長。
我是巨人媽媽,誰來做我的巨人寶寶?
再請一個小船長。
5、幼兒立進行游戲。
教師扮演巫婆,幼兒游戲。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孩子們雖然較感興趣,但是他們都一直在跟我做動作,創造表現的機會不多,在學巨人人走路時沒有掌握如何走出沉重的腳步聲,而且不能跟著節奏走路。于是我分析了一下我的目標過于籠統,而且重點不明確。所以效果一般。
《劃船》 篇14
教學內容:
1.唱《劃船歌》
2.復習本單元的歌曲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能體會歌曲的意境美,能表達歌曲的情緒。
2、用自然、親切地聲音表現歌曲。
3、利用打擊樂器為歌曲簡單的伴奏。
教學重點難點:
1、學唱《劃船歌》。
2、歌曲中節奏的變化,與情感變化的聯系。
教學過程:
一、情趣導入
1、聽賞音樂,同學們,感覺一下,你們現在坐在什么上面?(聽歌曲伴奏音樂,隨老師的手勢上下起伏)
2、小船搖啊搖,載著我們去向何方?
欣賞印度尼西亞的地里風光(簡介人文背景)
二、欣賞
1、印尼的船工們熱愛自己的生活,聽,一邊勞動的他們還愉快地吟唱著動聽的歌。
(欣賞歌曲范唱),學生隨音樂律動。
2、再次欣賞并提問:美麗的小船要帶我們去往何方?船工們心里又在想著什么?
(理解歌詞含義)
3、讓我們坐上小般一起出發吧!隨著琴聲哼唱旋律(lu),用手劃旋律線。
4、哪一樂句給你的.感覺最特別?(從旋律線,音樂節奏等分析)
難點解決:滑翔機的感覺,一飛沖天,在空中展翅飛翔。
上下起伏,好似蕩漾在水波
加入歌詞,注意力度的變化。 船工用力撐船
小船在水面上搖動
5、完整再現歌曲
齊唱,用沙球、碰鈴等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一半演唱,一半伴奏)
三、復習
讓我們乘著小船到各地去游覽一下吧!
(部分同學扮演河流,部分同學扮演船工)
《沃爾塔瓦河》聽賞主題片斷,現在我們到哪里了?
《多瑙河之波》聽常第一圓舞曲主題,隨律動變化。
《大海啊,故鄉》 女生領唱
《瀏陽河》 齊唱
四、總結下課
《劃船歌》教學反思
《劃船歌》是一首印度尼西亞馬魯姑民歌。這首民歌表現了印尼船工的生活。旋律受西班牙、葡萄牙音樂的影響。該曲旋律優美,著力刻畫出船工奮力劃槳,小船奮力駛向遠方的生動情景。歌曲連續使用切分節奏和后半拍起唱的樂句,這是這首民歌的風格特點,表現了對友人或愛人的叮嚀。這堂課一開始,我由印度尼西亞的地理風光(多媒體播放)導入,然后提出問題:“印度尼西亞的船工是如何來詠唱他們的生活的?”讓學生帶著問題完整欣賞歌曲,并整體上感受歌曲的情緒。隨后我又提出第二個小問題:“小船準備駛向哪里?船工們心里還想了什么”,在此基礎上欣賞第2遍,其目的是讓學生理解歌曲的前半段歌詞。第三遍,讓學生輕輕的跟著哼唱,找出自己剛才哼唱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多數同學是第一部分轉入第二部分時弱起節奏跟不上。解決這個難點,我讓學生劃拍數好節奏,我范唱歌譜,讓學生感受弱起小節,學生基本能掌握,完成預期的學習目標。在唱會這首歌曲后,我讓學生為歌曲的第二部分配上動作,塑造小船的動感和船工用力掌舵的情景,引導學生在這部分演唱時能用不同的力度來演唱。最后又為學生加上了沙球打擊樂器,學生在快樂中學會了這首《劃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