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船》(精選9篇)
《劃船》 篇1
課題:《劃船》
課型:唱歌表演綜合課
年級:一年級
授課教師:長南路小學 屈于蘭
教學目標 :
1、在律動活動中,能夠初步感受音樂的快慢和強弱的變化,并作出相應的身體動作反應;
2、學會《劃船》這首歌曲,并大膽、自信的演唱;
3、能用歌聲、語言和肢體動作,積極地表現自己對歌曲不同情境的感受,并從中享受到音樂的樂趣;
教學重點:
學生能初步感受音的快慢和強弱變化,并作出身體動作的反應;
教學難點 :
能正確感知、充分表現歌曲的不同情境。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準備:
音響、課件、道具、頭飾
教學過程 :
一、情境引趣:
1、學生聽音樂有節奏進教室;
2、師生互相問好!
二、感受、創作
1、導入 (播放錄音,課件展示)
師:小朋友們,你們聽,樹林里的小鳥唱起了動聽的歌兒,田野里的花兒開得又香又艷,風兒輕輕地吹著,讓我們隨著美妙的音樂,一起去湖中劃船吧!
2、感受音樂(播放樂曲《隨著琴聲動一動》)
師:小朋友們,在劃船的路上,看誰能夠用最形象、最生動的動作表現出不同節奏的音樂,模仿年邁的爺爺奶奶和可愛的小動物們的走路姿勢。
。ǔ鍪菊n件,教師和同學們一起邊聽音樂邊做動作。)
3、引導體驗
(1)、指名小朋友上臺表演
師:小朋友們真棒!誰還能夠想出其他動作來表現這一段音樂?
生:還可以拍手、跺腳、搖頭。
。2)、強化活動的游戲性
師:現在,看哪一個小朋友的反應能力最快,最先聽出這段樂曲的變化。
三、參與表現
1、導入
師:我們準備劃船了,小朋友們心里一定很高興!(出示課件)看,湖面非常平靜,只有風兒在輕輕的吹,槳兒在輕輕的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聲音唱歌?
生:小聲的,輕輕的唱歌。
師:現在,我們一起小聲的唱著歌兒來享受這種美好的境界吧。
。▽W生用聽唱法模唱歌曲旋律,并創編手勢動作學習歌詞)
2、情境轉變(課件出示)
師:哎呀,小朋友們,湖面上起風了,我們該怎么辦?
生:快把船劃到岸上去。
師: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歌聲來表現著急的樣子?
生:聲音大點,而且唱歌的速度也要快。
3、聆聽音樂(播放柔和、平緩的音樂)
師:通過小朋友們的齊心協力,我們終于戰勝了風浪,現在,小船蕩漾在湖面上,又恢復了平靜。聽著這優美的歌聲,你們有什么感受嗎?
生:很輕松,很舒服,還很愉快。
4、劃船比賽(指導學生做好劃船的動作,和上“加油”等不同節奏的口令,并播放音樂,課件展示劃船比賽時的激動場面。)
師:比賽開始了,小朋友們準備好了嗎?我們一起來用力劃,看哪一組同學能取得冠軍!
四、總結全課
師:小朋友們真不錯,在劃船的過程中不但戰勝了困難,而且還賽出了好成績。相信同學們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能象劃船一樣,勇敢、堅強,做個樂觀向上的好孩子。
(學生伴隨音樂出教室)
《劃船》 篇2
唱歌
教學目標
1.在律動活動中,能夠初步感受音樂的快慢和強弱變化,并做出相應的身體動作反應。
2.學會《劃船》這首歌,并大膽、自信的演唱。
3.能用歌聲、語言和肢體動作,積極的表現自己對歌曲不同情境的感受,并從中享受到音樂的樂趣。
教學重點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在相互探討的評價過程中,求得表現音樂形式的統一認識。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船
教學過程
一、律動活動《隨著琴聲動一動》
1.師:樹林里的小鳥唱起了動聽的歌,田野里的花兒開得又香又艷。到湖中去劃船一定美妙極了,讓我們隨著音樂出發吧!
2.讓學生邊聽音樂邊走步出發。教師設計在路上遇見不同動物或人物,(多媒體)并根據其特點使音樂隨之變強、變弱、變快、變慢,學生的動作也相應變重、變輕、變快、變慢。
二、歌曲《劃船》
(一)在“平靜的湖面”場景中學習歌曲第一段,用輕聲演唱體會微風輕輕的吹、槳兒輕輕的搖的意境。
1.請學生用“u”輕聲模唱歌曲旋律。
2.用歌詞接龍的方法學習歌詞。
。ǘ┰凇捌痫L的湖面”’場景中學習歌曲第二段,用歌聲和肢體動作體會迎著風浪用力劃的意境。
引導學生用聲音和動作來表現這段歌曲的情境。
用動作接龍和唱歌接龍的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歌曲的第二段。
(三)在“小船在湖中蕩漾”場景中,體會曲調因速度變慢而產生的不同感受。此段較前段對比較大,請學生靜下心來聽一聽、想一想、說一說音樂帶給他們的感受,培養他們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
(四)在“劃船”比賽的場景中,讓學生用劃船的動作,體會因快快劃而取得勝利所產生的喜悅心情。
1.訓練學生劃船動作的統一性,并和上“嘿喲或加油”等不同節奏的口令。在學生中間配合練習。
2.利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興趣。
三、評價
1.律動活動中,評價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因此進行評價時不要求學生律動動作的統一、標準和規范,相反,要鼓勵學生動作的多樣性,及時表揚與眾不同的律動動作,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學習歌曲的過程中,教師不能主觀、武斷的讓學生以某種形式體驗音樂,而應注重和鼓勵學生發表獨特的、富有個性的見解。讓他們在相互探討的評價過程中,求得表現音樂形式的統一認識。
四、結束課業
板書設計:
劃船
平靜的湖面
起風的湖面
小船在湖中蕩漾
劃船比賽
課后小記
根據“劃船”的情景主題,把這一環節設計為去劃船的路上,利用音像資料創設情境、引入導語:“森林里的小鳥唱起了動聽的歌,田野里的花兒開得又香又艷。到湖中去劃船一定美妙極了,讓我們隨著音樂出發吧!”接著,讓學生邊聽音樂邊走出發。在路上遇見不同動物或人物,并根據其特點使音樂隨之變強、變弱、變快、變慢,學生的動作也相應變重、變輕、變快、變慢。這一效果讓學生有趣形象的感受到了音樂的強弱變化。
《劃船》 篇3
一、活動目標:1、 欣賞音樂、感知aba的結構。2、 感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樂趣。二、活動準備:1、 音樂《劃船》。2、 課件。三、活動過程:1、 故事導入!裉礻惱蠋熞徒o小朋友們一首曲子,曲子的名字叫《劃船》。曲子里面有大巨人和小矮人,請你仔細聽一聽,他們在干什么?幼兒聽完教師講述小矮人和大巨人的故事。2、 幼兒欣賞音樂,創編劃船、擦汗的動作和大巨人走路的樣子!@個曲子還有一個非常好看的卡通片,請你聽完后告訴陳老師,小矮人在干什么?幼兒觀看課件。幼兒創編劃船、擦汗的動作。并學一學大巨人走路的樣子。——現在陳老師要用魔法把你們的小手通通變成大巨人的大腳掌。請你們仔細聽大巨人出來的音樂,然后拍出他的腳步聲。幼兒傾聽音樂。3、 幼兒完整地進行表演!惱蠋熞埿∨笥褌儊韼椭缶奕撕托“艘黄鹩脛诺貏澊U埬惆研∧_伸直坐上我們的小船。4、 幼兒分角色進行劃船游戲!惱蠋熯@里有四艘小船,每一艘上坐四個人。每條小船請一個小船長。——我是巨人媽媽,誰來做我的巨人寶寶?——再請一個小船長。5、 幼兒獨立進行游戲。教師扮演巫婆,幼兒游戲。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孩子們雖然較感興趣,但是他們都一直在跟我做動作,創造表現的機會不多,在學大巨人人走路時沒有掌握如何走出沉重的腳步聲,而且不能跟著節奏走路。于是我分析了一下我的目標過于籠統,而且重點不明確。所以效果一般。
《劃船》 篇4
教學目標:
1.在游戲情境中能夠跟隨音樂節奏,嘗試雙人劃船和多人劃船。
2.體驗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幼兒觀看過劃船表演
(材料準備) 音樂、課件、四條長即時貼
重點:體驗劃船的快樂
難點:多人劃船時的動作一致 教學過程:
一、觀看劃船
提問:圖片上的人們在干嘛?(在劃船)
他們劃船的動作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他們有的是雙手在中間,前后劃船的,有的是雙手在身體的一側左右劃船的。
二、欣賞劃船
1、欣賞歌曲、動作練習(重點)
提問:歌曲里的人們要怎樣劃船才能劃得快又好?(要跟著節奏用力劃)
“讓我們一起聽著歌曲,做一名劃船運動員練習一下吧!保ㄓ變涸谝巫由系谝欢吻昂髣,第二段左右劃)
2、兩兩面對面劃(重點)
“一個人劃船的力量太小了,我們來找一個好朋友一起劃好嗎?”(幼兒面對面坐地上,手拉手劃)
3、列隊左右劃(難點)
提問:我們要去參加劃船比賽了,船還不夠大,怎樣才能造出一艘長長的大船呢?
小結:大家前后連起來,一個接著一個就能變出一艘大船。
“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重點引導幼兒按照地面即時貼提示排成四隊,較為小跑步,手為劃槳動作。
*在此基礎上可以加入四艘大船的首尾相接,聯合穿行隊形。
三、表演劃船
*第一段雙人劃,第二段變成四艘大船劃。
《劃船》 篇5
活動過程:
一 、準備活動
聽音樂,師生一起做模仿動作(體育項目)
游泳(活動上肢) 射擊(弓箭步,左右開弓) 乒乓球(半蹲,體轉) 競走(全身運動)體操(放松運動)
二 、“開龍舟”游戲
1、幼兒自由結伴五人一組,后面的幼兒依次抱住前面幼兒的腰或者拉住衣服,蹲著向前走。(老師只交待“開龍舟”游戲的基本玩法,讓幼兒自己在玩中體驗怎樣使“龍舟”前進的技巧)
2、老師觀察:幼兒自由結伴的情況。開龍舟游戲時,幼兒能否步調一致,有節奏地蹲著向前走。
3、集中幼兒一起說說,“開龍舟”游戲玩得怎樣
師:小朋友,“開龍舟”的游戲好玩嗎?你們玩得怎樣?
幼:我們“開龍舟”時有一個小朋友掉隊了,他沒跟上。
幼:前面的小朋友走得太快了。
師:那么怎樣讓“龍舟”上的小朋友走得一樣快慢,讓“龍舟”順利地開起來呢?
幼:要一起走。
幼:要喊口令
幼:喊1、2、3、4……
幼:喊加油、加油……
師:如果速度一致,有節奏地走,“龍舟”是不是就能開得快呢?小朋友們再試一試。
4、幼兒再玩“開龍舟”游戲
幼:我們還要一起出同一個方向的腳。
師:你們小組商量,一起先出左腳,還是先出右腳?
5、幼兒第三次玩“開龍舟”游戲
老師觀察,幼兒游戲的情況,進行個別指導。
三 、競賽游戲:賽龍舟
過渡語:小朋友們的龍舟開得很好,(出示紅旗),下面我們來進行龍舟賽,看哪條龍舟最先到達紅旗處,就算勝利。
1、 幼兒五人組龍舟,并排從起點出發,開展龍舟賽。
2、 加大難度,八人一組,十人一組組成龍舟,再次比賽。
四、放松整理活動
活動目標:
鍛煉幼兒的腿部力量和協調性。
體驗團結協作的樂趣,培養競爭意識。
活動準備:
1、 觀看賽龍舟的錄像 2、節奏輕快的音樂,收錄機 3、紅旗一面
《劃船》 篇6
《劃船》
總課時數:
第1節
教學內容:
1、歌曲:劃船
2、綜合訓練
3、音樂游戲:走走停停 教學目標:
1、學習用熱烈而歡快的情緒,堅定而有力的聲音演唱《劃船》。
2、通過游戲《走走停停》,培養學生節奏的內心感覺和動作的反映與控制能力。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劃船》。 教學難點:歌曲中每一句后面的休止符處的演唱。 教學手段: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發聲練習:
第14頁兩條樂句,(教師將其抄寫到黑板上)。
注意,用lu來模唱樂句。(這兩條樂句有什么不同?)
請同學第一條第一拍唱強,第二拍唱弱,拍手表示。
第二條第一拍強,第二、三拍弱。拍手表示。
二、綜合訓練(二)
1、教師用mi,sol彈奏兩個短句,每句中有一個音重復。
2、請同學聽后將教師彈奏的短句演唱出來,并拍出它的節奏。
3、請同學再數數教師彈的樂句中重復的是那個音,出現了幾次。將答案填寫在書上。
三、學唱歌曲《劃船》
1、同學們,大家放假到了很多地方玩,有的地方有海呀、湖呀?在水面上有一種活動,是什么?(劃船)
請同學說一說劃船的感受。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歌曲《劃船》。
2、聽錄音范唱;卮穑@首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聽唱法學習。注意:休止符處唱法,重點練唱。
3、歌曲處理:
討論:這首歌曲中唱的劃船是在怎樣一種情況下進行的?
應該用什么樣的力度、速度來表現?
最后一句“繞過這座小山”應該怎樣演唱?為什么?
注意:強調強拍表現出劃船的節奏。
練唱
5、請同學邊唱邊做劃船的動作,注意手的動作要與歌曲的力度吻合。
四、音樂游戲:走走停停
1、教師講解規則:按照教師拍打樂器的節奏學生作相應的動作。音樂停時,按教師要求做。
2、聽節奏做游戲。
五、小結
課下請同學們多做一做走走停停這個游戲,看誰做的最好。 板書設計: 走走停停
第一次 點頭4次
第二次 拍手3次
第三次 叉腰5次
第四次 跺腳4次
課后小記:
《劃船》 篇7
一、推薦主題:
《交通工具博覽會》
二、教學設計生活化、游戲化的相關性分析:
1、中班幼兒都有劃船的, 經驗,都非常喜歡劃船。本次活動就是以此為基礎展開的。
2、本次活動以有趣的故事導入活動。幼兒在扮演小矮人和大巨人的角色扮演游戲中,通過互相合作感受了戰勝巫婆的樂趣。
三、建議活動過程:
(一)活動目標: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活潑、歡快的風格。
2、能聽出大巨人走路的音樂,并能找準重拍。
3、體驗幫助小矮人戰勝困難后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
1、音樂《劃船》。
2、課件。
。ㄈ┗顒舆^程:
1、幼兒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活潑的旋律。
——今天陳老師帶來了一首曲子,請你聽一聽,聽完后,告訴我你覺得這首曲子感覺怎么樣?
——這首曲子里面有大巨人和小矮人,請你再仔細聽一聽他們在干什么?
——大巨人在干什么?
2、幼兒傾聽故事,理解音樂。
——這首曲子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在森林里面住著一群非常勤勞的小矮人,他們每天都要到大何的那一邊去工作。太陽下山了,小矮人坐上四艘小船回家了?墒谴蠛由厦孀粋老巫婆,這個老巫婆可壞了,每次看到小矮人,要不就把他變成一塊石頭,要不就把他變成一塊木頭,小矮人非常得害怕,可是不要緊,小矮人有一個朋友,是誰?這個大巨人非常的能干,每一次都會幫助小矮人用勁地劃船,把小船劃得像箭一樣快,老巫婆追不上小船。最后大巨人和笑矮人戰勝了老巫婆。
——這個故事好不好聽?
——這首曲子還有一個好看的動畫片,請你聽完以后告訴我小矮人在干什么?
(評析:以情節性較強的故事導入活動。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動畫片的直觀性使幼兒更加能夠感受音樂較強的結構。)
3、幼兒觀看課件,用小矮人和大巨人的動作區分音樂形象。
——小矮人在干什么?
——他是怎么劃船的?
幼兒做動作。教師哼節奏一起劃。
——除了單漿劃還可以怎么劃?
幼兒做動作,教師哼唱節奏。
——呀,好熱呀,劃得汗都出來了,你們熱嗎?
幼兒做擦汗動作,教師哼唱節奏。
——小矮人還有一個朋友是誰?
——大巨人長得什么樣子?
——大巨人這么大、這么高走起路來是什么樣子?
——你們想不想也來學學大巨人走路的樣子?
——讓我們站起來擺個大巨人的造型。等陳老師數完四下,我們一下一下地走起來。
幼兒走路,教師念節奏。
請個別走得好的幼兒示范。
4、幼兒傾聽音樂,找出大巨人走路的音樂。
——除了用腳,還可以用什么發出大巨人走路的聲音?那讓我們聽著音樂拍出
大巨人走出來時的腳步聲。
幼兒聽音樂。
。ㄔu析:在學大巨人走路時,先請幼兒,站起來學習,再用手學大巨人走路。將難度逐步提高,使幼兒掌握得更好。并將根據游戲的需要,將腳上動作自然地轉換到手上。避免幼兒一上一下分散注意力。)
5、幼兒完整地進行表演。
——陳老師要請小朋友們來幫助大巨人和小矮人一起用勁地劃船。請你把小腳伸直坐上我們的小船。
——幼兒分角色進行劃船游戲。
——陳老師這里有四艘小船,每一艘上坐四個人。每條小船請一個小船長。
——我是巨人媽媽,誰來做我的巨人寶寶?
——再請一個小船長。
——幼兒獨立進行游戲。
教師扮演巫婆,幼兒游戲。
(評析:教師從船長、大巨人到巫婆的不同的角色扮演,一步步的退位,讓幼兒慢慢脫離教師的示范。逐漸進行獨立游戲。)
《劃船》 篇8
設計思路
1.根據樂曲特點巧妙設計角色和情節,為幼兒熟悉的三種小動物——烏龜、鴨子和兔子設計三組相應于ll、l× l以及} l三種節奏型的劃船動作,讓幼兒在有趣的肢體動作中學習和鞏固節奏。
2.有意識地把部分教學示范、課堂組織工作移交給高年齡段或能力強的幼兒,對這些孩子來說,經驗是舊有的,小老師的角色卻是新鮮的、具有挑戰性的.讓幼兒在新角色中重溫舊經驗。
3.在多次的節奏練習中逐步添加新元素,提出新要求:從單純的肢體動作一肢體動作和聲勢的結合一肢體動作、聲勢和走步的結合;從單聲部輪奏一三聲部合奏,讓幼兒在新的練習形式中獲得新的發展。
活動目標
1.通過肢體動作,幫助小、中、大班三個年齡段幼兒分別掌握和鞏固ll、ll以及li三種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節奏型。
2.通過游戲情節引導幼兒看指揮進行輪奏,并在教師的幫助下嘗試三聲部合奏。
3.增強幼兒的節奏感及對音樂的感受力,體驗合作性音樂游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不干膠制作的圓點18個,分三列貼在地板上;小椅子6把,分別擺放在三列隊伍的前面和后面充當船頭和船尾;烏龜、鴨子、兔子圖片各2張,分別貼于“船頭’’的正反面;紅、黃、藍旗子各1面,分別插在“船匡”上。2.烏龜、鴨子、兔子頭飾各1個,cd機1臺、《劃船》樂壟cdl盒(分a、b樂段)。
3.教授3名能力強的中大班幼兒扮演烏龜、鴨子和兔子。
活動過程
1.進場并按年齡段就座。
師:“小朋友看誰來了?”(3名幼兒分別扮演烏龜、鴨子、兔子,按a段音樂的節奏出場)
烏龜、鴨子、兔子:“今天,我們想邀請小朋友一起劃船去郊游!
一師:“但是這么多的小朋友,該怎么坐呢?”
烏龜:“我想邀請星星組(小班組)的小朋友坐到我的船上來。”
鴨子:“我想邀請月亮組(中班組)的小朋友坐到我的船上來!
兔子:“我想邀請太陽組(大班組)的小朋友坐到我的船上來。”
師:“讓我們跟著小動物輕輕地走到船上坐好吧。”
星星組、月亮組、太陽組的幼兒分別隨烏龜、鴨子和兔子按a段音樂的節奏走到相應的“船”上,并在小圓點上就座。
2.學習運用輪奏的方式玩游戲。
(1)通過觀察同伴示范和聽教師旁白,初步了解游戲情節(感受樂曲的樂段)及三種劃船的動作(三種節奏型)。
師:“三位小動物,你們打算怎樣劃船去郊游呢?”
烏龜:“我們都想好了,請小朋友仔細看!”
師:“好,我們留心看哪條船先出發,三只小動物劃船的動作一樣嗎?除了劃船。小動物還做了哪些事情?”
小動物示范游戲,教師旁白。
“小動物走到船上。”(扮演烏龜、鴨子、兔子的幼兒同時隨a段音樂拍打大腿)
“首先出發的是烏龜的船,劃船累了,擦擦汗!(扮演烏龜的幼兒隨ba段音樂做劃船、擦汗動作)
“接著出發的是鴨子的船,劃船累了,擦擦汗,再喝口水。”(扮演鴨子的幼兒隨bab段音樂做劃船、攘汗、喝水動作)
“最后出發的是兔子的船。”(扮演兔子的幼兒隨b段音樂做劃船動作)
“小動物上岸了。”(扮演烏龜、鴨子、兔子的幼兒同時隨a段音樂拍打大腿)
(2)在教師引導下回憶游戲情節及練習三種劃船動作。
師:“誰先出發?誰第二個出發?誰最后出發?…‘三只小動物是用什么動作劃船的?你能學一學嗎?”“他們累了的時候,還做了哪些事情?”
(3)在教師帶領下分組配合聲勢,練習劃船動作。
師:“要是在劃船時加上口號,我們的動作就會更整齊,船行走的速度就更快了。”
分別帶領三組幼兒配合聲勢,練習劃船。
星星組:拍手一下擴胸一下,并在擴胸時發出聲音“嗨”。
月亮組:拍手一下擴胸兩下,并發出聲音“嗨——喲喲”。
太陽組:拍手兩下擴胸兩下,并發出聲音“嗨嗨喲喲”。
(4)看小動物指揮,用輪奏的方式隨音樂玩游戲。
師:“小動物覺得小朋友劃船的本領學得好不好?小朋友可以和你們一起劃船去郊游了嗎?大家要注意看自己船上的小動物指揮喲,動作整齊一致,船才能走得又穩又快。另外,沒輪到你劃船時,也要坐好,如果你動來動去船就會翻了。大家準備好了嗎?”
烏龜、鴨子、兔子分別指揮星星組、月亮組、太陽組幼兒用輪奏的方式隨音樂玩游戲。
(5)每組邀請一位幼兒當船長,指揮船員隨音樂用輪奏的方式玩游戲。
師:“烏龜、鴨子、兔子都累了,請他們休息休息吧。誰愿意來當船長,指揮大家繼續劃船?”
3.嘗試運用三聲部合奏的方式玩游戲。
(1)在教師帶領下嘗試運用三聲部合奏的方式玩游戲。
師:“現在,我們的船劃到了一個很寬闊的湖泊里,我們進行劃船比賽好不好?既然是比賽還能不能讓烏龜的船先出發?對,要三艘船同時出發,這樣才公平。咦,我聽到下面的老師說也很想參加我們的比賽呢!這樣吧,我們每組邀請一位老師上來當船長,好不好?”(幼兒邀請教師)“我們要先考考這些船長能不能勝任喲。”(讓被邀教師清楚自己示范的動作與聲勢)
師:“緊張的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為了更好地用力,這回我們都站起來劃船吧。注意,這回是三艘船同時出發,每條船都有自己的航道,不要跟著人家的船跑了喲。認真看船長指揮。”
三位被邀教師分別帶領三組幼兒運用合奏的方式隨音樂玩游戲。
(2)在教師帶領下,再次嘗試運用三聲部合奏的方式玩游戲。
另外邀請三位教師再次游戲。
4.在教師帶領下邊三聲部合奏邊走步離場。
師:“讓我們跟著老師,把小船駛向大海吧!碧崾颈谎處煄ьI幼兒邊按節拍行走邊三聲部合奏離場。
活動反思
盡管混齡活動的優勢很突出,但是組織混齡活動的困難也是顯而易見的:小、中、大班三個年齡段幼兒,無論在知識、能力、經驗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如何在同一個活動里使三個年齡段的幼兒都產生興趣,都有所發展,成為組織混齡活動時急需解決的重點問題。
本活動較成功地把高年齡段幼兒需要復習和鞏固的“已知”作為低年齡段幼兒學習和掌握的“新知”,把高年齡段幼兒的“溫故”與低年齡段幼兒的“知新”過程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同時,我們可以看到教師有意識地在高年齡段幼兒“溫故”的過程中不斷添加新元素,提出新要求,使高年齡段幼兒在“溫故”的過程中達到“知新”的目的。這樣,就能實現在同一個活動中,3~6歲幼兒各取所需、共同成長的愿景
《劃船》 篇9
劃 船
課題:《劃船》
課型:唱歌表演綜合課
年級:一年級
授課教師:長南路小學 屈于蘭
教學目標 :
1、在律動活動中,能夠初步感受音樂的快慢和強弱的變化,并作出相應的身體動作反應;
2、學會《劃船》這首歌曲,并大膽、自信的演唱;
3、能用歌聲、語言和肢體動作,積極地表現自己對歌曲不同情境的感受,并從中享受到音樂的樂趣;
教學重點:
學生能初步感受音的快慢和強弱變化,并作出身體動作的反應;
教學難點 :
能正確感知、充分表現歌曲的不同情境。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準備:
音響、課件、道具、頭飾
教學過程 :
一、情境引趣:
1、學生聽音樂有節奏進教室;
2、師生互相問好!
二、感受、創作
1、導入 (播放錄音,課件展示)
師:小朋友們,你們聽,樹林里的小鳥唱起了動聽的歌兒,田野里的花兒開得又香又艷,風兒輕輕地吹著,讓我們隨著美妙的音樂,一起去湖中劃船吧!
2、感受音樂(播放樂曲《隨著琴聲動一動》)
師:小朋友們,在劃船的路上,看誰能夠用最形象、最生動的動作表現出不同節奏的音樂,模仿年邁的爺爺奶奶和可愛的小動物們的走路姿勢。
(出示課件,教師和同學們一起邊聽音樂邊做動作。)
3、引導體驗
。1)、指名小朋友上臺表演
師:小朋友們真棒!誰還能夠想出其他動作來表現這一段音樂?
生:還可以拍手、跺腳、搖頭。
。2)、強化活動的游戲性
師:現在,看哪一個小朋友的反應能力最快,最先聽出這段樂曲的變化。
三、參與表現
1、導入
師:我們準備劃船了,小朋友們心里一定很高興!(出示課件)看,湖面非常平靜,只有風兒在輕輕的吹,槳兒在輕輕的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聲音唱歌?
生:小聲的,輕輕的唱歌。
師:現在,我們一起小聲的唱著歌兒來享受這種美好的境界吧。
。▽W生用聽唱法模唱歌曲旋律,并創編手勢動作學習歌詞)
2、情境轉變(課件出示)
師:哎呀,小朋友們,湖面上起風了,我們該怎么辦?
生:快把船劃到岸上去。
師: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歌聲來表現著急的樣子?
生:聲音大點,而且唱歌的速度也要快。
3、聆聽音樂(播放柔和、平緩的音樂)
師:通過小朋友們的齊心協力,我們終于戰勝了風浪,現在,小船蕩漾在湖面上,又恢復了平靜。聽著這優美的歌聲,你們有什么感受嗎?
生:很輕松,很舒服,還很愉快。
4、劃船比賽(指導學生做好劃船的動作,和上“加油”等不同節奏的口令,并播放音樂,課件展示劃船比賽時的激動場面。)
師:比賽開始了,小朋友們準備好了嗎?我們一起來用力劃,看哪一組同學能取得冠軍!
四、總結全課
師:小朋友們真不錯,在劃船的過程中不但戰勝了困難,而且還賽出了好成績。相信同學們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能象劃船一樣,勇敢、堅強,做個樂觀向上的好孩子。
(學生伴隨音樂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