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一課》教學片斷賞析(通用17篇)
《難忘的一課》教學片斷賞析 篇1
1、給下列漢字的正確讀音打“√”:
閩(mǐn mǐng)南 諸(zhū zū)葛亮
2、選詞填空:(在合適的詞語下面畫上“——”)
、拧『孟竺總字、沒個音,都發自他們火熱而(摯愛 真摯 真實)的心。
、啤O夫起早貪黑地勞動,還(保持 堅持 維持)不了一家人的生活。
⑶ 只有不段鍛煉身體,才能(增加 增長 增強)體質。
⑷ 幾個月前,爸爸不知哪來的興趣,(忽然 果然 居然)買了一輛小轎車,小山村(震動 轟動 驚動)了。
3、這是多么強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濃厚的愛國情意!
“我”為什么會發出這樣的感嘆?請在課文中找出具體的事例。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4、還有什么別的話比這句最簡單的話更能表達我此時的全部感情呢?
這句話改變一下說法,可以這樣說___________________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5、“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边@句話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它分別表達了師生和“我”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看到了上面有孔子,有諸葛亮,有鄭成功,還有孫中山。”上面提到的中國歷代偉人,你知道他們的成就嗎?查查資料或問問別人,再簡單寫一寫。
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鄭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孫中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難忘的一課》教學片斷賞析 篇2
仙桃市漢江小學 李次容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多少周年?
生:62周年!
2、師:我們怎么忘記,62年前,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不僅在中國大陸橫行霸道,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等無數大血案,而且侵略并血腥治中國臺灣整整50周年。1945年,中國臺灣光復了。1949年,我的爸爸的爸爸就是我那未謀面的爺爺,隨軍去了中國臺灣,走時才十七八歲,至今還沒有回來。五十八年來,爺爺日日思歸,我們也想念爺爺。國恥難忘,親人分離,這兩者聯系在一起,讓我很想和大家一起學習這篇——《難忘的一課》!
二、匯報預習、整體感知
1、會讀書的人用兩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紙中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著文字的背后。請大家用兩只眼睛默默讀全文,用心去思考昨天預習中大家提出的疑問。
2、昨天大家問得較多的有:中國臺灣的地理位置及歷史,課文的主要內容以及對深受感動的句子的理解等問題,大家各抒已見。
3、全班匯報
生:我查看了中國的地圖,知道了中國臺灣在我國東南海域。
生:我查閱了有關書籍,知道了1937年7月7日,日本人發動“七七事變”,中國開始了八年的抗日戰爭。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勝利。
生:我上網查到中日甲午戰爭,了解到期1895年,清朝北洋水師和日本艦隊在黃海展開激戰,鄧世昌所率三艘軍艦向日艦撞去,兩百余名將士壯烈犧牲。中日簽定《馬關條約》,第二條內容是:中國把遼東半島、中國臺灣島、彭湖島等割讓給日本。
生:課文主要講了抗日戰爭勝利以后,“我”在中國臺灣一所鄉村小學的所見、所聞、所感。
生:我查了字典,明白了光復就是收復失地的意思。
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在文中出現了三次,一次比一次表達的感情強烈,第一次是“我”看見一位年輕的中國臺灣教師用粉筆在黑板上寫這句話,表達了他的愛國之情,第二次是“我”走進教室和師生一起讀這句話,表達了“我”和師生手愛國之情;第三次是參觀小禮堂后,“我”激動地說這句話,表達了全體中國臺灣人民的愛國之情。
4、師小結
同學們不僅會從多種途徑搜集資料,而且會用兩只眼睛讀書,表達得還很不錯呢!
三、析詞賞詞、品文悟道。
1、師:文中有一句話貫穿全文,并且反復出現,是哪一句?
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2、師:第二次出現是在什么情況?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
生:我走近一間教室……他寫得很認真也很吃力。
。I悟一筆一畫、認真、吃力的含義)
生:我從“一筆一畫”體會到老師寫得很認真。
生:為什么他寫得很吃力呢?
師:我們拿起來,一筆一畫,認真地寫這句話。
。◣熒鷮戇@句話)
師:你們覺得吃力嗎?為什么中國臺灣教師寫得吃力?
生:中國臺灣教師剛學習祖國文字,他們以前被日本奴役,不準說國語不準寫漢字,所以寫得很吃力!
生:日本人真是可恨!中國臺灣教師沒有忘記祖國,盡管寫得不熟練,但他寫得很認真,因為每一個寫都包含了他的愛國之情。
師:祖國的文字最美,老師送大家一句話:寫方方正正中國字,做堂堂正正中國人!請大家在本子上一筆一畫,認真地寫這句話,銘刻在心中。
3、師:老師和孩子們是怎樣讀這句話的?找出相關語句來讀一讀。
生:老師和孩子們都顯得那么嚴肅認真……火熱的真摯的心。
(領悟嚴肅認真、富有感情、火熱真摯的含義)
生:我從中體會到師生對祖國深深的愛。
生:每個字每個音,都傾注了中國臺灣師生的愛國情懷。
師: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一起來讀。
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師: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來,再來——
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4、第二次出現是什么情況理下?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懷著崇高的敬意……感到意外。
。I悟敬意、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地、意外的含義}
生:“我”看到老師寫得那么認真,那么吃力,聽到師生讀得那么嚴肅認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
師:我們是中國人,讓我們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讀這句句話。
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三遍)
師:為什么“我”走進教室,誰也沒有感到意外呢?
生:大家看到“我”也是中國人,感受到“我”也是愛國的,所以對“我”表示歡迎!
師:那就讓我們一起更起勁地讀——
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5、第三次出現是在什么情況下,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
我緊緊地握著……全部感情呢?
。I悟緊緊、激動、最簡單的話、全部感情的含義)
師:“我”參觀小禮堂,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為什么那樣激動呢?
生:“我”聽到中國臺灣教師介紹,小禮堂以前畫的是日本人,現在畫的是中國自己的偉人。讀到這兒,我感到日本人多么歹毒,他們不僅讓我們當亡國奴,而且讓我們忘記自己是中國人!
生:牢記歷史,勿忘國恥。那“我”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孔子畫像?鬃樱俏覈糯蠼逃,他有弟子三千,最杰出的有七十二賢。我會背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師,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生:“我”還看到了諸葛亮的畫像,諸葛亮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知已知彼膽識過人,他是智慧的化身。關于他的故事有《草船借箭》、《空城計》、《七擒孟獲》精彩極了!
生:“我”還看到了鄭成功、孫中山的畫像。鄭成功是民族英雄,從荷蘭人手中收復中國臺灣,孫中山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是中華國民第一任總統,在中國臺灣人民的心中是“國父”。
師:“我”看到這些畫像,想到了什么呢?
生:“我”為中國臺灣人民的愛國情意又一次感動。我似乎有很多話要說,但最能表達“我”這時的情感只有這句話———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師:此時此刻,沒有什么別的話比這句最簡單的話更足以表達“我”這時的全部感情。來,我們一起激動地重復這句話———
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三遍)
四、拓展延伸、總結全文
。ㄕZ文課堂 網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此文轉載
《難忘的一課》教學片斷賞析 篇3
學習目標:
1.認識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感受中國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學習重點難點:
在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抓住課文的主線,聯系時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間飽含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
導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初讀課文時,一定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然后讀下面詞語并抄寫一遍
停泊 光復 真摯 濕潤 閩南
崇高 寬敞 強烈 孔子 諸葛亮
2、解釋下列詞語:
光復:
真摯:
3、默讀課文,理清作者思路:
《難忘的一課》是一篇略讀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 )戰爭勝利以后,作者在( 。┑囊凰l村小學,見到一位( )認真教孩子們學習( )的動人情景,以及在學校禮堂里參觀( )的深切感受,表達了中國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
4、老師反復領學生讀的一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變換句型。
還有什么別的話比這句最簡單的話更能表達我此時的全部感情呢? (變成帶句號的句子,意思要不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課堂研討
1、交流自主學習部分的內容。
2、找出文中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出現了幾次,想想每次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
3、有感情地閱讀“學習祖國文字”和“參觀禮堂”這兩個場面,用心感受中國臺灣人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
《難忘的一課》教學片斷賞析 篇4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中國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學習在敘事中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摘抄自己認為好的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文中三次出現“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表演引入,激發學習興趣
1、表演展示時代背景:
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中日甲午戰爭后,1895年中國臺灣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才歸還中國。中國臺灣被日本整整統治了50年……
2、引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寫的就是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臺灣剛剛回到祖國懷抱時的事。
二、聽課文錄音,初知大意
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
。ǹ谷諔馉巹倮院,中國臺灣高雄的一所鄉村小學。)
三、朗讀課文,找出重點
1、難忘的一課是什么內容?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2、這句話在文中出現了幾次?用尺、筆在文中畫出來。
四、細讀課文,體會感情
1、學習第一次出現:
、拧≈该x。(3、4節)
、啤〉谝淮纬霈F在哪里?老師是怎樣寫的?
板書:
寫──一筆一畫。
說明什么?(他教得很認真,也很吃力。)
這是為什么呢?
(中國臺灣“光復”不久,不少教師也是重新學習祖國文字的。)
光復不久,老師就把自己剛剛學會的祖國文字教給學生,體現了什么?
、恰 拔摇边@時是怎樣的感受?
出示:
老師和孩子們都顯得那么嚴肅認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象每個字,每個每個音,都發自他們火熱的真摯的心!
、取∮懈星槔首x3~6節。
2、學習第二次出現:
、拧∽杂勺x。
、啤〉诙巫x“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的時候,加上了誰?
、恰 拔冶贿@動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ā皠尤说那榫啊敝傅氖鞘裁矗 拔摇钡氖菐熒鷤儗W習的內容,更是他們學習這句話時認真的態度和真摯的感情。)
、取∷麄兪窃鯓永首x的?圈出這些詞語。
板書:
讀──一遍又一遍。
、伞±蠋熀秃⒆觽儼l現了我,他們有什么反應?為什么?
看插圖,體會此情此景:
是因為大家都有共同的愛國之心,是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使他們彼此親近,把他們連在了一起。
⑹ 朗讀訓練。(7~12節)
2、按剛才的方法學習第三次出現:
、拧≈该13~16節:
第三次是怎樣出現的?
⑵ “我”是怎樣說的?
板書:
“我”說──激動。
、恰槭裁醇?
。ㄒ驗榭吹搅宋覀冎袊约旱膫ト讼,上面有──)
你知道孔子、諸葛亮、鄭成功、孫中山嗎?
、取】吹竭@一切,“我”的眼睛不覺濕潤了,被這種──所深深感動。
板書:
強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愛國情意。
、伞↓R讀最后一節:
“我”這時的全部感情是什么?反問句的意思是什么?
。ㄓ昧朔磫,就更加強調了只有“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最能表達作者此時的全部感情。)
、省±首x訓練。
五、總結
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中國臺灣時期,中國人連自己祖國的語言文字都不準學,但是,不甘奴役的中國臺灣人民并沒有忘記祖國,沒有淡忘學習祖國的文字。所以,一旦“光復”,他們就認真地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
“一國兩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7、1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澳門也于1999年回歸了祖國。我想,中國臺灣人民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回到祖國的懷抱。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擁有同一個母親──中華!
。ǜ枨骸段业膵寢尳兄腥A》)
六、練習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你認為寫得好的詞句抄下來。
3、課外閱讀《上下五千年》,了解我們祖國的歷史。
【板書設計】
23、難忘的一課
一筆一畫──寫
強烈的民族精神
我是中國人 一遍一遍──讀 深厚的愛國情意
我愛中國!
激動地──說
《難忘的一課》教學片斷賞析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感受中國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在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主線,聯系時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間飽含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
教學難點在朗讀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體會出的感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在感情朗讀中感受到愛國主義情感的陶冶與感染。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搜集有關中國臺灣被日本侵略的歷史資料。
2、搜集歷代、尤其是抗戰時期的愛國故事并整理。
教學過程
一、回憶導入,激發情感
二、預習交流,整體感知
1、同學們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什么?(可從整篇文章給你的感受、對作者的了解、主要內容等方面來談)
2.生匯報:
三、品讀賞析,提升感悟
1、自由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最讓“我”難忘的語句、情景談感受。然后和四人小組成員交流你的觀點。
2、小組交流
3、匯報、
4、研讀“學習祖國文字”和“參觀禮堂”這兩個場面,感受中國臺灣人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并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四、拓展延伸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是炎黃子孫的共同心聲。讓我們來交流一下我們收集的愛國故事吧。
1、小組交流愛國故事
2、小組匯報(請3—4個四人小組匯報)
五、總結收獲
《難忘的一課》是五年級的一篇略讀課,回顧課堂,我談談自己的感受:
這篇課文中“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貫穿全篇,前后三次出現,實際上是本文的抒情脈絡,一層進一層地叩擊讀者心扉,這是文章的主線,也是難忘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在教學時抓住“難忘”,緊扣三次出現的同一句話,通過對三次出現這句話時的不同情感的理解,讓學生在讀中悟、在讀中思、在讀中賞、在讀中化,讓學生感受中國臺灣師生那嚴肅認真、富有感情、火熱而真摯的心;明白了中國臺灣人民對祖國的深厚而濃郁的愛;更讓孩子體驗到了中國臺灣與祖國之間永遠也割舍不斷的親情;學生自己也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同時這也是對他們進行課外閱讀的一種指導。
然而本節課在教學時,我沒有將課堂拉回到“為什么說這是‘難忘’的一課?”這個主問題上來,沒有讓學生來完整地說一說作者認為這節課難忘的原因,致使本節課的中心仍不夠突出。
《難忘的一課》教學片斷賞析 篇6
教學現場:賀誠《難忘的一課》片斷。
師:“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一共出現了幾次?
生:三次。
師:三次在不同的情況下出現,聯系起來更能體會到那濃濃的愛國之情。
第一次:年輕的老師一筆一畫、認真吃力地在黑板上寫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師:第一次出現在哪里?它是怎樣出現的?你讀懂了什么?你可以讀一讀,劃一劃,想一想。
。ㄉ宰x理解句子。)
師:誰來讀一讀?
。ㄒ簧x。)
師:我覺得他還沒把那種濃濃的愛國之情讀出來。誰能再讀?
。ㄓ忠簧x,前半句讀得語速梢快,有力。)
師:哎呀,不錯!前面的“我是中國人”讀得很堅定。誰再來讀?
(第三個學生讀,比第二個稍有進步。)
師:真好。ú蛔〉睾c頭)
。ǖ谒膫學生讀,強調“一筆一畫”。)
師:越讀越好了!我聽出來了,這么簡單的字卻要一筆一畫寫得很艱難,可見他是懷著一顆愛國之心。一個年輕老師,他從沒學過漢語,現在卻教漢語,所以寫得很艱難。從艱難看出認真,從認真看出愛國。
第二次:他和孩子們一起,一遍又一遍地讀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指名一生讀,“大聲地”讀得較重,后面的話卻比較輕。)
師:老師注意到她強調了三個字“大聲地”,但可惜的是后面大聲說的內容她卻讀得反而輕了。這樣是“大聲地讀”嗎?你再來一遍好嗎?
(該生再讀時就把握得比較好。)
師:進步真快!相信你再多讀讀,一定還會讀得更好。
(再請一生讀,突出“又”。)
師:真好!“一遍又一遍”,從“又”字我聽出你很有感觸啊。那愛國之情就在大家心中一次又一次地涌動著呀。
。ǖ谌齻學生讀,感情平平。)
師:也不錯?此破降,但他覺得這樣“一遍又一遍地讀”,包含著對祖國的愛。
。ㄅe手的學生十分踴躍。第四個學生讀,讀得很干脆。)
師:啊,這種擲地有聲的朗讀被他讀出來了!
(學生一個個高舉著手,爭著朗讀,課堂氣氛十分活躍。第五個學生讀,突出最后“中國”兩字。)
師:(高興地)真好。∠衲阌羞@樣好的朗讀素養,說不定今后是個朗誦家呢。(大家笑)你們不信?我們再來聽一遍。(該生再次自信地朗讀)
第三次:我緊緊握住那中國臺灣教師的手,激動著重復了“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
(幾乎全體學生都舉起了手,爭先恐后地想朗讀第三句話。)
師:大家都想讀呀?那就一起來讀讀吧。
(全體學生飽含深情地朗讀這句話。)
師:你們讀得真好!我被這種深厚的愛國情意深深感動了。
(學生們臉上洋溢著成功的喜悅。)
……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逐漸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現代教育改革要求老師在評價學生時,不能只追求給學生一個結論,更不能只給學生一個等級評價并將他與其他同學比較,而是應該更多地體現對學生的關愛和關注。不但要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還要通過評價發現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特長,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曾在一本教學雜志上看到過這樣一段話:“評價,應該是一束賞識學生的靈光,充滿關愛和呵護,真誠地賞識每一位學生的點滴進步,真誠地呵護每一位學生的成長。通過評價,明確前進的方向,滲透學習的策略,傳遞人文的關懷。評價,應該是一腔感悟學習的情懷。”
這堂課上,賀老師讓我們領略到了“評價”的魅力。品味賀老師的評價語言,充滿了對學生的獨特感悟的呵護,充滿了對學生發自內心的欣賞。“哎呀,不錯!前面的‘我是中國人’讀得很堅定。誰再來讀?”“真好!‘一遍又一遍’,從‘又’字我聽出你很有感觸啊。那愛國之情就在大家心中一次又一次地涌動著呀!薄绱松鷦、親切、明朗的語言,學生聽后怎么會不被感染?又怎么會不大受激勵?學生們躍躍欲試,一個個教學的高潮正是如此形成的?梢哉f,生動豐富的評價語言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賀老師的評價,不流于空洞,而是適當、具體、切實,在這樣的語言激勵下,學生們敢于發言、樂于表達、熱情高漲、思維活躍,課堂真正活起來了。
《難忘的一課》教學片斷賞析 篇7
10月29日,我參加了“浙江新課改”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討活動,有幸聆聽了賀誠老師執教的《難忘的一課》,賀老師精妙的教育教學藝術上我們深為嘆服,尤其是他評價學生的藝術,更是耐人品味,F采擷其中的精彩片段,與大家分享。
師:“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一共出現了幾次?
生:三次。
師:三次在不同的情況下出現,聯系起來更能體會到那濃濃的愛國之情。
第一次:年輕的老師一筆一畫、認真吃力地在黑板上寫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師:第一次出現在哪里?它是怎樣出現的?你讀懂了什么?你可以讀一讀,劃一劃,想一想。
。ㄉ宰x理解句子)
師:誰來讀一讀?
(一生讀)
師:我覺得他還沒把那種濃濃的愛國之情讀出來。誰能再讀?
。ㄓ忠簧x,前半句讀得語速梢快,有力)
師:哎呀,不錯!前面的“我是中國人”讀得很堅定。誰再來讀?(第三個學生讀,比第二個稍有進步)
師:真好!(不住地含笑點頭)
。ǖ谒膫學生讀,強調“一筆一畫”)
師:越讀越好了!我聽出來了,這么簡單的字卻要一筆一畫寫得很艱難,可見他是懷著一顆愛國之心。一個年輕老師,他從沒學過漢語,現在卻教漢語,所以寫得很艱難。從艱難看出認真,從認真看出愛國。
第二次:他和孩子們一起,一遍又一遍地讀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ㄖ该簧x,“大聲地”讀得較重,后面的話卻比較輕)
師:老師注意到她強調了三個字“大聲地”,但可惜的是后面大聲說的內容她卻讀得反而輕了。這樣是“大聲地讀”嗎?你再來一遍好嗎?
。ㄔ撋僮x時就把握得比較好)
師:進步真快!相信你再多讀讀,一定還會讀得更好。
(再請一生讀,突出“又”)
師:真好!“一遍又一遍”,從“又”字我聽出你很有感觸啊。那愛國之情就在大家心中一次又一次地涌動著呀。
(第三個學生讀,感情平平)
師:也不錯。看似平淡,但他覺得這樣“一遍又一遍地讀”,包含著對祖國的愛。
。ㄅe手的學生十分踴躍。第四個學生讀,讀得很干脆。)
師:啊,這種擲地有聲的朗讀被他讀出來了!
(學生一個個高舉著手,爭著朗讀,課堂氣氛十分活躍。第五個學生讀,突出最后“中國”兩字。)
師:(高興地)真好!像你有這樣好的朗讀素養,說不定今后是個朗誦家呢。(大家笑)你們不信?我們再來聽一遍。(該生再次自信地朗讀)
第三次:我緊緊握住那中國臺灣教師的手,激動著重復了“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
。◣缀跞w學生都舉起了手,爭先恐后地想朗讀第三句話)
師:大家都想讀呀?那就一起來讀讀吧。
。ㄈw學生飽含深情地朗讀這句話)
師:你們讀得真好!我被這種深厚的愛國情意深深感動了。
……
曾在一本教學雜志上看到過這樣一段話:“評價,應該是一束賞識學生的靈光,充滿關愛和呵護,真誠地賞識每一位學生的點滴進步,真誠地呵護每一位學生的成長。通過評價,明確前進的方向,滲透學習的策略,傳遞人文的關懷。評價,應該是一腔感悟學習的情懷!苯裉欤R老師的課,讓我領略到了“評價”的魅力。品味賀老師的評價語言,充滿了對孩子的獨特感悟的呵護,充滿了對孩子發自內心的欣賞。賀老師的評價,不流于空洞,而是適當、具體、切實,在這樣的語言激勵下,孩子們敢于發言、樂于表達、熱情高漲、思維活躍,課堂真正活起來了。
《難忘的一課》教學片斷賞析 篇8
學習目標:
1、認識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感受中國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教材簡說:
《難忘的一課》是一篇略讀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抗日戰爭勝利以后,作者在中國臺灣的一所鄉村小學,見到一位年輕的中國臺灣教師認真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文字的動人情景,以及在學校禮堂里參觀中國歷代偉人像的深切感受,表達了中國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
課文主線清晰,敘事生動,感情充沛!拔沂侵袊,我愛中國”這句簡短而又深刻的話貫穿全文,反復出現,每一次都伴隨著一段情節,都表達了人物的思想。它既是文章的線索,又是情感的主線,集中體現了中國臺灣人民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培育學生的民族精神。在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主線,聯系時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間飽含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
《難忘的一課》教學片斷賞析 篇9
一、復習提問,引入本課時
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一)誰來說說“難忘的一課”是怎樣的一個故事?(注意說明時間、地點。)
那么這節“難忘的一課”是什么內容?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3次)
。ǘ┤纬霈F在什么地方?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劃出來。
請同學自己讀一讀這句話出現的地方?怎樣出現的要讀出來。
二、讀講第一次出現
1.指名讀出這句話出現的地方。
2.問:老師是怎樣寫的?(一筆一畫,認真吃力。)
從這“一筆一畫”、“認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樣體會的?說明什么?“我”這時是怎樣的感受?
(“光復”不久,老師就把自己剛剛學會的祖國文字教給學生,體現了對祖國的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5自然段),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讀講第二次出現
1.自己朗讀第二次出現的地方。
2.問:他們是怎樣朗讀的?劃出這些詞語。
(嚴肅認真,富有感情,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
3.談談你的體會,你的理解。
重點理解:“好像每個字,每個音,都發自他們火熱的真摯的心!
“火熱的真摯的心”指的是什么?(強烈的、深厚的愛國之情。)
4.“我”這時有什么的感受?(感動)
5.進行感情朗讀訓練。
四、按剛才學法學習第三次出現
1.指名讀。
2.思考:“我”是怎樣說的?為什么“激動”?
3.“我”這時是怎樣的感受?(激動,被這種強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愛國情意所深深感動。)
4.理解最后兩句話的含義。
問:“我”這時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濃烈的愛國情意,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讀訓練。
五、朗讀全文,總結提高
1.說說課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ū磉_了中國臺灣人民及作者的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2.圍繞這個中心,課文哪些內容寫得比較詳細?為什么要這樣安排?(為了突出中心。)
3.朗讀三次出現的`“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所在的句子,體會思想感情。
六、總結深化
“一國兩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國懷抱;澳門于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我想,中國臺灣人民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回到祖國的懷抱。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
《難忘的一課》教學片斷賞析 篇10
【教材內容】
《難忘的一課》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級語文第九冊第7單元第23課(需1課時)。
【教材分析】
這是篇略讀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抗日戰爭勝利以后,作者在中國臺灣的一所鄉村小學,見到一位年輕的中國臺灣教師認真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文字的動人情景,以及在學校禮堂里參觀中國歷代偉人像的深切感受,表達了中國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
【學情分析】
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主線,聯系時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間包含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所講的故事,并從中體會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2、知道課文哪些內容圍繞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詳寫。學習這種表達中心思想的寫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積累常用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理念】
讓學生在朗讀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內容和體會出的感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從而受到愛國主義情感的陶冶與感染。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學習課文表達中心的寫法。
【教學難點】
課文中三次出現“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激發興趣,引入課文
審題:難忘的一課。
設問:誰給作者上的難忘的一課呢?這難忘的一課的內容是什么呢?為什么這么令人難忘呢?這些問題大家想不想知道?請大家趕快打開課文。
二、范讀課文,初識文意
老師范讀,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說一說講了一件什么事?
。ㄒ晃淮瑔T在一所普通的鄉村小學上了一節令他終生難忘的語文課。)
三、學生自學生字、詞和課文
1、按生字表自學生字:
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查字典并結合課文理解詞語。讀課后詞語。
2、讀通課文,思考:
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
四、檢查掌握情況
1、字音:
指名拼讀,直讀生字,注意糾正。
2、字形:
說說易錯的字,易錯的地方。
如:“葛”注意筆順,與“藹”區別!俺纭迸c“祟”的區別。
3、詞義:
結合課文理解。
4、讀課后“讀讀寫寫”的詞語,不理解的提出來,大家討論。
5、指名讀課文,回答剛才的問題。
五、朗讀課文,說說這個故事的發生、發展和結果
再問:難忘的一課是什么內容?
。ㄎ沂侵袊耍覑壑袊!”)
那么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請你劃出來,并讀一讀。
六、復習提問,引入本課時
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1、誰來說說“難忘的一課”是怎樣的一個故事?
。ㄗ⒁庹f明時間、地點。)
那么這節“難忘的一課”是什么內容?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3次)
2、三次出現在什么地方?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劃出來:
請同學自己讀一讀這句話出現的地方?怎樣出現的要讀出來。
七、讀講第一次出現
1、指名讀出這句話出現的地方。
2、問:老師是怎樣寫的?
(一筆一畫,認真吃力。)
從這“一筆一畫”、“認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樣體會的?說明什么?“我”這時是怎樣的感受?
。ā肮鈴汀辈痪,老師就把自己剛剛學會的祖國文字教給學生,體現了對祖國的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5自然段),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
八、讀講第二次出現
1、自己朗讀第二次出現的地方。
2、問:他們是怎樣朗讀的?劃出這些詞語:
。▏烂C認真,富有感情,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
3、談談你的體會,你的理解:
重點理解:“好像每個字,每個音,都發自他們火熱的真摯的心!
“火熱的真摯的心”指的是什么?
(強烈的、深厚的愛國之情。)
4、“我”這時有什么的感受?(感動。)
5、進行感情朗讀訓練。
九、按剛才學法學習第三次出現
1、指名讀。
2、思考:
“我”是怎樣說的?為什么“激動”?
3、“我”這時是怎樣的感受?
。樱贿@種強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愛國情意所深深感動。)
4、理解最后兩句話的含義:
問:“我”這時的全部感情是什么?
(濃烈的愛國情意,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讀訓練。
十、朗讀全文,總結提高
1、說說課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ū磉_了中國臺灣人民及作者的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2、圍繞這個中心,課文哪些內容寫得比較詳細?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為了突出中心。)
3、朗讀三次出現的“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所在的句子,體會思想感情。
十一、總結深化
“一國兩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國懷抱;澳門于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我想,中國臺灣人民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回到祖國的懷抱。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
《難忘的一課》教學片斷賞析 篇11
教學目標:
1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愛國主義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在理解中朗讀,在朗讀中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準備:幻燈片演示稿.音樂.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激發情感.
播放張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國心>>.
師導入:聽到這激昂的旋律,相信我們每個人黃頭發黑皮膚的中國人的心中都會油然而升一股愛國之情.是啊,不管是在何時何地,都難以改變中國人的拳拳赤子之心.今天就隨著張明敏的這首歌聲一起開始我們的今天的課文的學習.
二板書課題,讀題,質疑.教師板書有價值的問題.
三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提問: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四合作讀書,并在同桌內交流:我讀懂了什么,不懂的是什么?
五抓文章的重點:課文的哪句話最打動你的心?
六出示課件,(1 )
練習填空:<<難忘的一課>>緊緊圍繞 這句話,表達了中國臺灣人民 的思想感情.
七學習課文
出示課件2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出現了幾次?請在書上劃出相關的句子,并有感情的讀一讀.
為什么老師一筆一畫,寫得那么吃力?教師相機補充資料:1895年<<馬關條約>>這個不平等條約的的簽定,讓清朝政府割讓遼東半島、中國臺灣及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銀二億兩……在祖國的苦難的歷史上畫上了最沉重的一筆.在日本的殖民統治下,中國臺灣人民也被迫放棄自己的祖國的語言文字,逼迫學習日本國的文字,文化. 日本人不僅從領土上踐踏我們還妄想從思想上奴化我們國人.
聯系理解”光復”和“收復”的含義.
第二次出現在什么地方?讀有關句子,讀后體會.為什么要一遍一遍地讀?
第二次出現是在我跟著老師和孩子們一起讀的情景. 師導讀.每個人讀的神情都是相同的.:是那么( )有是那么( ),好象每個字,每個音都發自他們(火熱的真摯的)心.
相機理解:真摯—真誠,懇切.出示課件三:詞語搭配:真摯的 ( )
( )
( )體會情感,讓聲音來自于自己的內心,那么真誠,懇切的一遍又一遍地讀去讀……(生再讀這句話)
第三次是在哪里出現的這句話?
最后一次是在學校禮堂看到兩邊墻上的中國偉人掛像,十分激動,重復地說了這句話.
你知道這些偉人嗎?請說一說.出示課件4:中國偉人畫像:孔子,諸葛亮,孫中山,鄭成功.請生簡介其中的某一個民族英雄.事跡,以激發更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感.
小結課文,激發愛國情懷.
八,拓展延伸:
讀了這課,你前面提出的問題解決了嗎?你在學習了這課后,還想到了什么?
詩歌欣賞: 課件5:配樂詩朗誦<<鄉愁>>.]
喜愛詩歌的同學可朗誦關于中國臺灣的詩歌,聞一多的<<七子之歌.中國臺灣>>
《難忘的一課》教學片斷賞析 篇12
。ㄒ唬⿲胝n文
師:同學們,你們聽過這首歌嗎?“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這首歌唱的是誰回歸我們祖國母親的懷抱?(澳門)
師:還有張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國心》唱的又是誰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香港)
師:香港、澳門回到祖國懷抱的時候,還有哪位游子沒有回家?(中國臺灣)
師:今天,我們就穿過時光的隧道,回到六十二年前在中國臺灣的鄉村小學共同上……(板書課題: 難忘的一課)
(二)介紹背景
中國臺灣自古以來是中國的領土,中日甲午戰爭以后,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歸還中國。中國臺灣被日本整整統治了50年,在這50年里,日本對中國臺灣進行著經濟侵略、文化侵略、人權侵略。這篇課文講的就是中國臺灣收復后的事情。
。ㄈ┏踝x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試著解決小黑板上的三個問題
a、 找出課文中多次出現的句子,用“----”畫出來。
b、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用簡單的語言概括。
c、 課文中哪些地方是詳寫的?
(課文中“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共出現了三次。)
。ㄕn文講述了抗日戰爭勝利以后,作者在中國臺灣的一所鄉村小學,見到一位年輕的中國臺灣教師認真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文字,以及在學校禮堂里參觀中國歷代偉人像引發自己深切感受的事。)
(四)圍繞主線,體會情感
師:課文詳寫了師生學習的情景以及到小禮堂參觀這兩部分,我們下面就重點來學習這些內容。來體會體會作者之所以這樣安排的用意!拔沂侵袊,我愛中國。”在課文中總共出現了三次。
師:我們一起走進文中看第一次出現"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一部分。你有什么問題要提嗎?
師:“為什么這位老師寫‘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時那么吃力?”別著急回答,我們現在每個人拿起筆來,寫一寫這句話。
師:你寫的時候是不是一筆一畫寫的? 是不是認真寫的? 那么你吃力嗎?
師:為什么中國臺灣的老師卻吃力呢?誰來談談。
(因為中國臺灣老師以前是學日文的,她沒有學過中文,可能剛學不久,寫起字來十分吃力。不像我們寫起來這么輕松,因為我們已經學過這些字了?芍袊_灣老師是重新學習祖國文字,所以寫起字來十分的吃力,但是很認真。)
師:聽了他的發言,你理解了嗎?還有沒有要給她講解的?解釋一下,既然這么吃力,她為什么一筆一畫,非常認真的寫。
(因為她寫這幾個字時,包含著她自己的感情,一種愛國之情,所以她要一筆一畫,非常的認真。)
師:經過他的補充,相信你們對這個問題又有了一定的認識。還想說嗎?
(日本人統治中國臺灣50年了,中國臺灣人民深受日本人的壓治,現在好不容易學中文了,所以剛開始學習時很吃力。回想起1937年一1945年日本人對中國人民的殺、掠、搶,尤其是南京大屠殺血流成河,可以想象,占領中國臺灣50年里,中國臺灣人民的苦難之深。日本經濟侵略,人權侵略,也進行文化侵略,逼著他們學日文。50年,現在終于“光復”了,他們的心里非常激動!雖然吃力,但他們是那樣認真,F在明白了?)
師:寫完這句話后,老師又是如何教自己的學生讀的?(他先用閩南話,然后又用不太熟練的國語,一遍一遍地讀。老師和孩子們都顯得那么嚴肅認真,而又那樣富有感情,好像每個字、每個音都發自他們火熱而真摯的心。)
師:為什么他們讀這句話時是那么嚴肅認真?誰來解決這個問題?
。ㄒ驗橹袊_灣剛剛光復,而且老師也剛剛學習中文,很認真,嚴肅能看出她很愛自己的祖國。如果他們讀的時候,不是很認真,當兒戲似的,可見他們不是發自內心的。如果他們讀這句話很認真,更加體現出他們的愛國之心。)
師:而且他們是一遍一遍的讀,請同學自己一遍一遍的讀。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共四遍)
師:同學們,不甘被奴役的中國臺灣人,沒有忘記祖國,也沒有忘記祖國的語言文字,雖然寫的吃力,但是他們還是一筆一畫的寫。雖然他們讀得吃力,可是他們卻讀得那么一一而且又那么 好像每個字……
這是第一次出現這句話,同學們也感受到了他們強烈的愛國之情。看看第二次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
。ù瑔T和學生在教師里共同讀這句話)
師:我們看到在教室里老師這樣認真的,這樣富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有誰能不被吸引,又有誰能不被感動,不會為中國臺灣人民的這種感情而產生敬意呢?于是船員情不自禁的走進教室,跟著孩子們讀這句話,可是中國臺灣的老師和孩子們并不意外。這又是什么原因呢?
。ㄖ袊_灣的每個人都懷著一顆愛國心,那些孩子也有一顆愛祖國的心,共同的漢民族語言就證明了我們是中國人。)
師:不用吃驚,老師,孩子以及作者都有共同的愛國之心,是共同的語言使他們彼此的心連在了一起。因而“誰也沒有感到意外”而且“大家朗讀得更起勁了”。
師:讓我們跟著中國臺灣老師,沒有吃驚,沒有意外,是大聲的、整齊的、一遍又一遍的讀,師:讀到這,是不是很激動。
師:現在我們就做一個小小的表演。就演下課之后孩子們把“船員”圍了起來,然后老師領著“他”到了小禮堂,在小禮堂我們又參觀了中國偉人的畫像這過程發生的一幕。
師:請你們反復讀10—15自然段,然后小組之間合作,分工扮演老師,扮演船員,想想在這段時間里,他們會講些什么呢?
師:下面我來當中國臺灣老師,誰再當一次船員,我們再共同表演一次。其他同學當孩子并且注意體會。想一想看著中國偉人的畫像,船員的眼睛為什么濕潤了?,
船員來了,同學們跟他打聲招呼。
中國臺灣老師:你好,認識你很榮幸,有機會向你請教國語,在你面前,我的國語不流利,請原諒。
船員:不是,你很有感情啊!
老師:到我們的小禮堂看看去。以前,這里掛的都是日本的偉人像,現在終于掛上了我們自己偉人的像!看,這是民族英雄一一 鄭成功! 鄭成功是中國臺灣人民心中的英雄,他率領部隊趕跑了荷蘭統治者,保衛了中國臺灣的獨立。
老師:這位是智慧的化身一一
船員:諸葛亮。
師:諸葛亮是劉備的軍師。劉備當年三顧茅廬請他幫助自己建功立業,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巧謀劃,善人和,幫助劉備打了一個個大勝仗。
老師:這位是教育的鼻祖一一
船員:孔子,
師:孔子是大教育家,大哲學家,是"儒家"創始人。
老師:快看,這位是革命先行者一一
船員:孫中山。
老師:我們稱他"國父"。我們中國臺灣人民無比熱愛他。其實何止是這四位偉人,還有好多偉人,我們應該記住他們。
中國臺灣老師:船員吶,看著看著你為什么眼睛濕潤了?
生說討論:我為這些偉人是中國人自豪,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中國臺灣老師:就要分手了,請讓我代表中國臺灣的同學和人民邀你一同念一首余光中的詩吧!
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張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后來呀,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ㄎ澹┛偨Y全文,升華感情
師:此時此刻,還有什么可以表達我們那份心情呢?心里就只會涌出一句話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這是第三次出現這句話。
師:放聲朗誦,來表達你此時的心情吧!
師:請你們再拿起你手中的筆,再寫一寫這句在文章中出現了3次,表達了強烈的愛國之情的句子。(師生再次寫這句話)
師:同學們,這堂課,我們在文中表達的情感中走了一趟。相信你一定記住了“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
師:來看看這段話!(黑板出示)請你們自己讀一讀!
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選擇,惟獨不能選擇的是你的母親、你的祖國。也許母親丑陋但你絕不能嫌棄,因為母親的周身血液化作了喂養你的甘甜乳汁;祖國貧窮,兒女絕不嫌棄,因為祖國的周身細胞鑄造了你做人的靈魂之軀。是呀!我們的國家并不富強,需要發展,雖然也有黑暗的存在, 但是我們要以積極的態度正視她,改變她,因為你是她的孩子。
師:現在出國留學已成熱門,不過有一天,一旦你身在國外,請別忘了,張老師和你們上的這堂課。更不能忘了,這堂課里你記住的“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請再讀這句話。
師:現在回過頭來看看知道課文為什么要詳寫“上課”及“參觀小禮堂”的情景了?
生:這兩部分最能突出文章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深刻。 生:這兩部分詳寫,是課文重點內容。
師:我們在讀書和寫作的時候,要抓住文章詳寫的部分,深入體會和重點描繪,’才能更好地感受和表達出文章內涵。
師:可以說,這是一堂人生感悟課,當然可以成為—— 難忘的一課!(教師在課題后邊加上嘆號)
板書: 難忘的一課 !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難忘的一課》教學片斷賞析 篇13
一、教學目標
。ㄒ唬├斫庹n文內容,感受中國臺灣人民強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愛國情意。
。ǘ┝私庹n文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地方寫得簡略。
(三)練習用“真摯”、“意外”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一)理解“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ǘw會課文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地方寫得簡略。
三、教學難點
感受中國臺灣人民強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愛國情意。
四、教學過程
一 導入
上課前我有幾個問題要問大家:1997年是哪位游子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1999年呢?至今還有哪位游子沒有回家?
板書課題,齊讀
二 學文
1、課前已經預習了,請大家在預習的基礎上快速瀏覽課文并找出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作者經歷了什么事情?
2、匯報
生: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勝利后不久
師:文中還有那個短句也講到了故事發生的時間?
生:中國臺灣光復后不久
師: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腐敗無能,把他給讓給了日本,直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臺灣才被中國收復,這就是課文中的光復。
地點呢?
生:臺灣省高雄市郊區的一所鄉村小學里
師:發生了什么事情?
生:作者看見一個中國臺灣教師正在和他的學生一起學習國家的語言文字,他走進教室,跟著教師一起朗讀,并參觀了他們的禮堂。
師:時間地點事件都講清楚了,我請一位同學用一個通順的句子把它們聯貫起來,完整地概括課文內容?
文中反復出現的是哪兒句話?一起讀。一共出現了幾次?
是的,這僅僅只有9個字的話在文章中反復出現了3次。這是一重點句,下面我們就圍繞這句話體會文章思想感情。
3、體會思想感情
文章一開始交待了“我”的身份————船員
接下來,“我”走進校園,看見一所教室里,一位中國臺灣教師正在和他的學生學習祖 國的語言文字。
“我”看到這位老師是怎么教的?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拿出筆標出重點詞句,想象你從中能體會到什么?
生匯報
出示:他用粉筆在黑板上一筆一畫的寫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為什么這位老師第一次寫‘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時那么吃力?"聯系自己的預習情況和課文開頭部分,解決這個問題。為什么老師寫這些字時,那么吃力?別著急回答,我們現在每個人拿起筆來,寫一寫這句話。(師生共同寫這句話)!
師:為什么中國臺灣的老師卻吃力呢?誰來談談。
生:因為中國臺灣老師以前是學日文的,她沒有學過中文,可能剛學不久,寫起字來十分吃力。不像我們寫起來這么輕松,因為我們已經學過這些字了?芍袊_灣老師是重新學習祖國文字,所以寫起字來十分的吃力,但是很認真。
師:聽了他的發言,你理解了,還有沒有要給她講解的?解釋一下,她為什么一筆一畫,非常認真的寫。因為她寫這幾個字時,包含著她自己的感情,一種愛國之情,所以她要一筆一畫,非常的認真。
師:經過他的補充,相信你對這個問題又有了一定的認識。還想對她講?
生:日本人統治中國臺灣50年了,中國臺灣人民深受日本人的壓治,現在好不容易學中文了,所以剛開始學習時很吃力。回想起1937年一1945年日本人對中國人民的殺、掠、搶,尤其是南京大屠殺血流成河,可以想象,占領中國臺灣50年里,中國臺灣人民的苦難之深。日本經濟侵略,人權侵略,也進行文化侵略,逼著他們學日文。50年,現在終于“光復”了,他們的心里非常激動?雖然吃力,但他們是那樣認真。
你還找到了那些詞?
出示句子:老師和孩子們都顯得那么嚴肅認真,又那么富有感情。好象每個字、每個音,都發自他們火熱而真摯的心。
你是怎么理解的?能不能把你理解得讀出來?齊讀。
為什么老師和同學們在學習這句話的時候是那么嚴肅,認真,那么富有感情?
同學們,中國臺灣被日本人占領了整整50年,在這50年里,中國臺灣人民過得是怎么樣的生活呀!那時艱難困苦的日子,那時水深火熱的歲月。作為一個中國人,甚至連說中國話,寫中國字的權利也沒有。這種亡國奴的感覺是無比痛苦的。如今,中國臺灣光復了,中國臺灣人民終于可以用自己祖國的語言文字大聲地宣布,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你說,他們能不嚴肅,能不認真,能不富有感情嗎?就請大家帶著這樣的感情讀好這兩句話,一起來。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是的,這每個字,每個音,都發自他們火熱而真摯的心。同學們,這一顆顆火熱而真摯的心其實就是什么樣的心呢?是的,是同學和老師們深深的愛國之心,那是真誠懇切沒有半點虛假的愛國之心,那是火一般滾燙,熊熊燃燒在心底的愛國之心呀!同學們,也請你們帶上這火熱而真摯的心讀好這兩句話。自己先試試,指名,齊讀。
師:你們了解老師的心,我看到大家讀的時候是那么嚴肅認真,富有感情,能不能告訴我,你當時在想什么?
生:我因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
好,剛才我們創設情境真切地感受了中國臺灣師生的愛國情義,創設情境,把自己當成課文里的人物是很好的學習語文的方法,下面請你們把自己當成作者,默讀7--9自然段,想想從這里你體會出什么?
生讀文
生:作者也很愛國
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懷著崇高的敬意,從后門悄悄的進去……大聲的、整齊的、一遍一遍地朗讀……
同學們,當陌生人進入我們的教室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學習的時候,為什么他們一點也不感覺到意外?
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因為我們都愛中國。我們的感情是一樣的,我們的心是相連的,此時此刻,沒有人會在意你是誰,我是誰,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中國人,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家,那就是中國。
生:都是炎黃子孫,此時的他們都是那么的激動,“我”也很激動,真是不用再說別的了,所以就沒有感到意外。
師:不用吃驚,共同的漢民族語言,就證明了我們都是中國人。就像張明敏歌中唱的那樣:“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蓖瑢W們,再讀這句話。
生齊讀
課堂上,這樣動人的情景,下課了中國臺灣教師要求我一定去參觀他們的小禮堂
請一生讀13—16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象。
師:我們仿佛來到了小禮堂,首先聽到了老師的介紹:“這里原來畫的都是日本的偉人,現在光復了,畫上了我們中國自己的偉人”你聽出了什么?
生:他很愛國,很愛自己的偉人
師:偉人往往代表著一個民族的精神,這里原來畫的是日本的偉人,這是想用日本的民族精神來毀滅民族的精神,這是非常殘酷的精神統治,因為一個民族一旦失去了精神統治,就只能倫為亡國奴。
現在你再讀這句話,你讀出了什么?
生:老師很愛國很愛自己的偉人
生;讀出了中國臺灣教師的心聲和對日本人的仇恨
生;為中國偉人而自豪
師:好,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值得驕傲的中國偉人?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自己熟知的偉人?
師:在我們中國民族五千年光輝的歷史長河中,又何止這幾位偉人呢?看著他們,我的眼睛不僅濕潤了
在教室里,中國臺灣師生濃濃的愛國情誼感染了我;禮堂里,這種強烈的民族精神震撼著我,此時此刻,咱們該和中國臺灣師生告別了,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此時還有什么比這句話更能表達作者的感情呢?
師總結:
同學們,這堂課,相信你一定記住了“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選擇,惟獨不能選擇的是你的母親、你的祖國。也許母親丑陋但你絕不能嫌棄,因為母親的周身血液化作了喂養你的甘甜乳汁;祖國貧窮,兒女絕不嫌棄,因為祖國的周身細胞鑄造了你做人的靈魂之軀。是呀!我們的國家并不富強,需要發展。我們要以積極的態度正視它,改變她,因為你是她的孩子,F在出國留學已成熱門,不過有一天,一旦你身在國外,請別忘了,老師和你們上的這堂課。
全體起立,就讓我們每一位在場的人永遠都記住這句話,大聲的說出來:“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師生同讀)
《難忘的一課》教學片斷賞析 篇14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因而本節課我力圖在教學對,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運用以讀促問,以問導讀,以讀悟情的方法,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得以主動發展。
本節課的教學結構是:
復習導入,明確目標──研讀感悟,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下面我結合自己平時教學的體驗對這個教學過程的設計加以說明:
第一個環節
復習導入,明確目標
葉圣陶先生說:“大凡讀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要緊的,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透徹。”為了使學生在本節課能夠透徹地理解課文,同時也使第一課時與本課時的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我設計了第一個問題:“誰能用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概括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承接第一個問題,我讓學生思考回答:“課文具體寫了哪些內容呢?”這樣既可滲透圍繞主要意思,有主有次安排材料這一訓練項目,又真奔教學重點,讓學生在上課伊始就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第二個環節
研讀感悟,合作探究
這是本節課的核心內容。學生智慧的啟迪,能力的培養,情感的熏陶,習慣的養成都要在這一環節完成。
這一環節,我又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一、第一階段:自讀生疑
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我覺得培養學生自讀自悟,恰當自疑是使學生學會學習的最好途徑。這一階段我的做法是:首先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熟課文,并畫出自己沒有讀懂的地方,這樣就能調動學生積極地讀書,使學生輕松地主動地讀書感悟,然后小組交流討論,使比較簡單的問題,在小組的合作學習中得以解決。最后把共性的問題由小組派代表提出來。當然,學生的質疑需要一個培養的過程。剛開始時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質疑,又要啟發學生從課題、從課文內容、從含義深刻的詞句,從課后思考題,甚至是在標點中提出不懂的問題,有時教師也要激疑,補疑。
二、第二階段:探究悟疑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而在這一階段要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獨立閱讀,獨立思考。并注意培養學生認真讀書的習慣,教給他們讀懂課文的方法,如啟發他們反復讀,聯第生活實際讀,聯系上下文讀,查找次料讀,讓他們人人都明確這樣一個讀書步驟:
1、找,即找式速讀課文,找出能解決問題的段落。
2、讀,輕聲自讀找到的段落。
3、畫,畫出自以為能解決問題的句子,詞語。
4、思,細讀語句,體會從中讀懂了什么。
這節課我提出的要求是選擇自己不懂的問題讀書、感悟、理解,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內容,在學生自主讀書時,我還注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桌間巡視,了解學生的讀書情況,給個別學生以必要的方法指導,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真正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愛國主義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
三、第三階段:交流釋疑
當學生個體讀書有所感悟時,為他們創造表達的機會,交流的情境,使他們在合作中發展,就會培養學生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使他們獲得審美體驗,實現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在這一階段,我首先讓學生交流討論自己對小四提出的問題的理解,然后有感情地朗讀這個問題所涉及的段落以及詞句。我在班級剛剛嘗試的時候,學生總是猜測教師的答案,試圖迎合教師的想法,因而不是不敢發言,就是虛話,套話,而習慣了聽教師講解分析的學生們似乎只熟悉教師的聲音,同學發言時總是漠不關心,無動于衷,學生的能力,思維,情感發展受到了阻礙。所以,在這節課我注意了以下三個問題:
1、鼓勵學生自己獨立思考,說自己對所讀內容的真實理解和體會,在學生發言時,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給予激勵性的評價,創造一種發主、和諧的氣氛,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對同學的發言敢于糾正、補充,提出疑議,使學生在辯論中發展,在互補中提高。
3、重視感情朗讀,本節課學生每理解一個問題,我分別采用了自由讀,比讀,齊讀,分角色讀等表情朗讀方式充分讀書,使學生在讀書這種最基本的語言實踐中走進語言,感知語言,積累語言,品嘗語言的原汁原味,用課文中蘊涵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感感染學生,熏陶學生;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
本節課的第三個環節是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難忘的一課》寫的是1945年中國臺灣光復的事,但1983年才在《散文專刊》上得于發表,F行教材又把這篇課文由老教材中的閱讀課文變為講讀課文,自然與它的現實意義有直接的關系,這也無疑證明了它是一篇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因而我在通過填空總結全文內容、思想、寫法以后,又安排了三個步驟的訓練:首先讓學生聽唱《我的中國心》,充分利用音像這種課堂資源,使學生情緒再次受到感染;然后讓學生對中國臺灣的小朋友說些心里話,幫助學生在創新中升華了課文的主題,發揮了教材的現實教育作用;最后在結尾時引讀“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一中心句,使本課有一種戛然而上的效果,又使那濃重的愛國主義情感如火山爆發,給人一種攝人心魄的氣勢,讓學生產生一種余味無窮的感覺。
本節課板書的設計,我把“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個中心句寫在黑板中間,然后側分別寫上課文內容以及表達的思想感情,這將既這句話為紐帶,把內容和思想有機地融為一體,幫助學生簡明,直觀地抓住課文的主干,同時又突出了它在課文里的重要作用。
《難忘的一課》教學片斷賞析 篇15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中國臺灣人民強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愛國情意。
2、能力目標:
體會“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三次在文中出現時作者的不同感受。
3、知識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難忘的一課》。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感受?
2、“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在文中共出現三次,每一次“我”都有怎樣的感受呢?
二、閱讀全文,體會作者的感受
認真地閱讀全文,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作者的這種感受,用筆劃出有關重點詞句。
三、討論交流
1、我們首先來看看當作者在窗外看到那位年輕的中國臺灣教師在教學生學習“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時,作者感受到了什么?
。ㄒ髮W生抓住文中重點詞句來講。)
2、我被這動人的情景吸引住了,便情不自禁地走進教室和師生們一起一遍一遍地朗讀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時,作者的感受又如何呢?
3、從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作者的這種感受呢?
(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來講。)
過渡:共同的愛國心使我們更加親近了,下課后,我們進行親切的交談,那位年輕的中國臺灣教師還一定要領我去看一看他們的小禮堂。
4、聽著老師的話語,看著這些偉人像,作者的眼睛濕潤了,他的眼睛為什么濕潤了?
四、總結全文,深化中心
《難忘的一課》教學片斷賞析 篇16
同學們,你們聽過這樣的一首歌嗎?(唱“七子之歌-澳門”)這首歌唱的是誰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香港和澳門都已經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還有哪位游子沒有回家呢?(中國臺灣)
對于中國臺灣你了解有多少呢?
經過同學們的描述,老師仿佛看到了一個千瘡百孔,歷盡滄桑在外的游子,下面我們共同來欣賞中國臺灣的美麗風光。(課件演示中國臺灣風光)
看過了中國臺灣的美麗風光,此時此刻就讓我們帶著對中國臺灣人民的思念和牽掛,穿過時光隧道來到六十二年前在中國臺灣的鄉村小學,共同上一堂“難忘的一課”。
請同學們齊讀課題,讀完后你想知道什么呢?
有這么多問題,請同學們馬上打開書,自由閱讀課文。
初讀課文后,誰能把課文多次出現的句子找出來,給大家讀一讀,一共出現了幾次?
為什么這位老師寫這些字時,那么吃力?同學們別著急回答,讓我們先來寫一寫這句話。
師:你寫的時候吃力嗎?
那么為什么這位中國臺灣的老師寫起來那么吃力呢?
這位老師又是怎樣教的呢?他們在讀這句話時為什么那么嚴肅認真呢?同桌之間討論一下。他們讀這句時是那么認真嚴肅,體現出他們的強烈愛國之情。
師:同學們,不甘被奴役的中國臺灣人,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更沒有忘記祖國的語言文字,雖然寫得那么吃力,但他們還是一筆一畫的寫。
誰能帶著火熱而真摯的感情讀一讀這句話。
師:這是第一次出現的這句話,那么第二次這句話出現在什么情況下?
師:誰愿意給大家讀一讀第二次出現“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一段?
師:我們看到教室里老師這樣認真,這樣富有感情的讀這句話,有誰能不被吸引,有誰能不會被感動,又有誰不會為中國臺灣人民的這種感情而產生敬意呢?于是我情不自焚地走進教室里,跟孩子們怎么樣?
師:船員、老師和孩子們在共同讀這句話時中國臺灣的孩子們為什么一點也沒有感到意外?請前后桌之間討論一下?吉林省教育社區
師:是啊,不用吃驚,也不用介紹共同的民族語言,就證明了我們都是中國人,就像歌中唱的那樣“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請同學們再讀這句話。
師:大家跟著中國臺灣老師,沒有吃驚,沒有意外,是大聲地整齊的,一遍一遍的讀,請同學們也這樣大聲的整齊的一遍又一遍的讀。
師:同學們此時的您心情怎樣呢?
師:面對此情此景,有誰能不感動呢?還有誰能不為中國臺灣人民的這種感情產生敬意呢?那么在這篇課文中還有哪些情景掀起了你情感的波瀾?
師:老師讀到這也是非常的感動,同學們聽老師為大家讀這一部分。
1、在這段話中提到了幾個我們熟悉的名字?
2、你知道他們嗎?我們來看大屏幕,看這位慈祥的老人就是孔子,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他;這位是智慧的化身諸葛亮,誰來談談你對他的了解;這位是民族英雄鄭成功,誰能講講鄭成功;這位是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誰知道他的事跡呢?
師:此時凝視著畫面的這些偉人,我看同學們臉上露出了激動的神情,能告訴大家此時你的心情嗎?
是啊,這些都是我們民族的精英,國家的驕傲,就請你讀出蘊藏在心中的那份自豪吧?請同學們齊讀大屏幕的句子。
師:船員和中國臺灣老師就要分別了,就讓我們伴著思鄉曲,聽老師讀余光中的《鄉愁》這首詩。
看得出,此時此刻,同學們的心已經沸騰,是啊,中國臺灣就像一個游子,離開母親的懷抱太久了,我們在等著游子早日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此時,還有什么可以表達我們的那份心情呢?心里就只會涌出一句話“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同學們,剛才我們共同走進了中國臺灣一所小學的課堂,通過上這節課,你能想到什么?
在這里我真誠的希望大家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要忘記了老師給你們上的這一堂課,更不要忘了在這堂課里你記住的“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可以說,這是一堂人生感情課,當然也可以成為“難忘的一課”。
《難忘的一課》教學片斷賞析 篇17
【教學要求】
1、了解課文所講的故事,并從中體會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2、知道課文哪些內容圍繞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詳寫。學習這種表達中心思想的寫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積累常用詞語。會用“真摯”、“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學習課文表達中心的寫法。
【教學難點】
課文中三次出現“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激發興趣,引入課文
審題:難忘的一課。
設問:誰給作者上的難忘的一課呢?這難忘的一課的內容是什么呢?為什么這么令人難忘呢?這些問題大家想不想知道?請大家趕快打開課文。
二、范讀課文,初識文意
老師范讀,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說一說講了一件什么事?
。ㄒ晃淮瑔T在一所普通的鄉村小學上了一節令他終生難忘的語文課。)
三、學生自學生字、詞和課文
1、按生字表自學生字:
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查字典并結合課文理解詞語。讀課后詞語。
2、讀通課文,思考:
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
四、檢查掌握情況
1、字音:
指名拼讀,直讀生字,注意糾正。
2、字形:
說說易錯的字,易錯的'地方。
如:“葛”注意筆順,與“藹”區別。“崇”與“祟”的區別。
3、詞義:
結合課文理解。
4、讀課后“讀讀寫寫”的詞語,不理解的提出來,大家討論。
5、指名讀課文,回答剛才的問題。
五、朗讀課文,說說這個故事的發生、發展和結果
再問:難忘的一課是什么內容?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那么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請你劃出來,并讀一讀。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七、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質疑,做標記。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引入本課時
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1、誰來說說“難忘的一課”是怎樣的一個故事?
(注意說明時間、地點。)
那么這節“難忘的一課”是什么內容?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3次)
2、三次出現在什么地方?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劃出來:
請同學自己讀一讀這句話出現的地方?怎樣出現的要讀出來。
二、讀講第一次出現
1、指名讀出這句話出現的地方。
2、問:老師是怎樣寫的?
。ㄒ还P一畫,認真吃力。)
從這“一筆一畫”、“認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樣體會的?說明什么?“我”這時是怎樣的感受?
。ā肮鈴汀辈痪,老師就把自己剛剛學會的祖國文字教給學生,體現了對祖國的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5自然段),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讀講第二次出現
1、自己朗讀第二次出現的地方。
2、問:他們是怎樣朗讀的?劃出這些詞語。
。▏烂C認真,富有感情,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
3、談談你的體會,你的理解:
重點理解:“好像每個字,每個音,都發自他們火熱的真摯的心!
“火熱的真摯的心”指的是什么?
。◤娏业、深厚的愛國之情。)
4、“我”這時有什么的感受?
。ǜ袆。)
5、進行感情朗讀訓練。
四、按剛才學法學習第三次出現
1、指名讀。
2、思考:
“我”是怎樣說的?為什么“激動”?
3、“我”這時是怎樣的感受?
。,被這種強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愛國情意所深深感動。)
4、理解最后兩句話的含義:
問:“我”這時的全部感情是什么?
。饬业膼蹏橐,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讀訓練。
五、朗讀全文,總結提高
1、說說課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中心思想。)
。ū磉_了中國臺灣人民及作者的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2、圍繞這個中心,課文哪些內容寫得比較詳細?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榱送怀鲋行。)
3、朗讀三次出現的“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所在的句子,體會思想感情。
六、總結深化
“一國兩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國懷抱;澳門也1999年回歸祖國。我想,中國臺灣人民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回到祖國的懷抱。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