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錨式教學法 -信息技術教學法之九
這種教學法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的基礎上。確定這類真實事件或問題(即"任務")被形象地比喻為"拋錨",一旦這一"任務"被確定了,整個教學內容和教學進程也就被確定了。拋錨式教學由這樣幾個環節組成:
。1)創設情境--使學習能在和現實情況基本一致或類似的情境中發生。
。2)確定問題--選擇出與當前學習主題密切相關的真實性事件或問題作為學習的中心內容。選出的事件或問題就是"錨",這一環節的作用就是"拋錨"。
。3)自主學習--教師向學生提供解決該問題的有關線索,注意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協作學習--討論、交流,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加深每個學生對當前問題的理解。
。5)效果評價--學習過程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由該過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只需在學習過程中隨時觀察并記錄學生的表現即可。
拋錨式教學法以問題為前提在現實中去感受去體驗,獲取直接經驗的特點與信息技術課程以"任務驅動"為原則,在現實中組織實踐學習活動的本質相一致,因此可以在信息技術課中嘗試"拋錨式"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