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交給學生什么知識
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我們到底交給學生什么知識?不管是操作系統還是應用軟件,它們都有一個生命期,過了這個生命期就被淘汰。當我們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我們交給他們的windows 、office等等知識可能已經過時,那么他們到底在學校學到了什么?我們教的知識有什么用?鑒于此,我們應該做到不僅要教會學生“學會”,更要教會他們“會學”。教師傳授給學生的應該是一種思想,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路,是一套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例如講WORD字處理軟件的時候,經常有學生提問怎樣把文章中的字往前移,怎么把它往下移動一行,我輸入的字沒有了怎么辦等等......問題是形形色色,而且有的問題反復出現多次,不僅令人煩惱,而且經常會影響教學進度。所以回答學生問題時,要告訴他們問題出在哪兒,讓他們自主嘗試解決。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們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再遇到問題后,學生們就會嘗試著自己找辦法,不再是以往那樣懶得思考而尋求別人幫助了。游戲式的任務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信息技術課,教師備課的重點應放在設計課堂任務上。一節課中的課堂任務設計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堂課的效果。教師操心的不再是要教學生們怎么一步步操作,而是怎么才能讓自己設計的課堂任務既包容大綱的知識點,又吸引學生的興趣。在講解“指法練習”這一節時,我讓大家在“記事本”中完成書本上“練一練”給出的內容。剛開始同學們興趣挺濃,一個個埋頭苦練。但是練了一會后,不少同學坐不住了,對這種機械式的重復勞動表現出了疲勞和厭倦。結果可想而知,絕大部分同學無法在既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于是第二節課我換了教學任務,讓同學們練習“金山打字通”軟件里的“警察抓小偷”打字游戲,看看一堂課時間,誰“抓的小偷”最多。給出任務后,學生們受競爭欲望地驅使,對打字練習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不再有疲勞和厭煩,一個個專心致志地練習。結果,這堂課取得了很好的實效。針對中學生的心理,利用游戲式的任務來組織教學,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