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學的問題式導入法
帶著問題去學習,使學生目標明確,有的放矢。問題式導入可以分為兩種形式。第一種是直接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疑惑學習新課內容,在老師的講解和學生的討論中解決問題,從面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比如在學習《計算機的特點和工作原理》(蘇教版《計算機》小學版)這一篇課文時,在導入中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① 計算機有哪些本領?② 計算機的特點有哪些?③ 計算機是怎樣工作的?④ 我們為什么要學習計算機?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讓學生帶著問題,在老師的指引下,通過書本介紹的內容,逐個解決問題,從而很好地掌握本課內容。問題式導入的第二種形式是在新授內容之前,直接向學生提出本堂課需要學習的內容,開門見山,重點突出。比如在第16課《文件操作(一)》教學中,一上課就開門提出本堂課需要掌握的內容。① 用拖放法復制或移動文件。② 用拖放法刪除文件。用這種方法導入,使學生目標明確,思路清晰,有的放矢。 總之,問題式的導入,能夠使學生目標明確,抓住重點,激發興趣。效果也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