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案例與反思
本堂課是遵循以上原則,并結合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而設計的。課堂教學以“How did come here? I came by…”.為主題,以與每位學生密切相關的“交通工具”為主線貫穿始終。我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并將所學的知識自然有效地運用于生活實際,收到了“現學現用、學用結合”的成效。
當代教育主張“開放式課堂教學”,注重培養創新型人才。基于這一理念,我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教學要求、結合教學內容有意識地充實了豐富有趣、針對性強的開放性游戲活動,使孩子們在“樂中學、學中樂”。比如,句型“How did come here? I came by…”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及難點,我在教學中分別采用了“動物開Party”“設置夏令營地”“猜謎語,編謎語”等等活動,有效地提高了學習的趣味性,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另外,在孩子們基本掌握三個句型之后,我鼓勵他們自編、自導、自演對話,讓所學的知識得到升華,并把升華后的知識轉變成為真實交際的能力,并讓學生把自編的對話,謎語寫下來。自然而然地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覺得用英語寫作原來這么容易,讓學生獲得成就感。
這堂課的施教情況來看,我深深感受到教師具備良好的語言素質和教學組織能力以及富有創新精神的重要性;同時,我也感受到創設和諧的朋友式的師生關系的必要性。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大潮中,身為一名稚嫩的小學英語教師,我愿虛心地向同行們學習,以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積極地去探索、大膽地去嘗試、勇敢地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