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英語教學反思”
記得還有一次在講到猴子與老虎時,學生們都覺得猴子比老虎更聰明。我曾讓學生用英語展開討論,“假如有藥物能使你更聰明,你愿否一試?”學生熱情高漲,個個爭先恐后發言,課堂秩序忽然顯亂。我不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又不甘心課堂的有效時間被白白浪費,心里急速一轉,立即采用小組競賽的方式進行辯論,正方(愿服這種藥)反方(不愿試這藥)對壘,學生有了陣營,矛頭直指對方,我注意觀察每個學生的行為,發現學生表現得真不錯,會講的講得彬彬有禮,基礎差的為了幫忙也能講些力所能及的短語。我所做的就是為正反方學生在黑板上羅列各自的論點,根據學生的語言能力,提供必要的詞匯。這種生生互動氣氛熱烈,但仍在教師的有效控制之中。
諸如此類的例子,在我的教學中不勝枚舉。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常常快速回答自己: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該如何應對?采取什么樣的措施、策略才湊效?我常反思教學過程是否適用每一位學生?哪些學生還沒有積極參與?學生的思維是否給我引向了深入?課堂氣氛是否利于學生的學習?本次教學內容是否真正進入了學生的頭腦?如何更好地組織管理課堂教學秩序?怎樣做才能夠既保持了課堂的張力,又使之有利于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
三是反思教學心得。在課后對整個課堂教學過程進行思考性的概括,對教師自身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和學生的表現,以及教學的成敗進行梳理,并以教學后記的形式來完成。我認為這也是最值得我堅持做的。常常在課后,我會對教學的整個過程進行反思、分析、總結,并及時地作下記錄。我回憶教學過程怎樣?是否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學計劃如何?是否有所改變?改變計劃的原因是什么?改變的方法是否有效?有沒有更有效的策略?學生已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嗎?學生是否有所得?是否幫助學生構建了知識體系?是否對培養解題能力有所幫助?教師本身的教學思想可有存在問題?等等。
我記下成功之舉,總結可取之處,也記下自己的失誤與疏漏,作深刻的剖析,我記下課堂中師生智慧靈感的不期而遇,獨創的見解值得回味,能幫我拓寬教學思路。我最想記的就是再教設計,怎樣在下一次教學中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我有閱讀課教學的反思,有對話課的處理,有詞匯教學方法的反思,有任務設計的注意事項,有關于課堂控制的,有關于信息技術的,有關于教材的使用的,有關于英語的記憶背誦的……點點滴滴,一有所得,及時記下,不斷反思,不斷困惑,不斷超越。
在教學用英語“表達提建議的方式”時,我有這樣的設計:問學生假如出去旅行要帶什么?要學生用建議的方式組織答句。開始學生很興奮,幾句之后,學生便冷落下來,似乎眼高手低,無法表達。我反思――活動雖有交際性,但一定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任務設計一定要真實,要能夠完成。于是再教設計時,我不是直接要學生回答所帶物品,而是給學生列出了許多可供選擇的物品的英文名稱,其中有學生熟練的,也有學生不會說的,要學生選擇,并說明這樣選擇的理由.。結果交流起來學生興趣更濃,教學目標也完成得很好。
反思,為我的英語教學注入了活力,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因為不斷的反思,讓我學會用新的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在教學中不斷形成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因為不斷的反思,讓我敢于懷疑自己,突破自我,學習研究別人的長處,在理念上找差距,在教法上找差異;也正因為教學反思,讓我懂得了反思決不是某個階段的特殊任務,而是貫穿于整個教學生涯,小到一節課下來可以反思,大到一屆學生畢業可以反思。
反思激活了教師的教學智慧,使我能不斷探索教材內容的嶄新表達方式,體會創造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