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下的英語教學反思
初一英語是學生開始真正英語學習的第一步,在英語中有這么一句諺語:well begun is half done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始終讓學生在寬松,莊重,和諧的學習氛圍中進行語言的學習,表演,競爭和相互評價,為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教學現象而努力。許多農村中學的老師或許都有此感嘆:學生所學的英語知識與我們的實際生活似乎總有那么一段距離,好像很難做到“言行一致” !其實在不少英語課時上,只要教師用一些心思,想一些點子,找到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相似的切入口,完全可以體現任務型教學的真實性,實用性和功能性。
在教學初一英語Book 1A. Unit5. Lesson19 這一課時中,我準備了兩部手機作為教學用具,并把全班學生分為兩人小組,并創設了一個學生缺席的情景。讓兩個學生一個演缺席者,一個人演詢問者。先用中文打電話詢問缺席者的情況,之后我適時提問:如果缺席的這位學生是英國人,聽不懂中文,那么怎么用英語來進行打電話呢?我隨即教學了以下打電話用語:
Hello! This is ...... Is ....in?
How are you? Are you ok? Thank you ! Goodbye! 等句型。然后再讓這兩個學生用英語打電話詢問缺席者的身體情況。當然,此時,我要求其余學生認真聽,聽這一組學生的對話中是否有誤。如此通過用英語打電話和用中文打電話的比較,加深學生對我國與講英語國家之間打電話不同點的認識,學生在課堂表演中也正確掌握了打電話用語。
由于在課堂上我運用到了真實的手機,因此學生很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有七八個小組的學生都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演,我根據各小組表演的情況分別給予表揚 “Well done ” “Very good” 等等,讓參與的學生都有了一種成功感和被認可的感覺。
當然,我一直認為英語教學中應該是“聽,說,讀,寫”都應有涉及。因此,我布置給學生的最后一個任務是讓他們寫出并整理好自己小組的打電話文字稿。(要求: 字跡美觀,內容合理,語法正確) 然后在課后我選擇了部分優秀的文字稿張貼在班級的“風云榜”中。
( 附一組學生的文字稿:)
A:Hello! 6786000.
B: Hello! Is that Huang MingHui ?
A: Yes . Who’s that ?
B: This is CaiLibin . You are not at school today .How are you ? A: I am not well . I am at home .
B: Are you OK now ?
A: I’m OK now . Thank you .
B: That’s all right . Goodbye !
A: Bye !
“學中用,用中學”是我們教師一直提倡的觀點。本節課所涉及的知識點(打電話)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并讓學生體驗到被認同感和使用英語所能獲得的成功感 ,獲得了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真實交際打下基礎。在本節課中,教師實際上是“導演”,對學生提出角色體驗的要求,并通過示范活動讓學生體會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使學生始終帶著一種新鮮感和好奇心去學習、理解所學的英語,由此也達到了這一堂課的教學目標。
我想英語課堂教學應更加需要情趣、體驗、多維和互動,由教師的講授型向學生的探究型學習轉變。同時教師要會欣賞學生,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學生學會自己去解決問題,讓他們在親身體驗中學會知識,并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課改給了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的壓力,唯有不斷總結、創新和反思,才會使我們的英語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