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的日常預防
甲型h1n1流感與普通季節性流感一樣都是呼吸道傳染病,只是病毒不同而已,其傳播途徑是一樣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各種預防普通流感的措施,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防甲型h1n1流感都是有效的。 預防流感有哪些“保健處方”?(1)保持生活、工作環境的空氣流通:經常打開窗戶,保持空氣清新;保持空調設備的良好性能,并經常清洗隔塵網;避免前往空氣流通不暢、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
(2)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潔毛巾或紙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不要隨地吐痰。
(3)講究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均衡飲食,根據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保持充足的睡眠,定期參加體育鍛煉,避免過度緊張、疲勞,不要吸煙。
(4)避開傳染源:如果是流感流行季節去醫院要戴口罩,出現不適要及時就醫。
哪些情況下要戴口罩?
戴口罩對于流感的預防有重要意義,但不是任何情況下都應當戴口罩。專家建議,如果已經有發熱、咳嗽等癥狀,應戴上口罩到醫院去看病。至于在街上行走,一般沒有必要戴口罩,如果在野外活動,就更沒有必要了。
至于坐汽車或乘地鐵時要不要戴口罩,專家認為如果這個地區沒有發現流感,就沒有必要戴口罩;如果這個地區有比較多的流感病例發生,另外自己的抵抗力也比較差的話,可以考慮加上這樣的防護。
醫護人員擔負著救治患者的任務,接觸病毒機會多,應戴口罩。
如何正確地進行通風?
嚴格說來,通風也是室內空氣消毒的一種辦法。通過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新,有助于保證機體充足的氧供,而且如果室內有病菌的話也可將其稀釋,從而減少感染的機會。
正確的通風方法是打開門窗20~30分鐘。最好能形成穿堂風,一天可重復多次。經常通風簡便易行,有人說它遠勝于消毒,確有道理。
公共場所預防流感有哪些措施?
(1)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口鼻。
(2)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后要洗手。
(3)應避免觸摸眼、鼻及口,如需觸摸應先洗手。
(4)如有呼吸道感染,應盡早就醫、休病假。
(5)確保環境設施有大量新鮮空氣流通。
(6)如采用空調系統,則應確保有足夠的新鮮空氣引入及保持系統有適當清潔和維修保養。
(7)確保沖廁設備運作正常。
(8)廁所內應備皂液及用后即棄的紙巾或干手機。
(9)環境設施(包括家具、公用電話及廁所設備)應定期使用經稀釋的家用消毒水清洗或拭抹(至少每日1次),隨后用清水沖洗及抹干。
(10)如環境設施被嘔吐物污染,應立即用稀釋的家用消毒水清洗,隨后用清水沖洗及抹干。
乘坐出租車、公交車要注意什么?
出租車司機在運營過程中,要打開車窗,保證空氣流通。在乘坐出租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時,乘客自己也應注意開窗通風,下車到達目的地后,應立即用流動水和肥皂洗手。
如果家里有甲型h1n1流感病人該怎樣預防?
(1)設法在家中為病人單獨辟出一塊空間。如果這樣做不可行,讓病人與其他人至少保持一米遠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