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心理健康活動:幸福哆來咪
設計意圖: 一. 幼兒年齡的適宜性 作為大班的幼兒,情緒變動要比小中班幼兒波動的明顯,他們的情緒變化已經不單單被包裹在快樂與傷心兩種較為單調的表達里,在平日與幼兒的接觸中,我多次可以感受并察覺到我班幼兒對于快樂與傷心這兩種情緒的多種表達方式。所以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報著嘗試的心態,大膽的把“幸福”這一詞匯拿到了大班教室,期待他們的理解與體會。 二. 教學內容的適宜性 對于一堂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活動,我很想突破這類課的常規教學內容,盡可能的以一種輕松愉快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所以我選用小朋友較容易理解的小動物形象來作為本次活動的點擊石,開鑿其想闡述的教育目標,以物遇理,以理融情,使情感教育隱現整堂活動的始終。 活動目標:1.初步理解“幸福”的含義,挖掘幼兒對快樂與傷心以外的情緒表達。 2.感受給予“幸福”后所反彈在自己身上的幸福感。 活動重點:在感知的基礎上用模擬人物的方式幫助幼兒初步理解幸福的含義。 活動難點:讓幼兒懂得付出“幸福”其實也是種想自我得到“幸福”的途徑。 重難點解決策略:1.選用幼兒容易理解的小動物形象來跨越”幸福”的理解難點。 2.音樂閑搭,感受幸福的旋律,波動其幼兒的內心理解。 活動過程: 一.直觀導入,廣義理解 1.圖片(微笑的圖片) 主要提問:a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他們在做什么表情啊?我們一起來做做看好不! b仇老師覺得啊,我們小朋友在做這個表情的時候啊每個人都變的很好看了,那我想問一下我們小朋友,你在什么時候會有這樣的表情那? c 聽了小朋友們跟仇老師分享的這么多開心的事情,仇老師也感到很開心,也很幸福,那我們小朋友知道什么叫“幸福”嗎?有哪個小朋友可以來說說那? 2.解釋(幸福: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對生活的滿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續久遠的愉快心情。) 主要提問:小朋友們,幸福可能是一個生日蛋糕,也可能是一顆糖,還可能啊,只是一個簡單的微笑,就像現在仇老師跟我們小朋友在一起,我就感到很幸福,你們幸福嗎? 二.實物傳遞,感受漸解 1.模擬人物 師:聽,誰在哭泣啊? 出示多媒體哭泣的小熊 師:因為熊寶寶找不到幸福,那我們小朋友可不可以幫助它一起來找一下幸福呢?那誰來說說看,怎么幫熊寶寶來找幸福啊? 2.傳遞幸福 師:熊寶寶啊,昨天交給仇老師3封信,我們一起來一封一封的看一看熊寶寶在信里面說了些什么,什么東西讓它不開心,讓它不幸福了! (一)師:今天就是熊寶寶的生日,熊寶寶好想有一個生日蛋糕,但是,它現在還沒有收到 幼兒分組給蛋糕填色,裁剪(4組),老師粘貼 (二)師:哦,熊寶寶的爸爸媽媽去外地出差了,它現在肚子好餓好餓!那我們小朋友怎么辦呢?我們小朋友去后面的框框里找找看,有什么可以吃的,給熊寶寶送過來好嗎? 幼兒給食物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