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的作用》教案(精選2篇)
《樹的作用》教案 篇1
目標:
1、通過討論,使幼兒初步了解樹對人、環境的有效作用,進而知道人類要保護樹木,禁止濫砍濫伐。
2、培養幼兒積極參與并討論的學習習慣。
準備:
紙、鉛筆,大樹、一片樹林和濫砍濫伐后的ppt圖片
過程:
(一)出示實物,提問:
1、你們知道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嗎?
2、鉛筆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樹還有哪些作用?
(二)展示ppt1,幼兒園所在小區內一棵大樹的圖片
1、泥土里的樹根有什么用?
2、樹桿有什么用?
3、樹葉有什么用?
4、有的樹除了根、莖、葉以外,還有什么?
5、花有什么用?結的果子呢?
(三)展示ppt2,幼兒園所在小區內一片樹林的圖片,討論:樹林有什么用?
(四)展示ppt3,樹林被濫砍濫伐后的圖片,討論:發生了什么事,我們應該怎么做?
(五)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懂得保護樹木。
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從一張紙、一支筆,一步一步認識到樹的重要性,參與意識強烈,發言積極。對老師的引領很感興趣,迫不及待地要進一步了解。當看到第三張ppt時,一股對濫砍濫伐的憤然之情油然而生,同時,對保護樹木——這一綠色環保的意識特別強烈。延伸活動是讓孩子繪畫“保護樹木”的宣傳畫,孩子們有感而發地繪畫了自己的作品。有濫砍濫伐后小動物哭泣的畫、有山洪爆發的畫,還有整片樹木青翠欲滴、小鳥做窩的畫,老師幫孩子寫上自己想說的話。教學效果好。
《樹的作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通過討論,使幼兒知道樹木的多種用途。
2、 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樹對人,對環境的主要作用。
3、激發幼兒愛護樹木的感情。
活動準備:
發動幼兒搜集關于樹的多種用途的資料;錄象資料。
活動過程:
1、教師請幼兒自由講述自己了解到的關于樹的用途的一些知識。
2、組織幼兒觀看搜集到的一些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樹各部分的作用。
教師小結:樹根可以吸收、儲藏水分和養分,抓住泥土,使樹干牢固;樹根可以雕刻成工藝品,有的可以入藥、治病。樹干能為樹葉輸送養分;樹干可以做家具、工具、造紙,有的樹干還有奇特的作用,如橡膠樹的樹干汁可以做膠鞋、輪胎。樹葉可以給草食動物做食物,還可以遮陽、做書簽、做肥料。果子可以吃,有的可以做肥皂、有的可以做藥、有的可以做種子。
3、引導幼兒討論森林與人類、動物及環境的關系。
(1)與動物的關系:提供豐富的食物和舒適的居住場所。
(2)與人類的關系:調節溫度,為人類提供大量的木材、藥材、食物。
(3)改善環境:防風固沙、防暑降溫、減低風速、保持水土、凈化污水、減少噪聲等。
4、組織幼兒觀看錄象,進一步了解樹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