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減少垃圾
活動目標:
1. 通過觀察,實踐,了解垃圾從哪里來,以及怎樣減少垃圾。
2. 引導幼兒大膽地用語言,繪畫等形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產生初步的環保意識和積極行為。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討論怎樣減少垃圾。
活動難點:讓幼兒思考減少垃圾的方法。
活動準備:
1. 活動前幼兒在家中統計家庭三天丟棄垃圾的量,家長可輔助幼兒進行記錄。
2. 環保宣傳畫冊。筆和紙人手一份。各種垃圾圖片
活動過程:
一、 交流記錄結果,引發幼兒討論
——(教師出示幼兒的調查表)師:請小朋友來說說自己的調查表。
——幼:這是我的調查表,我對家中三天丟棄的垃圾進行了統計,大家來看看,我家都丟棄了哪些垃圾?
——師:請幼兒說一說都有哪些垃圾?
——師:你知道這些垃圾都是從哪里來的呢?(幼兒自由討論)
——師:請個別幼兒說一說垃圾從哪里來?
——小結:家里的垃圾有的是吃的東西剩下來,是食品垃圾;有的是包裝袋,易拉罐,玩具都是塑料,金屬類的垃圾。
附:
家庭三天丟棄垃圾調查表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可樂(配圖)
糖紙(配圖)
塑料袋(配圖)
蘋果核(配圖)
紙巾(配圖)
菜葉(配圖)
塑料袋(配圖)
水果皮(配圖)
薯條盒(配圖)
可樂罐(配圖)
魚骨頭(配圖)
藥瓶(配圖)
統計結果:第一天垃圾量 17
第二天垃圾量 20
第三天垃圾量 19
統計人:x x x
統計時間:XX年x月x日
二、 引導幼兒給垃圾分類
——師:我們可以把這些垃圾分類,你們想怎么分?(幼兒自由討論)
——請幼兒說一說討論的結果
——師:請小朋友來分一分這些垃圾。(出示垃圾圖片,引導幼兒把垃圾分為生活必需品產生的垃圾和非必需品產生的垃圾)
——小結:在生活中蔬菜,水果是我們所必須的,所以它們產生的垃圾是必需品垃圾;而塑料袋,包裝紙,紙巾和一次性紙杯這些垃圾不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是非必需品垃圾。
三、 怎樣減少垃圾
——師:原來這么多垃圾都不是一定要用的,那我們可以盡量少使用或是不使用它們,我們怎樣才能減少這些垃圾呢?
——幼兒分小組自由討論,教師傾聽并記錄幼兒討論的內容
——請幼兒講述:怎樣減少垃圾,教師出示相應的記錄圖片
附:
減少垃圾我做主
原來用的
現在用的 可以代替的
塑料袋(配圖)
無紡布環保袋(配圖)
一次性紙杯(配圖)
外出自帶杯子(配圖)
包裝多得禮盒(配圖)
簡單包裝的食品(配圖)
紙巾(配圖)
手帕(配圖)
——小結:在生活中有很多垃圾是不必要產生的,如不買過度包裝的產品;少用一次性用品;用布袋、紙袋代替塑料袋;使用充電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