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活動:20以內的順數和倒數
學習目標
. 通過故事,了解世界各地的人要互相幫助。
. 通過捐贈活動,初步培養樂于助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 地球儀。
. 《山區的小朋友》故事圖卡(見材料制作)。
活動過程
學習領域:
形式 :集體/小組
1. 出示地球儀,請幼兒說一說:“世界上每個地方的小朋友,他們的生活都跟我們一樣嗎?”
2. 出示《山區的小朋友》故事圖卡,講故事:
在離城市很遠的大山深處,有一個小村莊,張大叔和他的兒子張貴生就住在這里。村子里沒有幼兒園,也沒有小學校。貴生六歲半了,在另一個村子的學校上學。因為離家很遠,又沒有交通工具,每天天不亮,貴生就要起床,然后沿著凹凸不平的泥路走很長時間,到學校上課。貴生是個很勤勞的孩子,除了上學,每天還幫張大叔做飯和打掃。
雖然學校的設備十分簡陋,桌子和椅子都很破舊,也沒有風扇或空調,但貴生就是喜歡上學,因為上學可以讀書寫字,也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今天,學校里來了一些從香港來的大哥哥、大姐姐,他們教小朋友們唱歌、學英語,給小朋友講大山外面的世界……他們還帶來了一個大袋子。里面裝滿了小禮物。大家猜猜看,貴生得到了什么禮物?是鉛筆和作業本!貴生很高興,因為他可以用鉛筆和本子學寫更多的字了。大哥哥、大姐姐們還送給學校好多書和文具,為了表示感謝,小朋友為大哥哥、大姐姐唱了一支很好聽的歌!
3. 與幼兒討論:
. 貴生每天為什么要很早起床?(因為學校離家很遠,他要走
很遠的路上學。)
. 你每天怎樣上學?(自由回答。)
. 貴生的學校有什么設備?跟我們幼兒園有什么不同?(沒什
么設備,只有破舊的桌子和椅子,連風扇和空調也沒有。)(請幼兒廣泛回答。)
. 大哥哥、大姐姐從哪里來?他們來幼兒園做什么?(香港)(教小朋友唱歌、學英語和送禮物。)
. 貴生的禮物是什么?(鉛筆和作業本。)
. 聽完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自由回答。)
4. 請幼兒想想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來幫助有需要的人,可以商討舉辦捐贈活動,與幼兒討論:
. 捐贈的目的和對象;
. 捐贈的物資,如玩具、衣服;
. 舉行日期、時間及地點。
5. 與幼兒商定捐贈的原則,例如:
. 按自己的能力捐贈;
. 捐贈的東西要完好和干凈。
6. 活動結束后,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把捐贈物資送到有關的機構,并請幼兒分享感受。
活動評價
. 能充分理解故事。
. 能關心和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