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活動—學習測量》
2、探索操作法
因為幼兒愛幼、愛問、好學這一特點,讓幼兒自己通過動手、動腦去探索,探索操作法,不僅是作為復習,鞏固知識的手段,更應成為幼兒探索知識,尋求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的有效方法。這種學習方法符合幼兒思維發展規律,因為探索未知,僅用理解與記憶是不行的,必須進行主動地分析,綜合比較和初步的概括以求得測量的方法和結果。有利于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我采用了這種方法,為突破重難點服務。
3、發現法
發現法是指幼兒通過直接操作、觀察、討論等途徑,去探索、去發現知識的方法。因為大班的孩子,好動、好奇心強、好問的特點。而且又有一定的經驗和知識基礎,通過發現法,讓他們在操作中,去尋找發現、滿足好奇心,從中尋找發現自然測量的正確方法,為突破難點做為鋪墊。
4、游戲法
采用游戲法是根據幼兒喜歡游戲,且活潑好動的天性,讓他們通過自選用一種自己喜歡的工具去測量多種物體,以比賽的游戲進行,一個是激發幼兒的興趣,另一方面是為再次突出重難點和突破難點服務。
四、說學法
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調動每個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在活動中,幼兒運用了多種感官,參加活動,通過動口、動手,動腦積極參與,在操作中獲得探索經驗,整個活動過程,幼兒都是在積極主動中進行學習。
五、說活動程序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及大班幼兒年齡特點,本次數學活動設四個環節完成目標。第一個環節是引發興趣;第二個環節是探索發現;第三個環節是游戲“量一量”;第四個環節是延伸活動。其中第二、三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之處。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為什么要這樣安排這五個環節呢?
第一個環節:引發興趣。
幼兒對活動感興趣,便于在活動中學習和思考,在開始部分,我根據幼兒好動、好奇這一特點,讓幼兒自己去尋找可以用來測量的材料,激發幼兒的興趣和為下面的探索活動做準備。
第二個環節:探索發現。
首先,我讓幼兒進行操作前的猜測討論,使用這些工具可以測量什么東西,怎樣測?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測量工具進行探索性地測量,并根據自己測量的經驗進行討論,讓幼兒把自己的作法和想法說出來,起到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的作用,共同尋找測量的正確方法,然后教師采用幼兒正確的作法,共同研究、討論出正確的測量方法,并進行示范。通過示范,讓幼兒對自然測量的方法有了正確的了解,這樣得到的方法,幼兒的印象較為深刻,突出本次活動的重點,初步突破了活動的難點。
第三環節:游戲“量一量”。
幼兒經過了第一、二環節的學習,此時幼兒已開始感到疲倦了,學習興趣也從高漲的狀態,逐漸轉向低谷狀態。因此,這環節我設計了游戲“量一量”,讓幼兒在初步了解正確的自然測量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游戲,既起到鞏固的作用,又起到引新作用(讓幼兒探索用同樣的工具測量不同的物體)。這環節中,在安排游戲之前,讓幼兒先討論設想操作結果→接著進行操作游戲→最后進行討論。讓幼兒更明確操作的目的性,最后的討論一方面是講述自己實驗過程和發現;另一個方面是檢驗自己獲得的結果與活動前的設想是否一樣,再次突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同時也是進一步突破活動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