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活動《誰輕誰重》
二、教學目標:
1.根據觀察天平能區別比較物體的輕、重,理解它們之間的重量關系。
2.能用清晰的語言說出推算出的結果。
一、 活動準備:
1.《有趣的數學》p8、鉛筆。
2.視頻展示臺、電視機。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根據觀察天平能區別比較物體的輕、重,理解它們之間的重量關系。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操作法、講解示范法。
六、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設計意圖
一、情景導入。
師:小豬開了一個水果店,今天他要出門去旅行,想叫小朋友來幫他看一下店,出發前,小豬想教小朋友們一些本領。你們想不想學啊?那我們今天就先跟著小豬一起來學本領吧。
仔細聽老師講話,回答老師的問題。
通過情景導入的方法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其對今天的內容有初步的印象
二、出示《有趣的數學》進行講解示范。
1.(1)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豬給我們提了什么問題。小豬要我們看看當天平不平衡時,比較兩種物體的輕重。請你看圖比一比,一個西瓜和一個蘋果誰輕誰重,告訴我你的理由。請在重的水果下打鉤,輕的水果下打三角。
(2)教師示范一題后,請一名幼兒上來做一題。
(3)全體幼兒完成《誰輕誰重》第一部分。
2.(1)現在小豬給我們提高難度了,請你看看這時候天平是什么狀態?當一個蘋果和兩個香蕉一樣重的時候請你比較數量相同的兩種物體的輕重。這個需要小朋友開動腦筋,請你們好好想想,想好后告訴我為什么你是這么覺得的?
(2)教師在視頻展示臺下進行講解示范。在重的水果下打鉤。
(3)引導幼兒完成《有趣的數學》操作。
3.經驗延伸,比較四種水果,誰最重,誰最輕。在最重的下面打鉤,最輕的下面打三角。
1.理解老師講解的內容,聽清老師的要求完成第一部分中剩下的比較,在重的水果下面畫勾,輕的水果下面畫三角。
2.觀察圖片。理解當天平平衡時數量不同的水果一樣重時,把他們單獨一個進行比較情況是如何的。獨立完成未完成的比較。
3.討論交流,觀察圖片,然后兩個兩個進行比較,找出最重和最輕的水果。
1.觀察稱不平衡時的狀態,通過實驗、比較知道稱的兩邊不平時,沉下去的一邊比較重。
2.引導幼兒觀察當稱平衡時,比較出數量不同的兩種物體的輕重。進一步理解物體之間的重量關系。
3.鼓勵能用語言完整表述結果,然后說出相互比較的結果。
三、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跟著小豬學習了一個新本領,我們學會了通過觀察天平來判斷誰輕誰重,我們以后在玩大賣場的時候也可以用這個方法來進行測量。
能夠做到安靜傾聽老師總結,對所學內容有一定的印象,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用到。
用進行總結的形式幫助幼兒鞏固今日所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