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活動:一分鐘有多長
活動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長短,發現時間的價值與自身的努力有關系。
2、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為入小學作準備。
活動重點:知道一分鐘有多長,并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活動難點:知道時間的價值與自身的努力有關系。
活動準備:
幼兒體鍛視頻、筷子、珠子、線、彈珠、蠶豆,時鐘一面、統計表。
活動過程
一、猜測交流:一分鐘有多長
師:前不久,我們幼兒園舉行了拍皮球比賽,比賽時間是一分鐘,在一分鐘時間里有的小朋友得到了獎狀,那么,一分鐘有多長呢?(幼兒自由回答)
二、通過小游戲,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師:前幾天我們已經認識了時鐘,有誰知道,鐘上哪根針轉一圈,就告訴我們一分鐘到了?(秒針)
師:小朋友真聰明。當這根最細的秒針在鐘面上轉一圈,就表示一分鐘!那一分鐘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來邊做游戲邊感受一下吧!
a游戲:
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開始記時)
師:誰來說說,在扮演木頭人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
師:那你們覺得一分鐘的時間怎樣?(一起回答:很長)
b游戲:
師:那現在,老師再給我們小朋友一分鐘,小朋友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玩起來。感覺一下,這一次的一分鐘有什么不一樣?
(幼兒玩積木)
師:剛才的一分鐘,你做了什么事情呢?
師:那你們覺得這次的一分鐘怎樣?
總結:原來當我們扮演木頭人,一動不動時,會覺得時間很長,很長。我們玩的時候,又覺得時間很短,很短。那到底一分鐘有多長,能做多少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三、播放視頻,了解一分鐘時間里可以做什么?(播放幼兒跳長繩、拍皮球、轉呼啦圈等錄像)
師:呀,你看到了誰呀?他們在做什么事情呢?
師:剛才我們看見小朋友在一分鐘的時間里做了許許多多的事情。那我們的小朋友在一分鐘時間里還能做些什么事情呢?(請幼兒自由說說)
教師總結:原來在一分鐘內能做那么多的事情。
四、幼兒操作
(1) 老師介紹操作內容,讓幼兒知道每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2) 明確規定:秒針開始走時,大家要一起動手,一分鐘到時立刻停下來,看看大家一分鐘里做了多少事情。
(3) 幼兒分組操作。
(4)交流匯總,教師記錄結果。
1、請你數一數在一分鐘里夾了幾粒珠子、幾個彈珠?
2、請幼兒介紹一分鐘的成果。
師:同樣花了一分鐘,為什么最后的結果不一樣?有的多,有的少呢?幼兒討論。
師小結:雖然時間相同,都是一分鐘,但每組做的事情不一樣,有的比較難,有的比較容易,所以結果也不同。
師:我還發現剛才穿珠子那組的小朋友,他們相同的時間里,做著相同的事情,可他們的結果也不一樣?有的穿得多,有的穿得少,這是為什么?
師小結: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
原來只要抓緊時間,加快速度,在一分鐘時間里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那我再給大家一分鐘的時間,你們有沒有信心比剛才做的更多呢?好,準備